① 我初三了,最近總是靜不下心來學習,注意力不集中,總是想著玩手機這是為什麼怎麼改變這種心態
學習過於疲勞,大腦皮層示意內臟孫旅巧器官疲勞,需要休則鍵息。
休息當以戶外活動為主,不要靠手機,手機上的那些東西害人,最好的辦法是不要帶手機,如鎮基果必須要用手機,就買個只有電話功能的手機。
試想,人生有幾個青春?時間有去而復返的嗎?如果應為沒有學到有用的知識,被手機浪費了生命,使自己的後半生生活在困苦中,你願意嗎?
② 兒子初三了,成績還好但是總是想玩手機,怎麼辦
初三是初中三年的學習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年,在這一年裡,作為初三的學生,應該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上,爭取在中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考上自己理想的高中。
針對你提出的問題,作為家長,可以和孩子好好溝通,讓他對初三這一年的重要性引起足夠的重視。另外,也應該讓孩子認識到或旦,應該絕碧高效率、勞逸結合的去學習。
例如,你可以和孩子約定好,如果一星期全神貫注地去學習,作業保質保量完成、考試成績優異,可以獎勵他在周末回家的時候玩1小時手機。這樣做,對孩子也能夠起到激勵的作用。
以上是我的建議,僅供並團舉參考。願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讓你滿意。
③ 我是個初三的學生,卻老是管不住自己想玩手機,怎麼辦
首先你是一個學生,管不住自己是很正常的,有時候大人他也管不住自己,玩手機的時間。但是你一個學生如果初三時間那麼緊,你還管不住自己,那是你的自神雹制力和家長的督促都有關系。如果你是女生的話,你就想想自己的皮膚伏瞎頃,熬夜對皮膚會產生很大的反應,他會提早加速你的衰老,至少你15歲看起來像17歲。就皮膚光澤而缺陸言,想為了美就忍忍吧!
④ 初三了,自製力很差,總是靜不下心來學習,放假回到家還沒拿起作業就想玩手機。我該怎樣改變自己
額,第一個是,你玩電腦是玩網游還是單機的,一,如果是網游的話,把號刪了杜絕網游,二,你應該有心意的女孩子/男虛早孩子吧,想一想,她/他是很喜歡成績優秀的學兆譽陪生。然後,你懂得。三,有空時,找朋友出去打打球,跑下步,這樣又可以減壓,又可以不玩電腦,又可以鍛煉身體。四,玩電腦,玩瘋它,盡情的玩,把一切玩念全部玩完,就會覺得玩電腦很無聊的了,我高三畢業後就是那樣,現在都不怎麼玩電腦了,一天就上一兩個小時,多了會厭倦。還有很多方法,自己去摸索吧,不過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決心啊,沒決心只有空話,什麼都是假的。還有,不要只顧讀書,玩下電腦,族蠢運動一下是必須的。
⑤ 初中生總是想玩手機怎麼辦
很多家長都表示,孩子在家對自己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
媽媽(爸爸),我想玩手機!
這個時候,到底給不給孩子玩手機呢?很多家長對待這種請求,第一反應都是:
那就玩一會吧!
孩子的「玩一會」往往都是借口,家長要注意把握時間,防止孩子沉迷手機。
需要強調的是,家長應該盡量與孩子約定娛樂與學習的時間分配,利用獎懲機制讓孩子養成自律的習慣。
⑥ 現在初三了,但我的心還是想著玩手機,去打球,心裡根本不在學習里,我改怎麼做
初三,如果你目前學習還不錯,那麼你要保證上課好好聽,下課可以不謝很多作業,可以打球,但是玩手機,不要玩知道嗎?如果剋制不住自己,手機可閉段以給父母保管。我初中一直都是玩過去的,學習也還不錯,總結一下,上課一定要有效率,上課就襲拆聽老師講,老師布置的東西其實不多,完成後還是有很多時間玩的。如果你目前學習不好,那麼你要自己努力拍態棗一把,嘗試一下關注班級裡面學習好的,或者學習努力的同學。學習小聚最重要,上課認真聽。做題還有復習的時候,要學會自己歸類,歸納,整理知識。讀書有兩個過程。首先,書由薄讀厚,顧名思義,就是一句話,你自己理解了,你可以把他擴展成幾句話,也就是舉一反三的過程。然後,書要由厚讀薄,在你擴展之後,你要能把一些相近或者相同的東西,用最簡單最基本的知識點來分析,所謂萬變不離其宗就大概是這個意思。
⑦ 兒子馬上初三了,總沉溺於網路游戲怎麼辦啊
初中的小孩都處在叛逆時期,必須要嚴加管教。
現在很多人都成為了低頭族,不論在家裡還是在出行的路上,隨處可見的就是低著頭玩手機的成人們。回到家也是,不和孩子互動,不陪孩子寫作業和玩耍,如果家長們在孩子面前主動放下手機,那孩子旁姿也會像父母學習。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在學校沒有好好學習不喜歡學習是因為太過於迷戀網路,其實孩子是因為不喜歡學習,才逐漸沉迷於網路的。
多與孩子溝通
孩子會迷戀網路是因為他們有強烈的好奇心所引起的,網路上還有很多平時玩不到的游戲,導致孩子想要接觸網路。家長越不想要孩子觸碰的東西,孩子越有一個逆反心理,他們就越想知道和得到。
這時家長就應中啟拍該學會如何和孩子交流並且開導,在感情上多和他們溝通。賣羨孩子既然對網路有一種好奇,那就陪孩子一起上網讓孩子健康的了解網路上的知識,還可以藉助於網路來教育孩子。
⑧ 我初三想學好,但是老是忍不住想玩手機玩電腦怎麼辦
都上初三了,馬上面臨中考了,把手機什麼的全部交給家長,不要帶手機了,好好學習吧。
⑨ 兒子初三沒有學習動力,靜不下心學習,就想整天玩手機,電腦,在家呆不住,,老想跑出去玩我該怎麼辦
現在有點亡羊補牢為時已晚了,這種情況往往都是小時候就開始打壓不讓玩手機不讓玩電腦造成的青春期叛逆。
其實這種做法本身就不對,應該從小就做下規矩,電腦手機可以玩,但是需要學習分數到達多少分才可以讓孩子每天玩多少個小時,而且每玩多久需要休息多長時間。
而且如果學習好的話還可以繼續追加獎勵金錢或者給他買游戲裝備,以此來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這樣玩游戲反而會促進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但是現在就有些晚了,一味地打壓只適合學齡前不懂事的孩子,董事後開始上學就需要做出獎罰規則才可以。
如果是現在的話也只能和他講,如果不好好學習以後沒工作賺不了錢,爸爸媽媽也不會一直給你錢讓你玩游戲,沒有錢買不了好電腦 買不了好手機,就玩不了游戲,更沒有錢來買游戲裝備。
講一些類似的話來刺激孩子一下,如果明白了也就明白了,如果仍然執迷不悟那麼就乾脆斷糧,以後想換手機沒有 想換電腦沒有,因為錢是爸爸媽媽賺的,由爸爸媽媽來支配,想要東西可以,要麼拿學習分數來換,要麼自己出去掙錢,就算他要輟學出去賺錢也由著他去還得幫著他找工作千萬不要讓他誤入歧途,讓他先體驗體驗社會的苦才會明白道理。
⑩ 青春期孩子手機上癮,家長該怎麼辦
青春期孩子手機上癮,家長該怎麼辦
青春期孩子手機上癮,家長該怎麼辦,很多家長非常注重孩子的成長,孩子在不同階段會出現不同的問題,問題的解決有利於發展孩子的能力,培養孩子會讓孩子在未來成長得更好。青春期孩子手機上癮,家長該怎麼辦教你如何教育孩子。
1、應該如何控制孩子玩手機的行為
首先,面對初三孩子沉迷於玩手機的情況,家長應該果斷採取強制措施,與初三孩子立約講原則,讓孩子每天規定玩的時間段和時長。有了規矩就可以幫助初三孩子養成良好的玩手機習慣。其次,要正確引導孩子玩手機的行為。通常情況下,可以允許初三孩子使用手機看動畫片、玩益智類游戲等。適當的玩手機對於初三孩子健康的成功是有利的。再次,要學會控制孩子的上網時間。由於初三孩子玩游戲大都藉助網路進行,因此通過路由器控制孩子的上網時間,就顯得格外重要。
推薦閱讀:初中生如何逆襲成學霸。
2、家長不應該對這種現象絕對的禁止
其實初三孩子會玩手機成癮,不一定是手機太好玩,否則當學習的壓力一壓上來後,手機的娛樂快感會被大幅度削減,初三孩子的注意力會更容易被危機感俘獲,從而回到學習狀態。如果一直甩不開玩手機的習慣,那極有可虧燃塵能是在學習上無法獲得成就感,孩子在懼怕學習,又或者是人際關系處理不好,感到孤獨。這種時候玩手機反而成了一個獲得成就感的替代來源。如果已經是這種情況,家長越施壓,越強迫,反而會讓孩子的上癮越發難以克制。同時,青春期的初三孩子由於身體發育、激素水平的變化,會變得越發需要自主權。家長的絕對禁止式的要求會像綁住了段悔孩子的手腳一樣,讓初三孩子特別難受,急於想要找回自己身體的控制權。這不可避免會形成家長與孩子的對立。
3、父母應該以身作則
孩子小時候並不知道玩手機、玩iPad,因為父母總在一旁玩兒,所以好奇的孩子也想看看吸引父母的東西是什麼。然後,他們便學著父母的樣子這里劃一劃,那裡按一按,漸漸被裡面的新奇所吸引。每當父母在玩手機時,初三孩子也要玩的意願往往會更加強烈。所以,想要初三孩子少玩電子產品,父母的榜樣作用尤為重要。因此,下班回家後,爸媽們請將手機和iPad放一邊,好好陪伴孩子學習,這是戒掉孩子這種癮的最理想途徑。
希望在初三孩子玩手機的問題上,家長不要採取強硬的態度,應該給予一定的引導教育,幫助孩子改變玩手機上癮的情況,從而幫助初三孩子提高學習成績。
1、孩子經常看智能手機。它會讓人上癮嗎?
識別是否成癮當然很難,因為高強度使用並不足以證明成癮。家長應仔細觀察並判斷孩子的思想是否緊緊圍繞他在手機上的所作所為,孩子是否還能和手機劃清界限,或者簡而言之:孩子是否還與朋友見面。同樣重要的是,青少年並不是沉迷於手機,而是沉迷於內容。
就青少年而言,電腦游戲成癮是一個尤其相關的問題。歐盟網路安全項目Klicksafe的教育主管比吉特·基梅爾解釋說:「電腦游戲為青少年提供機會,使他們可以逃脫現實生活,進入一個他們能扮演完全不同角色的世界——在那裡,他們是強大銷禪的,擁有另一種身份。」
2、如果感覺孩子上癮了,家長該怎麼辦?
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也包括青少年:首先要尋求對話。可以詢問並讓他們展示在網上做了什麼,什麼讓他們如此著迷以及他們在和誰一起打游戲。然後和孩子一起討論如何確定休息時間。基梅爾說:「家長可以放心地說出自己的擔心,並且解釋如果社交媒體成癮將意味著什麼。」
3、家長是否應該限制孩子使用手機?
如果直到孩子青春期,家長才開始限制, 估計會很困難。媒體教育必須早著手。智能手機用戶越來越低齡化。基梅爾說:「就像在街上過馬路一樣,父母必須引導孩子使用互聯網。他們必須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陪伴孩子,並不斷向他們示範如何在網路中保護自己。」
難以控制的恰恰是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具有上網功能的游戲機等移動終端設備。孩子可以隨時通過它們上網,可能也會接觸到令人不安的內容。因此,緊密陪伴和不斷觀察更為重要。
4、禁用手機有什麼結果?
媒體教育工作者不建議完全禁用手機。他們認為,只有(在陪伴下)使用上網設備,才能培養孩子良好的自控能力。但限制時間很重要,對低齡青少年而言也是如此。基梅爾說:「移動終端設備夜裡不能放在卧室。」比如可以這樣說,所有手機,包括父母的,夜裡都需要在廚房充電。這會讓小孩子很不高興。但家長一定要頂住他們的`抗議。否則就可能出現因網聊半宿而睡眠不足的孩子。
5、家長還能為年齡較大的孩子提供支持嗎?還是應該退出?
基梅爾說,對於16歲以上的孩子,家長必須放手。孩子14歲以後,父母的直接影響力就很小了。不過,對於這一年齡的孩子,家長還是能夠也應該提供支持的。重要的是要與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和交流,尊重而不是居高臨下。父母可以詢問孩子的人生設想並表明自己的態度。
6、家長是榜樣嗎 ?
是的,毫無疑問,而且對年齡較大的孩子來說也是如此。家長自己是否深陷手機壓力之中,還是能表現出一定的從容不迫?父母不必完美,但他們應該和孩子坦誠對話,甚至是進行自我批評。
1、多做有效陪伴。
陪伴必須是高質量的陪伴。高質量的陪伴是家長和孩子心靈的交流,不是孩子和父母坐在一起各自各地玩著手機。
陪伴孩子也很簡單,比如聊天,家長可以拿出以前的相冊,聊聊那些孩子無法經歷的故事:爸爸媽媽當初是如何認識的,我們的童年生活是什麼樣的,和現在有哪些不同。這樣既能增進親子間的相互了解,又能讓孩子珍惜如今的生活。再比如可以和孩子一起做飯,放手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擇菜洗菜,或者嘗嘗飯菜味道的鹹淡,這都能讓孩子多一分家庭參與感和責任心。這樣,就不至於出現這樣的場景:家長喊孩子十幾遍「出來吃飯」,孩子卻置之不理而繼續埋頭玩游戲。其他類似洗衣服、掃地等家務都可以讓孩子參與。另外,家長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到室外運動,鍛煉身體。帶孩子出門遛遛狗,讓大自然這位老師來教孩子;陪他一起畫畫,旅行,逛游樂園;帶他去上早教班,去玩游戲,去學做運動。參與孩子的成長活動,帶他在現實生活中找到自己的興趣。中央電視台主持人楊瀾說自己,即使工作再繁忙也要親自陪伴孩子旅行,並和孩子一起體驗各種各樣的社會活動。
2、要發現並培養孩子的正當愛好。
家長要珍惜孩子對電子產品的興趣愛好,引導孩子鑽研電子技術,為其未來發展做好鋪墊。商洛市洛南縣西關中學有個學生叫王典,他自小就對電子產品感興趣,酷愛電子技術。從上初中他就開始琢磨鑽研電子技術,學習家電維修、汽車電路、單片機、電路排版、機械加工,尤其喜歡鑽研電子製作。在家長、老師的引導和支持下,他擁有了自己的「家庭實驗室」,常用工具樣樣俱全,如手鑽、角磨機,電焊機、萬用表、示波器、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等。同時,他在互聯網獲取大量知識、淘寶材料,他是互聯網+的踐行者。在這些工具的幫助下,他大腦中的奇思妙想經過他靈巧的雙手變成了一個個的現實,他的作品無論從製作工藝,還是技術含量上已經遠遠超過了一個高中生的水平。去年,在科技創新中成績突出,他申報的五項科技製作產品中四項已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審核,授予專利並頒發專利證書。由此可見,創造力越高,孩子往往就越自信自立,興趣更廣泛,好奇心也強、想像力非常豐富;有創造力的孩子點子多,問題多,而且不會輕易滿足簡單的答案;對於相同的問題,有創造的孩子通常有自己獨特的看法和獨到的見解。
3、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好表率。
在一個車廂里,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在低頭玩手機,但有一對母子在認真看書,有人問那位媽媽,你是怎麼勸說孩子去閱讀而不是玩手機或IPad的呢?媽媽說:「孩子不聽我們的,他們只模仿我們。」育兒先育己,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先做到,行大於言。現在低頭族的家長特別多,不要總在孩子面前拚命低頭玩手機。如果可能的話,放下手機多讀書,做家務或勤奮工作,父母的行動比單純說教更有說服力。下班回家後,爸媽們盡量將手機和IPad等放一邊,好好地陪伴孩子游戲和玩耍,這是戒掉孩子這種癮的最理想途徑。或許你用手機從事自己的工作,你要讓孩子明白你用手機是工作,不是玩游戲打發時間。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家長在玩電子產品,反而對旁邊的孩子說,快去看書,孩子怎麼可能甘心去讀書。因為我們的孩子玩電子產品,常常是從爸爸媽媽身上模仿來的。
4、教孩子正確使用電子產品
電子產品不是「洪水猛獸」,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電視動畫片也有教育功能,如大頭兒子、小豬佩奇等充滿了尊老愛幼、勇敢、堅強、勤勞、誠實等等美德;點讀機從識字、算數、英語、音樂、美術等等方面,教孩子學到了很多知識。同時電子產品對擴大孩子的視野有著正面作用。且不說電子產品在履行其「教育」功能時為孩子打開了全新的世界,僅僅是迅速學會使用電子產品這一行為本身,也是值得孩子和家長驕傲的事。只要利用好有利的一面,規避有害的一面,就能更好地服務於我們。
一是家長要與時俱進,了解當前網路技術的發展的現狀及更廣泛的用途,自身能很好地應用電子產品,將電子產品當成生活的工具,而非玩具,這是教孩子的前提。二是教會孩子一些電子產品的基本功能的運用,比如手機的淘寶、支付、導航、美團等功能。三是結合孩子的興趣愛好應用好電子產品,比如你的孩子喜歡唱歌,你就教會他如何用全民K歌APP;你的孩子喜歡下象棋,你就引導他如何在網上下棋;你孩子喜歡拍照,你就教他如何拍照,如何用好美圖秀秀軟體;教會孩子網路查閱自己想知道的知識,用作業幫學習自己不會做的題目等等。用這些孩子感興趣的東西慢慢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他們既娛樂了也增長了能力和知識。
但是,家長應該明確的規定,孩子必須先完成課後作業,做完體育活動,干好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兒以後,才能去玩電腦或者看電視等。如今這個信息時代,要讓孩子完全放棄這些集通訊、娛樂、學習為一體的現代化工具似乎是個不可能的事兒。其實任何內容健康的游戲都可以玩,但需要有規則。電子游戲有它的優點,比如學習類的電子游戲可以讓孩子們使用學校學習的知識,歷史類的電子游戲能讓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鞏固和辨識相關歷史知識。
因此,家長需要做的,一是選擇。父母可以對電子產品的內容進行選擇,可以使用一些兒童上網過濾軟體,也可以使用自帶兒童模式的電子產品,過濾掉網上的不良信息,並且也可以確保孩子在娛樂中有學習的機會。二是參與。作為家長,也要研究和利用電子產品,你如果不是電子產品方面的專家,至少不要成為外行。只有和孩子同步,我們的引導才不會讓孩子覺得反感,才不會讓孩子覺得我們的話是噪音,同時又可以增進和孩子之間的感情。三是規則。父母們需要向孩子明確,他們一天玩電子游戲的時間不能超過規定的時間。關於學生攜帶手機等電子產品,國家有明確的規定,2018年8月,教育部等8部門,聯合印發了《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這份文件對學生使用電子產品,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家長陪伴孩子時應盡量減少使用電子產品。有意識地控制孩子特別是學齡前兒童使用電子產品,非學習目的的電子產品使用單次不宜超過15分鍾,每天累計不宜超過1小時,使用電子產品學習30―40分鍾後,應休息遠眺放鬆10分鍾,年齡越小,連續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應越短。對學校方面,要求科學使用電子產品,嚴禁學生將個人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帶入課堂,帶入學校的要進行統一保管。這一點,需要家長配合。
5、家校協作科學應對孩子網癮現象。
希望家長和老師配合,共同培養孩子。一是家長應加強與學校的日常聯系,積極了解孩子在校的現實表現情況,理性對待學校開展的各項「戒網」舉措,積極配合,對孩子出現的「沉迷」行為採取個性措施。二是一個孩子出現網癮問題,有可能是孩子父母在教育引導方面出現了問題,家長要努力成為孩子成長歲月中親密無間的朋友,這才是幫助孩子阻隔網癮的最有力武器。
家長有多優秀,孩子就會多優秀。應對無處不在的電子產品對孩子健康成長帶來的傷害,關鍵在家長。我們只有從嚴要求自己,處處以身作則,使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在成長中做自己的主宰。教育孩子,我們責無旁貸,相信通過學校和家長的共同努力,孩子們一定會正確使用電子產品,一定會擁有健康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