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免費閱讀 > 巧妻免費閱讀全文

巧妻免費閱讀全文

發布時間:2022-09-06 10:46:41

A. 《國風·鄭風.山有扶蘇》全文解釋及賞析

《山有扶蘇》,《詩經·鄭風》的第十首。為先秦時代鄭國華夏族民歌。全詩二章,每章四句。這首詩寫一位男子在與情人歡會時,懷著無限驚喜的心情對自己戀人的俏罵。就是這樣一首明白易懂的情歌,卻因歷代說詩者的刻意求深而蒙上重重煙霧,彷彿詩中真有什麼深意似的。《毛詩序》說,「刺忽也。所美非美然。」鄭玄箋說:「言忽所美之人實非美人」,「扶胥之木生於山,喻忽置不正之人於上位也。荷花生於隰下,喻忽置有美德者於下位。此言其用臣顛倒,失其所也。」以為是譏刺鄭昭公忽的,這就有失牽強。《詩經》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對後代詩歌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山有扶蘇

題解:女子俏罵情人。

【原文】

山有扶蘇,①隰有荷華。②不見子都,③乃見狂且。④

山有橋松,⑤隰有游龍。⑥不見子充,⑦乃見狡童。⑧

【譯文】

山上有茂盛的扶蘇,池裡有美艷的荷花。沒見到子都美男子啊,

偏遇見你這個小狂徒。

山上有挺拔的青松,池裡有叢生的水葒。沒見到子充好男兒啊,

偏遇見你這個小狡童。

【注釋】

①扶蘇:樹木名。一說桑樹。

②隰(xí席):窪地。華:同"花"。

③子都:古代美男子。

④狂:狂妄的人。且(jū居):助詞。一說拙、鈍也。

⑤橋:通"喬",高大。

⑥游龍:水草名。即葒草、水葒、紅蓼。

⑦子充:古代良人名。

⑧狡童:狡獪的少年。

【賞析一】

宋代老夫子朱熹何以惹來後世的謾罵,我看跟他對《詩經》的評價有極大的關系。他說:「鄭衛之樂,皆為淫聲。」其實他哪裡聽到「鄭衛之樂」了?他所看到的不過是三千年前的詩句文字,而且此人很不地道,先是贊成《詩序》,繼而又反《詩序》,為何變化如此之大耶?無他,只不過要把《詩經》的「經」的地位降下來,而把自己所編的「四書」抬上去。

《詩經》變成文學作品,進而變成民歌,就是從他這里來的。

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意插柳柳成蔭」。這人世間的事就是這么陰差陽錯。不過倒也因了這些陰差陽錯,給塵世間增添了一些樂趣。

正如《鄭風》中的這首《山有扶蘇》,本來是詩人用來諷刺鄭國的公子忽,「所美非美」,結果卻成了一首非常俏皮的情詩。詩中的女子本來是在等待她的帥哥,結果卻等到了一個狂夫;本來這個名叫子都的帥哥,只是詩人隨意虛構出來的一個名字,結果卻使「子都」的美男子之名傳遍天下。

我也不反對現代人把這首詩看成是女子與情人約會之時,和他打情罵俏。

嬌愛和戲謔,是女人男人兩情相悅、激情碰撞之餘的火花,更是性愛之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有了它,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滿目都是情,滿臉都是春。正如五代時一位號為「曲文相公」的詩人和凝寫他自身的經歷:「醉來咬損新花子,拽住仙郎盡放嬌。」把自己和心愛的女子盡情歡謔的場景寫得那麼令人艷羨,連他自己也不盡得意地說:「今夜仙郎自姓和。」

《山有扶蘇》中顯然也是這樣一個女子,自己約會等待的情人明明是個美男子(即便不美,在她眼裡也是美的),卻偏偏要說他是「狂夫」、「狡童」,正如我們現代人,愛把自己的愛人稱呼為「死鬼」、「冤家」一樣,其實在這些言詞的背後掩不住心中的驕傲與歡喜。

人性使然,古今同理。

詩以「山有扶蘇,隰有荷華」起興,對應的正是自己心中的戀人,高山上長扶蘇,濕地里開荷花,各得其所,各稱其美。自己心中的戀人其實也和子都、子充一樣的美。至於子都、子充是什麼人,誰也不知,只有姑娘心自知。《孟子》說:「至於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無目者也。」

不過,詩中的子都還真有其人。子都,春秋時期鄭國人,大名叫作公孫閼,子都乃是其字。子都是當時的一個有名的偶像派人物,不僅相貌生的美,還有著一身的好武藝,能征善射,因此便做了鄭庄公的大夫。然而,子都雖美,卻是個小心眼。《左傳》隱公十一年裡便記載了他因爭車未遂而在陣前射殺己方大將潁考叔的事情。

而子都的盛名,僅靠這一件事還炒作不起來,若不是因為這首《山有扶蘇》的詩,子都不過就是無數美男子中普普通通的一個,得不到那麼多的「粉絲」。僅憑這一首詩,子都入選中華美男榜,便是實至名歸的了。

孟子何嘗又看見過子都?孟子所看到的「子都」,還不就是詩中女子心裡的子都。其實這「子都」,就好比今天追星族眼裡的「劉德華」、「李連傑」一樣,只可遠觀而不可近得的偶像。在這首詩里,「子都」被用作了帥哥的代名詞,或者也可以說,子都乃是眾多鄭國少女夢中的白馬王子和假想的約會對象。

後人說,鄭國是情歌的沃土,我信。至少這一首詩便足以證明鄭國的男男女女都頗解風情。這可能得益於鄭國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當時鄭國的國勢吧。

《毛詩正義》中說,鄭國「右洛左濟,前華後河,食溱洧焉」,可見其地理位置不僅十分重要,而且有山有水。這樣的地方即便不產美女,也容易生產多情人。

另:據說秦始皇之妻鄭妃常唱此曲,便給鄭妃生下的大公子取名扶蘇,希望他能像扶蘇一樣繁茂。

【賞析二】

《山有扶蘇》為《鄭風》的第十首。這首詩寫一位女子在與情人歡會時,懷著無限驚喜的心情對自己戀人的俏罵。就是這樣一首明白易懂的情歌,卻因歷代說詩者的刻意求深而蒙上重重煙霧,彷彿詩中真有什麼深意似的。《毛詩序》說,「刺忽也。所美非美然。」鄭玄箋說:「言忽所美之人實非美人」,「扶胥之木生於山,喻忽置不正之人於上位也。荷花生於隰下,喻忽置有美德者於下位。此言其用臣顛倒,失其所也。」以為是譏刺鄭昭公忽的,這種解說完全是曲解了詩意。今人陳子展《詩經直解》以為「疑是巧妻恨拙夫之歌謠。『不見子都,乃見狂且』,猶雲『燕婉之求,得此戚施』也」。高亨《詩經今注》以為這詩寫「一個姑娘到野外去,沒見到自己的戀人,卻遇著一個惡少來調戲她。」二說似乎都較牽強。程俊英《詩經譯注》說:「這是寫一位女子找不到如意對象而發牢騷的詩。」有一定道理。而宋儒朱熹則認為《山有扶蘇》是「淫女戲其所私者。」此說倒比較接近詩旨。所謂「戲」,即俏罵之意。至於稱詩中女主人公為「淫女」,完全出於道學家的偏見,因為在他看來,《鄭風》中的所有戀愛詩都是「淫奔之詩」。今人袁梅《詩經譯注》「這是一位女子與愛人歡會時,向對方唱出的戲謔嘲笑的短歌」之類的說法,即脫胎於朱熹之說,但揚棄了朱說的糟粕。

關於詩中所寫的情景,我們不妨作這樣的想像:在一個山清水秀的野外僻處,一對戀人約定在此幽會。姑娘早早就來了,可是左等右等卻不見心上人來。最後,姍姍來遲的愛人總算見著了,姑娘心裡當然很高興,可嘴裡卻罵罵咧咧地說:我等的人是子都那樣的美男子,可不是你這樣的狂妄之徒啊!我等的人是子充那樣的良人,可不是你這樣的狡獪少年啊!處於熱戀中的古代青年男女在歡會中的愉悅的心情,可以用各種形式表現,詩中所描寫的那種俏罵,不更表示他們的親密無間嗎?小兒女的情態在詩中確實被刻畫得入木三分。

至於詩中「山有扶蘇,隰有荷華」和「山有橋松,隰有游龍」這四句,讀者大可不必當真,以為是戀人約會環境的真實寫照。在《詩經》中,「山有……,隰有……」是常用的起興句式。如《簡兮》中有「山有榛,隰有苓」;《山有樞》中有「山有樞,隰有榆」、「山有漆,隰有栗」等。清代的方玉潤在《詩經原始》中說得好:「詩非興會不能作。或因物以起興,或因時而感興,皆興也。」姚際恆在《詩經通論)中也說:「興者,但借物以起興,不必與正意相關也。」本詩中的起興就屬於這種性質。當然,無論是高山上長的扶蘇樹、松樹,還是水窪里盛開的荷花、紅蓼,這些美好的形象,從烘托詩的意境的角度看,還是很有作用的。


《國風·鄭風.山有扶蘇》全文解釋及賞析

B. 《巧妻》txt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巧妻》網路網盤txt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yl7pEn66ShqdWCbdqLAIhA

?pwd=uyq4 提取碼:uyq4
簡介:

從職場爭強鬥狠的白骨精穿越到古代小戶讀書人家,方怡巧打算低調做人。

什麼,敢欺負上門,我管你是誰,來一個打一個,來一對揍一雙。看出本姑娘的本質,嘿嘿,那隻好殺人滅口或是……乖乖從了奴家吧!

唉喲,錯了錯了,奴家本是溫柔賢淑美嬌娘,才不是那牙尖嘴利的潑辣貨。

C. 《農門巧妻有仙氣》txt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農門巧妻有仙氣》網路網盤txt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xls5cDQm1Na6DPWEbZ-etw

?pwd=15i5 提取碼:15i5
簡介:
本來是在看修仙大佬們神仙打架想著吃吃瓜罷了,誰知道,瓜沒吃到,還把自己搭進了這個鳥不拉屎,沒有靈氣和修仙者的地方。上有不知道還嘴的媽,下有還沒長成的弟弟,面前還有一個一直虎視眈眈的外婆。還好也不是沒有希望,獲得了一個種田空間,不僅可以修煉,還可以順帶種點糧食,讓自己一家三口不至於餓死。只是這靈氣實在是太少……還不夠塞牙縫的。直到有一天,她不小心碰到了那個俊美的少年。「叮,空間靈水獲得其他收入+1」「叮,空間……+1」「叮……」「叮……」方靜:我不想努力了,我想抱著這個男人的大腿,然後等著碰瓷就好了。


D. 郭德綱說的一段順口溜

出自郭德綱相聲里的一首定場詩。原文如下:

天為羅蓋地為毯,日月星辰伴我眠;

何人撒下名利網,富貴貧困不一般;

也有騎馬與坐轎,也有推車把擔擔;

騎馬坐轎修來的福,推車擔擔命該然;

駿馬馱著痴呆漢,美婦常伴拙夫眠;

八十老翁門前站,三歲頑童染黃泉;

不是老天不睜眼,善惡到頭報應循環。

意思是:我把天當被子,大地當床,日月星辰伴我睡眠。是誰撒下這張名利的大網,富貴貧窮各不相同。有人騎馬坐轎,有的人卻推著車子,挑著擔。騎馬坐轎的人是前世修來的福分,推車挑擔是命中註定。

馬上的有錢人是個痴獃人,漂亮的女子卻嫁了個不怎麼樣的男人。八十歲的老頭站在門前,三歲小孩子命卻沒了。不是老天不公平,善與惡到了時候自然會有報應。

(4)巧妻免費閱讀全文擴展閱讀

定場詩,曲藝術語,相聲、評書等曲藝演員等在演出節目前,往往先念誦四句或八句詩,詩句往往詼諧幽默,短小精悍而讓人印象深刻,為的是快速聚攏觀眾耳音,以便演員馬上進入表演,這樣演員先定住了場,故稱為定場詩。

當代擅長表演單口相聲的藝人越來越少,由於單口相聲作品的減少,定場詩的使用也就越來越少,知名相聲演員中僅單口大王劉寶瑞先生及郭德綱使用較多。

在早年的單口相聲演員張壽臣、郭全寶等上台來都有使用。另外,評書表演名家單田芳也在其作品中廣泛運用,為定場詩的傳播起到了深遠的影響。

郭德綱的單口相聲中的定場詩還有不少,如下所示:

傷情最是晚涼天,

憔悴斯人不堪憐。

邀酒摧腸三杯醉,

尋香驚夢五更寒。

釵頭鳳斜卿有淚,

荼靡花了我無緣。

小樓寂寞心與月,

也難如鉤也難圓。

E. 有關金庸小說的評論方面

這個是比較抽象的= =

金庸這個思想的巨人的濃縮在於他那通過虛擬誇張的浪漫敘事透視現實人生的苦樂真諦和借光怪陸離的江湖傳奇展示現代社會的運作機制的近九百萬字的武俠小說中。研討金庸小說的藝術特色時,作者無意談論金庸小說的所有藝術特色,而是通過對金庸小說形式和語言的論述,來探討金庸小說「氣寒西北何人劍,聲滿東南幾處蕭」和具有雅俗彈性的主要因原。

關鍵詞:金庸小說形式語言

金庸作為武俠小說這一「項目」的「奧運冠軍」,其超凡的功力在於他通過浪漫敘事構造的俠譜。武俠小說作為「寫夢的文學」本不以寫實見長,其人物創造主要來自作者想像和寫作傳統,寫作傳統中的程序化因素是另一回事,作者的想像主要偏重寓言化和象徵化,它不直接來源於現實。而金庸小說作為一種經典就恰恰在於它通過傳統中的程序化形式把象徵性、寓言性以及含蓄不盡的言外之意、耐人咀嚼的韻外之致等本屬於中國古典文化要求的東西表現了出來,並藉助獨特的武俠語言文化的天空讓我們作了一次堪稱壯舉的烏托邦飛翔。於是,我們才無法忘記郭靖、黃蓉、令狐沖、楊過、小龍女、喬峰、韋小寶甚至是李莫愁、岳不群、歐陽峰、滅絕等等栩栩如生的人物。也因此,金庸塑造的「俠譜」才會比那首「笑傲江湖曲」更令人盪氣回腸、不知肉味,才會比那些在地下深藏百年甚至千年的佳釀更醇香無比。而他的這種歷史處理也使得武俠世界中的人物和事件全出虛構,「真實」的歷史不過是江湖武林的背景襯托,而人物的性格卻呼之欲出了。

傑出的武俠小說家,寫武俠,寫出的是人世的眾生相;敏銳的讀者,讀武俠,讀出的是人間的滄桑和百態。到如今,金庸小說的流播已經沖出華人世界,走得更遠。但是,研討金庸小說的藝術特色時,要一時說清卻是很難的,在這里,我無意談論金庸小說的所有藝術特色。前輩說書人常說「花開兩朵,先表一枝」,我覺得用這一想法作為指導思想來切入金庸作品涵蓋乾坤的殿堂無疑是有效的。



在杜南發的訪談錄《長風萬里撼江湖——與金庸一席談》里有幾段被人引用過多次的對話,金庸在里邊提到了兩個很耐人咀嚼的話題:「中國近代新文學的小說,其實是和中國的文學傳統相當脫節的,無論是巴金、茅盾或是魯迅寫的,其實都是用中文寫的外國小說……中國的藝術有自己獨特的表現手法……有人常問我,為什麼武俠小說會那麼受歡迎?當然其中原因很多,不過,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武俠小說是中國形式的小說,而中國人當然喜歡看中國形式的小說。」 「不管是武俠小說還是愛情小說、偵探小說或什麼小說,只要是好的小說就是好的小說,它是用什麼形式表現那完全沒有關系。武俠小說寫得好的,有文學意義的,就是好的小說,其它小說也如此。畢竟,武俠小說中的武俠,只是它的形式而已。」①這是兩個多麼矛盾的話題,但卻同時存在於一個對話錄里,還被許多大師級的人物當成文藝理論一般引用!於是,文學的形式問題便成為了一個焦點,到底該如何看待文學的形式?又該如何理解這兩個話題所傳達的意思呢?

文學形式在某種意義上即寫作傳統,通常包括文學創作中常規手法的體系和與此相連的讀者的視野期待。目前通俗文學作品中的文學形式問題的解決者中的集大成者,恰恰不是別人,而是金庸。

首先,金庸小說作為武俠小說,它承襲了武俠小說這一文類的特點,即金庸在創作過程中保持了武俠小說復雜的文學、文化、社會、歷史內涵,典型的創作了繁復多變的武俠文學。武俠小說在舊中國小說里是文學流派的一個大的分支,它與傳統小說一樣也是由評話、彈詞、說書等演變而來的。在內容方面,與武俠有關聯的單四大名著中就牽扯到三部;在形式方面,新派武俠小說與舊派武俠小說並沒有多大區別,江湖恩怨、門派斗爭、武林紛爭、男女愛恨、兄弟情義照例還是新派武俠常用的模式和顯揚的主題,它的復雜變化反映在小說的思想上。正如金庸所說:「武俠小說所繼承的,是中國傳統小說的表現形式,就內容而言,武俠小說和《水滸傳》差不了多少,當然寫的好不好是一回事,但形式是中國的形式,是繼承了中國小說的傳統。」②所以,魯迅在寫《中國小說史略》時也得提到《七俠五義》和《兒女英雄傳》,而魯迅若再生,他也必須得提到金庸小說、古龍小說、梁羽生小說。一個真正的思想的巨人在評價文學作品時是不帶任何功利色彩的。
其次,金庸小說襲用了舊小說在行文時夾用詩詞、歌賦、聯句,在回目中使用對聯、詩詞,在語言上使用白話、夾用韻文等特點。金庸在行文時很會玩「花樣」,像元好問的《摸魚兒》、丘處機的《無俗念》、岳飛的《滿江紅》、李白的《俠客行》等都運用得渾然天成,毫無斧鑿之痕。金庸在回目上為了小說的古典意境所做的裝潢更是心機用盡,他在1978年10月《天龍八部》修訂本的後記中寫道:「曾學柏梁體而寫了四十句古體詩,作為《倚天屠龍記》的回目,在本書中學填了五首詞作回目。」③他還頗費周章的在先祖查慎行的七律中選了五十行對句作為《鹿鼎記》的回目。不過,金庸也在幾本書中沒有堅持這種通俗文學固有的思維慣性,殊為恨事。盡管如此,金庸在回目上的成就還是鶴立雞群,試看《天龍八部》四十一——五十回的回目:「燕雲十八飛騎/奔騰如虎風煙舉/老鷹小丑/豈堪一擊/ 勝之不武/王霸雄圖/血海深仇/盡歸塵土/念枉求美眷/良緣安在/枯井底/污泥處/酒罷問君三語/為誰開/茶花滿路/王孫落魄/怎生消得/楊枝玉霞/敝履榮華/浮雲生死/此身何懼/教單於折箭/六軍辟易/奮英雄怒。」這一曲氣吞萬里如虎的《水龍吟》於細微處峰迴路轉,英雄俠義與兒女情長互為映襯,真是「虎嘯龍吟,挽巢鸞鳳,劍氣碧煙橫!」④

再次,金庸小說潛移默化的借鑒了一些中國式的傳統手法,如說書藝術、插科打諢角色的引入、全知敘述和次知敘述的運用、戲劇舞台的架設、假全知狀態下的視覺與心覺的堂皇運用等。如在人物的塑造上,金庸依靠視覺與心覺的運用,半明半暗地描寫人物和事件在客觀視覺中留下的意味深長的空白點,輕易地迷惑住了讀者,加上精細的心理刻畫,終使岳不群成為武俠小說史上最成功的「虛偽家」。又如周伯通、桃谷六仙、岳老三、華山二老等插科打諢一類角色的引入,更令金庸小說錦上添花,對於減低小說的沉悶氣氛大有裨益。李漁的《閑情偶寄》就說了「插科打諢、填詞之末技也。然欲雅俗同歡、智愚共賞,則當全在此處留神。文字佳、情節佳,而科諢不佳,非特俗人怕看,即雅人韻士,亦有瞌睡之時。作傳奇者,全要善驅睡魔,睡魔一至,則後乎此者雖有《均天》之樂,《霓裳羽衣》之舞,皆付之不見不聞,如對尼人作揖,土佛談經矣。」⑤但即使是如此「末技」,也是多少文人夢寐難求的啊!

到了這里,真相才清晰起來:中國形式的寫作傳統處於作品中整體藝術構架中較符合傳統欣賞習慣,較易為大眾所感知的位置,它們較早地隨著說書、評話、彈詞等藝術形式深入民間,成為影響讀者審美心理的重要因素。類型化或程式化的寫作傳統也並不意味著貶義,還有可能是某些藝術形式的重要特徵的中性表述,只有「胸中大有丘壑」的「裝載家」才是最後的贏家。優秀的作家總是會想方設法去豐富作品的內涵和藝術表現手法,如錘煉語言、增添新的類型或亞類型、將中西相形式結合等等。而金庸小說的成功也就在於它大俗大雅,至幻至真,超越俗雅,充分的繼承了中國傳統形式的衣缽,發揚了其武俠小說的特質,成為了20世紀最中國形式的小說。金庸是矛盾的,但這並不一定是缺陷,一個真正意義的作家總是生活在矛盾中並探索著人間百態。



王朔先生在《我看金庸》里曾引言道:「金庸小說的文字有一種速度感。」又說「老金從語言到立意基本沒脫舊白話小說的俗套。」⑥這是比較中肯的說法,金庸的語言的確有速度感,是白話小說,很俗,而這也恰恰是金庸語言的長處。只是,王朔用金庸的優點或長處去批評金庸,孔門賣文之際未免有點貽笑方家的味道。

金庸的語言可以用「行雲流水,平中見奇」一言以蔽之。金庸在行文時常會引用一些古典詩詞,並運用的極富韻味,但其語言的主要魅力不在於此。金庸的語言通俗,淺顯,流暢,靈活生動,沒有難認的字,難懂的詞和艱澀的句子,語言的動作性強,極善構築戲劇性場面,具有一種令讀者忘記或忽略文字的速度感。讀金庸小說時,迎面而來的是古樸、蒼勁的感覺,初看似乎語不驚人,但愈展開愈魅力無窮。金庸總是試圖在作品中不說而又說點什麼,那意境的升華令人如飲佳釀,讀者於微醉之間已無形之中進行了一場靈魂的「加冕」。毋庸置疑,金庸的筆是靈動而又厚重的,但也誠如陳墨所言:「金庸小說的語言,之所以看起來沒有什麼突出的特殊,那是因為作者並不追求風格的單一性,而是進行不同方式的敘述探索,不斷改進和創造自己的敘述方式及語言風格,同時不斷地拓展語言的疆域,豐富小說的形式美感。」⑦如其為郭芙設計的一系列語言就不僅把她的尖酸、刻薄、嬌氣表現了出來,還把她對楊過既愛且恨的女人心態體現得淋漓盡致。試看《神鵰俠侶》三十九回《大戰襄陽》里對郭芙的描寫:「郭芙一呆,兒時的種種往事,霎時之間如電光石火般在心頭一閃而過:『我難道討厭他么?武氏兄弟一直拚命來討我的喜歡,可是他卻從來不理我。只要他稍為順著我一點兒,我便為他死了,也所甘願。我為甚麼老是這般沒來由的恨他?只因我暗暗想著他,念著他,但他竟沒半點將我放在心上?』……二十年來,她一直不明白自己的心事,每一念及楊過,總是將他當作了對頭,實則內心深處,對他的眷念關注,固非言語所能形容。
可是不但楊過絲毫沒明白她的心事,連她自己也不明白。此刻障在心頭的恨惡一去,她才突然體會到,原來自己對他的關心竟是如此深切。」可以這么說,郭芙這個人物的刻畫在金庸小說中是極具里程碑意義的,她的意義絕對不下於黃蓉、小龍女以及李莫愁,而大多數的讀者卻總是先入為主的把自己當成了楊過,而把郭芙當成了對頭並對之無比痛恨,殊不知此舉乃是入寶山而空回,買櫝而還珠了。金庸小說就是這樣:語言升華成性格,性格升華成命運,而命運反過來又影響語言,如此循循導之,步步深入。

金庸語言不僅藉助白描和心理刻畫,還常隨心所欲地運用各種修飾手法。記憶猶新的是《雪山飛狐》中描寫胡一刀夫婦的那句話:「這一男一女啊,打個比方,那就是貂禪嫁給了張飛……」在這里,人物形象藉助語言的勾勒而顯得如魚得水,它喚起的想像與聯想讓讀者再也抹不去對這一對夫妻的記憶。金庸的語言還很幽默詼諧。從「老頑童」到「桃谷六仙」再到「韋小寶」,這些令人捧腹的人物使得小說此起彼伏,有滋有味。他們或是成為一種意義或思維的化身,或是成為小說重要情節或線索充實小說內容,或是與敘事角度和評點相結合,不但為金庸小說吸引了無數的讀者,也為這個快節奏的世界注入了一股活力。

在故事創作中,幾個事件可以同時發生,但是話語卻必須把它們一件一件地敘述出來,即使是《天龍八部》這么一部氣勢恢宏、多頭並進的作品也得如此。這就要提及語式中的講述與描述。講述與描述的區別體現在敘事角度、人稱轉換、敘事與故事的距離以及敘事態度上,「講述是歷時性的敘述,提供故事的來龍去脈,交代人物的過去以及有關信息」;而描述則「比較含蓄,多用客觀或『中性』的語調」,是「給定了場面的戲劇性的現時性的敘述型語式」⑧。講述與描述的靈活運用在金庸小說中隨處可見,如《倚天屠龍記》第二章《武當山頂松柏長》的最後一段寫道:「張君寶其時年歲尚輕,也不敢斷定自己的推測必對。他得覺遠傳授甚久,於這部九陽真經已記了十之五六,十餘年間竟然內力大進,其後多讀道藏,於道家練氣之術更深有心得。某一日在山間閑游,仰望浮雲,俯視流水,張君寶若有所悟,在洞中苦思七日七夜,猛地里豁然貫通,領會了武功中以柔克剛的至理,忍不住仰天長笑。」這是描述性的,後面又接著道:「這一番大笑,竟笑出了一位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大宗師。他以自悟的拳理、道家沖虛圓通之道和九陽真經中所載的內功相發明,創出了輝映後世、照耀千古的武當一派武功。後來北游寶鳴,見到三峰挺秀,卓立雲海,於武學又有所悟,乃自號三豐,那便是中國武學史上不世出的奇人張三豐。」這又是講述了。在這段話里,描述轉換成講述是不著痕跡的,細心的讀者在閱讀《袁崇煥評傳》時肯定更會有這種感覺。

金庸對語言是花了不少工夫的,他的風格是「經過了大量刻苦鍛煉而長期用功操練出來的風格」,他還說:「寫小說內容求『雅俗共賞』,文字能『清簡流暢』,此吾之願也。」⑨王安石的詩說得好:「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金庸曾多次修改自己的小說,其「待從頭,收拾舊山河,一肩挑」的良苦用心比起「批閱十載,增刪數次」的曹公雪芹來也毫不遜色。例如,金庸在回目上就將《書劍恩仇錄》的第一二回由「古道駿馬驚白發,險俠神駝飛翠翎」改成了 「古道騰駒驚白發,危巒快劍識青翎」,這使得這兩回回目在意境、平仄等方面都更切合文本。又如在《射鵰英雄傳》的開頭,金庸增加了張十五說書的故事。這種說書藝術將敘述者、聽者、讀者等自由結合,作者自由出入其間,以生動逼真的臨場感,滿足了讀者理清來龍去脈的願望,喚醒了讀者心目中潛藏的人物形象。而這種藝術與別的語言藝術的完美結合,在《鹿鼎記》中更是得到了最佳的展示,為這部20世紀與眾不同的武俠小說的增加了不少藝術價值。

金庸以他的生花妙筆沖破了小說形式的限制,超越了俗雅之界,對語言的傳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時也對英國政府在香港施行的重英輕中的殖民教育做出了無聲的抗議。



金庸懂得挖掘現實,更懂得挖掘遠離現實生活的「真實」(人的情感、性格、道德、信仰等)。然而,夢回江湖後,在金庸用小說特有的形式和語言引領讀者想像並把握歷史的脈搏的同時,理想卻只能一點一滴地積淀現實,因為理想只能永遠走在現實的前面引導與提升現實,卻永遠不能完全代替現實,所以,無論當年多麼叱吒風雲的金庸小說主人公,最終還是以各種方式離開了江湖這一「母體」。如郭靖與黃蓉。他們的愛情以犧牲黃蓉的代價來對郭靖做出一種虛幻的補償,令一個活潑、輕柔、聰慧、靈敏的女子來向木訥、剛毅、質實、樸拙的男性做出一種超乎生死的承諾,這本來就是浪漫主義的產物,但是我們卻無法不看到郭靖在許多時候都可以拋棄黃蓉,所謂「巧妻常伴拙夫眠」本就是儒教文化中類似「書中自有顏如玉」一般的「仁中自有顏如玉」的麻醉劑和興奮劑而已。又如「自由之神」 令狐沖,他生性率直、興味隨意、活的瀟灑,是金庸小說中最灑脫之人;但他又是最遵守中國傳統文化之人,他依戀師門,極力維護師傅、師弟,他交友只認情義,不分正邪,他受到委屈從來是反躬自問,不責怪他人。個性的張揚與道德的完善在他身上得到最完美的結合。不過,令狐沖也毫無振奮的勇氣和信念,倘若不是作者及時安排任我行之死,他必定也死了;倘若不是安排岳靈珊對令狐沖的背叛,令狐沖的愛情也必將在岳靈珊和任盈盈的無所取捨中霜冷長河。這就意味著令狐沖的結局實際上是一種「虛假性的結局」,他的歸隱和喬峰意義上的死毫無區別。

金庸小說的藝術價值又恰恰在此,他以武俠小說的幻景形式和生花妙筆有效地掩蓋了現實處境的嚴峻,完美地連綴了來自現實的矛盾的裂縫,而向世人昭示出一種理想化、和諧化的世界的可能性,並防止歷史文化語境的印痕和創傷的暴露,充滿激情地言說著這個世紀所交託給文人的俠客夢。陳平原說:「不敢說沒有江湖就不存在俠客;可武俠小說中倘若沒有一個虛擬的『江湖世界』,俠客就不可能縱橫馳騁大顯神威。」正如《西遊記》寫的最好的是孫悟空「大鬧天宮」一樣,金庸小說的美在那浪漫主義建構的藝術畫廊里,是喬峰大戰少林、聚義庄之時;是郭靖華山論劍之日;是令狐沖揮舞獨孤九劍之間;是楊過攜手小龍女的剎那;是李莫愁引吭高歌衣帶漸寬終不悔的瞬間;是韋小寶腳底抹油的頃刻……正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金庸武俠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也正在於此。

參考資料:

①②杜南發:《長風萬里撼江湖——與金庸一席談》見鍾曉毅、費勇編《金庸傳奇》附錄,廣東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③④金庸:《天龍八部·後記》、《天龍八部·目錄》,《金庸全集》,北京三聯書店,1994年

⑤李漁:《閑情偶寄·科渾第五》,作家出版社1995年

⑥王朔:《我看金庸》,北京《中國青年報》,1999年10月1日

⑦陳墨:《金庸小說人物論》,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1年

⑧格非:《小說敘事研究》,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⑨金庸:《求全之悔不虞之譽》,見朱漢民、江堤主編《金庸:中國歷史大勢》,湖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

這是比較通俗的

金庸是武俠小說的集大成者。從1955年第一篇武俠小說問世,到1972年「封筆」,金庸共創作了十五部武俠小說。在這十五部小說中,不僅有波詭雲譎的政治畫卷、盪氣回腸的英雄俠義、出神入化的絕世武功,更有精彩紛呈、引人入勝的愛情人物和愛情故事。如何看待金庸筆下的情愛世界?

金庸小說的愛情精彩紛呈,各具特色,其中《射鵰英雄傳》中郭靖與黃蓉的愛情無疑是其中的經典。《射鵰英雄傳》是金庸「射鵰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小說的主題是南宋末年宋、金、蒙古之間波瀾壯闊的戰爭和社會生活,而貫穿始終的小說主人公--郭靖與黃蓉的愛情也是小說中的「華彩樂章」。郭靖與黃蓉,一個木訥憨厚,一個古靈精怪,性格稟性反差如此之大的兩個人為什麼能走到一起?郭靖與黃蓉的愛情為什麼受到讀者最熱烈的歡迎與羨慕?這個經典的愛情模式反映了金庸怎樣的創作觀念?

除了《射鵰英雄傳》之外,《神鵰俠侶》中楊過與小龍女的愛情同樣是金庸小說愛情中的經典,不同的是這個愛情模式更加驚心動魄、催人淚下。《神鵰俠侶》是金庸「射鵰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故事的主題就是描寫主人公楊過與他的師父小龍女之間感天動地的愛情的。那麼在《神鵰俠侶》中,楊過與小龍女在天慘地絕的重重懸念中是如何突破禮教的羈絆,實現愛的承諾的?它的震撼與感人之處究竟體現在哪裡?

金庸小說中的愛情不只經典,更具深廣,一部作品通常會表現出多組、多種、多層次的愛情,《飛狐外傳》就是這樣一部作品。這篇小說的主題是描寫主人公大俠胡斐的成長歷程。在《飛狐外傳》中,胡斐與袁紫衣、胡斐與程靈素、馬春花與福康安,為我們展現了幾組刻骨銘心的悲劇戀情。那麼,一往情深的女子會如何對待薄情寡義的壞男人?出了家的人真的就能割捨得下愛嗎?

如果說金庸在大部頭中游刃有餘地描繪出了引人入勝的愛情故事,那麼他在中短篇小說中也同樣毫不示弱。中篇小說《白馬嘯西風》反映的是一個叫李文秀的漢族少女,在新疆哈薩克部族與幾個青年的感情故事。在這篇小說中,李文秀究竟會遭遇怎樣的悲歡離合?這部篇幅不長的小說會帶給我們怎樣超乎尋常的深層思考?

(全文)

可能有的朋友聽了會覺得驚訝,說金庸,那不是寫武俠小說的嗎?藉助武俠小說來談愛情,這合適嗎?在很多朋友看來,武俠小說不就是寫那些英雄豪傑們沒日沒夜地打架、殺人、喝酒,不就寫這些的故事嗎?從這些故事裡邊要探討愛情,是不是好像是讓李逵來綉花,讓張飛來畫畫,讓竇爾敦唱小曲,是不是不合時宜?其實我告訴大家,歷史上的張飛他還真會畫畫,而且專畫美人,張飛是以畫美人見長的。在殺場上能夠浴血奮戰,給人一個非常粗豪這樣形象的人,他同時,他可以非常秀雅,非常文雅。

而上述我所提出來的這種擔憂,其實正是我們社會上很多人對武俠小說誤解的一種反映。很多人以為武俠小說就是武打小說,我們很多中學老師沒收學生的書就說不許看武打小說,所謂武打小說在他們理解起來就是暴力文學,教孩子怎麼打架的教科書,就是粗製濫造的低俗文學。而這些朋友不了解,武俠小說也好,通俗小說也好,其實只是我們給文學分的類,只是文學中的某一個類別,這些類別只是說它們有不同的特點,而不是說它們在藝術價值上有高有低,通俗小說不見得它不高雅,不見得不嚴肅,而那些所謂的非通俗小說,我們想想發表在所謂嚴肅刊物上的那些小說,它們都是精品嗎?它們都高雅嗎?不是說你寫某一種類別的東西,就決定了你的高下,就好像我們大家從事的工作,當教授就一定高雅嗎?在木樨地賣饅頭就一定低俗嗎?這可不見得。所以類別只是一種特點上的劃分,而不能決定它的高下,看文學作品跟看人一樣,不能看錶面上的名目。比如大家看我今天穿這衣服,不能代表我就會武功,其實我不會打架,我連我的夫人都打不過,我可能只能打過我家那隻貓。所以不能只看這個表面現象,武俠小說裡面它就不能寫出非常精彩的愛情嗎?我想讀過武俠小說的人,會對這個問題有非常清楚的認識,特別是金庸的武俠小說。金庸的武俠小說當然是一流的武俠小說,這個是毫無疑問的,沒有人會對這個提出疑問。但是,我們不去講他的武俠,就看金庸小說里邊的愛情,從這個角度看,也可以說金庸的小說是一流的愛情小說。今天我們可以說金庸寫愛情之廣,寫愛情之深,寫愛情之奇,可以跟世間任何言情大師一決高下。所以說今天我們《百家講壇》的這一講就來看看金庸筆下愛情的深廣性和它的典型性。

金庸小說的愛情模式之一--英雄美人式

一般的武俠小說都是以男性為絕對中心的,《射鵰英雄傳》也不例外。它的主要人物是男性的,郭靖,這是它所要塑造的成長的一個大俠,周圍有什麼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加上江南七怪,還有全真派,一大堆人。但是我們看,從小說主人公郭靖的成長歷程來看的話,郭靖比較笨,主人公比較笨,用我們今天的話說,智商大概是三四十、五六十,就是他學東西非常慢,人家學一遍、幾遍就會,他幾十遍他都不會,他的好處就是永遠地學下去,永遠地練下去,直到會。如果不是靠著黃蓉,他後來認識了黃蓉,如果不是靠著黃蓉一路引領他,幫助他,甚至是護導他,郭靖就不可能後來武藝大成,成為一代大俠。作為一個英雄人物,郭靖是遠遠沒有諸葛亮的智慧,岳飛那種膽略,排兵布陣這些方面他都是外行,大事小事都是黃蓉領導著丐幫,在暗中或明或暗地指指點點的,一到緊急時刻就是黃蓉幫他想出一個奇妙的招數,化險為夷。所以說沒有黃蓉,郭靖就不能正常地成長。沒有她郭靖不能正常成長,所以說黃蓉在小說中的作用實際上是郭靖的「精神輔導員」、「政治導師」,很像一個班裡邊,一個學習比較差的男生,這老師給他安排一個學習很好的女生,是班裡的學委加團支部書記,所以這個郭靖才能正常地成長,而這種描寫是此前的武俠小說中從來沒有過的,所以說郭靖與黃蓉兩個人的合作是力量與智慧的合作。而力量與智慧哪個重要?智慧當然要比力量更重要,所以郭靖這個人物是在黃蓉的映照下完成的。

我們再從人物語言上進行分析,《射鵰英雄傳》中女性的語言壓倒男性的語言。因為在小說中,哪些人物重要,往往體現在這個人物他說的話是否重要上。我們想想你讀過的其他小說,重要的人物,他的話一定是重要的,比如諸葛亮在《三國演義》中很重要,因為他的話是重要的。而在《射鵰英雄傳》裡面,最會說話的人是黃蓉,她說的話多,她說的話有權力,有優勢,有壓倒性,而且有藝術含量。而郭靖呢,這個一號英雄,被設置為一個說話不太行的人,很木訥,有時候看上去好像很口吃,結結巴巴,他沒有話語權。在和黃蓉相處的過程中,他只是靠自己的一顆純朴的心,黃蓉是處處占上風。黃蓉不僅跟郭靖這樣一個不太會講話的男性說話的時候占上風,她跟其他那些能言善辯的男子對談的時候仍然是具有優勢,比如說歐陽克,比如說周伯通,都是能言善辯的,但都不是黃蓉的對手。她說話不僅口才好,而且有學問,這一點更是出人意料。一般的小說中可以寫這個女的能言善辯,可以寫她口齒伶俐,說話不饒人,這可以做到,但是這女的說話很有學問,比男的有學問,這是不容易做到的。一般的小說寫男的可以說話少,但他說一句就把女的壓倒了,但是這裡面黃蓉是壓不倒的。小說中有一場就是黃蓉和「漁、樵、耕、讀」四大弟子來鬥嘴,那麼他們在這裡面篡改前人的詩句,篡改經典,對對子,人家給她出一個「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頭面」,黃蓉對「魑魅魍魎,四小鬼各自肚腸」,然後她一句一句,唇槍舌劍,把「漁、樵、耕、讀」四大弟子罵了一遍,讀者感到非常精彩,沒有辦法駁倒她。對方只好欺負她是一個女性,說「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因為看郭靖背著她嗎,說你們怎麼「男女授受不親」,讓郭靖背著你,引用孟子的話企圖來羞她一下。可是黃蓉斷然反唇相譏,說「孟夫子最愛胡說八道」,她一下子就把你們引經據典的那個聖人給推倒了,把儒家心目中的那個聖人推倒。她說他的話怎能信得?然後這個話可不是一時的氣憤之言,她是有理有據的。下面就說了四句詩,

「乞丐何曾有二妻?鄰家焉得許多雞?當時尚有周天子,何事紛紛說魏齊?」

這首詩一句一句都是針對孟子之言的。《孟子》這本書里邊有一個寓言,說有一個乞丐,他有一妻一妾怎麼怎麼樣,黃蓉說既然是一個乞丐,怎麼可能有兩個妻子呢?飯都吃不上家裡還有兩個妻子?孟子還講一個故事,說有一個人天天到鄰居家去偷雞,黃蓉說鄰居家哪來那麼多雞,天天給你去偷?這都是不合理的。還有儒家都是推崇孟子、孔子周遊天下,去說服那些

F. 巧婦常伴拙夫眠 這首詩的名叫什麼

「巧婦常伴拙夫眠」,是出自明代謝肇淛《佚題》。

原句為「痴漢偏騎駿馬走,巧妻常伴拙夫眠。世間多少不平事,不會作天莫作天。」

字面意思是:

騎駿馬的常常是粗人,娶到精明老婆的往往是愚鈍的男人,一般比喻為鮮花插在牛糞上,人生沒有常如意的事情,更沒有那麼多的般配。

(6)巧妻免費閱讀全文擴展閱讀:

賞析:

在封建社會里,不合理的婚姻制度使婦女失去了自由選擇配偶的權利,一些富有才智的女子,常常所適非人,被迫嫁與粗蠢笨拙之人為妻,就像一匹駿馬,反被痴漢駕馭一樣。

這兩句詩是對封建婚姻制度的抗議,說出了那些因婚姻不能自主而喪失終身幸福的婦女們的內心痛苦。在表現手法上它採用偏正結構,前一句是比喻,用來陪襯後一句中提出的正題,前一句中的比喻相當形象化,從而使後一句中所揭示的不合理現象更顯得鮮明強烈。

謝肇淛(1567~1624)字在杭,福建長樂人,號武林、小草齋主人,晚號山水勞人。明萬曆二十年(1592)進士,歷任湖州、東昌推官,南京刑部主事、兵部郎中、工部屯田司員外郎,曾上疏指責宦官遇旱仍大肆搜括民財,受到神宗嘉獎。

G. 經典童話故事100篇豆約瀚

1、中國民間童話:《百鳥床》《野葡萄》《虎姑婆》《神筆馬良》《錦中仙子》《葉仙》 《小山子和紅妞》《老鼠嫁女》《草原小騎士》《知母草》

2、趣味動物童話:《三隻熊》《獅子的眼鏡》《三隻小豬》 《穿靴子的貓》 《夜鶯》《小鯉魚躍龍門》《丑小鴨》《大海蛇》《兔子和狐狸》《長鼻象》

3、 安徒生童話:《小錫兵》《雪女王》《賣火柴的小女孩兒》《野天鵝》《拇指姑娘》《人魚公主》 《皇帝的新衣》 《幸運的漢斯》《小銀幣》《養豬王子》

4、格林童話:《十二兄弟》 《白雪公主》《白玫瑰和紅玫瑰》《青蛙王子》《鐵漢斯》《活命水》《約琳特和耶林格爾》《森林裡的糖果屋》《勇敢的小裁縫》《大拇指》《窮人和富人》《畫眉嘴國王》《被施魔法的樹》《妙賊》《冒險的新娘》《老狗蘇爾坦》《布萊梅樂隊》《小紅帽》《十二個跳舞的公主》《大野狼和七隻小山羊》

5、 趣味歷險童話:《十五少年漂流記》《吹牛大王的冒險》《大鼻子小矮人》《變成鸛的國王》《傑克和仙豆》《木馬的故事》《三隻狗》《被施魔法的公主》《飛船》《金翅鳥》

6、人生智慧童話:《聖誕頌》《裁縫拉巴歐》《尋母三千里》《巨人的花園》《十二月》《小雪女》《小公主》《胡桃夾子》《蛇女》《三兄弟和紫荊樹》《弗蘭德斯狗》《魔笛》《小公子《狄克和貓》《青鳥》《遇難船》《驢耳王子》《小國王》《仙女》《獃子伊凡》

7、大師名作童話:《乞丐王子》《灰姑娘》《綠野仙蹤》《快樂王子》《睡美人》《愛麗絲夢遊仙境》《木偶奇遇記》《苦兒流浪記》《海蒂》《小人國歷險記》

8、機智童話故事:《巧妻》《小莫莉》《三個音樂家》《萵苣姑娘》《玉米餅》《小莫古》《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阿拉丁神燈》《小兄妹》《燈芯草帽》

(7)巧妻免費閱讀全文擴展閱讀:

《丑小鴨》是丹麥作家安徒生創作的童話,首次出版於1843年。這本書寫了一隻天鵝蛋在鴨群中破殼後,因相貌怪異,讓同類鄙棄,歷經千辛萬苦、重重磨難之後長成了白天鵝。

《丑小鴨》說明只要有理想,有追求,並為這目標而努力奮斗,即使身處逆境也不要緊,「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人生中的挫折和痛苦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堅強的面對。同時「丑小鴨」也比喻不被關注的小孩子或年輕人,有時也指剛剛出現、不為人注意的事物。

《丑小鴨》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廣為流傳。該童話入選初中語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級(下冊)。

H. 「一日清閑一日仙」出自哪首詩

「一日清閑一日仙」出自近現代詩人林豪的《警世·其三》

全文為:

把了千錢要萬錢,人生不樂也徒然。今朝有酒今朝醉,一日清閑一日仙。

瓦罐不離井上破,巧妻常伴拙夫眠。東瓜扯到豆棚里,千里姻緣一線牽。

【釋義】

盡管有了千多的錢,還想要更多的錢,人生知足常樂也是枉然。應當今天有酒喝就醉倒在今天,每日清閑悠哉好似神仙!

打水的瓦罐大部分都是碎在井邊上了,常有夫妻不相配,卻也和樂的生活在一起。冬瓜的秧也能扯到豆棚里摘種,如果有緣分,就算相隔千里,也會在一起。

(8)巧妻免費閱讀全文擴展閱讀

一,瓦罐不離井上破

該句出自一個典故。《漢書·游俠傳·陳遵》:「觀瓶之居,居井之眉,處高臨深,動常近危「。

古時候,用瓦罐打水,一般總是在打水提罐子的時候最容易破損,所以一般就是碎在井邊上。

後也用來比喻戰士戰死沙場,馬革裹屍。

二、巧妻常伴拙夫眠。

元代武漢臣 《生金閣》第一折:「這渾家十分標致。便好道:巧妻常伴拙夫眠。」是說這個妻子與丈夫不相配,但是卻在一起成了夫妻。

後來常用來比喻世間多不平之事。

閱讀全文

與巧妻免費閱讀全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上怎麼下載班智達的軟體 瀏覽:1152
無痕跡消除圖片軟體 瀏覽:715
免費小票軟體 瀏覽:949
華為在哪裡設置軟體停止運行 瀏覽:956
用電腦鍵盤調節聲音大小 瀏覽:1255
自動刷軟體賺錢 瀏覽:1257
古裝連續劇免費版 瀏覽:1410
工免費漫畫 瀏覽:1141
手機軟體專門儲存文件 瀏覽:1504
uos如何用命令安裝軟體 瀏覽:1312
有線耳機插電腦麥克風 瀏覽:642
侏羅紀世界3在線觀看完整免費 瀏覽:991
單個軟體怎麼設置名稱 瀏覽:716
鳳凰網電腦版下載視頻怎麼下載視頻怎麼下載 瀏覽:1380
明白之後如何免費獲得無人機 瀏覽:827
如何解禁軟體菜單 瀏覽:847
副路由器連接電腦視頻 瀏覽:1347
內置wifi電視如何裝軟體 瀏覽:1099
手機換零免費雪碧 瀏覽:1584
國行蘋果如何下載美版軟體 瀏覽: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