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這首詩麻煩誰幫解釋一下~
這句話的意思是:我親你愛你,所以才稱你為卿,我不稱你為卿,誰該稱你為卿呢?
這出處於一個典故:西晉時期著名的「竹林七賢」之一王戎(234~305),年輕時常與嵇康、劉伶等人結伴暢游於竹林之中,吟詩作賦,十分清高。中年之後,王戎步入仕途。曾奉詔伐吳,因功晉爵安豐縣侯,世稱王安豐。晉惠帝時,他官至尚書令、司徒,位列三公,變得十分貪財。他任職期間,聚斂了大量錢財,田園遍於諸州。
當時,人們只知王戎很富,但誰也不知他到底有多少錢。每天晚上夜深人靜時,兩口子就關緊房門,在燭光下用籌碼反復計算家財和每天的收入,數錢數得高興時,他妻子就稱他為「卿」。「卿」作為第二人稱單用,在西晉以前,是君對臣、長輩對晚輩的愛稱;妻子對丈夫稱「卿」是有悖倫理的。所以王戎對妻子說:「婦人稱自己的丈夫為 『卿』在禮節上是不尊敬的,以後不要再這樣稱呼了.」他妻子聽了很不高興,板著臉說:「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從此以後,王戎只好任憑她這樣喊。
B. 「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什麼意思
意思是:親你愛你,所以稱你為卿,我不稱你為卿,誰該稱你為卿?
出自《世說新語·惑溺》第6則。《世說新語》是南朝宋出版的圖書,由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 其內容主要是記載東漢後期到晉宋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惑溺是其中一篇。
「卿」作為第二人稱單用,在西晉以前,是君對臣、長輩對晚輩的愛稱。妻子對丈夫稱「卿」是有悖倫理的,按照禮儀,婦人應以「君」稱其夫。
後常以「卿卿」連用,表示對心愛之人的昵稱,多用於夫妻之間,「卿卿我我」便是自此而來。
該句寫作上採用重言與重復的修辭手法,使語言有節奏感。同時表現出妻子在丈夫面前撒嬌的嗔態,使形象活潑可愛,大有如聞其聲,如見其人之妙。
《世說新語·惑溺·第6則》原文:
王安豐婦,常卿安豐。安豐曰:「婦人卿婿,於禮為不敬,後勿復爾。」婦曰:「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遂恆聽之。
譯文:
安豐侯王戎的妻子常常稱王戎為卿。王戎說:「妻子稱丈夫為卿,在禮節上算做不敬重,以後不要再這樣稱呼了。」妻子說:「親卿愛卿,因此稱卿為卿;我不稱卿為卿,誰該稱卿為卿!」於是索性任憑她這樣稱呼。
夫妻間的其他稱呼
1、良人:古時夫妻雙方互稱為良人,良人一詞出現很早,詩經中就有夫妻互稱良人的描寫,唐朝時夫妻之間仍有這種稱呼。從這種夫妻雙方不加區別的稱呼中可以看出當時男女地位是比較平等的,後來多用於妻子稱丈夫,良家女子之說也是從良人一詞中演變而來的。
2、郎君和娘子:郎在古代就代表丈夫的意思,漢朝開始女子多稱自己的丈夫為郎或郎君。其實君這個字在古代是對有地位有文化的人的尊稱,所以郎君之詞是對丈夫的雅稱和尊稱,同時丈夫稱自己的妻子為娘子或女娘。
3、官人和娘子:宋朝時稱呼皇帝為官家,民間用官人稱呼自己的丈夫,如金瓶梅中潘金蓮就稱武大郎為官人,白娘子和許仙互稱官人和娘子,這樣稱呼一方面表示對丈夫的尊敬,一方面表達希望自己的丈夫能金榜題名,從政做官。
4、夫君和娘子:夫君一詞原本是用來稱呼君王,後來被用來稱呼自己的丈夫,表示妻子對丈夫的尊稱,以夫為君,體現了古代的男尊女卑思想,這個詞在古代很常用。
5、相公和娘子:相公一詞在宋朝時是對政事堂宰相的稱呼,後發展為婦女對丈夫的敬稱,這比官人一詞又進了一步,已經不僅是小官,而且是最高的宰相了,男人的家庭地位由此達到極盛。
6、老爺和夫人:老爺是舊時對貴族、官員、富豪、士紳的尊稱,如青天大老爺;也指對神明的尊稱,如土地老爺、城隍老爺。用於妻子稱呼丈夫時,多僅限於官宦人家。夫人一詞最開始是用於稱呼諸侯的妻子,後來用處泛濫,稍稍有點地位的家庭都可以稱自己的妻子為夫人。
7、外子和內子:宋代妻子也有稱自己的丈夫為外人, 文雅點的就稱做外子,如老婆給丈夫寄信,就叫寄外。相對應的就是丈夫稱自己的妻子為內子,俗稱就是賤內。這種稱呼在民國時期用的很廣,因為當時老公老婆還沒普及,其他的稱呼又很封建,有點文化內涵的就互稱外子內子。
8、先生和太太:近代以來,也稱丈夫為先生。而其最基本的含義還是老師。所謂先生,主要指有一定學識而又年庚較高的人。用先生指代丈夫,文雅而又帶有仰慕尊崇的意思。至今在海外華人中和港台地區還在廣泛使用。過去上層社會官員或有權勢富貴的人對人稱自己的妻子為太太,現在指對已婚婦女的尊稱。
8、老公老婆:現代社會很多夫妻都會用老公老婆來稱呼對方。唐代時期,就有老公這個稱呼,當時就是老太公,老太婆的簡稱,傳來傳去就成了今天的意思。明清時期老公最開始是對太監的稱呼,後來逐漸泛濫到民間,成為妻子對丈夫的俗稱。
古代夫妻的雅稱
1、秦晉:這個稱呼源於春秋時期,當時,秦國和晉國世代結為姻親,從此以後,人們就把兩姓聯姻稱為「秦晉之好」,用來表示美滿而和諧的夫妻關系,對人間所有夫妻的祝願之情蘊涵於其中,典雅而美好。
2、朱陳:也是古代人們對於夫妻的雅稱之一。朱陳本來是古代的一個村名,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曾經寫過一首題為《朱陳村》的詩,從此以後,人們就把「朱陳」這兩個字用來作為聯姻的代稱,同時,也用來指夫妻。
3、琴瑟:琴和瑟本來是兩種樂器,合奏起來音韻悠揚,動人心弦。所以,古人就以「琴瑟」來比喻夫妻之間融洽美滿的感情,後來,經過時光的流逝,「琴瑟」二字逐漸就演變成了對於夫妻的一種雅稱。
4、鸞鳳:也常常被古人用來稱呼夫妻。鸞和鳳本來是兩種鳥,指的是鸞和鳳凰。古代有鸞鳳和鳴的美麗傳說,古人取其意義美好,於是,就將「鸞鳳」作為對於夫妻的雅稱,實在是既風雅又含義豐富。
5、鴛鴦:是經常生活在水中的一種鳥,結成夫妻的鴛鴦常常是相依相伴,交頸而眠,其親密之情態,確實如同人間的恩愛夫妻,因為鴛鴦總是雌雄不分離,所以,古人稱鴛鴦為「匹鳥」,就是匹配之鳥的意思。
也正是這個緣故,人們便把「鴛鴦」這兩個字作為對於夫妻的一種雅稱,意在真誠期盼天下的所有夫妻都能如鴛鴦一樣幸福相伴,永結同心,恩愛一生。
C. 卿卿我我的出處
卿卿我我_成語解釋
【拼音】:qīng qīng wǒ wǒ
【釋義】:形容夫妻或相愛的男女十分親昵。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惑溺》:「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
D. 愛卿是什麼意思
愛卿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ài qīnɡ,意思為君主對臣民的愛稱,在宋代也指對青樓女子的稱呼。
卿,古代高級官名,自唐代開始,為君主對臣民的稱呼。皇帝若稱呼臣下則以「某卿」喚之,如「張卿」、「李卿」;或姓名+官稱,如「張樞密」、「李參政」。
在宋朝,「愛卿」也是稱青樓女子的。「
相關出處
「愛卿」一詞最早出自南朝「劉宋」時期,劉義慶所編撰的《世說新語》:「親卿愛卿,是以卿卿」。用在男女之間歡好時的昵稱上。
六百餘年後的趙宋,北宋僧人文瑩編撰的《玉壺清話》:「韓魏公為陝西安撫,李師中過之。李有詩名,韓設宴,使官妓賈愛卿侍酒……韓即以愛卿贈李。」
南宋劉克庄編撰的《後村詩話》錄有《潘方贈妓詞》:「待從頭,繳納君王,覓取愛卿歸去。」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愛卿 (漢語詞語)
E. 女的喊卿卿男的叫什麼
女的喊卿卿男的可以叫君君。
如果是男孩子稱呼女孩為卿卿,那麼女孩可以稱呼男孩為君君,也算是一種比較對應且搭調的稱呼方式了。古代男女間的愛稱:卿、郎、奴等。卿卿我我(形容男女間非常親昵)卿更親切,相當於現在說的「親」。
卿的引證解釋:
上「卿」字為動詞,謂以卿稱之;下「卿」字為代詞,猶言你。後兩「卿」字連用,作為相互親昵之稱。有時亦含有戲謔、嘲弄之意。
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惑溺》:「王安豐婦常卿安豐,安豐曰:『婦人卿婿,於禮為不敬,後勿復爾。』婦曰:『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遂恆聽之。」唐李賀《休洗紅》詩:「休洗紅,洗多紅色淺。卿卿騁少年,昨日殷橋見。
封侯早歸來,莫作弦上箭。」宋蘇軾《浣溪沙》詞:「莫唱黃雞並白發,且呼張丈喚殷兄,有人歸去欲卿卿。」《紅樓夢》第五回:「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F. 卿卿我我的卿是女人,那為什麼愛卿卻是指男人呢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惑溺》:「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典故:
卿」原來是官位名,後來成為男子美稱,再後成為帝君對大臣的稱呼,最後成為女子美稱。《世說新語·惑溺第三十五》:
王安豐婦常卿安豐。安豐曰:「婦人卿婿,於禮為不敬,後勿復爾。」婦曰:「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遂恆聽之。
王安豐的妻子常用卿來稱呼安豐。安豐說:「婦人用卿稱呼夫婿,從禮數上說是不敬,以後別再這樣了。」妻子說:「親你愛你,因此用卿稱呼你。如果我不用卿稱呼你,誰還能用卿稱呼你?」
這就是成語「卿卿我我」的來源。1、封建等級的一種。天子——諸侯——卿大夫——卿——士……
2、君臣間對話,皇帝對臣子的稱呼
3、也可一般泛指「你」
G. 翻譯主要出自晉書 王戎傳 王戎,字浚沖,琅邪臨沂人也。父渾,涼州刺史。戎
魏晉時期名士
人物生平
王戎(生於魏青龍二年,卒於晉永興二年,234-305)字浚沖,琅琊臨沂人(今山東臨沂北)。西晉大臣,官至司徒、封安豐縣侯。出身魏晉高門琅琊王氏,魏幽州刺史王雄之孫,晉涼州刺史王渾之子。「竹林七賢」中年齡最小的一位。
相關事件
王戎自幼聰穎,身材短小而風姿秀徹。據說能直視太陽而不目眩。中書令裴楷稱其雙目「爛爛如岩下電」。曾與同伴在路邊玩耍,見道旁有結滿李子的李樹,其他人爭相去摘,只有王戎不動聲色,別人問他為何如此,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必苦李也。」驗之,果然如此。王戎與其父之友、年長其二十四歲的阮籍交好。時阮籍與王渾同為尚書郎,造訪王渾時,便說:「與卿語,不如與阿戎語。」王渾死後,其故吏贈錢百萬,王戎辭而不受,由此顯名。鍾會評之:「裴楷清通,王戎簡要。」 王戎長於清談,以精闢的品評與識鑒而著稱。王戎承襲其父的貞陵亭侯,被司馬昭辟為掾屬,歷仕吏部黃門侍郎、散騎常侍、河東太守。咸寧二年(276年)遷荊州刺史,四年改豫州刺史,加建威將軍。咸寧五年十一月晉武帝伐吳,王戎遣參軍羅尚、劉喬領軍入武昌,吳江夏太守劉朗降。吳平,以功進安豐縣侯,增邑六千戶,人稱王安豐。後因母喪去職。 王戎在荊州積極籠絡當地吳人,頗為成功,舉薦了因與孫皓不和而辭官的故吳舊光祿勛石偉。太康三年(282年)王戎被征為侍中。南郡太守劉肇以十丈細布賄賂王戎,王戎雖沒有接受,但寫信感謝劉肇,為司隸校尉劉毅彈劾。武帝為王戎開脫道:「戎之為行,豈懷私苟得,正當不欲為異耳。」然而王戎從此為清議所鄙。太康五年遷光祿勛、十年補吏部尚書。 太熙元年(290年)武帝崩,惠帝即位,楊駿以王戎為太子太傅。永平元年(291年)三月,楊駿一族被誅,賈後執政,王戎因得罪於東安公司馬繇而轉中書令,加光祿大夫,遷尚書左僕射,領吏部。任吏部時,王戎創制了甲午制,凡選官先行試用,考其政績後再予以徵用或辭退。但被司隸傅咸彈劾道:「今內外羣官,居職未期而戎奏還,既未定其優劣,且送故迎新,相望道路,巧詐由生,傷農害政。戎不仰依堯舜典謨,而驅動浮華,虧敗風俗,非徒無益,乃有大損。宜免戎官,以敦風俗。」王戎與後族賈氏及郭氏是姻親,沒有被免官,而在元康七年九月遷司徒。 王戎仰慕古人蘧伯玉,看到天下將亂,於是「與時舒捲」,不以世事名節為意,甚至故意敗壞聲名以求自保。史載王戎「性簡要,不治儀望,自遇甚薄,而產業過豐,論者以為台輔之望不重。」在吏部任上,王戎依門第高低銓選官吏,「戶調門選」,任司徒時,王戎把政事交給僚屬辦理,自己常騎小馬從便門出遊。雖然地位尊貴,但王戎總是獨自出行,巡視田園地產時,以手巾插腰,不帶隨從。王戎的很多門生故吏也做了大官,在路上遇到王戎只好「下道避之」。元康九年愍懷太子司馬遹被廢,王戎也沒有一言勸諫。 永康元年(300年)四月,趙王司馬倫起事,囚禁賈後,誅司空張華、尚書僕射裴頠、侍中賈謐等,王戎因嫁女與裴頠而坐免官。趙王倫於永寧元年(301年)正月篡皇帝位。三月,齊王司馬冏起兵於許昌。趙王倫之子欲以戎為軍司。博士王繇諫曰:「浚沖譎詐多端,安肯為少年用?」趙王之子於是作罷。 四月,齊王冏擁晉惠帝乘輿反正,以戎為尚書令。太安元年(302年)五月遷司徒。十二月,河間王司馬顒聯合成都王司馬穎等討伐齊王冏。齊王冏問王戎對策。王戎謂齊王冏自誅趙王倫、擁惠帝反正以來,賞罰失當,以致朝野多有怨言,人懷貳志;建議齊王冏主動撤回自己的封國,尚可保住王位。齊王冏的謀臣葛旟怒斥道:「漢魏以來,王公就第,寧有得保妻子乎?議者可斬!」群臣驚懼,王戎假裝服食葯力發作,跌倒在廁中,才免去一死。 齊王冏、長沙王司馬乂敗後,東海王司馬越把持朝政。永安元年(304年)七月,東海王越奉惠帝北征成都王穎,王戎等百官隨行。帝師敗於盪陰。惠帝傷及面頰,身中三箭。侍中嵇紹死難。王戎隨惠帝及群臣被成都王穎擄至鄴。東海王越逃回封國東海。八月,成都王穎敗於安北將軍王浚,王戎又隨惠帝被成都王穎挾往洛陽。攻入洛陽的河間王顒部將張方劫持惠帝及成都王穎西入長安。王戎出奔郟縣。此後終日以宴飲為樂。永興二年(305年),王戎薨於郟縣,年七十二,謚曰元。有二子:王萬、王興,長女嫁與裴頠。
軼事典故
王戎在晉代是有名的孝子。武帝時為其母守喪,雖逾越禮制,飲酒食肉,但面容憔悴,身體虛弱,連起身都要扶拐杖。中書令裴楷往吊其母,說:「若使一慟果能傷人,浚沖必不免滅性之譏。」而尚書和嶠在同時遭父喪,雖然寢苫食粥,但哀毀不過禮,氣色不衰。劉毅稱之為「和嶠生孝,王戎死孝。」 世說新語記載王戎為人貪吝,其儉嗇一篇共有九條,即有四條記王戎事。晉書謂王戎「性好利」,多置園田水碓,聚斂無已,富甲京城。王戎早年在荊州刺史任上就曾私派部下修建園宅,因此被免官,後來出錢贖回。據說王戎經常與夫人手執象牙籌計算財產,日夜不輟。同時又十分吝嗇。家中有棵很好的李樹,王戎欲拿李子去賣,又怕別人得到種子,就事先把李子的果核鑽破。王戎之女嫁給裴頠時,向王戎借了數萬錢,很久沒有歸還。女兒回來省親時,王戎神色不悅,直到把錢還清才高興起來。王戎的侄子要成婚,王戎只送了一件單衣,完婚後又要了回來。時人謂王戎為「膏肓之疾」。但有人認為這是王戎避禍於亂世的「自晦」之舉,晉武帝也曾以「不欲為異」為王戎辯解。東晉人戴逵評論道:「王戎晦默於危亂之際,獲免憂禍,既明且哲,於是在矣。」今人余嘉錫則認為,王戎天性鄙吝,戴逵所言,乃是出於「名士相為護惜」,「阿私所好,非公論也。」 王戎厭惡其族弟王敦,常託病不見。王戎及其堂弟王衍素與征南大將軍羊祜不睦。羊祜在荊州時曾欲以軍法斬王戎,又謂王衍敗俗傷化,故王戎、王衍兄弟銜怨,時常詆毀羊祜。時人語:「二王當國,羊公無德」。王衍曾拒絕品評當時在琅邪作郡吏的孫秀,而王戎卻勸王衍給孫秀好的品級。及趙王倫、孫秀掌權,殺戮朝官,王戎、王衍得以倖免。 王戎之妻常以「卿」稱呼王戎(按禮,婦人應以「君」稱其夫,「卿」乃是夫對妻的稱呼)。王戎說:「婦人卿婿,於禮為不敬,後勿復爾。」其妻曰:「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王戎也無可奈何。成語「卿卿我我」即出於此典。
史籍記載
選自《世說新語》 王戎、和嶠同時遭大喪①,俱以孝稱。王雞骨支床②,和哭泣備禮。武帝謂劉仲雄③曰:" 卿數省王、和不?聞和哀苦過禮,使人憂之。" 仲雄曰:" 和嶠雖備禮,神氣不損;王戎雖不備禮,而哀毀骨立。臣以和嶠生孝,王戎死孝④。陛下不應憂嶠,而應憂戎。" 「注釋」 ①和嶠:字長輿,魏晉時人,晉武帝時先後任中書令、侍中,家中富有,為人吝嗇,世人譏為" 錢癖".大喪:指父母之喪。 ②雞骨支床:形容非常消瘦。 ③武帝:指晉武帝司馬炎。司馬昭長子,公元265 年,廢魏稱帝,建立晉朝,滅蜀伐吳,統一全國。劉仲雄:劉毅,字仲雄,魏時官吏。 ④和嶠生孝,王戎死孝:生孝,指遵守喪禮,能夠不傷害身體孝行。死孝,指過分悲哀,幾近於死的孝行。 「譯文」 王戎、和嶠同時遭遇大喪。王和二人都以孝著稱,此時王戎瘦得皮包骨頭,幾乎支撐不住自己的身體;和嶠則哀號哭泣,一切都合乎喪葬的禮儀。晉武帝(司馬炎)對劉仲雄(劉毅)說:" 你常去看望王戎和嶠嗎?我聽說和嶠悲傷過度,這讓人很擔心。" 劉仲雄回答道:" 和嶠雖然極盡禮數,但精神元氣並沒有受損;王戎雖然沒拘守禮法,卻因為哀傷過度已經形銷骨立了。所以我認為和嶠是盡孝道而不毀生,王戎卻是以死去盡孝道。陛下您不必去擔心和嶠,而應該去為王戎擔心呀。"
晉書 列傳第十三
王戎,字浚沖,琅邪臨沂人也。祖雄,幽州刺史。父渾,涼州刺史、貞陵亭侯。戎幼而穎悟,神彩秀徹。視日不眩,裴楷見而目之曰:「戎眼燦燦,如岩下電。」年六七歲,於宣武場觀戲,猛獸在檻中虓吼震地,眾皆奔走,戎獨立不動,神色自若。魏明帝於閣上見而奇之。又嘗與群兒嬉於道側,見李樹多實,等輩兢趣之,戎獨不往。或問其故,其曰:「樹在道邊而多子,必苦李也。」取之信然。 阮籍與渾為友。戎年十五,隨渾在郎舍。戎少籍二十歲,而籍與之交。籍每適渾,俄頃輒去,過視戎,良久然後出。謂渾曰:「浚沖清賞,非卿倫也。共卿言,不如共阿戎談。」及渾卒於涼州,故吏賻贈數百萬,戎辭而不受,由是顯名。為人短小,任率不修威儀,善發談端,賞其要會。朝賢嘗上巳礻契洛,或問王濟曰:「昨游有何言談?」濟曰:「張華善說《史》《漢》;裴頠論前言往行,袞袞可聽;王戎談子房、季札之間,超然玄著。」其為識鑒者所賞如此。 戎嘗與阮籍飲,時兗州刺史劉昶字公榮在坐,籍以酒少,酌不及昶,昶無恨色。戎異之,他日問籍曰:「彼何如人也?」答曰:「勝公榮,不可不與飲;若減公榮,則不敢不共飲;惟公榮可不與飲。」戎每與籍為竹林之遊,戎嘗後至。籍曰:「俗物已復來敗人意。」戎笑曰:「卿輩意亦復易敗耳! 鍾會伐蜀,過與戎別,問計將安出。戎曰:「道家有言,'為而不恃',非成功難,保之難也。」及會敗,議者以為知言。 襲父爵,辟相國掾,歷吏部黃門郎、散騎常侍、河東太守、荊州刺史,坐遣吏修園宅,應免官,詔以贖論。遷豫州刺史,加建威將軍,受詔伐吳。戎遣參軍羅尚、劉喬領前鋒,進攻武昌,吳將楊雍、孫述、江夏太守劉朗各率眾詣戎降。戎督大軍臨江,吳牙門將孟泰以蘄春、邾二縣降。吳平,進爵安豐侯,增邑六千戶,賜絹六千匹。 戎渡江,綏慰新附,宣揚威惠。吳光祿勛石偉方直,不容皓朝,稱疾歸家。戎嘉其清節,表薦之。詔拜偉為議郎,以二千石祿終其身。荊土悅服。征為侍中。南郡太守劉肇賂戎筒中細布五十端,為司隸所糾,以知而未納,故得不坐,然議者尤之。帝謂朝臣曰:「戎之為行,豈懷私苟得,正當不欲為異耳!」帝雖以是言釋之,然為清慎者所鄙,由是損名。 戎在職雖無殊能,而庶績修理。後遷光祿勛、吏部尚書,以母憂去職。性至孝,不拘禮制,飲酒食肉,或觀弈棋,而容貌毀悴,杖然後起。裴頠往吊之,謂人曰:「若使一慟能傷人,浚沖不免滅性之譏也。」時和嶠亦居父喪,以禮法自持,量米而食,哀毀不逾於戎。帝謂劉毅曰:「和嶠毀頓過禮,使人憂之。」毅曰:「嶠雖寢苫食粥,乃生孝耳。至於王戎,所謂死孝,陛下當先憂之。」戎先有吐疾,居喪增甚。帝遣醫療之,並賜葯物,又斷賓客。 楊駿執政,拜太子太傅。駿誅之後,東安公繇專斷刑賞,威震外內。戎誡繇曰:「大事之後,宜深遠之。」繇不從,果得罪。轉中書令,加光祿大夫,給恩信五十人。遷尚書左僕射,領吏部。 戎始為甲午制,凡選舉皆先治百姓,然後授用。司隸傅咸奏戎,曰:「《書》稱'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今內外群官,居職未期而戎奏還,既未定其優劣,且送故迎新,相望道路,巧詐由生,傷農害政。戎不仰依堯舜典謨,而驅動浮華,虧敗風俗,非徒無益,乃有大損。宜免戎官,以敦風俗。」戎與賈、郭通親,竟得不坐。尋轉司徒。以王政將圮,苟媚取容,屬愍懷太子之廢,竟無一言匡諫。 裴頠,戎之婿也,頠誅,戎坐免官。齊王冏起義,孫秀祿戎於城內,趙王倫子欲取戎為軍司。博士王繇曰:「浚沖譎詐多端,安肯為少年用?」乃止。惠帝反宮,以戎為尚書令。既而河間王顒遣使就說成都王穎,將誅齊王冏。檄書至,冏謂戎曰:「孫秀作逆,天子幽逼。孤糾合義兵,掃除元惡,臣子之節,信著神明。二王聽讒,造構大難,當賴忠謀,以和不協。卿其善為我籌之。」戎曰:「公首舉義眾,匡定大業,開辟以來,未始有也。然論功報嘗,不及有勞,朝野失望,人懷貳志。今二王帶甲百萬,其鋒不可當,若以王就第,不失故爵。委權崇讓,此求安之計也。」冏謀臣葛CM怒曰:「漢魏以來,王公就第,寧有得保妻子乎!議者可斬。」於是百官震悚,戎偽葯發墮廁,得不及禍。 戎以晉室方亂,慕蘧伯玉之為人,與時舒捲,無蹇諤之節。自經典選,未嘗進寒素,退虛名,但與時浮沈,戶調門選而已。尋拜司徒,雖位總鼎司,而委事僚采。間乘小馬,從便門而出遊,見者不知其三公也。故吏多至大官,道路相遇輒避之。性好興利,廣收八方園田水碓,周遍天下。積實聚錢,不知紀極,每自執牙籌,晝夜算計,恆若不足。而又儉嗇,不自奉養,天下人謂之膏肓之疾。女適裴頠,貸錢數萬,久而未還。女後歸寧,戎色不悅,女遽還直,然後乃歡。從子將婚,戎遣其一單衣,婚訖而更責取。家有好李,常出貨之,恐人得種,恆鑽其核。以此獲譏於世。 其後從帝北伐,王師敗績於盪陰,戎復詣鄴,隨帝還洛陽。車駕之西遷也,戎出奔於郟。在危難之間,親接鋒刃,談笑自若,未嘗有懼容。時召親賓,歡娛永日。永興二年,薨於郟縣,時年七十二,謚曰元。 戎有人倫鑒識,嘗目山濤如璞玉渾金,人皆欽其寶,莫知名其器;王衍神姿高徹,如瑤林瓊樹,自然是風塵表物。謂裴頠拙於用長,荀勖工於用短,陳道寧糹畟糹畟如束長竿。族弟敦有高名,戎惡之。敦每候戎,輒託疾不見。敦後果為逆亂。其鑒嘗先見如此。嘗經黃公酒壚下過,顧謂後車客曰:「吾昔與嵇叔夜、阮嗣宗酣暢於此,竹林之遊亦預其末。自嵇、阮雲亡,吾便為時之所羈紲。今日視之雖近,邈若山河!」初,孫秀為琅邪郡吏,求品於鄉議。戎從弟衍將不許,戎勸品之。及秀得志,朝士有宿怨者皆被誅,而戎、衍獲濟焉。 子萬,有美名。少而大肥,戎令食穅,而肥愈甚。年十九卒。有庶子興,戎所不齒。以從弟陽平太守愔子為嗣。
H. 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出自
出自《世說新語·惑溺第三十五》 (6)王安豐婦,常卿安豐①。安豐曰:「婦人卿婿,於禮為不敬,後勿復爾。」婦曰:「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②!」遂恆聽之。 【譯文】安豐侯王戎的妻子常常稱王戎為卿。王戎說:「妻子稱丈夫為卿,在禮節上算做不敬重,以後不要再這樣稱呼了。」妻子說:「親卿愛卿,因此稱卿為卿;我不稱卿為卿,誰該稱卿為卿!」於是索性任憑她這樣稱呼。 這句話解釋是:按禮法,夫妻要相敬如賓,而王妻認為夫妻相親相愛,不用講客套。
I. 世說新語30則名篇
世說新語30則名篇列表:
1、【望梅止渴】
【來源】《世說新語·假譎》。
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釋義】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2、【管中窺豹】
【來源】《世說新語·方正》。
王子敬(王獻之)數歲時,嘗看諸門生樗蒱,見有勝負,因曰:「南風不競」門生畢輕其小兒,乃曰:「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釋義】指片面看問題。有時也指從微小的方面推知全篇。與「見微知著」近似。
3、【肅然起敬】
【來源】《世說新語·規箴》。
弟子中或有惰者,遠公曰:「桑榆之光,理無遠照,但原朝陽之暉,與時並明耳。」執經登坐,諷誦朗暢,詞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肅然增敬。
【釋義】肅然,恭敬的樣子。起敬:產生敬佩的心情。形容產生嚴肅敬仰的感情。
4、【華亭鶴唳】
【來源】 《世說新語·尤悔》。
陸平原河橋敗,為盧志所讒,被誅。臨刑嘆曰:「欲聞華亭鶴唳,可復得乎!」
【釋義】表現思念、懷舊之意。亦為慨嘆仕途險惡、人生無常之詞。
5、【身無長物】
【來源】《世說新語·德行》。
丈人不悉恭,恭作人無長物。
【釋義】指除自身外再沒有多餘的東西。形容貧窮。常誤用來形容沒有特長。
6、【道旁苦李】
【來源】《世說新語·雅量》。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旁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釋義】道路旁的苦的李子。比喻庸才,無用之才。
7、【人琴俱亡】
【來源】《世說新語·傷逝》。
王子猷、子敬俱病篤,而子敬先亡。子猷問左右:「何以都不聞消息?此已喪矣。」語時了不悲。便索輿來奔喪,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徑入坐靈床上,取子敬琴彈,弦既不調,擲地雲:「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慟絕良久,月余亦卒。
【釋義】人琴俱亡形容看到遺物,懷念死者的悲傷心情。常用來比喻對知己、親友去世的悼念之情。
8、【難兄難弟】
【來源】《世說新語》。
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
【釋義】原意比喻兄弟都非常好。今多反用,難字念去聲,譏諷兩人同樣壞。也指彼此曾共患難的人;又指彼此處於同樣困難境地的人。
9、【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來源】《世說新語》。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時融兒大者九歲,小者八歲。二兒故琢釘戲,了無遽容。融謂使者曰:「冀罪止於身,二兒可得全不。」兒徐進曰:「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 "。尋亦收至。
【釋義】比喻整體遭殃,個體(或部分)也不能保全。也有面對必然要發生的事情,要從容地面對它。不能亂了陣腳的意思。
10、【鶴立雞群】
【來源】《世說新語·容止》。
有人語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群。」
【釋義】像鶴站在雞群中一樣。比喻一個人的儀表或才能在周圍一群人里顯得很突出。
11、【漸入佳境】
【來源】《世說新語·排調》。
顧長康啖甘蔗,先食尾。人問所以,雲:「漸至佳境。」
【釋義】原指甘蔗下端比上端甜,從上到下,越吃越甜。後比喻境況逐漸好轉或興趣逐漸濃厚。
12、【標新立異】
【來源】《世說新語·文學》。
支道林在白馬寺中;將馮太常(馮懷)共語;因及《逍遙》;支卓然標新埋於二家之表;立異於眾賢之外。
【釋義】獨創新意,理論和別人不一樣。通常指提出新的主張、見解或創造出新奇的樣式。也指為了顯示自己,故意顯出自己的與眾不同或者用往常不同的表達方式來吸引人。
13、【千里蒓羹】
【來源】《世說新語·言語》。
有千里蒓羹,但未下鹽豉耳。
【釋義】千里湖裡蒓菜做的湯,味道鮮美,不必用鹽豉做調味品。泛指有地方風味的土特產。
14、【七步成詩】
【來源】《世說新語·文學》。
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
【釋義】七步之內能完成一首詩,比喻人的才思敏捷,知識淵博。
15、【割席分坐】
【來源】《世說新語·德行》。
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其門,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爾非吾友也。」
【釋義】意思是把席割斷,分開坐。比喻朋友絕交 。
16、【一覽無余】
【來源】 《世說新語·言語》。
江左地促,不如中國,若使阡陌條暢,則一覽而盡,故紆余委曲,若不可測。
【釋義】意指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見了。形容視野廣闊,沒有阻礙,把事物或景象都看在眼裡,沒有遺漏。也指事物簡單,看得十分清楚。
17、【盲人瞎馬】
【來源】《世說新語·排調》。
桓南郡與殷荊州共作危語,殷有參軍在坐,雲: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
【釋義】盲人騎著瞎馬走路。原比喻情況危險或不了解情況就盲目行動,處於極其危險的情況中。後比喻亂闖瞎撞,非常危險。
18、【席不暇暖】
【來源】《世說新語·德行》。
武王式商容之閭,席不暇暖,吾之禮賢,有何不可?
【釋義】指連坐席還沒有來得及坐熱就起來了。形容很忙,多坐一會兒的時間都沒有。
19、【一往情深】
【來源】《世說新語·任誕》。
桓子野每聞清歌。輒喚奈何!謝公聞之曰:「子野可謂一往有深情。」
【釋義】指對人或對事物傾注了很深的感情,嚮往而不能剋制。
20、【咄咄逼人】
【來源】《世說新語·黜免》。
殷中軍被廢;在信安;終日恆書空作字;揚州吏民尋義逐之;竊視;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釋義】表示吃驚的聲音。形容不合常理,難以理解的怪事。貶義。
21、【拾人牙慧】
【來源】《世說新語·文學》。
殷中軍雲:「康伯未得我牙後慧。」
【釋義】比喻拾取別人的一言半語當作自己的話,也比喻竊取別人的語言和文字。
22、【卿卿我我】
【來源】《世說新語·惑溺》。
王安豐婦常卿安豐。安豐曰:「婦人卿婿,於禮為不敬,後勿復爾。」婦曰:「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
【釋義】卿卿我我,形容男女相愛,十分親昵,情意綿綿。
23、【面如傅粉】
【來源】《世說新語·容止》。
何平叔美姿儀,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與熱湯脤。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轉皎然。
【釋義】形容男子美貌。
24、【蒹葭玉樹】
【來源】《世說新語·容止》。
魏明帝使後弟毛曾與夏侯玄並坐,時人謂「蒹葭倚玉樹」。
【釋義】蒹葭:價值低微的水草,比喻微賤。玉樹: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仙樹。表示地位低的人依附地位高的人。
25、【玉山將崩】
【來源】《世說新語·容止》。
嵇叔夜之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
【釋義】玉山:比喻品德儀容美好的人。形容酒醉後東倒西歪的樣子。
26、【東床快婿】
【來源】《世說新語·雅量》。
郄太傅在京口,遣門生與王丞相書,求女婿。丞相語郄信:「君往東廂,任意選之。」門生歸白郄曰:「王家諸郎亦皆可嘉。聞來覓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東床上坦腹卧,如不聞。」郄公雲:「正此好!」訪之,乃是逸少,因嫁女與焉。
【釋義】指為人豁達,才能出眾的女婿。是女婿的美稱。
27、【倚馬可待】
【來源】《世說新語·文學》。
桓宣武北征,袁虎時從,被責免官,會須露布文,喚袁倚馬前令作,手不掇筆,俄得七紙,殊可觀。東亭在側,極嘆其才。袁虎雲:「當令齒舌間得利。」
【釋義】靠著即將出征的戰馬起草文件,可以立等完稿。形容文思敏捷,文章寫得快。倚:靠。
28、【截發留賓】
【來源】《世說新語·賢媛》。
侃母湛氏語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為計。」湛頭發委地,下為二髲,賣得數斛米,斫諸屋柱,悉割半為薪,銼諸薦以為馬草。日夕,遂設精食,從者皆無所乏。逵既嘆其才辯,又深愧其厚意。
【釋義】把頭發剪了來招待客人,形容母親賢德好客。
29、【遇人不淑】
【來源】《世說新語·容止》。
嵇康身長七尺八寸,風姿特秀,見者嘆曰:「蕭蕭肅肅,爽朗清舉。」或雲:「肅肅如松下風,高而徐行。」山公曰:「嵇叔夜之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
【釋義】形容男子風姿挺秀,酒後醉倒的風采。
30、【頰上三毛】
【來源】《世說新語·巧藝》。
顧長康畫裴叔則,頰上益三毛。人問其故,顧曰:」裴楷俊朗有識具,正此是其識具。「看畫者尋之,定覺益三毛如有神明,殊勝未安時。
【釋義】比喻文章或圖畫的得神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