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免費閱讀 > 權道同謀免費全文閱讀

權道同謀免費全文閱讀

發布時間:2022-09-18 10:51:48

❶ 《魂回清朝當婢女:清宮如夢》第4卷 104. 【八爺】會不小心就給誤會了

在清朝的米蟲生活》
《最禛心》
《桃花盡日隨流水》……
以下是網路資料:

四爺黨
《步步驚心》:晉江清宮文三座大山之一,出現的時間大約與夢回同時,在文風上與夢回卻迥然不同,作者桐華想要還原一個真實的歷史,看這篇文時,我是真心疼裡面的若曦,寧可她愚笨點,卻偏偏是這么一個靈秀的人,終篇看完之後,我腦子歷史中回盪著倉央嘉措的詩:「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清 夢緣》女主是鈕鈷祿氏,穿過去的時候就在生小四四。文筆很流暢。而且有一種壓抑著的悲傷。本人不才,在看此文時,哭了很多次。裡面的四四有些冷漠,也有些不懂得言語表達,以至於和女主誤會重重,但是其實雙方都是由愛生恨。或者說是因為愛所以恨。Anyway,此文很好,不看會後悔
《四爺黨》:形式新穎(採取多次穿越法,甚至穿越成過德妃,小狐狸等),文筆清新,實乃清穿文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大家都看到這個題目了,自然,作者悠悠晴天可是一個地道的四爺黨。
《情傾天下》:情傾是我看過的清宮文中比較惡搞的,額,比較H、、明珠大人幾乎在每一章節中都會有些經典的語錄,不過,文章自面世以來,也存在的種種非議,不喜歡的人幾乎和喜歡的人一樣,這樣的口水戰也是屢屢發生,面對這個,我這個情傾粉也很無奈,只能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四四,我們要尊重每一位作者的辛勤勞動。明珠大人,如此厚愛四四,四爺黨無疑(明大,你要是給四四染綠,我們就把你從四黨里踢出去)。
《歸去鳳池誇》:是09年的新文章,不得不提的是,四爺在裡面真的很帥。
《驚情三百年修改版》:作者飛飛粒粒在寫文過程中真得很認真,曾把本文推翻重寫,而且屢次修改,對於此文ELAINE不是太喜歡,因為,我總覺得這篇文里的四有些瓊瑤劇的感覺,像福臨,不太符合四在我心中的印象,反而非常同情這里的四福晉,這里的女主是眾多清宮文中我最希望GAME OVER 的女主,有點禍水的感覺(其實是自己發花痴,不能忍受四對別的女人那麼好),作者大人是個大大的四爺黨,寫文的精神更值得眾多坑王學習啊。
殤魂》:作者梵天姐姐不僅僅是個死忠四爺黨,又是個大女子主義者,將這兩者融合在一起,一篇文字俏皮可愛,行文似散文一樣清新的佳作便出現了,女主不再是什麼福晉,格格,名門閨秀,而是一個抗日小兵,愛國戰士與封建帝王的邂逅,又會有怎樣一段故事發生呢?相信每一個讀過的人都會給出一個很好的答案,《四兒曲》則是一篇影射清文,描寫的是清宮文中極少提及的耿氏。步步的同人《回來》已連載完畢,寫的是若曦歸來的一段生活歷程,感覺跟梵天姐姐的那些中篇小說感覺類似。梵天姐姐扎實的歷史功底,敘事能力都在前兩篇文中展露無疑,如果你已對爛熟的清宮文失去信心,那麼不妨再讀一讀梵天姐姐的文章,一定不虛此「讀」。 《三世緣》 :作者太平洋的貝殼。本文不虐,輕松甜蜜為主,與奪嫡無關。皇子之間的斗爭只是背景,主要是寫胤禛和穿越後女主愛情的。文里的四四,對女主溫柔且專情,偶爾還會有些孩子氣;可他的愛,他的溫柔,只對女主一人展示。四四能登上皇位,自有狠毒和陰冷的一面,偶也會冷不丁找個被虐物將其體現;但是呢,肯定不會虐在男女主身上! 《
清雲淚》:是從四四的養母孝懿仁皇後寫起,可謂是寫盡四四的前世今生,我們有望在此文中破解四四悶騷性格之謎。作者蓮真,蓋戳,四爺黨。
《夢轉紗窗曉》:此文寫的很好,值得推薦。
《四爺,我愛宅》:作者秋水伊人
《夢里雲歸何處尋》:作者一瞬暗紅,現在重新開始更新,文寫的語言那個美呀,我是寫不出來那種感覺,是古色古香的,女主就是那個恭愨長公主的女兒,好文呀……
《塵世羈》:作者滄海月明,疑似四爺黨,因為作者寫文之初就表示以後要把女主給鄔思道。看文時感覺作者受二月河影響太深了,而且這個女主,是個典型的萬能女主,能政治呢,太強了。女主落水穿越到一個跳河自盡的賤籍女子身上,被四四的幕僚鄔思道所救。後九阿哥看上她,被QJ,四四還是愛著她。後來因為四四、九都喜歡她,女主被康熙賜死,然後女主穿回現在兩、三天後又回到古代,被四四所救,卻成了啞巴。後因形勢所逼,四四送女主和十三一起去了大草原7、8年,回來途中女主被十四的部下所劫,十四變利用她來牽制九阿哥。最後四四登基,女主不願被封妃,四四便封她為公主。後雍正十三年,四四假死退位,和女主到江南去幸福一生。
《清風有痕》:作者月色,四爺黨,剛開始的時候,更新很有保證,可是突然之間就不怎麼更了,疑似萬年大坑,與此文類似情況的還有《清風滿天下》,《我在古代的日子》,…… 《人生若只如初見》:《時空穿越公司》的一個番外,四爺黨妹妹客串穿越,有意思,大家可以看看。作者凝欣大人。
《清清子衿》:新文,更新也可以,內容也不錯。
《清夢 繁華冢》:女主穿越了兩次,第一次穿成宮女,與八阿哥相愛,後自殺。又穿越成董鄂七十的女兒(大家應該知道,歷史上,董鄂氏是九阿哥的嫡福晉)與四阿哥有一段感情,卻被指給了九阿哥。婚後,她並不愛老九,可是卻想好好過日子。可是,她經過生活的折磨,與四四舊情復燃,只有四四才是她要的男人。後來她居然在老九出遠門的情況下懷了孩子!康熙大怒~在後來~~~自己看吧
《最禛心》:44的,很搞笑,但也很溫情. 沒有過多的爾虞我詐,只是兩個人的小故事,開頭很啰嗦(第一卷基本無四四),但而後的情節卻讓人動情,雖然把四四的死歸結於與女主私奔,但這是我看過的最生動的四四,看著一個別扭不愛表達死悶騷面冷心熱的四四躍然在我的手機上……太值得看了!……另:把第一卷跳過去也沒關系,情節不怎麼耽誤
《清穿之月色撩人》推薦:這本書跟《最禛心》類似,不過個人的該書要比《最禛心》寫的要細膩。書里的四四性格是我喜歡的。外表冷酷,內心火熱,不愛則以,一愛驚人,對誰都冷情,甚至是絕情,獨對女主可以說是痴狂。 《笑忘清宮》作者:一生大將軍王 ,主要寫了女主穿越成老四的嫡福晉,從她入宮到嫁給老四到作為皇後,女主性格很好,而且還有另外一個穿越者的到來,嫁給了太子,那個女孩也是本文的看點之一。最後雍正,女主,另外的穿越者,十三都回到了現代。
《書蟲在清朝的米蟲生活》作者:千本櫻景嚴 女主穿越到佟佳氏小姐上,穿來就是四阿哥的小老婆,而她本人在下定一番決心後在府里成功過上了米蟲的生活。通過一些現代的零食和玩具籠絡了很多小阿哥,在宮中混的風生水起。最後四阿哥在雍正十三年假死,帶女主,十三在江南隱居。
《雍清 那拉氏的生活雜記》文風為正劇,微虐。已完結。 以雜記的形式記錄了那拉氏與胤禛的一生感情糾葛,女主性子較淡,兩人感情比較糾結,寫得比較亂 ,但的確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由於弘暉是被胤禛不小心為了另一個女人打死的,二人的矛盾一直未修復。文章的最後一句話為:「縫隙之下是不可救贖的萬丈深淵,他只知道,至死他都會撒手,當永遠已經破滅,能抓住也只有一輩子。」總之,是很有意義的一篇文。至少,是我目前見過的,最好的一篇關於那拉氏的文章。
《清穿之月色撩人》是我看過的最好看的清穿小說之一。裡面的女主角,在穿越之後成為四四的侍妾,但是由於某種機緣,一直沒有被寵幸過。後來因為無聊結識了八歲的大阿哥弘暉,又因為弘暉的離世引起了四四的注意,之後她的聰明,善良,女人的善妒,一一呈現出來。她生下了小格格,收養了一個養子,還設計在八爺九爺賜死的時間順利地救走了他們。最後一家人團團圓圓地在雲南定居下來,當然,四四和女主也在哦。這個結局很巧妙地利用了一些歷史史實,給了劇中人一個大團圓。喜歡喜劇的親們不可以錯過的哦……
八爺黨
《瑤華》:清穿三座大山之一。一位把老八描寫得如此完美的作者,卻總是表明自己是死忠四爺黨,我們姑且相信晚晴大人的黨性吧,把晚晴大人歸為四四黨。
《清風吹散往事如煙滅》:要說起寫老八的文就不得不說這篇,我實在很佩服作者楚湘雲寫了一個現代白骨精穿到古代後的故事,寫的入情入理,文字好,情節好,這里的老八更是好,理想丈夫人選,讓我這個四爺黨也不得不陷進這個坑裡,不過,最近作者又說要棄坑,大家去支持一下吧,看文要厚道,不要霸王。
《驚情三百年(回到清宮)》:裡面的老八是我所有清宮文里最喜歡的,比起「清風」里的老八少了些心計,多了份單純,裡面的女主也喜歡,純真的女孩子。
《清朝紀事(宮闈篇)》:萬年大坑,慎入,其實作者寫得很早,但是因為不滿意自己原來寫的,整個重寫,我個人認為,重寫後的好多了,就是更新超慢,主要是寫八爺的。
《走過,路過》:作者是「夕陽紅」的作者無袖攏香,准八爺黨。
《清空萬里》:是八爺黨的,作者 :星野櫻 本書已出售 情節:搞笑,後來很感人 算是喜劇 《剎那成永恆》: 女主穿越過去成了蘇嘛喇姑的徒弟,學修真還成了聖女。蘇嘛去世後女主在康熙身邊做女官,在雪中一曲《一剪梅》和毛爺爺的《卜運算元》讓眾阿哥驚為天人,連康師傅都動了心。四爺和八爺都想要她,康熙讓她自己選擇,目前女主以安親王外孫女的身份(作者把真正的郭絡羅給寫死了)已經嫁給了八爺。胤禛比較慘的,不過他也做得夠絕,先是對女主下毒!後來女主嫁了老八他仍然很執著,言語中透露出要先做了皇帝再把她搶回來。
《清風吹雨弄》:作者的文筆不錯,情節架構也絲絲相扣,不像流俗的清穿文,女主一來就吸引了一眾阿哥的眼球,而是細訴她的成長過程,怎樣一步步走向命運,據猜測女主應該是8阿哥的其中一個妾,張氏,但兩人的開始可能源於一段滅門慘案,估計,老八是殺害女主夫家全家的人 《清宮愛恨幾多愁》:主角是八福晉。看文案好《三生石上舊精魂》:她是中醫大學的學生,他是曾經天潢貴胄卻境遇悲慘的皇子,只因那傳說中的三生石,他們的前塵、今世和來生就註定會糾纏在一起,永生永世無法解脫 《一生一代一雙人》:兩個靈魂穿到一個身體,成為恭親王常寧府里的小格格,喜歡的對象各不相同。四,八,十三,十四,怎麼分????? 《滿清豪放女》 :一個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千金大小姐,過慣了糜爛奢侈的生活,換男朋友就像換衣服一樣簡單。而事實上她背負著早年喪母的悲劇和父親無形中操控其命運的壓力以及和保鏢兼保姆之間的愛情與親情的糾纏。這樣一個女人,被外星人綁架去了古代,將會是怎樣的一場天翻地覆。。。。。。
《清朝一夢》:愛一個人愛到放棄了自己 就如同我遇到並愛上了你 所以為了救你,我也不惜顛覆這個世界
《一笑傾城》:美麗的女特工,時空穿越回到清朝,憑著顛倒眾生的美麗和過人的智慧與康熙年間阿哥,後宮,太醫院展開的一系列故事。女主為康熙做情報收集工作,四四的鈕祜祿氏,八的妾侍都是她派去的卧底。四、八、九、十、十三等都很喜歡女主,但女主還沒有特別上心的人,最後嫁給了周豐塵,雍正死後,死於鈕祜祿氏之手 《清本無罪》:坐海盜船,竟然在中途和正在盪鞦韆的格格調換身份,穿越到了清朝康熙年間。性格的改變被丫頭雙兒稱為「盪出本性」。 《清宮Y傳之九王奪嫡》:是我看過的最可愛的八福晉,菊欣在國外長大,回中國本是尋親的,卻沒想到竟然是安親王遺失的外孫女。此文提到沙俄,點到通商,不同的視角,不一樣的女主,是架空歷史,不拘泥於兒女私情……
《繫上一生心》:如果這是她的命,那她究竟應該接受還是反抗她愛的人,不能愛她.愛她的人,她卻恨之入骨.堂堂恆王府,巍巍乾清宮,幽幽廉王邸......究竟是她負了他,還是他負了她.為了扭轉命運,她不惜紅顏男妝,甘冒欺君大罪,以致枷鎖相向.為了得到她,他不惜虧負所有人,卻難博美人一笑.繫上一生心,負我千行淚.
《夢里闌珊意未明》:很多年後,我站在紫禁城的最頂端,仰視著那映著無數星光的蒼穹,竟辨不清今夕是何年。我終於參透那句伴我終生恍如咒語的偈言。我跨穿越百年,擺脫了萬水千山的阻隔,抑或是在我們一停一走間便早已咫尺天涯?直到荒蕪時,我終能體會,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澈,凈無瑕穢…只是,我還能有來世嗎?所以不如相忘。
《謀刺雍正》:本文女主很特殊,她以一枚銅錢來到清朝,一開始就對八阿哥很崇拜,擔任的是歷史上張明德的角色。她沒有與多位皇室成員之間產生纏綿凄惻的愛情,自不必面對三妻四妾的煩惱。謀刺雍正,扶助八爺,女主的目的很明確。她參與九子奪嫡只將其看作一個可以發揮自己專長的戰場。弘時為女主慘死,基本上斷絕了女主再真心愛上其他男豬的可能性。本文男主絕對是八爺,只是到目前為止,女主和八之間並無一點感情糾葛
《至愛吾愛》:少見的清穿好文。文風輕松幽默,女主機智百出,眾阿哥各具特色!8黨、4黨,其他阿哥黨肯定都愛看。番外本《愛你就玩死你》,說的是女主回到現代之後和後世的數字軍團的事情,男主還是八八,很搞笑。 《相思絕》:作者:榆關落花 《傾清子衿》: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江山入夢》:執子之手、卻不能與子偕老,抑或是,與子偕老、卻未必能執子之手…… 《看朱成碧》:女主穿過來就是郭絡羅.堇泓,是嬰兒穿。這里的女主是一個心狠手辣的人,也很有心計。一心愛著8。而8有些三心二意,既放不下女主,也愛著良妃身邊的一個宮女婉清。後來,8將婉清娶了過門,女主一氣之下,和十三一起回到了現代。補充一句,這里的十三也是穿過來的,還在女主的婚禮上演奏結婚進行曲呢!
《大清往事》:作者:北溟魚 《記得忘記》:《大清往事》作者北溟魚的另一篇一開始就是女主和8的大婚,女主明確表示不願嫁給8,良妃成了標準的婆婆,絕對顛覆形象,全是瑣碎的婚姻生活。
《少年游●清夢》:冷月如水,嬌顏似雪,纖手握鮮橙。遙遙初聞,心思不斷,相對坐調笙。低聲問:向誰行宿?剪剪隨清風。鶴唳風高,不如歸去,誰知少人行!
《雲卷雲舒 》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
《禩曾相識》:一個對雍正有著嚴重偏見的女孩子,居然在恍惚之中穿越回到了康熙年間,卻落在了德妃的女兒四阿哥的親生妹妹,九格格憲琳公主的身上,遇見了溫文爾雅的八阿哥胤禩,自認為知曉未來可以避免悲劇的她,毫不猶豫地拉著十四投奔八爺黨,捲入了這場九龍奪嫡的戰爭.(歷史上康熙有個女兒,九格格和碩溫憲公主(後封固倫溫憲公主),名愛新覺羅憲琳,德妃之女,雍正帝唯一的親生妹妹.但是這位格格卻在九龍奪嫡的戰爭中,黨附八皇子胤禩.雍正登基後,嚴酷打擊八爺黨之時,甚至連其親生弟弟十四阿哥胤禎也未能免除厄運.但是這位格格反而被進封為固倫公主.這段歷史中到底有著怎樣的故事?讓人不得不浮想連篇.)
《笑忘》:她知道這一生是無法陪伴在他身邊經歷這人世的浮浮沉沉了的笑忘今生過後,不知來生還能不能記起前世的過往,再續未了的緣分 《相遇 在時間的拐角》主角:胤禩、印姒 女主穿過來就是八福晉,原名發音和胤禩相同,而八也發現女主是另一個人。
《三世一回眸》作者:輕裊 他與她繾綣三生,但每一世兩人都不得善終:他是為人所害客死他鄉的涇陽君贏市,她就是他自絕殉夫的妻子羋若;他是四面楚歌的霸王項羽,她便成了為他自刎消香魂的虞姬;他成了風光萬丈最後卻不得好死的清朝皇子胤禩,她是他那被雍正挫骨揚灰的福晉……不知是誰成就了誰,又是誰耽誤了誰,三生三世兩人都甘之如飴卻始終逃不開悲劇的命運。終有一天,再世為人的她與魂歸碧落的他雙雙回到前生,誓把命運牢牢握於掌中! 《清夢·長樂未央》:從國外歸來的大小姐 脾氣那麼壞 唏哩糊塗回到清朝 沒有一點歷史知識沒關系 誰叫她是郭絡羅家的呢 使性兒 那是家常便飯的 皇帝也打了 阿哥也揍了 什麼 連昭書也改了 是來亂的哦 《那年花開》:作者:幸福方向 他說:天空也會是藍色的.因為他們彼此相愛了!
《清殤月痕(清穿)》穿越300年的時空, 湮滅在歷史書頁中不為人知的悲歡離合, 纏綿婉轉的愛恨, 揮散不去的情仇, 悠然成殤..... 《君生我未生》四爺轉投現代。

十三爺黨
《夢回大清》:清穿三座大山之一。女主開篇不久就嫁給了十三。一對兒小夫妻的默契描寫得很感人。但感覺金子寫的小薇,對十三和老四都有愛,我認為更多的是,對兩個歷史人物的悲憫。另外,《夢回大清》續集已完結。個人感受:作者塑造的小薇形象特別成功,幾乎是所有女孩子的夢。結局也讓人有宛然若夢的感覺。看完結局後,整篇總體感覺——詼諧幽默,感人肺腑,心酸哀痛……作者以女主穿到一個歷史無名的人,後來重穿改名為歷史上十三的嫡福晉。 《看朱成碧》 作者:白菜簍子 十三是男二,卻是一個極其可愛的男二,因為他也是穿越來的,和本來的十三共享一個軀體。和穿越成八福晉的女主關系更像是曖昧的同謀,惹得八吃醋。例如兩人發現對方真實身份後說的話是「同志辛苦了」「為人民服務」。也許正是因為這種戀人未滿,友達以上的關系,這里的十三很瀟灑,會祝福,會幫忙,會鬥嘴惡作劇,而最後女主雖然愛八,卻終究是難以忍受爾虞我詐的宮廷,和十三,還有自己的孩子一起回現代。 《清夢無痕》:作者,妖葉。寫的一對兒好得要死的姐妹花穿到了清朝。桑璇轟轟烈烈地愛十三,葉梓本是老四的側福晉,但和十四相愛,最後和四日久生情。十三在裡面被描寫得超完美!有那種江湖貴公子的瀟灑,散漫,慵懶,戲謔和對女子的紳士風度。 《宮牆柳》:這篇么,比較虐.文筆很美就是了.女主與十三相愛,但由於種種原因,後來在西北又被十四救 恍然如夢
了,遂委身於十四(這裡面的十四也不錯.)後來44登基,雍正做主,把她給了十三,度過了一段還算美好的日子.
《恍然如夢》:說了半天,怎麼把這個忘了.女主是十三福晉,有兩部.這個還不錯.開始和14,88,44都有一段過往.每一段都很讓人心酸.和胤祥應該算是幸福的了.後來生了弘昌,但在草原上遇難,一年後逃了回去,結果正值胤祥另娶.女主打擊之下,失憶了.後來被44救了,44對她很好,女主不是失憶了嘛,就不記得自己是誰了,愛上了4,並生下了弘歷.多年以後,恢復記憶的女主歷經滄桑,回到13身邊. 《踏清》:這個是正二八經的十三的嫡福晉,一穿過去就已經有孕在身了.她和十三是相愛的,但後來又遇到了一些事情,流落在外,與十四朝夕相處,日久生情,當她有了十四的孩子的時候又被康熙找到,帶了回去.兩條路;生下孩子,歸在十三的頭上,繼續當她的十三福晉.要麼,生完孩子直接賜死.女主本來要選第二條路的,但為了前前後後她生的好幾個孩子,還是做了十三福晉.與十三卻再也回不到從前了. 《情不自禁》:滿好的文.有的地方很搞笑.女主後來當了十三的嫡福晉.和幾位阿哥都有糾纏. 《怡殤》:強烈推薦這本書,女主一穿回去就是胤祥的嫡福晉兆佳氏,沒有什麼糾纏,只是記錄了一段相濡以沫的愛情。詮釋了「平平淡淡才是真」。所以看似平淡,卻是刻骨銘心。「我走過三百年的光陰參與你的世界,你獨守三百年的歲月空等我的回來」這是此文的文案。結尾超感人,絕對值得一看.。
《清秋大夢》疑似十三黨的文章,很不錯的說,十三爺穿成了十八,強烈推薦。
《若相惜》十三黨的文章,一篇很熱的文,裡面除了十三還有許多男主,比如四四還有大阿哥,十四都對女主有感情,不過不知道是不是肉體上的,還有女主在外面撿來的一個尤物,還有一個超級腹黑的男主,後來女主和那個被她撿來的男主一起生下了一個孩子,交給十三撫養,很糾結啊
《清風欲孽》:現實主義清穿文,比起許多「言情」清穿文來說文中的生活殘酷了點,但作者將其歸為「歷史」,可見作者寫作野心。女主掙扎求生其堅韌令人敬佩,與13兩心相映,是個厲害女子,絕不小白。推薦給所以被小白穿越女主倒足胃口的人士欣賞:古代封建社會是沒有人權的舊社會,參與殘酷的宮廷斗爭就要有流血絕望的心理准備!
《共清夢,兩徘徊》 作者:河畔金柳 相同的背景,相似的故事,同一種穿越,不同的人生;不是九龍奪嫡的歷史重現,不是歷史人物的個人解讀;只是一個關於成長的故事,一段相知相許的記憶…… 《剎那》by復嫣 佛說: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原來,剎那的緣份竟需要如此長久的等待.你可願為這剎那相逢,為我守候千年?我可願為你,將這剎那定格成永恆?
《紅牡丹》 by洛陽書生 女主穿越到康熙年間,福王的格格,和八福晉是好友。牡丹,自然是天香國色,花自飄零水自流,美人如花,跟幾位阿哥纏綿一段情事,四、八、十、十三、十四都是中意女主的,連八福晉寶瀾都察覺到了。終於又開始更了。 《清路尋情(修改版)》 by寶貝魚 原本,她穿的很正常……(我是指「穿越方式」很正常);可是,老天降大任與斯人,想餓其體膚,勞其筋骨,苦其心志……於是,她有了第二次華麗非凡的「穿」,然後,悲慘降級讓她不經意間承接了老天的「大任」……
······································

說行天下:小說網站上千個,總有一個適合您。 說行天下

❷ 《魏書˙王肅傳》文言文閱讀及答案(附翻譯)

在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文言文吧?文言文是指用文章語言,而不是日常語言寫的文章。是不是有很多人在為文言文的理解而發愁?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魏書˙王肅傳》文言文閱讀及答案(附翻譯),歡迎閱讀與收藏。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題。

王肅,字恭懿,琅邪臨沂人。肅少而聰辯,涉獵經史,頗有大志。仕蕭賾,歷著作郎、太子舍人、司徒主簿、秘書丞。肅自謂《禮》《易》為長,亦未能通其大義也。父奐及兄弟並為蕭賾所殺,肅自建業來奔。

高祖幸鄴,聞肅至,虛襟待之,引見問故。肅辭義敏切,辯而有禮,高祖甚哀惻之。遂語及為國之道,肅陳說治亂,音韻雅暢,深會帝旨。高祖嗟納之,促席移景,不覺坐之疲淹也。因言蕭氏危滅之兆,可乘之機,勸高祖大舉。於是圖南之規轉銳。器重禮遇日有加焉,親貴舊臣莫能間也。

二十年七月,高祖以久旱不雨,輟膳三旦,百僚詣闕,引在中書省。高祖在崇虛樓,遣舍人問曰:「朕知卿等至,不獲相見,卿何為而來?」肅對曰:「伏承陛下輟膳已經三旦,群臣焦怖,不敢自寧。臣聞堯水湯旱,自然之數,須聖人以濟世,不由聖以致災。是以國儲九年,以御九年之變。臣又聞至於八月不雨,然後君不舉膳。昨四郊之外已蒙滂澍,唯京城之內微為少澤。蒸民未闕一餐,陛下輟膳三日,臣庶惶惶,無復情地。」高祖遣舍人答曰:「昔堯水湯旱,賴聖人以濟民,朕雖居群黎之上,道謝前王,今日之旱,無以救恤,應待立秋,克躬自咎。」是夜澍雨大降。

高祖崩,遺詔以肅為尚書令,與咸陽王禧等同為宰輔,征肅會駕魯陽。肅至,遂與禧等參同謀謨。自魯陽至於京洛,行途喪紀,委肅參量,憂勤經綜,有過舊戚。禧兄弟並敬而昵之,上下稱為和輯。唯任城王澄以其起自羈遠,一旦在己之上,以為憾焉。每謂人曰:「朝廷以王肅加我上尚可。從叔廣陵,宗室尊宿,歷任內外,雲何一朝令肅居其右也?」肅聞其言,恆降而避之。尋為澄所奏劾,稱肅謀叛,言尋申釋。

肅頻在邊,悉心撫接,遠近歸懷,附者若市,以誠綏納,鹹得其心。清身好施,簡絕聲色,終始廉約,家無余財。然性微輕佻,頗以功名自許,護疵稱伐,少所推下,高祖每以此為言。

景明二年薨於壽春,年三十八。

(取材於《魏書˙王肅傳》)

1.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音韻雅暢,深會帝旨 會:符合

B.不覺坐之疲淹也 淹:時間長

C.百僚詣闕,引在中書省 引:推薦

D.蒸民未闕一餐 闕:同「缺」 ,缺少

2.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A.因言蕭氏危滅之兆

踐華為城,因河為池

B.卿何為而來

徐公何能及君也

C.一旦在己之上,以為憾焉

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D.然性微輕佻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3.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肅辭義敏切,辯而有禮,高祖甚哀惻之

王肅言辭敏銳,語義確當,善辯而有禮,高祖很同情他。

B.昨四郊之外已蒙滂澍,唯京城之內微為少澤

昨天郊野已經下了大雨,只是京城內沒有下一點兒雨。

C.行途喪紀,委肅參量,憂勤經綜,有過舊戚

沿途有關喪葬的事情,交付王肅酌情處理,他憂心勞苦,籌劃料理,超過了皇室的親戚故舊。

D.尋為澄所奏劾,稱肅謀叛,言尋申釋。

不久王肅被任城王上書彈劾,說王肅陰謀反叛,但誣告不久就被澄清了。

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王肅少年時聰明善辯,博覽經史,在父親兄弟被蕭賾殺害之後,從建業投奔了魏高祖。

B.王肅深受高祖器重,在他勸高祖大幹一番事業之後,高祖圖謀南方的心思變得急切了。

C.高祖因為久旱不雨而停了三天的膳食,王肅等驚惶不安,也決定陪皇帝停食三天。

D.王肅在邊塞盡心竭力安撫外邦,以誠相待,深得民心。他一生為官清廉,潔身自好。

5.我國史傳文學秉承「不虛美,不隱惡」的原則,強調對歷史人物應客觀如實地記錄,請你結合本文內容和你讀過的史傳作品(如《廉頗藺相如列傳》《燭之武退秦師》《蘇武傳》等),談談你對這一原則的.理解和認識。(不少於200字)(10分)

6.用斜線(/)給下面短文畫橫線的部分斷句。(5分)

范仲淹等意欲復古勸學,數言興學校,本行實,詔近臣議。於是宋祁、王拱辰、張方平、歐陽修等八人合奏曰:「教 不 本 於 學 校 士 不 察 於 鄉 里 則 不 能 核 名 實 有 司 束 以聲 病 學 者 專 於 記 誦則 不 足 盡 人 材 謹 參 考 眾 說 擇 其 便 於 今 者 莫 若 使士 皆 土 著 而 教 之 於 學 校 然 後 州 縣 察 其 履 行 學 者 自皆 修 飭 矣。」

(取材於《續資治通鑒》)

參考答案:

1.C(引:被領到)

2.D(轉折連詞,然而)(A第一個「因」,理解為「於是」或「趁機」均可;第二個「因」介詞,憑借;B第一個「何」為疑問代詞,什麼;第二個「何」為疑問代詞,「怎麼」。C第一個「焉」為語氣助詞;第二個「焉」,代詞。)

3.B(京城內下的雨小些)

4.C

5.(10分)能結合文中內容談理解,3分;能結合作品談理解並有所認識,4分;語言通順,3分。

6.(5分)

教不本於學校/士不察於鄉里/則不能核名實/有司束以聲病/學者專於記誦/則不足盡人材/謹參考眾說/擇其便於今者/莫若使士皆土著而教之於學校/然後州縣察其履行/學者自皆修飭矣。(「莫若使士皆土著//而教之於學校」可斷可不斷)

附:文言譯文

(一)

王肅,字恭懿,琅邪臨沂人。王肅年少時聰明善辯,閱讀經籍史書,有著遠大的志向。事奉蕭賾,歷任著作郎、太子舍人、司徒主簿、秘書丞等。王肅自稱《禮記》《易經》是他的專長,但也沒能通解它們的大義。他的父親王奐及兄弟都被蕭賾殺害,王肅從建業來投奔魏國。

高祖到了鄴城,聽說王肅到來,虛心接待他,召見他詢問歸順的原因。王肅言辭敏銳,語義確當,善辯而有禮貌,高祖很同情他的遭遇。於是又說到治國的策略,王肅陳說安定的辦法,談吐文雅說理透徹,深合皇帝的心意。高祖贊嘆且採納了他的意見。促膝談至日影偏移,未感到久坐的疲勞和時間的長久。於是又趁機說到蕭氏有滅亡的先兆,有可以利用的機會,勸高祖大舉南征。高祖謀取南方的心思於是變得更加急切。對王肅的器重與優待每日都在增長,親王貴戚與舊臣都不能離間這種關系。

二十年七月,高祖因久旱不雨,停止三天膳食,百官上朝,被帶到中書省。高祖在崇虛樓,派舍人問道:「我聽說你們到來,但不能見你們,你們為什麼而來?」王肅回答說:「臣見陛下停食已經三天了,群臣焦急擔憂,不敢自安。臣聽說堯時遇到過水災,湯時遇到過旱災,這是自然的規律,一定要等待聖人來救濟世人,卻不是因聖人的言行招致災害。因此國家儲備了九年的用糧,用來防備九年的災變。臣又聽說如果到了八月老天還不下雨,這之後君主才不進膳食。昨天郊野之外已經下了大雨,只是京城內下的雨稍微小些。百姓不缺一餐,陛下停食三日,臣民惶恐不安,無地自容。」高祖派舍人回答說:「過去堯遇水災,湯遇旱災,依賴聖人才拯救了百姓,朕雖位居萬民之上,治國不及先王,今日的旱災,無法補救撫恤,等待立秋以後,反思自責。」當晚降下了大雨。

高祖去世,臨終下詔任命王肅為尚書令,與咸陽王元禧等一起任輔政大臣,徵召王肅至魯陽去處理事務。王肅到魯陽後,就與元禧等一起參與謀劃。由魯陽至洛陽,沿途喪葬等事,交付王肅酌情處理,他憂心勞苦,籌劃料理,超過了皇室的親戚故舊。元禧兄弟都敬重而親近他,上下堪稱和睦。只有任城王元澄認為王肅是由偏遠之地提拔上來的,一時之間在自己之上,認為是憾事。常對別人說:「朝廷把王肅安置在我上面還可以,而堂叔廣陵,是宗室中年尊德高者,歷任內外要職,為何突然令王肅位居他的上面?」王肅聽到他的話後,常常降低身份迴避他。不久王肅被任城王元澄奏章彈劾,說王肅謀叛,但誣告不久就被澄清了。

王肅在邊塞盡心竭力安撫外邦,遠近民眾歸順,依附他的人多得像集市上的人一樣。王肅誠懇地安置接納,很受歸附者的信任。王肅自身清廉喜好施恩,不愛好聲色,始終廉潔簡朴,家中沒有多餘的財物。但王肅的性情稍顯輕佻,頗以功名自負,護著自己的缺點而自誇,很少推舉別人,高祖常常提到他的這些缺點。

景明二年王肅在壽春去世,時年三十八歲。

(二)

當時范仲淹等人想要恢復古制鼓勵學習,多次上言興建學校,重視實際行為。皇帝下詔令近臣商議,於是宋祁等八人上奏曰:「教育(如果)不以學校為基礎,讀書人(如果)不在鄉里進行考察,就不能核查名實。有司(如果)一味以詩文聲律上的毛病作為限制,學生(如果)專心於記誦,就不能選拔出人才。參考各種建議,選擇適用於當今情況的,沒有比得上使讀書人都生活在本鄉本土而在學校進行教育(為好),然後由州縣考察他們的品行,這樣學生的學習就能得到提高了。」

拓展閱讀:《魏書》文言文閱讀及答案

崔光,本名孝伯,字長仁,高祖賜名「光」,東清河鄃人也。慕容白曜之平三齊,光年十 七,隨父徒代.家貧好學,晝耕夜誦,佣書以養父母。太和六年,拜中書博士,轉著作郎, 與秘書丞李彪參撰國書。甚為高祖所知待。常日:「孝伯之才,固今日之文宗也,」尋以本官 兼侍中、使持節,為陝西大使,巡方省察,所經述敘古事。還,以誄謨之功,進爵為伯。光 少有大度,喜怒不見於色,有毀惡之者,必善言以報之,雖見誣謗,終不自申曲直。皇興初, 有同郡二人並被掠為奴婢,後詣光求哀,光乃以二口贖免。高祖聞而嘉之。雖處機近,曾不 留心方案,唯從客論議,參贊大政而已。高祖每對群臣曰:「以崔光之高才大量,若無意外咎 譴,二十年後當作司空。」其見重如是。又從駕破陳顯達。世宗即位,正除侍中。初,光與牽 彪共撰國書,太和之末,彪解著作,專以史事任光。彪尋坐廢。世宗居諒闇①,彪上表求成 《魏書》,詔許之,彪遂以白衣於秘書省著速。光雖領史官,以彪意在專功,表解侍中、著作 以讓彪,世宗不許。延昌二年,世宗幸東宮,詔光日:「令當為太子師傅。」光起拜固辭,詔 不許。即命肅宗出,從者十餘人,敕以光為傅之意,令肅宗拜光。光又拜辭,不當受太子拜, 復不蒙許。四年正月,世宗夜崩。光迎肅宗於東宮,安撫內外,光有力焉。正光元年冬,賜 光幾杖、衣服。二年春,肅宗親釋奠國學光執經南面百僚陪列夏四月以光為司徒光表固辭歷 年終不肯受。光年耆多務,疾病稍增,而自強不已,常在著作,疾篤不歸。四年十月,肅宗 親臨省疾,詔斷賓客,中使相望,為止聲樂,罷諸游眺。十一月,疾甚,薨,年七十三。肅 宗聞而悲泣,儒者榮之。

(節選自《魏書》)

【注】①諒闇:居喪時所住的`房子。

4、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肅宗親釋奠/國學光執經/南面百僚陪/列夏四月/以光為司徒/光表固辭/歷年終不肯受

B肅宗親釋奠國學/光執經南面/百僚陪列/夏四月/以光為司徒/光表固辭歷年/終不肯受

C.肅宗親釋奠國學光/執經南面百僚/陪列夏四月/以光為司徒/光表固辭/歷年終不肯受

D.肅宗親釋奠國學/光執經/南面百僚陪列/夏四月/以光為司徒/光表固辭歷年/終不肯受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太和六年」的「太和」是三國魏明帝曹睿的年號。中國封建政權最高統治者的稱號包括謚號、廟號、年號和尊號。文中的「延昌二年…『正光元年」中的「延昌」「正光」都是指年號。

B.「拜中書博士」的「拜」是授予官職,文言文中表示古代仕宦的詞語很多。如文中「轉著作郎…領史官」的「轉」「領」,分別為「調動官職…兼任官職」的意思。

C.爵位、爵號是古代皇帝對貴戚功臣的封賜。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種爵位,以後各朝代爵稱和爵位制度因時而異,文中的「進爵為伯」是說崔光的爵位升到了伯。

D.古代關於人的死亡有不同的名稱,不同的名稱是根據死者的身份而確定的。皇上死曰薨,王宮諸侯死日崩,大夫死日卒,士死日不祿,平民死日死。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高祖經常稱贊崔光的文學才華,稱他為當時的文壇宗師,並很欣賞他的為政才能,在擊敗陳顯達後,正式升他為侍中。

B.崔光家裡十分貧困,但是他十分好學。入朝為官後,很受高祖的重視優待,後因為制定策略的功勞進爵為伯。

C.世宗讓崔光擔任太子師傅時,崔光推辭,世宗未同意;後來世宗讓太子拜見崔光,崔光又拜謝推辭,不肯接受太子的的拜禮,又沒有被允許。

D.肅宗十分重視崔光,聽說崔光生病後,就親自到崔光家中去,又下詔說在崔光生病期間,禁止官員打擾他養病。

7.翻譯文中劃線句子。(10分)

(1)有毀惡之者,必善言以報之,雖見誣謗,終不自申曲直。(5分)

(2)光年耆多務,疾病稍增,而自強不己,常在著作,疾篤不歸。(5分)

參考答案

4.B

5.D

6.A

7(1)有攻擊誹謗他的,他一定用好話回報,雖受誹x,始終不為自己辯白對錯。

(2)崔光年老而事務繁多,疾病逐漸增多,但他自我勉勵不停止,常住在官府中,病重時也沒有回家。

❸ 有一部小說 主角叫唐卡奇。

MARK一下。

❹ 沈從文先生有一篇名為《鳳凰》的文章,全文是什麼,我沒找到。

鳳凰
作者: 沈從文
一個好事的人,若從百年前某種較舊一點的地圖上尋找,一定可在黔北、川東、湘西一處極偏僻的角隅上,發現了一個名為「鎮筸」的小點。那裡同別的小點一樣,事實上應有一個小小城市,在那城市中,安頓了數千戶人口的。不過一切城市的存在,大部分皆在交通、物產、經濟的情形下面,成為那個城市榮枯的因緣。這一個地方,卻以另外一種意義無所依附而獨立存在。試將那個用粗糙而堅實巨大石頭砌成的圓城作為中心,向四方展開,圍繞了這邊疆僻地的孤城,約有五百餘苗寨,各有千總守備鎮守其間。有數十屯倉,每年屯數萬石糧食為公家所有。五百左右的碉堡,二百左右的營汛。碉堡各用大石堆成。位置在山頂頭,隨了山嶺脈絡蜿蜒各處;營汛各位置在驛路上,布置得極有秩序。這些東西是在一百八十年前,按照一種精密的計劃,各保持到相當距離,在周圍附近三縣數百里內,平均分配下來,解決了退守一隅常作暴動的邊地苗族叛變的。兩世紀來滿清的暴政,以及因這暴政而引起的反抗,血染赤了每一條官道同每一個碉堡。到如今,一切不同了。碉堡多數業已殘毀了,營汛多數成為民房了,人民已大半同化了。落日黃昏時節,站到那個巍然獨在萬山環繞的孤城高處,眺望那些遠近殘毀碉堡,還可依稀想見當時角鼓火炬傳警告急的光景。這地方到今日此時,因為另一軍事重心,一切均以一種迅速的情形在改變,在進步,同時這種進步,也就正消滅到過去一切。
地方統治者分數種,最上為天神,其次為官,又其次才為村長同執行巫術的神的侍奉者。人人潔身信神,守法怕官。城中居民每傢俱有兵役,可按月各到營上領到一點銀子,一份米糧,且可從官家領取二百年前被政府所沒收的公田播種。
這地方本名鎮筸城,後改鳳凰廳,入民國後,才升級改名鳳凰縣。滿清時辰沅永靖兵備道,鎮筸鎮總兵均駐節此地。辛亥革命後,湘西鎮守使,辰沅道仍在此辦公。除屯谷外,國家每月約用銀六萬到八萬兩經營此小小山城。地方居民不過五六千,駐防各處的正規兵士卻有七千。由於環境不同,直到現在其地綠營兵役制度尚保存不廢,為中國綠營軍制唯一殘留之物。(引自《鳳子》)
苗人放蠱的傳說,由這個地方出發。辰州符的實驗者,以這個地方為集中地。三楚子弟的游俠氣概,這個地方因屯丁子弟兵制度,所以保留得特別多。在宗教儀式上,這個地方有很多特別處,宗教情緒(好鬼信巫的情緒)因社會環境特殊,熱烈專誠到不可想像。小小縣城裡外大型建築,不是廟宇就是祠堂,江西人經營的綢布業,會館建築特別壯麗華美。湘西之所以成為問題,這個地方人應當負較多責任。湘西的將來,不拘好或壞,這個地方人的關系都特別大。湘西的神秘,只有這一個區域不易了解,值得了解。
它的地域已深入苗區,文化比沅水流域任何一縣都差得多,然而民國以來湖南的政治家熊希齡先生,卻出生在那個小小縣城裡。地方可說充滿了迷信,然而那點迷信,卻被歷史很巧妙的糅合在軍人的情感里,因此反而增加了軍人的勇敢性與團結性。去年在嘉善守興登堡國防線抗敵時,作戰之沉著,犧牲之壯烈,就見出迷信實無礙於它的軍人職務。縣城一個完全小學也辦不好,可是許多青年卻在部隊中當過一陣兵後,輾轉努力,得入正式大學,或陸軍大學,成績都很好。一些由行伍出身的軍人,常識且異常豐富;個人的浪漫情緒與歷史的宗教情緒結合為一,便成游俠者精神,領導得人,就可成為衛國守土的模範軍人。這種游俠精神若用不得其當,自然也可以見出種種短處。或一與領導者離開,即不免在許多事上精力浪費。甚焉者即糜爛地方,尚不自知。總之,這個地方的人格與道德,應當歸入另一型範。由於歷史環境不同,它的發展也就不同。
鳳凰軍校階級不獨支配了鳳凰,且支配了湘西沅水流域二十縣。它的弱點與二十年來中國一般軍人弱點相似,即知道管理群眾,不大知道教育群眾。知道管理群眾,因此在統治下社會秩序尚無問題。不大知道教育群眾,因此一切進步的理想都難實現。地方邊僻,且易受人控制,如數年前領導者陳渠珍被何健壓迫離職,外來貪污與本地土劣即打成一片,地方受剝削宰割,毫無辦法。民性既剛直,團結性又強,領導者如能將這種優點成為一個教育原則,使湘西群眾人人各有一種自尊和自信心,認為湘西人可以把湘西弄好,這工作人人有份,是每人責任也是每人權利,能夠這樣,湘西之明日,就大不相同了。
典籍上關於雲貴放蠱的記載,放蠱必與仇怨有關,仇怨又與男女事有關。換言之,就是新歡舊愛得失之際,蠱可以應用作爭奪工具或報復工具。中蠱者非狂即死,惟系鈴人可以解鈴。這倒是蠱字古典的說明,與本意相去不遠。看看貴州小鄉鎮上任何小攤子上都可以公開的買紅砒,就可知道蠱並無如何神秘可言了。但蠱在湘西卻有另外一種意義,與巫,與此外少女的落洞致死,三者同源而異流,都源於人神錯綜,一種情緒被壓抑後變態的發展。因年齡、社會地位和其他分別,窮而年老的,易成為蠱婆,三十歲左右的,易成為巫,十六歲二十二三歲,美麗愛好性情內向而婚姻不遂的,易落洞致死。三者都以神為對象,產生一種變質女性神經病。年老而窮,怨憤郁結,取報復形式方能排泄感情,故蠱婆所作所為,即近於報復。三十歲左右,對神力極端敬信,民間傳說如「七仙姐下凡」之類故事又多,結合宗教情緒與浪漫情緒而為一,因此總覺得神對她特別關心,發狂,囈語,天上地下,無往不至,必需作巫,執行人神傳遞願望與意見工作,經眾人承認其為神之子後,中和其情緒,狂病方不再發。年青貌美的女子,一面為戲文才子佳人故事所啟發,一面由於美貌而有才情,婚姻不諧,當地武人出身中產者規矩又嚴,由壓抑轉而成為人神錯綜,以為被神所愛,因此死去。
善蠱的通稱「草蠱婆」,蠱人稱「放蠱」。放蠱的方法是用蟲類放果物中,毒蟲不外螞蟻、蜈蚣、長蛇,就本地所有且常見的。中蠱的多小孩子,現象和通常害疳疾腹中生蛔蟲差不多,腹脹人瘦,或夢見蟲蛇,終於死去。病中若家人疑心是同街某婦人放的,就往去見見她,只作為隨便閑話方式,客客氣氣的說:「伯娘,我孩子害了點小病,總治不好,你知道什麼小丹方,告我一個吧。小孩子怪可憐!」那婦人知道人疑心到她了,必說:「那不要緊,吃點豬肝(或別的)就好了。」回家照方子一吃,果然就好了。病好的原因是「收蠱」。蠱婆的家中必異常干凈,個人眼睛發紅。蠱婆放蠱出於被蠱所逼迫,到相當時日必來一次。通常放一小孩子可以經過一年,放一樹木(本地凡樹木起癟有蟻穴因而枯死的,多認為被放蠱死去)只抵兩月,放自己孩子卻可抵三年。蠱婆所住的街上,街鄰照例對她都敬而遠之的客氣,她也就從不會對本街孩子過不去。(甚至於不會對全城孩子過不去。)但某一時若迫不得已使同街孩子或城中孩子因受蠱致死,好事者激起公憤,必把這個婦人捉去,放在大六月天酷日下曬太陽,名為「曬草蠱」。或用別的更殘忍方法懲治。這事官方從不過問。即或這婦人在私刑中死去,也不過問。受處分的婦人,有些極口呼冤,有些又似乎以為罪有應得,默然無語。然情緒相同,即這種婦人必相信自己真有致人於死的魔力。還有些居然招供出有多少魔力,施行過多少次,某時在某處蠱死誰,某地方某大樹枯樹自焚也是她做的。在招供中且儼然得到一種滿足的快樂。這樣一來,照習慣必在毒日下曬三天,有些婦人被曬過後,病就好了,以為蠱被太陽曬過就離開了,成為一個常態的婦人。有些因此就死掉了,死後眾人還以為替地方除了一害。其實呢,這種婦人與其說是罪人,不如說是瘋婆子。她根本上就並無如此特別能力蠱人致命。這種婦人是一個悲劇的主角,因為她有點隱性的瘋狂,致瘋的原因又是窮苦而寂寞。
行巫者其所以行巫,加以分析,也有相似情形。中國其他地方巫術的執行者,同僧道相差不多,已成為一種遊民懶婦謀生的職業。視個人的詐偽聰明程度,見出職業成功的多少。他的作為重在引人迷信,自己卻清清楚楚。這種行巫,已完全失去了他本來性質,不會當真發瘋發狂了。但鳳凰情形不同。行巫術多非自願的職業,近於「迫不得已」的差使。大多數本人平時為人必極老實忠厚,沉默寡言。常忽然發病,卧床不起,如有神附體,語音神氣完全變過。或胡唱胡鬧,天上地下,無所不談。且哭笑無常,毆打自己。長日不吃,不喝,不睡覺。過三兩天後,彷彿生命中有種東西,把它穩住了,因極度疲乏,要休息了,長長的睡上一天,人就清醒了。醒後對病中事竟毫無所知,別的人談起她病中情形時,反覺十分羞愧。
可是這種狂病是有周期性的(也許還同經期有關系),約兩三個月一次。每次總弄得本人十分疲乏,欲罷不能。按照習慣,只有一個方法可以治療,就是行巫。行巫不必學習,無從傳授,只設一神壇,放一平斗,斗內裝滿穀子,插上一把剪刀。有的什麼也不用,就可正式營業。執行巫術的方式,是在神前設一座位,行巫者坐定,用青絲綢巾覆蓋臉上。重在關亡,托亡魂說話,用半哼半唱方式,談別人家事長短,兒女疾病,遠行人情形。談到傷心處,談者涕泗橫溢,聽者自然更噓泣不止。執行巫術後,已成為眾人承認的神之子,女人的潛意識,因中和作用,得到解除,因此就不會再發狂病。初初執行巫術時,且照例很靈,至少有些想不到的古怪情形,說來十分巧合。因為有事前狂態作宣傳,本城人知道的多,行巫近於不得已,光顧的老婦人必甚多,生意甚好。行巫雖可發財,本人通常倒不以所得多少關心,受神指定為代理人,不作巫即受懲罰,設壇近於不得已。行巫既久,自然就漸漸變成職業,使術時多做作處。世人的好奇心,這時又轉移到新設壇的別一婦人方面去。這巫婆若為人老實,便因此撤了壇,依然恢復她原有的職業,或做奶媽,或作小生意,或帶孩子。為人世故,就成為三姑六婆之一,利用身分,串當地有身份人家的門子,陪老太太念經,或如《紅樓夢》中與趙姨娘合作同謀馬道婆之流婦女,行使點小法術,埋在地下,放在枕邊,使 「仇人」吃虧。或更作媒作中,弄一點酬勞腳步錢。小孩子多病,命大,就拜寄她作干兒子。小孩子夜驚,就為「收黑」,用個雞蛋,咒過一番後,黃昏時拿到街上去,一路喊小孩名字,「八寶回來了嗎?」另一個就答,「八寶回來了,」一直喊到家,到家後抱著孩子手蘸唾沫抹抹孩子頭部,事情就算辦好了。行巫的本地人稱為「仙娘」。她的職務是「人鬼之間的媒介」,她的群眾是婦人和孩子。她的工作真正意義是她得到社會承認是神的代理人後,狂病即不再發。當地婦女實為生活所困苦,感情無所歸宿,將希望與夢想寄在她的法術上,靠她得到安慰。這種人自然間或也會點小丹方,可以治小兒夜驚,膈食。用通常眼光看來,殊不可解,用現代心理學來分析,它的產生同它在社會上的意義,都有它必然的原因。一知半解的讀書人,想破除迷信,要打倒它,否認這種「先知」,正說明另一種人的「無知」。
至於落洞,實在是一種人神錯綜的悲劇,比上述兩種婦女病更多悲劇性。地方習慣是女子在性行為方面的極端壓制,成為最高的道德。這種道德觀念的形成,由於軍人成為地方整個的統治者。軍人因職務關系,必時常離開家庭外出,在外面取得對於婦女的經驗,必使這種道德觀增強,方能維持他的性的獨占情緒與事實。因此本地認為最丑的事無過於女子不貞,男子聽婦女有外遇。婦女若無家庭任何拘束,自願解放,毫無關系的旁人亦可把女子捉來光身遊街,表示與眾共棄。下面的故事是另外一個最好的例。
旅長劉俊卿,夫人是一個女子學校畢業生,平時感情極好。有同學某女士,因同學時要好,在通信中不免常有些女孩子的感情的話。信被這位軍官見到後,便引起疑心。後因信中有句話語近於男子說的:「嫁了人你就把我忘了,」這位軍官疑心轉增。獨自駐防某地,有一天,忽然要馬弁去接太太,並告馬弁:「你把太太接來,到離這里十里,一槍給我把她打死,我要死的不要活的。我要看看她還有一點熱氣,不同她說話。你事辦得好,一切有我;事辦不好,不必回來見我。」馬弁當然一切照辦。當真把旅長太太接來防地,到要下手時,太太一看情形不對,問馬弁是什麼意思。馬弁就告她這是旅長的意思。太太說:「我不能這樣冤枉死去,你讓我見他去說個明白!」馬弁說「旅長命令要這么辦,不然我就得死。」末了兩人都哭了。太太讓馬弁把槍口按在心子上一槍打死了,(打心子好讓血往腔子里流!)轎夫快快的把這位太太抬到旅部去見旅長,旅長看看後,摸摸臉和手,看看氣已絕了,不由自主淌了兩滴英雄淚,要馬弁看一副五百塊錢的棺木,把死者裝殮埋了。人一埋,事情也就完結了。
這悲劇多數人就只覺得死者可憫,因誤會得到這樣結果,可不覺得軍官行為成為問題。倘若女的當真過去一時還有一個情人,那這種處置,在當地人看來,簡直是英雄行為了。
女子在性行為所受的壓制既如此嚴酷,一個結過婚的婦人,因家事兒女勤勞,終日織布,績麻,作腌菜,家境好的還玩骨牌,尚可轉移她的情緒,不至於成為精神病。一個未出嫁的女子,尤其是一個愛美好潔,知書識字,富於情感的聰明女子,或因早熟,或因晚婚,這方面情緒上所受的壓抑自然更大,容易轉成病態。地方既在邊區苗鄉,苗族半原人的神怪觀影響到一切人,形成一種絕大力量。大樹、洞穴、岩石,無處無神。狐、虎、蛇、龜,無物不怪。神或怪在傳說中美醜善惡不一,無不賦以人性。因人與人相互愛悅的傳說,和當前道德觀念極端沖突,便產生人和神怪愛悅,女性在性方面的壓抑情緒,方藉此得到一條出路。落洞即人神錯綜之一種形式。背面所隱藏的悲慘,正與表面所見出的美麗成分相等。
凡屬落洞的女子,必眼睛光亮,性情純和,聰明而美麗。必未婚,必愛好,善修飾,平時貞靜自處,情感熱烈不外露,轉多幻想。間或出門,即自以為某一時無意中從某處洞穴旁經過,為洞神一瞥見到,歡喜了她。因此更加愛獨處,愛靜坐,愛清潔,有時且會自言自語,常以為那個洞神已駕雲乘虹前來看她。這個抽象的神或為傳說中的像貌,或為記憶中廟宇里的偶像樣子,或為常見的又為女子所畏懼的蛇虎形狀。總之這個抽象對手到女人心中時,雖引起女子一點羞怯和恐懼,卻必然也感到熱烈而興奮。事實上也就是一種變形的自瀆。等待到家中人注意這件事情深為憂慮時,或正是病人在變態情緒中戀愛最滿足時。
通常男巫的職務重在和天地,悅人神,對落洞事即付之於職權以外,不能過問。辰州符重在治大傷,對這件事也無可如何。女巫雖可請本家亡靈對於這件事表示意見,或陰魂入洞探詢消息,然而結未總似乎凡屬愛情,即無罪過。洞神所欲,一切人力都近於白費。雖天王佛菩薩權力廣大,人鬼同尊,亦無從為力。(迷信與實際社會互相映照,可謂相反相成。)事到末了,即是聽其慢慢死去。死的遲早,都認為一切由洞神作主。事實上有一半近於女子自己作主。死時女子必覺得洞神已派人前來迎接她,或覺得洞神親自換了新衣騎了白馬來接她,耳中有簫鼓競奏,眼睛發光,臉色發紅,間或在肉體上放散一種奇異香味含笑死去。死時且顯得神氣清明,美艷照人。真如詩人所說:「她在戀愛之中,含笑死去。」家中人多淚眼瑩然相向,無可奈何。只以為女兒被神所眷愛致死。料不到女兒因在人間無可愛悅,卻愛上了神,在人神戀與自我戀情形中消耗其如花生命,終於衰弱死去。
女子落洞致死的年齡,遲早不等,大致在十六到二十四五左右。病的久暫也不一,大致由兩年到五年,落洞女子最正當的治療是結婚,一種正常美滿的婚姻,必然可以把女子從這種可憐的生活中救出。可是照習慣這種為神眷顧的女子,是無人願意接回家中作媳婦的。家中人更想不到結婚是一種最好的法術和葯物。因此末了終是一死。
湘西女性在三種階段的年齡中,產生蠱婆女巫和落洞女子。三種女性的歇思底里亞,就形成湘西的神秘之一部分。這神秘背後隱藏了動人的悲劇,同時也隱藏了動人的詩。至如辰州符,在傷科方面用催眠術和當地效力強不知名草葯相輔為治,男巫用廣大的戲劇場面,在一年將盡的十冬臘月,殺豬宰羊,擊鼓鳴鑼,來作人神和樂的工作,集收人民的宗教情緒和浪漫情緒,比較起來,就見得事很平常,不足為異了。
浪漫情緒和宗教情緒兩者混而為一,在女子方面,它的排泄方式,有如上所述說的種種。在男子方面,則自然而然成為游俠者精神。這從游俠者的道德觀所表現的宗教性和戲劇性也可看出。婦女道德的形成,與游俠者的道德觀大有關系。游俠者對同性同道稱哥喚弟,彼此不分。故對於同道眷屬亦視為家中人,呼為嫂子。子弟兒郎們照規矩與嫂子一床同宿,亦無所忌。但條款必遵守,即「只許開弓,不許放箭」。條款意思就是同住無妨,然不能發生關系。若發生關系,即為犯條款,必受嚴重處分。這種處分儀式,實充滿宗教性和戲劇性。下面一件記載,是一個好例。這故事是一個參加過這種儀式的朋友說的。

❺ 有哪些可以摘抄下來的神仙句子

往上爬吧,多撈錢吧,進入上層社會,那裡准備好了一切。

你對它充滿了憤怒和鄙視,就像書裡面的那些流浪漢們對待社會的瘋狂的報復。可是你不能,因為如果你想刺痛那些邪惡,你就先要將代表著真善美的上帝打倒在地,那是多麼殘酷的事情啊!還有比人喪失本性更悲哀的么!
23、一個人把他整個的一生都押在 女人的愛 那一張牌上頭****,那張牌輸了,他就那樣地灰心喪氣,弄得自己什麼事都不能做,這種人不算一個男人,不過是一個雄性生物。
《父與於》
24、在這段時間里,特別是今天在這座可怕的監獄里目睹的種種駭人聽聞的罪惡,那毀了親愛的克雷里卓夫的種種罪惡,正泛濫成災,不僅看不到戰勝它的可能,甚至不知道怎樣才能把它戰勝。
他的頭腦里浮起千百個人的影子,他們被冷酷的將軍、檢察官、典獄長關在病菌彌漫的惡濁空氣里,受盡凌辱。他想起自由不羈、痛罵長官的怪老頭被看作瘋子。他還想起含恨而死的克雷里卓夫夾在其他幾具屍體中間,相貌俊美,臉色蠟黃。究竟是他聶赫留朵夫瘋了,還是那些自以為頭腦清醒而干出那些勾當來的人瘋了?這個老問題此刻又更加執拗地出現在他面前,要求他解答。
《復活》
25、每當太陽西沉,我坐在河邊破舊的碼頭上,遙望新澤西上方遼闊的天空,我感到似乎有未經開墾的土地,所有的道路,所有的人都在不可思議地走向西部海岸。直到現在我才知道,在衣阿華,小夥子們總是不停地騷動喧鬧,因為是那片土地使他們如此無法平靜。
《在路上》
26、遭受苦難的人在承受痛楚時並不能覺察到其劇烈的程度,反倒是過後延綿的折磨最能使其撕心裂肺。
《紅字》
27、他感到釣竿動了。他覺得在下面100尋深處,一條馬林魚正吃著鉤尖上的沙丁魚。他拉拉釣絲,知道魚很大。魚很聰明,上鉤後並不驚惶失措猛拉猛扯,它只是拉著小船向浩渺的海面緩緩游去。整個白天在奇怪的旅行中度過了。老人拉著釣絲的肩酸痛異常。此時,他多渴望孩子仍舊留在他身邊,那就能搭一把手了。同時,他對魚也產生了奇怪的感情,他欣賞魚的勇氣和聰明。夜裡,老人很疲乏,他希望自己能睡上一會兒。第二天,老人除了深深的疲憊外,左手又開始抽筋,而且痛得厲害。他終於看見了浮出海面的魚,它比小船還長,非常漂亮。午後,抽筋停止了,老人吃了點生魚,為即將到來的抗衡積蓄能量。夜裡,老人的手在魚的又拉又跳中,皮開肉綻,鮮血淋漓。
《老人與海》
28、這個家庭的歷史是一架周而復始無法停息的機器,是一個轉動著的輪子,這只齒輪,要不是軸會逐漸不可避免地磨損的話,會永遠旋轉下去。
《百年孤獨》
29、現在我只信,首先我是一個人,跟你一樣的一個 至少我要學做一個人。
《玩偶之家》
30、這一個將要扼殺那一個 印刷形式下的思想比以往任何時候更為不可毀滅,具有了擴散性,從此不可捕捉,不可摧毀。它與空氣混同為一。在建築藝術時代,思想曾比作大山,強有力地緊緊握住一個時代和一個地點。現在,它比作一群小鳥,四散飛翔,同時佔領空氣和空間中的一切點。這是人類第二次建造巴別塔。
《巴黎聖母院》
31、凡是有甜美的鳥歌唱的地方,也都有毒蛇嘶嘶地叫。
《德伯家的苔絲》
32、讓我印象深刻的場景是作者筆下的當時的那些建築,那些奢華的象徵權力的教堂,人們還不知道可以擁有自己的思想,以及為了自己的願望可以做什麼事情,一切都假借神聖的宗教,一切都假借神聖的教堂來展現,展現建築家的審美觀,也就是個人的才華,或者展示自己的能力,我想那時的人們,把人性深深地埋在一件神聖的宗教的外衣下面,典型的人物就是副主教 克洛德。從那許多的錯綜復雜的毫無章法的建築群,我們不難看出,當時人們的內心是怎樣的壓抑,怎樣狂躁,那些像雨後春筍一般從地下冒出來的教堂的尖頂,正是人們扭曲的靈魂在對著蒼天做這無聲的哀號!
33、那些普普通通而毫無特色的罪行才真正令人迷惑,就像 個相貌平凡的人最難以讓人辨認 樣。
《福爾摩斯探案集》
34、每當我進入自己心靈的王國時,就好像闖進了瓷器店,各種知識的碎片猶如冰雹一樣朝我頭上打來。當我設法躲過它們時,各種論文的鬼怪和大學的精靈就緊緊追趕上來。
35、一個人哪怕只生活過一天,也可以毫無困難地在監獄里過上一百年。
《局外人》
36、上天讓我們習慣各種事物,就是用它來代替幸福。
《葉甫蓋尼。奧涅金》
37、不要向井裡吐痰,也許你還會來喝井裡的水。
《靜靜的頓河》
38、我聽見美洲在歌唱,我聽見各種不同的頌歌。
《草葉集》
39、思想的火花和智慧的種子,竟然播種在物質與腐朽的草堆里,令人嘆息。
40、在與法律之前,合乎 自然的 只有獅子的力量,或者動物飢寒時的需要,更簡單地用一個字表示,便是 欲 。
《紅與黑》
41、韓學愈撒他的謊,並非跟自己同謀,但有了他,似乎自己的欺騙減輕了罪名。當然新添上一種不快意,可是這種不快意是透風的,見得天日的,不比買文憑的事像謀殺跡滅的屍首,對自己都要遮掩得一絲不露。撒謊騙人該像韓學愈那樣才行,要有勇氣堅持到底。自己太不成了,撒了謊還要講良心,真是大傻瓜。假如索性大膽老臉,至少高松年的欺負就可以避免。老實人吃的虧,騙子被揭破的恥辱,這兩種相反的痛苦,自己居然一箭雙雕地兼備了。
點擊載入更多
剩餘55%未讀

獲取文檔後可享受
購買後可發送文檔到郵箱
PC/APP端隨時閱讀下載
VIP免費獲取
分享
收藏
下載

❻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題。
陳球字伯真,下邳淮浦人也。球少涉儒學,善律令。陽嘉中,舉孝廉,稍遷繁陽令。
復辟公府,舉高第,拜侍御史。是時,桂陽黠賊李研等群聚寇鈔,陸梁荊部,州郡懦弱,不能禁。太尉楊秉表球為零陵太守。球到,設方略,期月間,賊虜消散。而州兵朱蓋等反,與桂陽賊胡蘭數萬人轉攻零陵。零陵下濕,編木為城,不可守備,郡中惶恐。掾吏白遣家避難,球怒曰:「太守分國虎符,受任一邦,豈顧妻子而沮國威重乎?復言者斬!」乃悉內吏人老弱,與共城守,弦大木為弓,羽矛為矢,引機發之,遠射千餘步,□殺傷眾。賊復激流灌城,球輒於內□地勢反決水淹賊。相拒十餘日,不能下。會中郎將度尚將救兵至,球募士卒,與尚共破斬朱蓋等。
光和元年,遷太尉,數月,□日食免。復拜光祿大夫。明年,為永樂少府,乃潛與司徒河間劉郃謀誅宦官。
初,郃兄侍中鯈,與大將軍竇武同謀俱死,故郃與球相結。事未及發,球復以書勸郃曰:「公出自宗室,位登台鼎,天下瞻望,社稷鎮衛,豈得雷同容容無違而已?今曹節等放縱為害,而久在左右,又公兄侍中受害節等,永樂太後所親知也。今可表徙衛尉陽球為司隸校尉,以次收節等誅之。政出聖主,天下太平,可翹足而待也。」又,尚書劉納以正直忤宦官,出為步兵校尉,亦深勸於郃。郃曰:「凶豎多耳目,恐事未會,先受其禍。」納曰:「公為國棟梁,傾危不持,焉用彼相邪?」郃許諾,亦結謀陽球。
球小妻,程璜之女,璜用事於宮中。節等頗得聞知,乃重賂於璜,且脅之。璜懼迫,以球謀告節,節因共白帝曰郃等常與藩國交通有惡意數稱永樂聲勢受取狼籍步兵校尉劉納及永樂少府陳球衛尉陽球交通書疏謀議不軌。帝大怒,策免郃,郃與球及劉納、陽球皆下獄死。球時年六十二。
(選自《後漢書·張王種陳列傳》,有刪改)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期月間,賊虜消散 期待
B、會中郎將度尚將救兵至 率領
C、乃潛與司徒河間劉郃謀誅宦官 暗中
D、尚書劉納以正直忤宦官 觸犯
6、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3分)
①遠射千餘步,□殺傷眾。
②數月,□日食免。
③球輒於內□地勢反決水淹賊。
A、①所②以③因
B、①其②以③於
C、①所②其③於
D、①而②因③與
7、對文中畫曲線斷句正確正確一項是 (3分)
A、節因共白帝/曰郃等常與藩國/交通有惡意/數稱永樂聲勢/受取狼籍/步兵校尉劉納及永樂少府/陳球衛尉陽球交通書疏/謀議不軌。
B、節因共白帝曰/郃等常與藩國/交通有惡意/數稱永樂聲勢/受取狼籍/步兵校尉劉納及永樂少府陳球/衛尉陽球交通/書疏謀議不軌。
C、節因共白帝曰/郃等常與藩國交通/有惡意/數稱永樂聲勢/受取狼籍/步兵校尉劉納及永樂少府陳球/衛尉陽球交通書疏/謀議不軌。
D、節因共白帝曰/郃等常與藩國/交通有惡意/數稱永樂/聲勢受取狼籍/步兵校尉劉納及永樂少府陳球/衛尉陽球交通/書疏謀議不軌。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桂陽一帶曾經寇賊橫行,陳球就任零陵太守後,盡職盡責,致力於消除賊患,最終通過放水淹賊的方法,消滅了李研等賊寇。
B、州兵朱蓋與胡蘭一同反叛,合力進攻零陵,零陵地勢低窪,城防簡陋,難以防守,城中兵弱,無法獨立擊退人數眾多的叛軍。
C、光和年間,宮中宦官在朝廷的勢力極為強大,陳球聯合司徒劉郃、尚書劉納、衛尉陽球,欲合謀誅滅曹節等宦官,拯救朝政。
D、陳球希望自己小妾的父親程璜能夠參與誅滅宦官的秘密行動,但程璜膽小,把陳球的計劃出賣給了曹節,以致陳球等均被害。
9、根據具體要求分別完成下列各題。(10分)
⑴將下列句子翻譯為現代漢語。(7分)
①太守分國虎符,受任一邦,豈顧妻子而沮國威重乎?(4分)
②公為國棟梁,傾危不持,焉用彼相邪?(3分)
⑵請找出能夠陳球「善用計謀」的三件事。(3分)
參考答案:
5.A期:滿一個(月)
6.A
7.C(節因共白帝曰:「郃等常與藩國交通,有惡意。數稱永樂聲勢,受取狼籍。步兵校尉劉納及永樂少府陳球、衛尉陽球交通書疏,謀議不軌。」)
8.C(A.文中沒有交待陳球具體是以什麼方法消滅李研等賊寇的;水淹的方法是用來暫時擋住朱蓋的叛軍的。B.不是朱蓋與胡蘭同時起兵反叛,而是朱蓋起兵反叛後聯合胡蘭進攻零陵。D.陳球沒有希望程璜參與他們的計劃。)
9.(1)①太守分掌國家的虎符,接受任命(治理)一個地區,難道可以只考慮(自己的)妻子兒女卻敗壞國家的威勢嗎?
[4分。「分」、「顧」、「妻子」,各1分;大意1分。]
②您是國家的棟梁,國家將要傾覆了,您不扶持,還要(您)這輔助的人干什麼呢?(或:怎麼樣用那個輔助的人呢?)
[3分。「傾危」、「相」,各1分;大意1分。]
(2)弦大木為弓,羽矛為矢,引機發之。球輒於內因地勢反決水淹賊。
今可表徙衛尉陽球為司隸校尉,以次收節等誅之。(每件事1分,共3分)
【參考譯文】
陳球字伯真,是下邳郡淮浦縣人。陳球年輕時就廣泛閱覽儒學經典,擅長於律法政令。陽嘉年間,被推薦為孝廉,漸漸升遷為繁陽縣令。
後來陳球又被公府徵召,(經過)考試及官吏考核成績優秀,被授予侍御史的官職。這時候,桂陽狡猾的賊寇李研等人聚集賊眾強搶掠奪,橫行荊楚一帶,當地州郡官軍怯懦軟弱,不能禁止(他們)。太尉楊秉上表推薦陳球為零陵太守。陳球到任後,制定征討的方法與策略,一月之間,李研等賊虜就被消滅驅散了。州兵朱蓋等人反叛,跟桂陽的賊寇胡蘭等幾萬人轉而攻打零陵。零陵地勢低窪潮濕,用木樁排列起來作為城牆,不能守衛防備,郡中的人驚慌失措。下屬官吏對陳球說,要他遣散家屬避難,陳球發怒說:「太守分掌國家的虎符,接受任命(治理)一個地區,難道可以只考慮(自己的)妻子兒女卻敗壞國家的威勢嗎?再說(這種話)的人就殺頭!」於是(陳球)集合所有官吏,包括年老體弱的,與他共同守衛城池,給粗大的木頭安上弦作成弓,把長矛裝上羽毛製成箭,拉動機關發射,可以射到一千多步以外,被這種武器殺傷的賊虜很多。賊虜又引河水灌進城內,陳球就在城內藉助地勢反過來放水淹賊。雙方對抗了十多天,賊虜沒法攻下(零陵)。適逢中郎將度尚率領救兵趕到,陳球招募士卒,與度尚一起擊破了朱蓋的部隊,並斬殺了朱蓋。
光和元年,(陳球)升為太尉,幾個月後,因為出現日食現象被免去官職。(後來)又被授予光祿大夫的官職。第二年,就任永樂少府,於是暗中與司徒河間人劉郃謀劃誅滅宦官。
起初,劉郃的哥哥侍中劉鯈,和大將軍竇武一同謀劃(誅滅宦官),都被宦官殺死,所以劉郃與陳球聯合起來(共同謀劃)。事情沒有到動手的時候,陳球又寫信勸劉郃說:「您是宗室的後代,地位在三公之首,被天下的人所敬仰,是國家的衛護者,難道可以隨聲附和容忍(宦官專權)不加反對?現在曹節這些人極為放肆成為(朝廷的)禍害,況且(他們)一直在皇上的左右,還有您的哥哥劉侍中也被曹節等人害死,這些都是永樂太後知道的。現在可以上表調衛尉陽球做司隸校尉,依次收捕曹節等人(然後)殺掉他們。(這樣),國家的政令(重新)出自聖明的君主,天下太平,很快可以到來。」同時,尚書劉納因為正直觸犯了宦官,降職為步兵校尉,(他)也對劉郃盡力勸說。劉郃說:「凶惡的宦官有很多耳目,只怕事情還未准備好,就先被他們禍害了。」劉納說:「您是國家的棟梁,國家將要傾覆了,您不扶持,還要(您)這輔助的人干什麼呢?」劉郃答應了,也與陽球一同謀劃。
陳球的小妾,是程璜的女兒,程璜在皇宮裡面做事。曹節等人稍微得知了(一些劉郃等人的謀劃),就對程璜用重金賄賂,並且威脅他。程璜很害怕,又被脅迫,(就)把陳球的謀劃告訴了曹節,於是曹節等人對皇帝說:「劉郃這幫人經常與藩國交往互通,有不好的企圖。多次宣示永樂太後的聲望勢力,接受(賄賂)很多。步兵校尉劉納和永樂少府陳球、衛尉陽球交往互通書信,圖謀商議犯法作亂。」皇帝大怒,下詔罷免劉郃,劉郃與陳球及劉納、陽球都被關進了監獄並被處死。陳球當時六十二歲。

❼ 蘇武傳全文翻譯

【《蘇武傳》全文翻譯】:

蘇武字子卿,年輕時,因為父親職任的關系而被任用,兄弟都作了皇帝的侍從官。蘇武逐漸被提升為漢宮栘園中管馬廄的官。當時漢朝廷不斷討伐匈奴,多次互派使節彼此暗中偵察。匈奴扣留了漢使節郭吉、路充國等前後十餘批。匈奴使節前來,漢朝廷也扣留了人來抵押。 天漢元年,且鞮剛剛立為單於,唯恐受到漢的襲擊,於是說:「漢皇帝,是我的長輩。」全部送還了漢廷使節路充國等人。漢武帝贊許他這種合乎情理的做法,於是派遣蘇武以中郎將的身份出使,持旄節護送扣留在漢的匈奴使者回國,趁便送給單於很豐厚的禮物,以答謝他的好意。 蘇武同副中郎將張勝以及臨時委派的使臣屬官常惠等,加上招募來的士卒、偵察人員百多人一同前往。已經到了匈奴那裡,備辦了一些禮品送給單於。單於漸漸倨傲,不是漢所期望的那樣。

匈奴正要派送蘇武等人的時候,適逢緱王與長水校尉虞常等人在匈奴內部謀反。緱王是昆邪王姐姐的兒子,與昆邪王一起降漢,後來又跟隨浞野侯陷沒在匈奴,以及衛律所帶領的那些被迫投降匈奴的人中,暗中共同策劃綁架單於的母親閼氏歸漢。正好碰上蘇武等人到匈奴。虞常在漢的時候,一向與副使張勝有交往,私下拜訪張勝,說:「聽說漢天子很怨恨衛律,我虞常能為漢廷埋伏弩弓將他射死。我的母親與弟弟都在漢,希望得到皇帝的賞賜。」張勝許諾了他,把財物送給了虞常。

一個多月後,單於外出打獵,只有閼氏和單於的子弟在家。虞常等七十餘人將要起事,其中一人夜晚逃走,告發了這件事。單於子弟發兵與他們交戰,緱王等都戰死;虞常被活捉。單於派衛律審理這一案件。張勝聽到這個消息,擔心他和虞常私下所說的那些話被揭發,便把事情經過告訴了蘇武。蘇武說:「事情到了如此地步,這樣一定會牽連到我們。受到侮辱才去死,更對不起國家!」因此想自殺。張勝、常惠一起制止了他。虞常果然供出了張勝。單於大怒,召集許多貴族前來商議,想殺掉漢使者。左伊秩訾說:「假如是謀殺單於,又該用什麼更嚴的刑法呢?應當都叫他們投降。」

單於派衛律召喚蘇武來受審訊。蘇武對常惠說:「喪失氣節、玷辱使命,即使活著,還有什麼臉面回到家鄉去呢!」說著拔出佩帶的刀自刎,衛律大吃一驚,親自抱住、扶好蘇武,派人騎快馬去找醫生。醫生在地上挖一個坑,在坑中點燃微火,然後把蘇武臉朝下放在坑上,輕敲他的背部,讓淤血流出來。蘇武本來已經斷了氣,這樣過了好半天才恢復氣息。常惠等人哭泣著,用車子把蘇武抬回營帳。單於認為蘇武的氣節值得敬佩,早晚派人探望、問候蘇武,而把張勝逮捕監禁起來。

蘇武的傷勢逐漸好了。單於派使者通知蘇武,一起來審處虞常,想借這個機會使蘇武投降。劍斬虞常後,衛律說:「漢使張勝,謀殺單於親近的大臣,判處死罪。單於招降的人,赦免他們的罪。」舉劍要擊殺張勝,張勝請求投降。衛律對蘇武說:「副使有罪,應該連坐到你。」蘇武說:「我本來就沒有參與謀劃,又不是他的親屬,怎麼談得上連坐?」衛律又舉劍對准蘇武,蘇武巋然不動。衛律說:「蘇君!我衛律以前背棄漢廷,歸順匈奴,幸運地受到單於的大恩,賜我爵號,讓我稱王;擁有奴隸數萬、馬和其他牲畜滿山,如此富貴!蘇君你今日投降,明日也是這樣。白白地用身體給草地做肥料,又有誰知道你呢!」蘇武毫無反應。衛律說:「你通過我而投降,我與你結為兄弟;今天不聽我的安排,以後再想見我,還能得到機會嗎?」 蘇武痛罵衛律說:「你做人家的臣下,不顧及恩德義理,背叛皇上、拋棄親人,在異族那裡做投降的奴隸,我為什麼要見你!況且單於信任你,讓你決定別人的死活,而你卻居心不平,不主持公道,反而想要使漢皇帝和匈奴單於二主相鬥,旁觀兩國的災禍和損失!南越王殺漢使者,結果九郡被平定。宛王殺漢使者,自己頭顱被懸掛在宮殿的北門。朝鮮王殺漢使者,隨即被討平。唯獨匈奴未受懲罰。你明知道我決不會投降,想要使漢和匈奴互相攻打。匈奴的災禍,將從殺死我蘇武開始了!」

衛律知道蘇武終究不可脅迫投降,報告了單於。單於越發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蘇武囚禁起來,放在大地穴裡面,斷絕供應,不給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蘇武卧著嚼雪,同氈毛一起吞下充飢,幾日不死。匈奴認為這是神在幫他,就把蘇武遷移到北海邊沒有人的地方,讓他放牧公羊,公羊生了小羊才能回來。分開他的隨從官吏常惠等人,分別投放到另外的地方。蘇武遷移到北海後,公家發給的糧食不來,挖野鼠穴里藏的草食充飢。拄著漢朝的旄節牧羊,睡覺、起來都拿著,以致系在節上的氂牛尾毛全部脫盡。一共過了五、六年,單於的弟弟於靬王到北海上打獵。蘇武擅長結網和紡制系在箭尾的絲繩,矯正弓弩,於靬王頗器重他,供給他衣服、食品。三年多過後,於靬王得病,賜給蘇武馬匹和牲畜、盛酒酪的瓦器、圓頂的氈帳篷。王死後,他的部下也都遷離。這年冬天,丁令部落盜去了蘇武的牛羊,蘇武又陷入窮困。

當初,蘇武與李陵都為侍中。蘇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投降匈奴,不敢訪求蘇武。時間一久,單於派遣李陵去北海,為蘇武安排了酒宴和歌舞。李陵趁機對蘇武說:「單於聽說我與你交情一向深厚,所以派我來勸說足下,願謙誠地相待你。你終究不能回歸本朝了,白白地在荒無人煙的地方受苦,你對漢廷的信義又怎能有所表現呢?以前你的大哥蘇嘉做奉車都尉,跟隨皇上到雍棫陽宮,扶著皇帝的車駕下殿階,碰到柱子,折斷了車轅,被定為大不敬的罪,用劍自殺了,只不過賜錢二百萬用以下葬。你弟弟孺卿跟隨皇上去祭祀河東土神,騎著馬的宦官與駙馬爭船,把駙馬推下去掉到河中淹死了。騎著馬的宦官逃走了。皇上命令孺卿去追捕,他抓不到,因害怕而服毒自殺。我離開長安的時候,你的母親已去世,我送葬到陽陵。你的夫人年紀還輕,聽說已改嫁了,家中只有兩個妹妹,兩個女兒和一個男孩,如今又過了十多年,生死不知。人生像早晨的露水,何必長久地像這樣折磨自己!我剛投降時,精神恍惚,幾乎要發狂,自己痛心對不起漢廷,加上老母拘禁在保宮,你不想投降的心情,怎能超過當時我李陵呢!並且皇上年紀大了,法令隨時變更,大臣無罪而全家被殺的有幾十家,安危不可預料。你還打算為誰守節呢?希望你聽從我的勸告,不要再說什麼了!」 蘇武說:「我蘇武父子無功勞和恩德,都是皇帝栽培提拔起來的,官職升到列將,爵位封為通侯,兄弟三人都是皇帝的親近之臣,常常願意為朝廷犧牲一切。現在得到犧牲自己以效忠國家的機會,即使受到斧鉞和湯鑊這樣的極刑,我也心甘情願。大臣侍奉君王,就像兒子侍奉父親,兒子為父親而死,沒有什麼可遺憾的,希望你不要再說了!」

李陵與蘇武共飲了幾天,又說:「你一定要聽從我的話。」蘇武說:「我料定自己已經是死去的人了!您一定要逼迫我投降,那麼就請結束今天的歡樂,讓我死在你的面前!」李陵見蘇武對朝廷如此真誠,慨然長嘆道:「啊,義士!我李陵與衛律罪孽深重,無以復加!」於是眼淚直流,浸濕了衣襟,告別蘇武而去。

漢昭帝登位,幾年後,匈奴和漢達成和議。漢廷尋求蘇武等人,匈奴撒謊說蘇武已死。後來漢使者又到匈奴,常惠請求看守他的人同他一起去,在夜晚見到了漢使,原原本本地述說了幾年來在匈奴的情況。告訴漢使者要他對單於說:「天子在上林苑中射獵,射得一隻大雁,腳上系著帛書,上面說蘇武等人在北海。」漢使者萬分高興,按照常惠所教的話去責備單於。單於看著身邊的人十分驚訝,對漢使懷有歉意的說:「蘇武等人的確還活著。」單於召集蘇武的部下,除了以前已經投降和死亡的,總共跟隨蘇武回來的有九人。蘇武於漢昭帝始元六年春回到長安。蘇武被扣在匈奴共十九年,當初壯年出使,等到回來,胡須頭發全都白了。


【《蘇武傳》原文】:

《蘇武傳》(節選)

班固〔兩漢〕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並為郎。稍遷至栘中廄監。時漢連伐胡,數通使相窺觀。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後十餘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天漢元年,且鞮侯單於初立,恐漢襲之,乃曰:「漢天子我丈人行也。」盡歸漢使路充國等。武帝嘉其義,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送匈奴使留在漢者,因厚賂單於,答其善意。武與副中郎將張勝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餘人俱,既至匈奴,置幣遺單於;單於益驕,非漢所望也。

方欲發使送武等,會緱王與長水虞常等謀反匈奴中。緱王者,昆邪王姊子也,與昆邪王俱降漢,後隨浞野侯沒胡中,及衛律所將降者,陰相與謀劫單於母閼氏歸漢。會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漢時,素與副張勝相知,私候勝曰:「聞漢天子甚怨衛律,常能為漢伏弩射殺之,吾母與弟在漢,幸蒙其賞賜。」張勝許之,以貨物與常。

後月余,單於出獵,獨閼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餘人慾發,其一人夜亡,告之。單於子弟發兵與戰,緱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單於使衛律治其事,張勝聞之,恐前語發,以狀語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見犯乃死,重負國。」欲自殺,勝、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張勝。單於怒,召諸貴人議,欲殺漢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謀單於,何以復加?宜皆降之。」

單於使衛律召武受辭。武謂惠等:「屈節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引佩刀自刺。衛律驚,自抱持武,馳召醫。鑿地為坎,置熅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氣絕,半日復息。惠等哭,輿歸營。單於壯其節,朝夕遣人候問武,而收系張勝。

武益愈,單於使使曉武,會論虞常,欲因此時降武。劍斬虞常已,律曰:「漢使張勝謀殺單於近臣,當死。單於募降者赦罪。」舉劍欲擊之,勝請降。律謂武曰:「副有罪,當相坐。」武曰:「本無謀,又非親屬,何謂相坐?」復舉劍擬之,武不動。律曰:「蘇君,律前負漢歸匈奴,幸蒙大恩,賜號稱王,擁眾數萬,馬畜彌山,富貴如此!蘇君今日降,明日復然。空以身膏草野,誰復知之!」武不應。律曰:「君因我降,與君為兄弟;今不聽吾計,後雖復欲見我,尚可得乎?」武罵律曰:「汝為人臣子,不顧恩義,畔主背親,為降虜於蠻夷,何以汝為見!且單於信汝,使決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兩主,觀禍敗!南越殺漢使者,屠為九郡。宛王殺漢使者,頭縣北闕。朝鮮殺漢使者,即時誅滅。獨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兩國相攻。匈奴之禍,從我始矣。」

律知武終不可脅,白單於。單於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絕不飲食。天雨雪。武卧嚙雪,與旃毛並咽之,數日不死。匈奴以為神。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羝乳乃得歸。別其官屬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廩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杖漢節牧羊,卧起操持,節旄盡落。積五六年,單於弟於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網紡繳,檠弓弩,於靬王愛之,給其衣食。三歲余,王病,賜武馬畜、服匿、穹廬。王死後,人眾徙去。其冬,丁令盜武牛羊,武復窮厄。

初,武與李陵俱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單於使陵至海上,為武置酒設樂。因謂武曰:「單於聞陵與子卿素厚,故使陵來說足下,虛心欲相待。終不得歸漢,空自苦亡人之地,信義安所見乎?前長君為奉車,從至雍棫陽宮,扶輦下除,觸柱折轅,劾大不敬,伏劍自刎,賜錢二百萬以葬。孺卿從祠河東後土,宦騎與黃門駙馬爭船,推墮駙馬河中溺死,宦騎亡,詔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飲葯而死。來時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陽陵。子卿婦年少,聞已更嫁矣。獨有女弟二人,兩女一男,今復十餘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時,忽忽如狂,自痛負漢,加以老母系保宮。子卿不欲降,何以過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復誰為乎?願聽陵計,勿復有雲。」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為陛下所成就,位列將,爵通侯,兄弟親近,常願肝腦塗地。今得殺身自效,雖蒙斧鉞湯鑊,誠甘樂之。臣事君,猶子事父也。子為父死,亡所恨,願無復再言!」

陵與武飲數日,復曰:「子卿壹聽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請畢今日之歡,效死於前!」陵見其至誠,喟然嘆曰:「嗟呼,義士!陵與衛律之罪上通於天!」因泣下沾衿,與武決去。

昭帝即位,數年,匈奴與漢和親。漢求武等,匈奴詭言武死。後漢使復至匈奴,常惠請其守者與俱,得夜見漢使,具自陳道。教使者謂單於,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荒澤中。使者大喜,如惠語以讓單於。單於視左右而驚,謝漢使曰:「武等實在。」

單於召會武官屬,前以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武留匈奴凡十九歲,始以強壯出,及還,須發盡白。


【《蘇武傳》賞析】:

《蘇武傳》是《漢書》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它記述了蘇武出使匈奴,面對威脅利誘堅守節操,歷盡艱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跡,生動刻畫了一個「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愛國志士的光輝形象。作者採用寫人物傳記經常運用的縱式結構來組織文章,以順敘為主,適當運用插敘的方法,依時間的先後進行敘述,脈絡清晰,故事完整。文章大致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即文章的第1、2段,介紹了蘇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文章一開始寫道:「時漢連伐胡,數通使相窺觀。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後十餘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蘇武出使匈奴的這一背景,表明蘇武出使時的嚴酷歷史環境,同時交代了匈奴盡管「盡歸漢使路充國等」卻只是因為「且鞮侯單於初立,恐漢襲之」的緩兵之計,並非真心和好。所以當漢武帝派蘇武護送扣留在漢朝的匈奴使者還朝,並「厚賂單於」時,「單於益驕」,這也是後來單於悍然扣留蘇武一行的原因。

第二部分即文章第3~8段,重點記述了蘇武留胡十九年備受艱辛而堅持民族氣節的事跡。這部分也是文章著力描寫的部分,以精彩的筆墨描寫了蘇武反抗匈奴統治者招降的種種斗爭情形。具體描寫到匈奴招降共有三次:第一次是衛律軟硬兼施想迫使蘇武投降,被蘇武正氣凜然的怒斥所喝退,雙方矛盾斗爭激烈,場面緊張。接著寫匈奴企圖用艱苦的生活條件來消磨蘇武的鬥志,把他囚禁於地窖中,使他備受飢寒,接著流放蘇武到荒無人煙的北海讓他牧羊。然而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中,蘇武不可磨滅的愛國精神再一次粉碎了匈奴的險惡用心。他手握漢節──國家民族的象徵,在九死一生中維持著一個使者的使命。這時斗爭是相對緩和的,直接表現的是蘇武與自然環境做斗爭。第三次是故友李陵勸降。這段描寫不但表現了蘇武可貴的氣節,同時也刻畫了叛將李陵的復雜心態。他那尚未泯滅的愛國之情、羞惡之心在蘇武的崇高境界面前被喚醒了,其內心剖白真實感人。李陵在勸蘇武時曾說:「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這是作者借李陵之口表達對漢武帝動輒殺戮大臣的殘忍行為的不滿,也是《漢書》中少有的表現批判統治者的進步思想傾向之處。而蘇武與李陵的對答針鋒相對,波瀾起伏,非常精彩,人物之聲氣躍然紙上。此處蘇武的斗爭對象是交情很深而今已是敵對陣營的故友,雙方的心態都比較復雜,而作者的描寫也很到位,是這部分最出彩之處。

第三部分即文章最後一段,介紹了蘇武被放回國的經過。課文最後一句「留匈奴凡十九歲,始以強壯出,及還,須發盡白」,看似平實記述,細細品味卻包含著作者諸多感情。人生不過百年,十九年何其太長!蘇武「強壯出」,出使時正當壯年,及回歸故國時已是「須發盡白」,一生大好時光都在煎熬中過去了,作者的嘆惋之情溢於言表,而能為信念堅執如此確實令人敬佩!幸而雖歷盡磨難,終於完成了使者的任務,維護了國家尊嚴,保持了民族氣節,且榮歸故里,作者欣慰之感也顯而易見。可以說這句表達的是作者與讀者共同的心聲。

為了表現蘇武的性格、氣節及始終不渝的愛國精神,文章在記「行」時又著力於環境及細節的描寫。如蘇武自刺一節,被置於地坎溫火之上,「蹈背出血,氣絕復甦」,充滿悲壯色彩。而周圍人的反應是「衛律驚,自抱持武」「惠等哭,輿歸營」「單於壯其節」。這一驚、一哭、一壯的細節描寫充分襯托出蘇武的錚錚鐵骨及高尚情操。文章語言千錘百煉,儉省精凈,刻畫人物入骨三分,將史家筆法與文學語言較好地結合起來。

自從班固的《漢書》問世以後,蘇武的英名就反復出現在歷代的詩詞、散文、辭賦、戲曲、小說之中。他的感天地、泣鬼神的愛國主義精神,一直為人們所稱道。《蘇武傳》附見於《漢書·李廣蘇建傳》。《李廣傳》基本上照錄《史記·李將軍列傳》,《蘇建傳》只有短短幾行,而《蘇武傳》則是班固傾全力為之的。在《漢書》中,此傳是最能顯示班固塑造人物形象的藝術才華的優秀篇章之一。

堅強個性、民族氣節、愛國意志三個方面是構成蘇武形象的主要特徵。作者在刻畫這些特徵時頗費藝術匠心。

首先是剪裁得法。范曄稱贊班固「文贍而事詳」,「詳而有體」(《後漢書·班固傳論》),很為中肯。本文詳敘蘇武出使匈奴被扣留的曲折經歷而略敘回國以後的事跡,這有利於突出蘇武的愛國主義精神。蘇武在匈奴一共十九年,作者對這十九年的生活也沒有採用編年紀的方式來描寫,而是詳寫匈奴方面勸降、逼降和蘇武的拒降。至於蘇武在匈奴娶胡婦生子的事情只在文章的後半部分略提一筆。這同樣有利於突出蘇武的愛國主義精神。在略寫的第三部分,作者也不是一味簡略,對於蘇武身後得以畫圖麒麟閣的榮寵就寫得很詳細。由此可見,本文不僅做到了詳其所當詳,略其所當略,而且詳中有略,略中有詳,充分顯示了作者在剪裁方面的精思。

其次是對比鮮明。本文安排的對比主要有這樣幾處:一是與張勝對比。作者寫張勝的見利忘義、喪失骨氣,襯託了蘇武的深明大義和富於骨氣;寫張勝的遇事束手無策,對國家不負責任,襯託了蘇武的臨事不懼、對國家高度負責。二是與衛律對比。作者暴露了衛律賣國求榮的可鄙的內心世界,這就更加突出了蘇武的崇高的民族氣節。三是與李陵對比。李陵善於偽裝。他裝出滿肚子委曲的樣子,極力埋怨漢武帝對待臣下太刻薄。宋代呂祖謙曾經指出:「當陵之海上說蘇武,陵母固未誅也,而激切捭闔,指斥漢失,若必欲降武者,則此言豈可盡信哉!」(《漢書評林》引)盡管李陵後來又裝出關心蘇武生活的樣子,賜以牛羊,但蘇武確實沒有相信他的話。李陵斤斤計較於一家一己的恩怨,置國家民族利益於不顧;而蘇武則置一家一己的恩怨於不顧,一心一意為國家民族利益著想。兩種思想,兩種胸懷,有如天淵之別。李陵越說得委婉動聽,就越顯得渺小可鄙;蘇武越沉默寡言,就越顯得可敬可佩。事情發展到後來,連李陵自己前後的言行也構成了對比。開始時甘於充當一名無恥的說客,經與蘇武多次交談,方始認識到人間還有「羞恥」二字,不得不自訟道:「嗟乎,義士!陵與衛律之罪上通於天!」這是第一層對比。動員蘇武投降時說得頭頭是道,及至看到蘇武回國時又哭得哀哀欲絕。這是第二層對比。他終於認識到自己幹了一件多麼愚蠢的事情。對於變節者來說,只配忍辱偷生,悄悄地苟延殘喘,但他連這點自由也沒有,必須身不由己地去充當說客,結果是扮演了一個可憐蟲的角色。當蘇武的英名彪炳青史之時,正是他的叛國者的靈魂被公諸於世之日。在李陵餞別蘇武的宴會上,蘇武不會片言不發,但作者卻不著蘇武一語,只是淋漓盡致地刻畫李陵悔恨、懊喪、羞慚的種種表現,對比的色彩異常鮮明。就蘇武形象的塑造而言,這也可以說是「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因為蘇武的光輝形象已經栩栩如生地活現在讀者的面前了。


【詞句注釋】:


【作者簡介】:

班固(32—92),東漢史學家、文學家。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陝西咸陽)人。少善屬文,因續作其父班彪《史記後傳》,為人告發私改國史,下獄。經弟班超上書力辯,得釋。後任蘭台令史,轉為郎,典校秘書,成《漢書》。後從大將軍竇憲遠征匈奴,為中護軍。竇憲得罪,班固亦受牽連,下獄死。有集十七卷,已佚,明人輯有《班蘭台集》。


【創作背景】:

蘇武是西漢大臣。他出使匈奴,正當漢朝與匈奴的關系有所改善、兩國矛盾有所緩和的時期。匈奴方面先做出友好姿態,把以往扣留的漢朝使臣全部放回。漢武帝為了答謝匈奴方面的好意,也採取了同樣的行動,派蘇武護送以往扣留在漢朝的匈奴使臣回國。按常情而言,蘇武是一個和平使者。他的出使應該是愉快而順利的,但事情的發展卻出乎意料。當時,匈奴恰巧發生了一次情節嚴重的謀反事件。謀反者的首領緱王計劃綁架匈奴單於的母親閼氏,投奔漢朝。謀反者的另一首領虞常原是漢臣,他企圖刺殺叛漢降敵、當了匈奴大臣的衛律。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副使張勝。張勝沒有向蘇武報告,私下支持他們的行動。從國家關繫上說,張勝的做法損害了漢朝的信義,有悖於兩國通好的宗旨,使漢使處於理虧的地位。虞常曾對張勝說:「聞漢天子甚怨衛律,常能為漢伏弩射殺之。吾母與弟在漢,幸蒙其賞賜。」可見其出發點並不是真正愛國。

緱王原是歸附漢朝的匈奴貴族,他重新陷沒匈奴中是因為漢武帝派他隨浞野侯趙破奴去接應左大都尉。左大都尉是匈奴貴人,他企圖刺殺單於降漢。單於及時粉碎了這一陰謀,並發兵俘獲了趙破奴的軍隊。這些不愉快的往事,本該隨著兩國關系的改善而不再重演,但緱王的思想沒有跟上形勢的發展,仍然重復上一次的冒險行動,結果兵敗被殺,虞常被生擒。事態的發展,不可避免地牽涉到了漢朝的使臣。蘇武遇到了一道事先沒有想到的難題,而作者正是抓住了蘇武在解決這道難題的過程中的表現,刻畫了他的光輝形象。


【表達主題】:

《蘇武傳》是漢代史學家、文學家班固創作的史傳文。這篇文章按蘇武一生經歷的主要關節,大致可以劃為三個部分:開頭兩段為第一部分,寫蘇武奉命出使匈奴,以通和好;中間十一段為第二部分,寫蘇武在匈奴遇到意外情況而被扣留及後被放回的經過;最後四段為第三部分,寫蘇武返漢以後受尊寵的情形。全文語言千錘百煉,儉省精凈,將史家筆法與文學語言較好地結合起來,刻畫人物入骨三分。


【名家點評】:

❽ 唐玄宗奪取政權

一、太平公主的家族
介紹太平公主之前,應該先談談她的家族。因為唐代正處於貴族社會向官僚社會的過渡階段,貴族的勢力在唐代特別是在唐前期的政治中還發揮著重要作用。各地域各層次貴族之間的分化重組是唐前期政治的重要內容之一。在這種大的社會環境下,出身和家族對一個人生活經歷的影響非常大,特別是對於處在政治漩渦中心的人物比如太平公主來說,更是如此。太平公主的父親是唐高宗李治。李氏家族雖是皇族,但在當時並不是第一等的高門大族。從唐高祖建立唐朝以後,幾代皇帝都對傳統的一等大族特別是山東士族採取了又拉又打的政策,而以抑制為主。就在唐高宗顯慶四年(659)還下詔禁止太原王氏、滎陽鄭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等「自為婚姻」(《資治通鑒》卷200),以削弱山東士族的勢力。當時皇族也多與當世名臣或關中、代北貴族聯姻,而基本不與山東士族通好。這一政策直接影響了太平公主的婚姻。

太平公主的母親是武則天。武氏家族是一個地道的小族。武則天的父親可能是一個木材商人,她的母親楊氏則來歷不明。武則天當皇後前後,曾編造她母親是隋宗室遂寧郡公楊達的女兒,但她的心中其實是沒有底的。因此當有人瞧不起她的家族時,她還會十分生氣。當時的人也清楚這一點,一直拿武氏當小族看。駱賓王在那篇著名的討伐武則天的《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中就直斥武則天「地實寒微」。這個小小的武氏家族與山東士族相比,有一個很大的特點是「不守禮法」。比如我們看到:武則天的母親楊氏可以和外孫子賀蘭敏之私通;武則天的姐姐韓國夫人在丈夫死後和妹夫(即唐高宗)私通,並把她的女兒也送進宮,侍奉舅舅(即唐高宗);武則天養有許多男寵為眾所周知;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與表嫂(或表弟妹)韋皇後私通;武則天的外甥賀蘭敏之姦汙了表嫂(或表弟妹)楊氏(即太子妃)等。太平公主從小就生活在這樣一個家族裡,她不可能不受到這種風氣的很大影響。

二、太平公主的生活
太平公主姓李,沒有名字留下來。這不獨是太平公主,唐代的公主包括皇後都沒有名字留下。比如唐太宗的皇後長孫氏,歷來是「皇後」的典範,但她也沒有名字。武則天如果不當皇帝,也沒有名字,當了皇帝之後,才給自己起了個名字叫「武ぁ薄K潮闥狄瘓洌現在稱「武ぁ蔽「武則天」其實是不倫不類的。因為「則天」只是武氏的尊號,可以叫「則天皇帝」「則天皇後」,但不能叫「武則天」。這就好像一般不稱唐太宗皇後為「長孫文德」一樣。不過約定俗成,現在叫「武則天」關系也不大就是了。

太平公主是武則天的小女兒,上面有四個哥哥,其中三哥李顯即後來的唐中宗、四哥李旦即後來的唐睿宗。太平公主的出生年月我們不知道。由於她最小的哥哥李旦(睿宗)生於龍朔二年(662年),所以她最早出生於龍朔三年(663年)。又由於她很可能死於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因此她最多活了50歲。

關於太平公主的長相,史書說是「豐碩,方額廣頤」(《舊唐書·太平公主傳》,以下出自舊、新唐書《太平公主傳》者,不再出注),也就是方額頭寬下巴,體態豐滿。武則天曾說太平公主「類己」。這可能有兩種意義,一是說女兒長的像自己,另外就是說女兒的性格愛好與自己類似。太平公主「多權略」,喜參政,這與武則天相似;她在武則天晚年將張昌宗推薦給母親作男寵,這種情趣與武則天也是一致的。電視劇製造出的許多武則天和太平公主母女間的矛盾,基本上沒有根據。

太平公主幼時常到姥姥楊氏家去。當時表哥賀蘭敏之因和楊氏私通,也常在姥姥家。在太平公主來往於姥姥家的日子裡,她可能遭到過表哥的強奸 。《舊唐書·賀蘭敏之傳》說:「時太平公主尚幼,往來榮國(指武則天母親楊氏)之家,宮人侍行,又嘗為(賀蘭)敏之所逼。俄而姦汙事發,配流雷州,行至韶州,以馬韁自縊而死」。武則天可以容忍外甥與自己的母親私通,但不能容忍他姦汙自己鍾愛的小女兒,因此這件事一出,就堅決把賀蘭敏之除掉了。這件事發生時太平公主最大不超過8歲,它對太平公主的影響可想而知。在以後的歲月中,太平公主私生活上的混亂既與家族和社會風氣的影響有關,也與她幼時的經歷不無關系。從史書記載看,與太平公主私通的起碼有三人。一個是「胡僧惠范,家富於財寶,善事權貴,公主與之私,奏為聖善寺主,加三品,封公,殖貨流於江、劍」。這個惠范和尚倚仗太平公主,做了許多壞事。另一個是宰相崔氵是。崔長得很漂亮,但品性不好。他曾把他的妻子和兩個女兒都送去侍候太子,自己也「私侍太平公主」(《資治通鑒》卷210)。還有一個是司禮丞高戩。關於高戩,我們知之甚少,只知道他是「太平公主之所愛也」(《資治通鑒》卷207)。電視劇寫太平公主,只寫她的情不寫她的欲,這就從大的方面不符合當時的社會風尚、太平公主的家族背景,以及她的個人經歷。

太平公主有過兩次婚姻。第一次是與薛紹。大約在太平公主14、5歲時,有一次她穿上武官的服飾在父母(唐高宗和武則天)面前跳舞。父母笑著問她:「你又做不了武官,為何要這樣?」她回答說:「將它賜給駙馬可以嗎?」這件事或可看作太平公主「青春期」的騷動。唐高宗看出了她的這種要求,用史書的話說就是「帝識其意,擇薛紹尚之」。為什麼要選擇薛紹呢?前面講過,作為皇族的李氏家族在唐前期基本只和非山東士族的家族聯姻,薛氏正是這樣的大族。因此薛氏是李唐家族的傳統姻親。薛紹的父親就是駙馬,母親也是公主(城陽公主)。武則天後來的男寵薛懷義本不姓薛,只是武則天想讓他冒充大族,才令他改姓薛,並「令與太平公主婿薛紹合族,令(薛)紹以季父事之」(《舊唐書·薛懷義傳》),可見薛氏家族在唐皇室中的地位。至於為什麼選擇薛紹,恐怕是唐高宗的意思。武則天似乎對薛紹並不十分滿意,不滿意的原因仍然是因為薛紹兄弟的妻子不是貴族。武則天說:「我女豈可使與田舍女為妯娌邪!」(《資治通鑒》卷202)武則天既然對薛紹不大滿意,為什麼同意了這樁婚事呢?這其中可能有個外在的原因。原來在這一時期吐蕃開始強大,唐蕃幾次戰爭都以唐軍的失敗而告終。到調露元年(679)吐蕃前來求和親,並點名要太平公主。武則天只有這一個女兒,自然不願讓她嫁走,但又不願得罪吐蕃,以至想出了將太平公主變為道士「以拒和親」的主意。太平公主不願為道士,吐蕃的要求又沒有收回,唯一的辦法就只有盡快為太平公主找一個駙馬了。永隆二年(681)公主與薛紹結婚。婚禮非常隆重。太平公主與薛紹的婚姻持續了7年,育有兩男兩女。到武則天執政的垂拱四年(688),薛紹被誣告與唐宗室琅琊王李沖通謀反對武則天,「杖一百,餓死於獄」(《資治通鑒》卷204)。薛紹之死或許與武則天當年就對他兄弟不滿有關。另一個原因是武則天就要改「唐」為「周」,她需要為女兒找一個武家的女婿了。

武則天一開始為太平公主挑選的女婿是侄子武承嗣。後來由於武承嗣有病,就沒有成婚。武承嗣看來身體是不太好,在這次議婚的三、四年後就病故了。於是武則天又選擇了她的一個堂侄武攸暨做她的女婿。武攸暨此時已有妻室,武則天暗地使人殺掉他的妻子,強行將他配給太平公主做丈夫。武則天為什麼一定要選擇武攸暨我們已經不得而知,推測可能是因為武攸暨「沉謹和厚,於時無忤」(《新唐書·武攸暨傳》),是個比較可靠、可以和太平公主長久生活的人。至於為什麼那麼著急讓武攸暨配太平公主甚至不惜採用殺妻的手段,可能是因為武則天想在她稱帝前將女兒的婚事即與武氏聯姻的事情安排好。載初元年(690)七月,太平公主嫁給了武攸暨。兩個月後的九月,武則天稱帝,改「唐」為「周」,封武氏子十四人為王,武攸暨被封為千乘郡王。太平公主與武氏聯姻,使她被武則天很好地保護起來,避免了李氏子弟可能遭到的不測。武攸暨與太平公主育有兩男一女,延和元年(712)即太平公主死的前一年病故,與太平公主一起生活了22年。

太平公主的兩次婚姻都是父母安排的政治聯姻,只是由於形勢的變化,才先後選擇了薛氏家族和武氏家族。電視劇對太平公主婚姻的描寫不僅不同於史書的記載,而且違背了當時的歷史大氛圍。太平公主的生活非常奢侈。她在沒有勢力時就已經「崇飾邸第」,有了勢力後更是「田園遍於近甸膏腴」,家中的男女僕人有千人之多,「外州供狗馬玩好滋味,不可紀極」。她「食」的實封,曾達到過1萬戶。唐前期制度,食實封就是享受戶丁交納的租稅。太平公主「食」的戶都按大戶計算,一戶七丁。若一丁交絹二匹,太平公主一年僅得絹就有十四萬匹,而當時國家年收入絹多則百萬,少只有七、八十萬匹,則太平公主的收入敵上了國家收入的百分之十幾到百分之二十!太平公主的這種聚財在這里就不僅僅是貪欲和奢侈,更是國家經濟的一大禍害了。這無疑會引來正直之士的反對。太平公主後來在政治斗爭中的失敗,與她這種在經濟上的橫征暴斂實在有著很大的關系。

三、太平公主與政治
太平公主是作為一個政治人物活躍在歷史舞台上的。她一生參與了三次大的政治斗爭,並且捲入的程度一次比一次深,起的作用也一次比一次大。

早在武則天執政時期,太平公主就常常「預謀議」,但武則天沒有允許她公開從政。武則天晚期,為了除掉給她製造了很多麻煩的男寵薛懷義,曾讓太平公主幫過忙。《舊唐書·薛懷義傳》說武則天「令太平公主擇膂力婦人數十,密防慮之。人有發其陰謀者,太平公主乳母張夫人令壯士縛而縊殺之,以輦車載屍送白馬寺」。但是《資治通鑒》卷205則說武則天「使建昌王武攸寧帥壯士毆殺之,送屍白馬寺」,似乎太平公主沒有參預此事。再查《新唐書·則天武後傳》,說是武則天「密詔太平公主擇健婦縛之殿中,命建昌王武攸寧、將作大匠宗晉卿率壯士擊殺之,以畚車載屍還白馬寺」。事情的真實情況究竟如何我們已經不能詳知,合理的推論應該是:太平公主參與了這件事,但出現在公開場合的是其他人,所以公開的記錄(比如《實錄》)記的也是其他人。《資治通鑒》依據的就是《實錄》。這件事可以看作太平公主在武則天執政期與政治關系的縮影,即她只是在幕後參與謀議,而基本沒有公開出面參政。從此事還可看出,太平公主的處事態度與武則天是高度一致的。

太平公主參與的第一次政治斗爭是張柬之等起兵誅殺張易之張昌宗兄弟。武則天晚年,張易之兄弟倚仗武則天的寵愛,權勢沖天。他們利令智昏,大有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的勢頭。武則天長安元年(701),張氏兄弟將私自議論他們的邵王李重潤、其妹永泰郡主、妹夫魏王武延基下獄逼死。這就不僅得罪了李氏,也得罪了武氏,迫使他們聯合起來反對二張。神龍元年(705),張柬之等聯合右羽林衛大將軍李多祚起兵誅二張,迫武則天傳位於中宗,並改「周」為「唐」。太平公主參與了這次斗爭,但似乎只是「預誅張易之謀」,並沒有什麼實際行動。斗爭勝利後,她因功被封為「鎮國太平公主」。太平公主參與此事的原因可能有二:其一是她作為李氏女、武氏媳,不能容忍張氏兄弟掌權。再一個可能是私人原因,即張昌宗誣陷她所愛的情人高戩,把高戩投入了監獄。李重潤兄妹都是唐中宗的子女,後來李重潤被追封為懿德太子、永泰郡主被追封為永泰公主。他們的墓規模宏大,現在經文物部門發掘整理後已成為陝西著名的旅遊勝地了。

太平公主參與的第二次政治斗爭是李隆基起兵誅殺韋後。太平公主的三哥唐中宗即位後,皇後韋氏想效仿武則天,不斷擴充自己的勢力。同時太平公主也從後台走到前台,神龍二年(706)開始開府置官屬,並建立自己的勢力集團,以至發展到與唐中宗的女兒安樂公主「各樹朋黨,更相譖毀」(《資治通鑒》卷209)的地步。由此,太平公主及其四哥相王(即後來的唐睿宗)、相王之子李隆基(即後來的唐玄宗)都成了韋後和安樂公主圖謀掌權的最大障礙。景龍四年(710),皇後韋氏與女兒安樂公主合謀毒死了唐中宗。韋氏立溫王李重茂為皇帝,自己臨朝攝政,並密謀害死小皇帝,革唐命,除掉相王和太平公主。在這種情況下,李隆基聯合萬騎果毅陳玄禮等起兵,殺死了韋後和安樂公主,迎唐睿宗(即相王)即位。太平公主對這次斗爭態度積極,不僅參與了事先的謀議,而且派兒子薛崇簡直接參加了行動。這其中的道理也很簡單,即太平公主可以讓李氏掌權,也可以讓武氏掌權,就是不能允許韋氏佔有天下。太平公主在這次斗爭中還起了一個重要作用,即在處理小皇帝的問題上,是她出面將小皇帝從「御座」上提下來,讓四哥李旦坐上了帝位。

太平公主參加的第三次政治斗爭是與太子李隆基之間的斗爭。唐睿宗朝政治的焦點,是唐睿宗聯合太平公主要保皇位,而太子李隆基要爭皇位。唐睿宗、太平公主要保皇位,必須抑制太子李隆基的勢力。為此,太平公主極想選一個弱小者為太子。這就需要製造種種事端廢掉李隆基。在幾年的時間里,她不僅造輿論說李隆基不是長子,不當立為太子,甚至召集宰相要求將太子換掉。在這些行動中,唐睿宗是站在太平公主一邊的。例如一次唐睿宗召宰相韋安石,說他擔心大臣都心向太子,韋安石說「此必太平之計」。當時「太平於簾中竊聽之」,大怒,立即想將韋安石下獄(《舊唐書·韋安石傳》)。這件事說明太平公主經常在唐睿宗處密謀關於太子的事情。到睿宗朝末期,「宰相七人,五齣公主門」,「在外只聞有太平公主,不聞有太子」(《舊唐書·王琚傳》),左、右羽林將軍也都投靠了公主。先天二年(713),太平公主准備以羽林兵從北面、以南衙兵從南面起兵廢掉李隆基。在這種情況下,李隆基先發制人,首先誘殺左、右羽林將軍,然後迅速除掉了參與陰謀的宰相。太平公主本人逃入山寺,「三日乃出,賜死於第」。

唐睿宗在位的三年中,太平公主參與政治最深。這時的她大規模培植個人勢力,試圖效仿母親武則天,干預政治。她的企圖失敗了。失敗的原因很多,但起碼有這么幾點:一,太平公主在經濟上暴斂財物,在生活上驕奢淫佚,並縱容手下奪民財產、與民爭利,不能得到民心。二,太平公主擴充她的勢力,主要靠金錢收買,「謂儒者多窶狹,厚持金帛謝之」,以至在他手下的士人大多品性不正。這些人不是以如何將國家治理好為宗旨,而只熱衷於權力,熱衷於維護太平公主的私利。就品德和能力而言,他們遠不如李隆基手下的宋王景、姚崇、張說等臣僚。三,太平公主在政治上也是毫無建樹。她的政策只是想掌握權力,實現干預政治的願望。可舉一例。唐中宗時,安樂公主、長寧公主、上官婕妤、尚宮柴氏等一批女人干預政治,制定了「斜封」授官的政策。就是說,如果按正常程序授官,是由皇帝下詔封好交中書省辦理,而這些女人則納賄授官,只要交錢三十萬,那怕你是商賈屠夫,也可以授你官。這時的授官為了區別正常方式,就另寫詔書「斜封」後交中書省辦理。這種官叫「斜封官」。當時以這種方式得官的「凡數千員。內外盈濫,無廳事以居」(《新唐書·選舉志》)。「斜封官」是女人干預政治的一個標志。睿宗初即位,姚崇、宋王景將這數千「斜封官」全部停罷,但四個月後,在太平公主幹預下,「斜封官」又全部恢復了。在太平公主看來,「斜封官」存在與否,是女人能不能幹政的一個象徵,但對民眾來說,它卻是一種腐敗政治的體現,所以當時人說「姚、宋為相,邪不如正;太平用事,正不如邪」(《舊唐書·柳澤傳》)。四,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即自從武則天稱帝,將唐朝改姓「武」以後,朝野上下對女人干預政治有一種本能的警惕。在這種大的社會背景下,任何「女人干政」的企圖都是註定要失敗的。韋後、安樂公主如此,太平公主也不例外。

唐朝自武則天以後,陸續出現了韋後、安樂公主、太平公主等一批干政的女人。這樣一種現象的出現,自有它社會的、種族文化的,以及個人的因素,值得很好研究。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唐朝到太平公主以後,這種「女人干政」的現象再也沒有出現過。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太平公主的死,結束了唐朝的「女人干政」時代。

當然,所謂「女人干政」只是封建政治家、史學家的觀念和語言。對今天的人們來說,男女都可以執政,關鍵要看你的政策是否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你的政治是否為人民帶來了好處。雖然我們不能預知如果太平公主勝利後唐朝社會將如何發展,但我們肯定知道了唐玄宗李隆基的勝利,以及此後的政策結束了自武則天晚年以來十餘年的政局混亂和社會不穩定,為唐朝的鼎盛奠定了一個比較堅實的基礎。從這一點上,我們肯定唐玄宗的勝利並對太平公主的作為給出了否定的評價。

❾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3題二年(丙寅、前115) 冬,十一月,張湯有罪自殺。初,御史中丞李文,與湯有郄,湯


小題1:A
小題2:D
小題3:A

❿ 日本戰國亂世為什麼沒有蔓延到北海道地區

北海道是愛奴人的故鄉,早在公元7世紀就有探險者的足跡,第9世紀開始也有憎侶傳播佛法,日本戰國時期北海道還不完全是日本人的地盤,在蠣崎家確立北海道領主地位之前,日本人跟北海道原住民一直是對立的。安土桃山時代之前北海道函館區域屬於鄉下的鄉下,而且自古就是流放之地,相當於中國的海南島。因此直到豐臣秀吉時當地豪族進獻,改名松前才正式納入幕府體系。明治之前,北海道(舊稱蝦夷地)一直是蠻荒之地,幕府殘余曾在此地建立過短命的「蝦夷共和國」,後被政府軍剿滅,從此後才正式被開發。所謂的征夷大將軍,征的就是蝦夷地方的人。而遲至16世紀,因幕府松前氏的勢力擴張,北海道的南端才成為日本的土地。所以戰國亂世根本沒北海道的事。

與權道同謀免費全文閱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上怎麼下載班智達的軟體 瀏覽:1152
無痕跡消除圖片軟體 瀏覽:715
免費小票軟體 瀏覽:949
華為在哪裡設置軟體停止運行 瀏覽:956
用電腦鍵盤調節聲音大小 瀏覽:1255
自動刷軟體賺錢 瀏覽:1257
古裝連續劇免費版 瀏覽:1410
工免費漫畫 瀏覽:1141
手機軟體專門儲存文件 瀏覽:1504
uos如何用命令安裝軟體 瀏覽:1312
有線耳機插電腦麥克風 瀏覽:642
侏羅紀世界3在線觀看完整免費 瀏覽:991
單個軟體怎麼設置名稱 瀏覽:716
鳳凰網電腦版下載視頻怎麼下載視頻怎麼下載 瀏覽:1380
明白之後如何免費獲得無人機 瀏覽:827
如何解禁軟體菜單 瀏覽:847
副路由器連接電腦視頻 瀏覽:1347
內置wifi電視如何裝軟體 瀏覽:1099
手機換零免費雪碧 瀏覽:1584
國行蘋果如何下載美版軟體 瀏覽:1204
© Arrange www.aeolusdevelopment.com 2012-2022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