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免費閱讀 > 中國國家地理免費閱讀

中國國家地理免費閱讀

發布時間:2023-05-31 01:29:51

⑴ 急!!!!!!!!!求《中國國家地理》雜志2010年的PDF或者電子雜志版!!!!!!!!

中國國家地理http://www.zcom.com/mag/lvyou/zhongguoguojiadili
佐羅網
http://www.zcom.com/mag
這個網站很好,有很多雜志的慎跡免費下載。電子寬肢並版的飢空做得很精美。

⑵ 中國國家地理 各省專輯

2001:台灣
2002:升肆孝新疆、山西、雲南
2003:吵稿四川、山東
2004:貴州、大香格里拉
2005:陝西(2冊)、西藏
2006:青海
2007:江南、塞北西域珍藏版
2008:北京雹歲、河南(上下)、東北
2009:福建(上下)

⑶ 《千年一嘆中國國家地理圖文版》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千年一嘆中國國家地理圖文版》余秋雨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pOgoN5uUFOhoYLisc88KOw


提取碼:4wva

書名:千年一嘆中國國家地理圖文版
作者名:余秋雨
豆瓣評分:8.1
出版社:嶽麓書社
出版年份:2013-1
頁數:303
內容介紹:
《千年一嘆》是著名作家余秋雨的一本行旅日記。它記錄了千年之交,他隨香港鳳凰衛視「千禧之旅」越野車隊跋涉四萬公里行程中的經歷、感悟和思考。作者一路逃奔,一路記述,以文字見證了世界文明的歷史印痕。《千年一嘆》為中國國家地理全新圖文版,加入大量精美彩色照片,是一次從文字到視覺的饕餮盛宴。以文字追述文明消逝的滄桑,用鏡頭記錄歷史遺落的明艷。
作者介紹:
余秋雨,浙江餘姚人,國際著名文化史學者、文學家、散文家、作家、我國當代著名藝術理論家。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秋雨書院院長、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院長,曾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上海劇協副主席、青歌賽評委。2006年第一屆「中國作家富豪榜」首富,其文化散文集,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紀初的中國大備衡陸最暢備睜銷書籍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台仿滾歲灣、香港等地也有很大影響。

⑷ 《千年一嘆中國國家地理圖文版》epub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千年一嘆》(余秋雨)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C0-7FLDeU9dEWrV4US_uwA

提取碼: a6a5

書名:千年一嘆

作者:余秋雨

豆瓣評分:8.1

出版社:嶽麓書社

出版年份:2013-1

頁數:303

內容簡介:

《千年一嘆》是著名作家余秋雨的一本行旅日記。它記錄了千年之交,他隨香港鳳凰衛視「千禧之旅」越野車隊跋涉四萬公里行程中的經歷、感悟和思考。作者一路逃奔,一路記述,以文字見證了世界文明的歷史印痕。《千年一嘆》為中國國家地理全新圖文版,加入大量精美彩色照片,是一次從文字到視覺的饕餮盛宴。以困沒文字追述文明消逝的滄桑,用鏡頭記錄歷史遺落的明艷。當最美好的文字遭遇最美麗的光影,時光在交錯中散發歷史和文化的醇香……

作者簡介:

余秋雨,浙江餘姚人,國際著名文化史學者、文學家、散文家、作家、我國當代著名藝術理論家。現任中國仔尺慎藝術研究院秋雨書院院長、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院長,曾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上海劇協副主席、青歌賽評委。2006年第一屆「中國作家富豪榜」首富,其文化散文集,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紀初的中國大陸最暢銷書籍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台灣、香港等地也有很大影響。海內外讀者高度評價他集「深度研究、親歷考察、有效傳播」於一身,以整整二十年的不懈努力,為守念敬護和解讀中華文化作出了先於他人的傑出貢獻。

⑸ 唐崖土司城的《中國國家地理》報道

沒落的土司皇城——唐崖土司城
不到唐崖土司城,不容易設想中華民族之締造曾是何等艱辛。唐崖位於湖北省咸豐縣尖山鄉唐崖河畔,是土家族的中心地帶;而土家地域,除西南一隅與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接壤之外,其餘周邊都是漢族。就這樣一座孤島,漢代屬於「巴人」
之地,唐、宋是「羈糜州」,元、明、清是土司領地,直到清雍正十二年才「改土歸流」,納入華夏「正統」。直到民國時期,土司制度在某些地方還有殘存,紅軍長征中就跟一些西南土司打過交道。
土司城比北京紫禁城還大,就個人享受而言,土皇帝不亞於京城的大皇帝土司品級,「宣慰為上,宣撫次之,長官又次之」。唐崖司在這些品級上幾經升降,最後以「唐崖長官司」終場。不論品級如何,唐崖司實際是保持半獨立狀態,對朝廷承擔一定義務,得到朝廷加封,就成了一方「土皇帝」,連土司城也歷來被民間尊稱為「土司皇城」。唐崖土司在這一方稱王稱霸,相繼十八代,歷時460餘年,比東西兩漢朝加起來還長。
土司城的面積甚至比明清紫禁城還大。明清紫禁城南北長約960米,東西闊約760米,算下來不超過73公頃。唐崖土司城縱橫都有1公里,面積超過1平方公里(100公頃,即1500畝)。土司城盡管不到明清北京都城的 1/4O,但就「個人享受」而言,土皇帝並不亞於北京的大皇帝。
唐崖土司城瀕臨唐崖河,此河下游匯入烏蘆州蠢江。由土家先民建立的巴子國有一路是沿唐崖河「倒流三千八百里」而下向川東發展的,所以後世唐崖土司與川東的關系頗為密切.我們甚至在峨眉、青城都能在建築上看見唐崖土司城的做法也就不足為奇了。
唐崖土司城的選址十分高明。東面是唐崖河,西面倚玄武山,南北兩面都有溪溝,天然形成一整片向東傾斜的緩坡;四周有充沛的水源,排污也不成 問題。城牆沿山脊和河溝的內岸砌置,可謂深溝高壘,翻過玄武山。便可見相當遼闊的良田平壩,使人相信這片「附郭」農耕有足夠的糧食供應土司城,即使遭到圍困,也可長期固守。唐崖河東岸「崖岸高峻」,當年自必首先考慮城防,但觀瞻上也令人感到雄秀兩兼,心馳神往。近年注意保護,四周林木逐漸蔥郁.正在恢復往昔「王城」氣象。
許多民族都有「崇東」的原始信仰,土司城的大方向也是「坐西朝東」占居緩坡,本是鄂西人民聚落的傳統規矩,唐崖土司城不過放大了規模。緩坡不佔良田,便於引泉排水,而且有利防洪。現在唐崖河下游建了朝陽觀水庫,回水上溢,超過土司城地界,但水位遠在城區之下。可以想見,當年即使山洪瀑發,也無損唐陪陪崖土司城分毫。
土司城選取了大方向朝東.恐非偶然,值得深考。全世界的許多民族都有「崇東」的原始信仰。中國到兩漢六朝還以「東向坐」為尊位,最近報導的西漢景帝陽陵方位坐西向東,完全證實了這一點。很可能在元代建城之始,土家族還保持著這樣的舊習,不經意地流露出來。
唐崖土司城的遺存本來十分豐富,但也與全國其它地區的生態同命運,「農業學大寨」的口號為唐崖帶來毀滅性的災難:到處開田整地,把許多遺跡來了個「掃穴犁庭」。但,巍峨聳立的土司衙門牌坊,形態生動的張飛廟前石人石馬,精雕細刻、透著神秘的土司陵和田氏夫人墓,仍然是唐崖的驕傲。湖北境內,除武當山的「治世玄岳」牌坊外,再無一座能超越唐崖的「荊南雄鎮、楚蜀屏翰」坊。土司陵更可能是全國的唯一。「三街」石板依然完整,「十八巷」也歷歷可數。城牆多有遺跡可尋,賈家溝一帶牆垣更為清晰。其餘城內建置,本地父老都可—一指出其位置(見本文所附《唐崖跡瞎土司城遺址示意圖》)。主要建築都講究風水、軸線、對景,不難精確定位。在原址作出一些標志,沒有什麼困難;這能讓遊人易於想像,發思古之幽情。甚至把一部分作出考古復建,也並非絕無可能。近年為了弘揚土家文化,開展旅遊事業,有振興唐崖之議。這當然須得從長計較,討論其可行性,詳加規劃。有人主張將各地有價值而又難於保護的土家吊腳樓遷到唐崖,形成土家民俗村,這是值得鄭重考慮的建議。
土司制度歷史悠久,唐崖土司城就是一個鮮活的例證中國土司制度,不但歷史悠久,而且分布廣泛,是一個巨大的「存在」。唐崖土司便是這巨大存在最為鮮活的例證「之一」按照《清史稿》的總結,外藩二國,內地七省,都曾遍布土司。雍正十二年夏四月,湖廣容美土司(中心在今鶴峰縣),首先「改土歸流」。緊接其後,五月,「施南宣撫司改設流官」,唐崖屬施南,唐崖土司的「氣數」到此終結。六月,「湖廣忠岡等十五土司改設流官」,整個湖廣(湖南湖北)的土司制度被徹底「廓清」(以上引文並見《清史稿·九·世宗紀》)。清政府之所以先對容美、施南迅猛下手,實在因為這一地帶深人內地,久為清朝的心腹之患。各土司都曾為「前明」出兵效命,唐崖土司城的牌坊就是明廷對唐崖戰功的褒賞。入清之後,大量「不逞之徒」,包括前明遺老,擁入土司領域避難,伺機「蠢動」。李自成余部在這一帶建立根據地,打了二十幾年游擊。吳三桂造反之日,勢力也到達湖廣諸土司;近年出土的一方「唐崖長官司印」,竟是吳三桂「偽周」所頒。這一切不能不令清廷寢食不安。
《清史稿·——七·職官志》對土司製作了頗具學術價值的總結:隴沿舊制,湘楚廓清;滇蜀改流十之三四,黔桂長官州縣,以今況往,弱半僅存;詳稽志乘,尚百數十。說的是,遍布內地七省的土司制,甘肅不曾觸動,湖北湖南則全部清除;雲南四川十之三四改設流官,貴州廣西還留下一小半。清朝退位了,竟還有一百數十處土司並未「亡」,給「民國」留下了「統一」的任務,到解放後才算全部完成。
區區一個土司制度,竟有如此頑強的生命力,長期地、大范圍地與流官制並行,自然形成「一國兩制」,這是值得注意的政治現象,更是值得思索的文化現象。《清史稿》所列土司分布的七省,恰恰是廣義的巴域或曰「泛巴」。土司制度正可認為是「泛巴文化」表現之一端。遊人到了唐崖,自必驚嘆其山川之壯麗,文物之豐贍,民風土俗之繽紛多彩,或許更將透過淺表,陷人沉思,引發對我們民族的懷古之情,潛入歷史的深層去探索隱秘。

⑹ 《千年一嘆中國國家地理圖文版》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千年一嘆》(余秋雨)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nHTbKAzx_VSDKDEwvlbIaA

提取碼: wn45

書名:千年一嘆

作者:余秋雨

豆瓣評分:8.1

出版社:嶽麓書社

出版年運派激份:2013-1

頁數:303

內容簡介:

《千年一嘆》是著名作家余秋雨的一本行旅日記。它記錄了千年羨答之交,他隨香港鳳凰衛視「千禧之旅」越野車隊跋涉四萬公里行程中的經歷、感悟和思考。作者一路逃奔,一路記述,以文字見證了世界文明的歷史印痕。《千年一嘆》為中國國家地理全新圖文版,加入大量精美彩色照片,是一次從文字到視覺的饕餮盛宴。以文字追述文明消逝的滄桑,用鏡頭記錄歷史遺落的明艷。當最美好的文字遭遇最美麗的光影,時光在交錯中散發歷史和文化的醇香……

作者簡介:

余秋雨,浙江餘姚人,國際著名文化史學者、文學家、散文家、作家、我國當代著名藝術旁襪理論家。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秋雨書院院長、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院長,曾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上海劇協副主席、青歌賽評委。2006年第一屆「中國作家富豪榜」首富,其文化散文集,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紀初的中國大陸最暢銷書籍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台灣、香港等地也有很大影響。海內外讀者高度評價他集「深度研究、親歷考察、有效傳播」於一身,以整整二十年的不懈努力,為守護和解讀中華文化作出了先於他人的傑出貢獻。

⑺ 中國國家地理簡介

一、《中國國家地理》簡介
《中國國家地理》是一本關於地理的期刊,因該社隸屬中國科學院,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專家學者作為該社顧問,同時還有許多戰斗在科考第一線的工作者與雜志社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具有很強的獨家性和權威性。該刊的文章和圖片經常被中央及地方媒體轉載。另外,該刊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收藏價值,國內外很多家圖書館已經把該刊作為重點收藏期刊。 現任雜志社社長兼總編輯為李栓科(1997年至今),執行總編為單之薔。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社長李栓科於2003年榮獲第七屆中國科學院傑出青年的稱號。
[編輯本段]二、《中國國家地理》發展史
《中國國家地理》的前身《地理知識》,創刊於1950年,當時整本雜志祗有8頁,一年後增至16頁。當時的內容包括地理思想、中外國地理、自然地理、地圖及地理調查法、地理教學、地理資料等。 1954年,《地理知識》因發表披露中國國內的工業地理文章,被中國官方認為是「泄密」而遭受重創。但不久後影響消失,該雜志的內容繼續擴充,至1957年時增至48頁,發行量達到了2萬冊。 中國大陸的一些科學雜志在大躍進及文化大革命中遭受重大打擊,《地理知識》也不例外,在此期間,《地理知識》發行很不穩定,時斷時續,該情況在文革結束後才有所改善。 1998年,該雜志全面改版,頁數增至84頁,翌年增至100頁。 2000年10月,《地理知識》雜志更名為《中國國家地理》,隨後亦在台灣、香港等地推出繁體字版乃至在日本推出日文版。 2004年,《中國國家地理》增至148頁,並推出青少年版《博物》。 2005年10月,在其創刊55周年之際,推出550頁的「選美中國」特刊,出版量達到55萬冊的歷史新高。該特刊深受消費者的好評,一上市便被搶購一空,乃至出現了部分地區的書報亭出現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的情況。 2008年3月,《中華遺產》正式成為了《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品牌下的一員。 2009年1月,雜志價格提升至20元,頁碼加到176頁
[編輯本段]三、《中國國家地理》發展思路
1929年,美國《國家地理》雜志記者梅納德·威廉斯在給主編的信中說:「最痛快的事情莫過於能夠通過照片和文字,帶領125萬國家地理學會螞則謹的會員一起登上高山,俯瞰世界……」這段話,成了《國家地理》雜志所有記者為之驕傲的工作理由。 如今在中國,《中國國家地理》的記者們也帶著類似的激情跋涉於祖國的名山大川。2006年10月號雜志以「318國道——中國人的景觀大道」為主打,其主辦者稱發行量突破100萬冊。 在雜志社社長李栓科看來,這是他們在互聯網時代的夾縫中,雜志發展再一次強力突圍。
內容為王
李栓科是在中科院地理研究所新大院的辦公室內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的,其辦公室靠著經營部門,編輯部則在另一棟樓辦公。「編輯部和經營部門是完全獨立的,還是那句老話,內容為王。我們很少就一個內容去進行營銷,而是內容自身的價值決定了我們的銷售。」李栓科說。 「景觀大道」專輯帶來的成功,印證了李栓科的話。而用編輯們的話來說,為了這個計劃中的發行量,整個9月,他們就跟上了發條一樣。 說及「景觀大道」的策劃,盯衫李栓科介紹:「我們希望找到能代表我國遼闊國土、壯麗山河的象徵物,而尋找的結果是,發現大致沿著北緯30度線延伸的長達5000多公里的318國道是最佳選擇。」而為了這個發現,雜志社不但派出了專門的考察隊,還邀請了眾多著名的作家、學者,分頭探訪。 「對於一本雜志來講,最重要的是編輯部,包括背後的專家支持。如果沒有打不爛、揉不碎的編輯部,市場運營就是缺少根基的。」李栓科表示。 伴隨著內容的提升,是發行量和廣告價格的增長。 這一路走來,不能不提及去年雜志創刊55周年之際,持續一年之久的「中國最美的地方」的評選與報道。「其影響力遠超我們的預想。」回顧那段經歷,李栓科仍然很感慨。 據介紹,雜志社首先組織了一個專家協會組、一個媒體組。專家協會組負責制定詳盡的評選標准,跟媒體的合作則是希望在每一個省市都進行評選,「比如廣東的一些媒體,組織悶基當地的專家合作,並調動讀者參與評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科學的真實
雜志在近幾年獲得高速成長,李栓科理解的原因是,「和天時地利人和有關」,「改革開放使國力增強,中國人對未知世界有發現的慾望,同時對已知世界也有再發現的願望。《中國國家地理》就定位於此——講述社會難點、熱點、疑點地理故事,並對科學上的新發展進行前瞻性的報道。」 據了解,《中國國家地理》的前身《地理知識》從1950年創刊開始,一直是以傳播基本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為己任,這一定位在當時來說是合理的,也曾有過鼎盛時期。但從1982年開始,在讀者市場分化以後,《地理知識》與其他老牌紙媒一樣,面臨相同的命運轉變。 1998年,《地理知識》變身為《中國國家地理》。在改版後的幾年時間里,雜志發行量上升了十多倍。2001年,《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繁體版在中國台灣創刊,2002年日文版也正式上市。 李栓科說:「我們的選題,就是要向讀者傳遞真正的科學知識。比如沙塵暴對人類造成的傷害,其實很多媒體是在妖魔化沙塵暴。從科學的角度來說,沙塵暴還能減輕酸雨的危害。這是因為沙塵暴裡面的氣溶膠物質顆粒,中和了酸雨當中的絕大部分東西。」 「另外像全球變暖,正是因為有了沙塵暴的作用,從而大大減緩了全球變暖的步伐。對於沙塵暴來講,靠植樹造林來解決更是一個謊話。因為沙塵暴是在高空的,靠大氣層輸送,帶到很遠的地方。」 「而這些也就是我們要做和能做的事,以科學的態度去解讀熱點問題。把這些內容做好了,發行和廣告自然就很輕鬆了。」李栓科告訴記者,「最關鍵還是內容,獨家視角的內容才是王。我們80%的精力、物力和財力,都是用在編輯部。」
以顛覆常識來吸引公眾目光
能否被公眾認可和接受是決定傳媒存亡興衰的關鍵,而這又要以獲得關注為前提。 《中國國家地理》的前身是創刊於1950年的《地理知識》,1997年月發行量約為1萬冊。1998年大幅度改版,2000年改現名,2006年以來期平均發行量穩定在100萬冊以上。根據該刊總編李栓科先生提供的官方解釋,這是因為他們始終踐行了「內容為王」的原則,是內容自身的價值決定了銷售。 這一思路還大有進一步具體和深化的可能和必要。任何內容都要經過被關注、認知和解讀,其內在價值才能被受眾所認識和接受。而受眾會注意什麼又受到他們既有認識的影響。媒體傳遞的內容如果既可以歸屬到他們所熟悉的領域,同時又能提供新的信息,就更容易引起他們的關注。 受眾的既有認識是諸多觀念的有機結合,各種各樣的常識是他們構建自己觀念世界的基本骨架。其實常識原本就是既為公眾普遍知曉,又被他們視為理所當然的觀念。所謂重構常識也就是用新的觀念來替代既有觀念的常識地位。由於常識在公眾知識的體系架構中具有這樣的獨特地位,使得對它的重構嘗試必然會同時遇到雙重境遇:在引來關注的同時也會遭來質疑。重構必然意味著要有所顛覆,而公開地試圖對既有常識加以顛覆,本身就足以引來公眾的關注。 對於《中國國家地理》而言,以顛覆常識來吸引公眾目光是它的常規戰術。例如在它隆重舉薦的「中國十大最美名山」中,不僅五嶽有四座落選,而且高居榜首的是此前名頭並不是特別響亮的南迦巴瓦峰。再如,2003年出刊的四川專號明確表示峨嵋青城並非是典型的蜀山;它們帶來的最直接結果就是當期銷量明顯上升。[1]
[編輯本段]四、《中國國家地理》大事記
1950年 我國老一輩的地理學家施雅風、吳傳鈞等先生從自己的工資里拿出「折實」,在南京創辦了《地理知識》雜志,經典由此開始。 1972年 《地理知識》是文革後期中國最早復刊的雜志之一。 1998年 李栓科正式接手《地理知識》並醞釀全新改版,她用全新的視角和形式來詮釋地理的內涵。 1999年 1月, 《地理知識》雜志新增「卷首語」專欄,由執行總編單之薔執筆,此專欄成為雜志的亮點。 2000年 10月,《地理知識》正式更名為《中國國家地理》,她以更大的氣魄和膽識來展示中華的博大。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會員俱樂部組織了首次「青藏線龍脊行」會員戶外科學考察活動,從此,參與會員戶外科考的人數每年成倍遞增。 2001年 6月,《中國國家地理》中文繁體版在台灣及大陸以外的其他地區發行,成為大陸地區惟一原創並由出版人購買版權發行他種文本的雜志。 10月,《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組建新的發行團隊。 2002年 1月,《中國國家地理》日文版以《中國地理紀行》為刊名在日本上市發行,這是中國第一家在發達國家完整落地的媒體。 1月,第一屆發行年會召開,發行渠道由原來的40多家增長到70多家,發行市場數量比01年翻了兩番。 6月,中國國家地理中文網正式開通,域名為:www.cng.com.cn,網站功能為每期雜志的內容介紹;地理論壇同時開放,簡單的留言板功能。 年底,《中國國家地理》首次廣告客戶答謝會在北京京城大廈舉辦。 2003年 6月,推出「典藏三峽」專輯,9月推出「四川專輯」,10月推出「青藏高原科考50年」不僅是CNG「認識中國」的高潮,也為以後10月特輯的推出奠定了基礎。 8月,《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與新疆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委會聯合舉辦「回望阿爾金山20年」綜合科學考察活動,開啟CNG聯合國內著名主流媒體共同關注原生態保護區的媒體聯盟報道。 雜志每月擁有固定會員人數達到1萬。 2004年 1月,《中國國家地理》青少版《博物》創刊,她的宗旨是:博學成就夢想,知識改變人生。 2月,《中國國家地理》發行量經bpa國際媒體公司認證 7月,推出「大香格里拉」專輯,開始了CNG圈點中國的里程。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員工川藏線培訓。 2005年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創刊55周年。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員工青藏線培訓。 2月—9月,聯合全國31個省份的主流媒體開始「中國最美的地方」評選活動。 3月,讀者見面會南京站。4月,讀者見面會西安站。5月,讀者見面會廣州站。6月,讀者見面會上海站。7月,讀者見面會北京站。 10月,出版的紀念特刊「中國最美的地方排行榜――選美中國」特輯創造了傳媒界的奇跡,現已被翻譯十種外文版本全球發行。 10月23日,《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創刊55周年慶典在北京嘉里中心舉行,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先生及500多位嘉賓共饗盛典。 2006年 每月固定會員人數激增到2萬6。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員工南疆培訓。 3月,《中國國家地理》手機雜志廣東移動全線推出。 10月,《中國國家地理》推出「中國人的景觀大道」專輯,打造了一條屬於國人的景觀之路。此專輯也創造了高檔雜志單期發行100萬冊的傳媒界奇跡。 10月10日,《中國國家地理》單期發行100萬冊慶典在北京華聯印刷廠舉行。 啟動「《中國國家地理》雜志校園基金」項目,支持高校環保社團的公益活動。 11月,對公眾免費開放的「中國國家地理大講堂」開講。 2007年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員工北疆培訓。 1月,《中國國家地理》手機報作為中國移動惟一人文類手機報全國重點推出。 10月,《中國國家地理》推出「圈點大西北」專輯,用乾旱半乾旱區的地理概念帶領國人重新認識西北。 10月,圈點大西北圖片展在北京東方新天地及上海正大廣場巡迴展出。 2008年 3月,與中華書局合作發行《中華遺產》雜志。 5月,《中國國家地理》手機電視在中國移動平台上線。 6月,《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員工內蒙徒步培訓。 6月,開啟「觸摸中國」之旅,對中國的八大極限進行全方位考察。 推出《地震專輯》 7月,港澳繁體字版創刊號上市。 7月,《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長李栓科先生作為北京奧運會火炬手參與奧運火炬傳遞活動。《選美中國》作為北京奧組委特選禮品。 8月,中國國家地理網全新改版,域名正式變更為:www.dili360.com。 9月,《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英文版創刊號上市。 10月,《中國國家地理》推出「東北專輯」特刊。 12月,《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在北京舉行了隆重、盛大的慶典活動。 12月,《中國國家地理》與《遼沈晚報》、《生活報》發起了徵集最佳旅遊線路的活動 2009年 1月,舉辦「竹韻人生」攝影大賽的頒獎典禮 3、4月,推出《福建專輯》上下冊 4月,中國國家地理聯合央視網、央視移動傳媒,打造大型國慶獻禮活動:新中國成立60年—獻給祖國「中國最美的地方」。活動將利用央視網的互動平台,依託中國國家地理「選美中國」評選活動中展示的17大類別114處自然人文景觀資料,發動廣大驢友參與,分階段推出評選活動。同時利用CCTV電視平台、央視網、央視公交移動電視、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及手機及網路平台進行全程推廣。 4月27日,舉辦「我的城市我的家」攝影大賽 5月,舉辦「花影炫色」、「荒野傳奇」攝影大賽。 5月,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簽約攝影師計劃啟動。 5月,雜志社與Jeep攜手啟動「尋找中國的Rubicon之路」活動 10月,時逢新中國六十華誕和中國地理學會成立一百周年,《中國國家地理》聯合中國地理學會推出《發現中國 中國地理百年大發現專輯 地理學會成立百年珍藏版》,而其子刊《中華遺產》亦同時推出加厚版特輯《最具文明意義的100個考古大發現--中國百項考古大發現專輯》,帶給讀者又一次科學與視覺盛宴。 2010年,推出《寧夏專輯》上下冊(2010年第2、3期)

⑻ 哪裡有下載2007年的《中國國家地理》雜志PDF版

《中國國家地理》高清晰PDF書籍

http://lib.verycd.com/2005/03/26/0000043779.html

中文名稱:中國國家地理
版本:高清晰PDF書籍
簡介:原圖:
http://img.verycd.com/gallery/1111807153/gallery_295103_1186_8259.jpg

http://img.verycd.com/gallery/1111807153/gallery_295103_1186_8259.jpg | 846x555

本書稟承現代地理學將地理知識和人文歷史有機融合的理念,依照知識嚴謹性、內容系統性的編寫原則,全面介紹中國豐富多彩的地質地貌。近千幅高品質的圖片跟隨科學、生動的文字,帶領讀者縱覽中國的萬里江山,同時了解相關的地理、歷史和民俗知識。

※觀賞
中國八大地質公園的地貌景觀·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壯美·哈納斯湖的變色奇觀與圖瓦人的民俗風情·列入聯合國世界自然遺產名錄的三江並流奇觀·大自然的野獸派雕塑「魔鬼城」

※探索
峨眉山七彩佛光的光象成因·灕江岩溶峰林峰叢地貌的發育歷史·第四紀冰川塑造廬山地貌的奧秘·長江三峽四百里險峻航道的地質結構演變·天坑與地縫神奇的地貌構造

※發現
母親河黃河、長江的源頭所在·雲台山罕見的北方岩溶地貌·黃龍喀斯特地貌鈣化堆積體的形成之因·貢嗄雪山的垂直地帶性分布和熱島效應·長白山天池火山的內部動態

本書分為上、中、下三卷,以傳導自然關懷和人文情感為使命,按地理位置的順序,用1000多幅美麗絕倫的圖片配合生動精良的文字,為讀者營造一個感受中國自然地理和人文環境的良好氛圍,並將地理知識實現潛移默化式的傳遞。
地理是一種銷掘教養,每一個關注未來、生活樂觀上進的人都會通過閱讀而習得;地理是一種氣質,每一個崇尚自然、愛好探險、追求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的人也都能通過閱讀而擁有。這正是我們編寫本書的最大目的。

目錄:

國家地質公園篇
黑龍江五大連池:中國的火山博物館
潭瀑川雲台山:罕見的北方岩溶地貌景觀
嵩山構造地層地質公園:五世同堂·禪武聖地
美感黃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張家界砂岩峰林地質公園:流水琢群峰 天然去雕飾
詩畫廬山:中國第四紀冰川學說的誕生地
千峰石林:一本閱讀地球的大書
紅石丹霞山:色如涯丹 燦若明霞

山嶽篇
金山阿爾泰:千里岩畫長廊
天山南北:地理風光大走廊
生態長白山:濕潤濕帶山地生態系統的天然博物館
敦煌鳴沙山:沙海中的藝術聖地莫高窟
絕塞名山 五嶽之恆:獨一無二的懸空寺奇構
清涼五台山:青黃並存·國寶佛光寺
封禪泰山:山莫大於之 史莫古於之
華山如立:峭拔峻秀冠天下 奇險天下第一山
玄岳武當:古建築群·武術文化
神農架的秘密:紅毛野人的出沒之地
仙山九頂:茂縣羌族——笑斗昌雲朵上的民族
青城天下幽:中國道教的發源地
峨眉山佛影:佛光的霓裳碰扒
蜀南竹海:中國竹文化
衡山獨秀:萬丈祝融拔地起 欲見不見輕煙里
北雁盪·西雁盪:三絕勝景與澤雅屏紙
柔美武夷:奇茗冠天下
騰沖火山群:中國火山之冠
特色哀牢山:民族地理景觀
中冊
江河篇
南疆塔里木河:中國最長的內陸河流
九曲黃河天上來:追溯母親河的源頭
野性雅礱江:石渠大草原·巴格嘛呢牆
長江萬里長;江源歷代探尋
非常金沙江:長江第一灣·寶山石頭城

閱讀全文

與中國國家地理免費閱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上怎麼下載班智達的軟體 瀏覽:1144
無痕跡消除圖片軟體 瀏覽:707
免費小票軟體 瀏覽:939
華為在哪裡設置軟體停止運行 瀏覽:950
用電腦鍵盤調節聲音大小 瀏覽:1248
自動刷軟體賺錢 瀏覽:1248
古裝連續劇免費版 瀏覽:1404
工免費漫畫 瀏覽:1136
手機軟體專門儲存文件 瀏覽:1497
uos如何用命令安裝軟體 瀏覽:1300
有線耳機插電腦麥克風 瀏覽:634
侏羅紀世界3在線觀看完整免費 瀏覽:984
單個軟體怎麼設置名稱 瀏覽:711
鳳凰網電腦版下載視頻怎麼下載視頻怎麼下載 瀏覽:1371
明白之後如何免費獲得無人機 瀏覽:821
如何解禁軟體菜單 瀏覽:837
副路由器連接電腦視頻 瀏覽:1341
內置wifi電視如何裝軟體 瀏覽:1086
手機換零免費雪碧 瀏覽:1575
國行蘋果如何下載美版軟體 瀏覽:1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