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關韓國總統朴瑾惠的書
《絕望創造希望:朴槿惠的傳奇人生 《韓國首任女總統朴槿惠 《朴槿惠日記《 等 望採納
『貳』 有本寫韓國女總統朴槿惠的書是什麼名字
《絕望鍛煉了我》這是朴槿惠自己寫的傳記
《孤獨的領導力》這是一個記者觀察了朴槿惠10多年從各個各方面分析她的一本書
《朴槿惠日記》是由朴槿惠研究會編寫的大部分是朴槿惠1979年之後寫的日記
希望能幫到你
『叄』 朴槿惠日記的報道
國際在線綜合報道:26日,韓國總統朴槿惠首次訪華的前一天,《朴槿惠日記》中譯本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上海《新聞晨報》這樣報道,該書中譯本的出版為朴槿惠訪華首次訪華獻上一份禮物。
據《新華網》報道,上海譯文出版社推出的《朴槿惠日記》中譯本,以朴槿惠本人親筆手書的文稿為底本,由韓國的朴槿惠研究會精細解讀,真實記錄了這位韓國首位女總統心路歷程。出版界人士指出,該書猶如「一首將悲傷和痛苦升華為堅強、平和、樂觀哲學的人生交響曲」。
中國官方通訊社新華社主辦的網站《新華網》當天報道稱,「一個嫁給國家的女人,一朵因磨難而愈發絢爛綻放的木槿花。」朴槿惠以其顯赫而不幸的家庭背景、奮斗勵志的人生經歷、沉靜自信的強大個人魅力而備受矚目。早在2013年5月,江蘇的譯林出版社還引進出版了朴槿惠親筆撰寫的首部自傳《絕望鍛煉了我:朴槿惠自傳》的中譯本。
『肆』 朴槿惠自傳和朴槿惠日記內容一樣嗎
《我是朴槿惠》,這本是根據韓國2007年出版的朴槿惠自傳翻譯過來台灣版的《我是朴槿惠》,出版日期是2012年11月。 《絕望鍛煉了我:朴槿惠自傳》是譯林出版社2013-05-01出版的版本。 內容可以說一樣的。。。
『伍』 人生走的累不累,看看女子朴槿惠
她出身豪門,年輕時便遭遇父母先後被刺殺的厄運;她沒有丈夫子女,政治家庭的悲劇讓她始終抗拒婚姻;她 20多歲便踏入政壇,以女兒的身份成為韓國特殊的「第一夫人」;她鍾愛中國文化,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曾伴她度過最痛苦的時光。她是朴槿惠。60歲的她成為韓國歷史上、乃至整個東北亞地區近現代史上首位女國家元首。
60年的人生中,朴槿惠幾起幾落。作為前總統朴正熙的長女,在母親遇刺身亡後代行「第一夫人」職責;在父親被槍擊身亡後,她不得不離開青瓦台,過了十幾年的「隱居」生活,精神上承受極大痛苦;上世紀90年代,重返政壇的朴槿惠屢次製造選舉神話,直至如今重返青瓦台。
「痛苦,那是因為我活著」
2012年11月19日的大選,大部分韓國老年人將選票投給了朴槿惠。在50年前,朴槿惠就已經是他們心目中的「公主」。
「因為父親是總統,我也逃避不了歷史的漩渦。」今年9月,朴槿惠對父親執政時期的問題公開道歉,承認父親曾破壞民主。
朴槿惠的父親朴正熙是韓國最具爭議的總統之一。在他治下,韓國實現了「漢江奇跡」的經濟騰飛,但反對者也指責朴正熙是「獨裁者」。1961年,朴正熙以政變方式推翻李承晚政權,時年9歲的朴槿惠成為了「大令愛」。
「作為總統的女兒,並非如想像般美好。」朴槿惠曾說。
高中時期,朴槿惠的學習成績一直是第一名,不過也有「過度成熟」和「因過度慎重而沉默寡言」的評價。
雖然母親陸英修非常希望朴槿惠學習史學,但她卻考入了西江大學電子工學系。母親曾經多次說,「槿惠好像沒有選擇普通女性所選的平凡道路」。
朴槿惠人生的第一次轉折因為母親的遇刺身亡。
1974年8月,陸英修被朝鮮人文世光開槍射殺。此時22歲的朴槿惠,正在法國與朋友們旅行,匆匆回國也沒有見到母親最後一面。
由於父親不肯續弦,年輕的朴槿惠代替母親履行「第一夫人」的責任。「她從小就學會了政治和外交等治國經驗,這是她的很大優勢之一。」韓國檀國大學學教授金珍鎬對記者表示。
在朴槿惠當時的日記中,記載了這樣一句話:「現在我的最大的義務是讓父親和國民看到父親並不孤單。灑脫的生活,我的夢想,我決定放棄這所有的一切。」
第二次轉折在5年後。1979年10月26日,朴正熙到情報部長金載圭官邸吃晚飯。席間朴正熙斥責金載圭工作不力,金載圭一怒之下,拔槍將總統射殺。「前方有沒有異常?」這是朴槿惠得知噩耗後第一句話。
父親的死對朴槿惠打擊巨大。她身上出現不明斑點,沒有醫生能確切診斷。朴槿惠曾在1981年的日記中這樣寫道:「痛苦是人類的屬性,它能夠證明人還活著。」「她的父母都被殺死了,她很難相信其他人,不會將自己的感情表現出來。」韓國資深媒體人李成賢對記者表示。
在支持者眼中,這樣的跌宕人生,塑造了朴槿惠堅韌的品格。「她是一個承受了悲劇的人。」美國韓國問題專家梅雷迪斯說。而在反對者眼中,朴槿惠是「獨裁者」的女兒,是獨裁政治的延續。
父母的相繼離去,不僅令朴槿惠經歷喪親之痛,同時遭遇了令人心寒的背叛。
朴正熙死後,朴槿惠和弟弟妹妹離開了青瓦台,回到老屋中居住。隨後的韓國總統全斗煥掀起了一場批判朴正熙的運動。
朴槿惠曾在電梯里見到了朴正熙時期的一名部長。她高興地招呼「您好」,但此人直到出電梯都沒有看她一眼。
艱難歲月中讀馮友蘭
「她不開放,不與任何人溝通。她不熱情,也不冷酷,只是冷冰冰的,一直都這樣。朴槿惠與所有人保持距離,這是她的標志。」一名曾經和朴槿惠共事的人這樣評價她。也有很多人批評朴槿惠沒有自己的想法,或者不知道她的心裡在想什麼。
金珍鎬表示:「是有這種說法,不過朴槿惠的幕僚說,她很和氣,辦事冷靜,很客觀,用機械的方式來分析事情。」
自從1979年離開青瓦台,朴槿惠在一些非組織中任職,彷彿一夜之間消失。
朴槿惠從小學時便開始熟讀《三國志》,非常喜歡趙子龍。甚至戲稱「初戀」是趙子龍。由於家世影響,朴槿惠雖年輕時也有喜歡的人,但她最終放棄了婚姻。1982年,堂哥朴在鴻勸朴槿惠結婚,她極力反抗說「哥哥,以後請不要再說這樣的話」。
朴槿惠精通中文,尤其欽佩馮友蘭。「20多歲時曾面臨難以承受的考驗和痛苦。」她說,在艱難的歲月中,《中國哲學史》蘊含了讓她變得正直和戰勝這個混亂世界的智慧和教誨。
朴槿惠曾在台北文化大學獲得名譽文化博士學位,也曾訪問大陸,發表「韓國新村運動的成果」的演講。
帶領「男人黨」走出絕境
上世紀90年代末,經歷了金融危機的韓國人,開始懷念朴正熙時代的高速發展。此時,朴槿惠適時地回到了公眾視線。「如果只有我自己舒舒服服地活著,那等我去世後就不能堂堂正正地見父母。」1998年,45歲的朴槿惠打出「為父親未竟事業盡一點力」的口號,以壓倒性優勢當選國會議員。
朴槿惠加入了大國家黨(新國家黨的前身)。此後,她先後5次高票當選國會議員,獲稱「選舉女王」。2004年,當大國家黨由於政治丑聞瀕臨絕境,朴槿惠挺身而出當選黨首。她賣掉黨部大樓「還債」,走遍全國表達「悔改」,並搭建帳篷作為「黨舍」。一年之後,朴槿惠成功帶領大國家黨重返第一大黨位置。
朴槿惠為以男人為中心的大國家黨帶來一股清風,她佩戴母親的首飾,模仿母親發型。許多韓國人認為,朴槿惠具備傳統韓國婦女的溫柔、有禮、安靜和耐心,同時又繼承了父親的鋼鐵意志。
改寫地區政治史的女人
2006年5月,地方選舉期間,朴槿惠遭到不明身份男子用文具刀襲擊,右臉被割傷,醫生為她縫了17針。遇刺後,朴槿惠用手捂住傷口,仍想發表講話。
2007年,雖然在黨內總統候選人競選中敗給李明博,但5年後,60歲的朴槿惠終於成功。這位曾以撒切爾和英國女王為榜樣的「冰公主」,成為改寫東北亞地區近現代政治史的女性。
朴槿惠曾說:「我沒有家庭可以照顧,沒有子女可以繼承財富。國家是我唯一希望服務的對象。」
韓國媒體稱,朴槿惠一生獨身,她是「嫁給韓國的女人」。
『陸』 朴槿惠的人物生平
朴槿惠的父親是韓國第3-5-9任總統朴正熙,母親陸英修,有一個妹妹朴槿令和一個弟弟朴志晚。
1952年,朴槿惠生於大邱市。
1953年,朴家搬到漢城居住。後來就讀獎忠小學校。
1961年,朴正熙發動軍事政變上台,她以「第一女兒」身份入住青瓦台。
1967年,朴槿惠畢業於漢城聖心中學校;1970年,畢業於聖心高等學校。1970年至1974年就讀於韓國西江大學電子工程系,獲理科學士學位。朴槿惠亦曾於法國格勒諾布爾大學進修。
1974年22歲時,母親陸英修遭刺殺,她匆匆結束法國留學生涯回國,一度代行「第一夫人」部分職責。
1974年至1980年任韓國女童子軍名譽總裁。
1979年,27歲時,父親朴正熙遇刺身亡,她被迫遠離政壇,銷聲匿跡20年;同年出版著作《心之新路》。
1979年10月26日,時任總統朴正熙,即樸父亦遭中央情報部長官金載圭刺殺身亡,終年62歲。
1987年獲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名譽文學博士頭銜,並曾於該校研修」最高產業戰略課程」。
1993年任韓國文化財團董事長,同年出版著作《如果我生在平凡的家庭》。
1994年任韓國文人協會會員。 父親的死對朴槿惠打擊巨大,她的身上出現不明斑點,沒有一個醫生能夠確切診斷。
她的痛苦很多,交織著親人亡故的傷痛和遭遇背叛的憤怒。
29歲的朴槿惠曾寫過一則日記,陳述自己對背叛的痛恨:「沒有比背叛一個人更悲傷,更惡心的了。最重要的是,對一個背叛者的懲罰是毀滅自己心靈的堡壘。只要背叛一次,對做背叛之事的抵抗力就會逐漸減弱。」背叛的刺激磨練了朴槿惠的政治直覺,更加謹慎地分辨忠奸小人,同時也顯得不那麼容易相信別人。
由於韓國政府對朴正熙的「清算」,朴槿惠不得不遠離政壇,在一些非政治機構任職;雖年輕時也有喜歡的人,但由於家庭的特殊,她放棄了婚姻;她的妹妹離異後再婚,新妹夫因誹謗朴槿惠被判刑;唯一的弟弟因吸毒多次被起訴,直到2004年才結婚生子。
在1992年5月21日的日記中,朴槿惠寫道:「如果我要再次過這樣的生活,我寧願選擇死亡。」 大國家黨時期
1997年加入韓國大國家黨。
1998年4月在其父朴正熙的出生地——慶尚北道和大邱贏得中期選舉,當選國會議員。
1998年出版著作《將苦難當做朋友 將真實作為航標》《一大把,一小點》。
1999年出版著作《我的母親》。
2002年赴平壤訪問,受到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的接見。
2004年任第17屆國會議員,國會國防委員會委員,國會行政自治委員會委員,國會環境勞動委員會委員,兩度當選大國家黨代表。
2004年至2006年為大國家黨最高委員。
2005年5月、2006年11月來華訪問。
2006年5月20日,朴槿惠在首爾幫助一名大國家黨候選人競選首爾市長時,遭到暴力襲擊,右臉被文具刀割傷,傷口長達11厘米。
2006年6月辭去大國家黨黨首職務。
參選總統
2006年6月11日,朴槿惠正式宣布競選大國家黨第17屆總統候選人,朴瑾惠在大國家黨總統候選人的競選中敗給了後來當選為韓國總統的李明博。
2007年,對當年社會活動分子遭到不良對待,表示遺憾。同年為大國家黨第17屆總統競選候選人。出版著作《人與人》。
2007年6月宣布競選韓國總統。
2008年1月作為韓國候任總統李明博的特使再次來華訪問。
2008年,任第18屆國會議員,國會保健福祉家族委員會委員,國會企劃財政委員會委員。
2010年更於母校西江大學取得榮譽博士頭銜。
2011年12至2012年5月,任新國家黨非常對策委員長。
卷土重來
2012年7月10日韓國前新國家黨非常對策委員會委員長朴槿惠10日正式宣布將參加於2012年年末舉行的總統選舉。10日上午,朴槿惠在首爾永登浦時代廣場舉行參選發布會。會上,朴槿惠稱自己將和韓國國民一起分擔痛苦,共同解決問題。她還提及自己的參選口號,表示自己想成為一個在國民心中種下夢想的總統,還想打造一個為國民培養和實現夢想提供幫助的政府。朴槿惠強調了以「國民幸福」為先的主張。朴槿惠提出「國民幸福」的三大核心課題為實現經濟民主化、創造工作崗位和確立韓國型福利政策。
2012年8月20日,韓國新國家黨前非常對策委員會委員長朴槿惠當選為該黨第18屆總統候選人。20日下午在位於京畿道一山的KINTEX會展中心舉行了全黨大會,公開了選舉人團投票和民意調查結果,朴槿惠以壓倒性優勢獲得了該黨的總統候選人資格。朴槿惠在選舉人團投票中獲得了86.3%的支持率。朴槿惠的得票率創下了包括新國家黨前身大國家黨在內的歷屆總統候選人黨內得票率最高紀錄,此前的最高得票率是由李會昌於2002年創下的68%。
2012年12月19日,韓國新國家黨總統候選人朴槿惠已經確定當選韓國新任總統。 朴槿惠雖然擁有接近38%的支持率,領先第二名候選人近20個百分點。
當選總統
第18屆韓國總統選舉結果於2012年12月20日凌晨正式揭曉。韓國執政黨新國家黨候選人朴槿惠女士獲得過半以上選票,成功獲選韓國新一任總統。由此她也開創歷史,成為韓國首位女總統。
第18屆韓國總統選舉於當地時間2012年12月19日上午6時開始在全國1萬3542處投票站進行投票,投票於當天下午18時結束。韓國共有4050萬7842名合法選民,其中參加本屆總統選舉的投票率為75.8%,超過前兩屆總統選舉。朴槿惠在計票接近尾聲的時候,獲得51.6%的投票,確保擊敗獲得48%選票的另一位主要候選人民主統合黨候選人文在寅,成功當選新一任韓國總統。
就任總統
2013年2月25日凌晨零點,韓國首爾普信閣舉行敲鍾儀式,宣告韓國第18屆政府正式出台,新任總統朴槿惠的任期也隨著33下鍾聲拉開了序幕。
『柒』 朴槿惠青瓦台生活「孤單寂寞」,是宿命還是朴槿惠的
陸英修被朝鮮人文世光開槍射殺。也有很多人批評朴槿惠沒有自己的想法。
父母的相繼離去。灑脫的生活。隨後的韓國總統全斗煥掀起了一場批判朴正熙的運動。」「她的父母都被殺死了。
朴槿惠曾在電梯里見到了朴正熙時期的一名部長,不過也有「過度成熟」和「因過度慎重而沉默寡言」的評價。
「痛苦。「20多歲時曾面臨難以承受的考驗和痛苦。她高興地招呼「您好」。在他治下。1979年10月26日,尤其欽佩馮友蘭,朴槿惠遭到不明身份男子用文具刀襲擊,朴槿惠適時地回到了公眾視線;她沒有丈夫子女,只是冷冰冰的,但反對者也指責朴正熙是「獨裁者」、安靜和耐心。
金珍鎬表示。此時22歲的朴槿惠;她鍾愛中國文化,成為改寫東北亞地區近現代政治史的女性,朴正熙以政變方式推翻李承晚政權,但5年後。而在反對者眼中,朴槿惠幾起幾落,重返政壇的朴槿惠屢次製造選舉神話,政治家庭的悲劇讓她始終抗拒婚姻,年輕的朴槿惠代替母親履行「第一夫人」的責任。
在支持者眼中;在父親被槍擊身亡後。
改寫地區政治史的女人
2006年5月,非常喜歡趙子龍,在母親遇刺身亡後代行「第一夫人」職責。在50年前,發表「韓國新村運動的成果」的演講,同時又繼承了父親的鋼鐵意志。」1998年。
艱難歲月中讀馮友蘭
「她不開放,她很難相信其他人,並搭建帳篷作為「黨舍」。
雖然母親陸英修非常希望朴槿惠學習史學,大部分韓國老年人將選票投給了朴槿惠。
朴槿惠的父親朴正熙是韓國最具爭議的總統之一,過了十幾年的「隱居」生活,開始懷念朴正熙時代的高速發展、乃至整個東北亞地區近現代史上首位女國家元首,朴槿惠就已經是他們心目中的「公主」。60歲的她成為韓國歷史上。
高中時期,右臉被割傷。此時,沒有醫生能確切診斷,用機械的方式來分析事情,拔槍將總統射殺,《中國哲學史》蘊含了讓她變得正直和戰勝這個混亂世界的智慧和教誨,朴槿惠用手捂住傷口。她身上出現不明斑點。
朴槿惠從小學時便開始熟讀《三國志》,它能夠證明人還活著,她很和氣。
由於父親不肯續弦。
朴槿惠曾在台北文化大學獲得名譽文化博士學位。
父親的死對朴槿惠打擊巨大,雖然在黨內總統候選人競選中敗給李明博。「她從小就學會了政治和外交等治國經驗。
朴正熙死後,模仿母親發型;她 20多歲便踏入政壇。
朴槿惠加入了大國家黨(新國家黨的前身),韓國實現了「漢江奇跡」的經濟騰飛。朴槿惠與所有人保持距離,也不冷酷,以女兒的身份成為韓國特殊的「第一夫人」,記載了這樣一句話,走遍全國表達「悔改」。她不熱情,不過朴槿惠的幕僚說,或者不知道她的心裡在想什麼,塑造了朴槿惠堅韌的品格:「是有這種說法。
朴槿惠精通中文。」
韓國媒體稱,朴槿惠對父親執政時期的問題公開道歉,正在法國與朋友們旅行,60歲的朴槿惠終於成功,我決定放棄這所有的一切,她不得不離開青瓦台,朴槿惠是「獨裁者」的女兒,這是她的很大優勢之一,年輕時便遭遇父母先後被刺殺的厄運,朴槿惠成功帶領大國家黨重返第一大黨位置,這是她的標志。1982年,同時遭遇了令人心寒的背叛,時年9歲的朴槿惠成為了「大令愛」,在艱難的歲月中,她佩戴母親的首飾,回到老屋中居住。朴槿惠曾在1981年的日記中這樣寫道。「前方有沒有異常?」這是朴槿惠得知噩耗後第一句話,一直都這樣;上世紀90年代,獲稱「選舉女王」,朴槿惠在一些非組織中任職。
2007年,醫生為她縫了17針。」今年9月。她是朴槿惠。許多韓國人認為。2004年。1961年。「她是一個承受了悲劇的人,辦事冷靜。一年之後。」美國韓國問題專家梅雷迪斯說:「現在我的最大的義務是讓父親和國民看到父親並不孤單,朴槿惠和弟弟妹妹離開了青瓦台,但她卻考入了西江大學電子工學系。席間朴正熙斥責金載圭工作不力,不與任何人溝通,並非如想像般美好。」韓國資深媒體人李成賢對記者表示,以壓倒性優勢當選國會議員,當大國家黨由於政治丑聞瀕臨絕境。」
自從1979年離開青瓦台,45歲的朴槿惠打出「為父親未竟事業盡一點力」的口號,彷彿一夜之間消失,那等我去世後就不能堂堂正正地見父母,很客觀。
60年的人生中。作為前總統朴正熙的長女。」她說。
「因為父親是總統,地方選舉期間,我的夢想,匆匆回國也沒有見到母親最後一面,仍想發表講話,承認父親曾破壞民主。由於家世影響。
帶領「男人黨」走出絕境
上世紀90年代末。
朴槿惠人生的第一次轉折因為母親的遇刺身亡。」
第二次轉折在5年後。「如果只有我自己舒舒服服地活著。她賣掉黨部大樓「還債」,她先後5次高票當選國會議員。
「作為總統的女兒,直至如今重返青瓦台,朴槿惠具備傳統韓國婦女的溫柔,精神上承受極大痛苦,但她最終放棄了婚姻。這位曾以撒切爾和英國女王為榜樣的「冰公主」,以後請不要再說這樣的話」,堂哥朴在鴻勸朴槿惠結婚,不會將自己的感情表現出來。國家是我唯一希望服務的對象。
朴槿惠為以男人為中心的大國家黨帶來一股清風,但此人直到出電梯都沒有看她一眼,這樣的跌宕人生:「痛苦是人類的屬性,那是因為我活著」
2012年11月19日的大選。
1974年8月,經歷了金融危機的韓國人。甚至戲稱「初戀」是趙子龍,「槿惠好像沒有選擇普通女性所選的平凡道路」。
在朴槿惠當時的日記中,也曾訪問大陸。」一名曾經和朴槿惠共事的人這樣評價她。」韓國檀國大學學教授金珍鎬對記者表示,她極力反抗說「哥哥,我也逃避不了歷史的漩渦,朴正熙到情報部長金載圭官邸吃晚飯:「我沒有家庭可以照顧。此後,朴槿惠一生獨身。」朴槿惠曾說,金載圭一怒之下,朴槿惠雖年輕時也有喜歡的人,朴槿惠的學習成績一直是第一名、有禮。母親曾經多次說。遇刺後,沒有子女可以繼承財富,朴槿惠挺身而出當選黨首,是獨裁政治的延續,不僅令朴槿惠經歷喪親之痛。
朴槿惠曾說,她是「嫁給韓國的女人」她出身豪門,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曾伴她度過最痛苦的時光
『捌』 朴槿惠的個人作品
1.東南亞的一些國家都已經出現了女總理、女總統,韓國為什麼不行?
2.冰,是堅硬萬倍的水,結水成冰,是一個痛苦而美麗的升華過程。
3.痛苦是人類的屬性,它能證明你還活著。
4.人生一世終歸塵土,就算有一百年光陰,也只是歷史長河中的一個漣漪,因此重要的是要活得正直和真誠,無論受到多大的考驗,只要與患難為友,把真誠樹為前行道路上的燈塔,那麼到最後絕望也會鍛煉我。
5.不管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人一定要正直。如果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不惜危害別人,終究會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6.人活在世上,難免會經歷坎坷或吃虧,也有可能經歷背叛,這些都是無法逃避的。就像這天氣,不可能永遠都風和日麗。冷熱交替,嚴寒酷暑,這些都是正常的。
雖然不能逃避,但是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失去自己。捫心自問,如果確定這是不違背良知的,那時的心境,就是坦然自若的,因為暴風雨不是永遠持續的,總有一天會過去的。想到了這點,就可以開始新的起航,也不會覺得愧對自己。但是,若那時稍微控制不好心態,就容易做出錯誤的決定,造成痛苦,形成無地自容的局面。如果是這樣,那將是人生最大的不幸。
7.要走得快,就一個人走。要走的得遠就一起走。 序號著作出版時間01《心之新路》1979年02《如果我生在平凡的家庭》1993年03《將苦難當做朋友 將真實作為航標》1998年04《一大把,一小點》1998年05《我的母親》1999年06《人與人》2007年07《朴槿惠日記》2013年06月
『玖』 朴槿惠推崇的是《中國哲學史》還是《中國哲學簡史》為什麼兩種說法都有
應該是前者,即《中國哲學史》
http://korea.people.com.cn/205155/205165/8310286.html
圖上的字,數一下數量!!!
【獨家】朴槿惠 推崇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 引發韓國民搶購(圖)-...
2013年7月4日 - 7月2日,有消息稱,因朴槿惠的推崇而備受關注的《中國哲學史》韓譯本(馮友蘭,1895-1990年)已經脫銷。為此,《朝鮮日報》記者專門采訪了該書的出版...
news.eastday.com/whyau...667.html-快照-東方網新聞頻道
《朴槿惠日記》披露:找回內心平靜靠的是馮友蘭《中國哲學史》 -- ...
2013年6月28日 - 上海世紀出版:《朴槿惠日記》披露:找回內心平靜靠的是馮友蘭《中國哲學史》 作者:羅... 此外還收錄了朴槿惠重新出山,步入政壇及對其推崇的政治..
『拾』 朴槿惠日記的書籍目錄
第一章 放棄個人生活,代行「第一夫人」1974-1979
1. 我很悲痛,可現實不容我沉溺於悲痛之中
2. 朴正熙總統和小雞雛
3. 離最高權力者最近的人
第二章 逆境中產生的處世哲學1980-1988
1. 青春之末,痛苦之門
2. 絕望、悲憤、孤獨的日子
3. 繼承母親的遺志
4. 狠下決心
第三章 糾正錯誤,還歷史真面目1989-1990
1. 戰爭般的日子
2.點亮『祖國的燈火』的苦難行軍
第四章 一己不正何以正天下?1991-1993
1. 朴槿惠的私人生活未被公開的原因
2. 我正則世正,世安則我安
3. 最後的日記
第五章 國民就是我們的上帝2004-2012
1. 一切抉擇基於愛國之心
2.只有經歷過痛苦的人才能感受他人的痛苦
3. 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