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是应届生,我想知道做软件测试需要哪些知识具体点!十分感谢~
计算机硬件知识、软件工程理论、软件体系要懂,数据库也得懂,编程语言也要懂,像流程图,甘特图,UML之类的要知道,还有测试技术。这方面有一个全国性的考试: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是中级的,你可以试试,下面是考试大纲:
一、考试说明
1.考试要求:
(1)熟悉计算机基础知识;
(2)熟悉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程序设计语言基础知识;
(3)熟悉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4)熟悉软件工程知识,理解软件开发方法及过程;
(5)熟悉软件质量及软件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6)熟悉软件测试标准;
(7)掌握软件测试技术及方法;
(8)掌握软件测试项目管理知识;
(9)掌握C语言以及C++或Java语言程序设计技术;
(10)了解信息化及信息安全基础知识;
(11)熟悉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
(12)正确阅读并理解相关领域的英文资料。
2.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能在掌握软件工程与软件测试知识的基础上,运用软件测试管理方法、软件测试策略、软件测试技术,独立承担软件测试项目;具有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3.本考试设置的科目包括:
(1)软件工程与软件测试基础知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选择题;
(2)软件测试应用技术,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问答题。
二、考试范围
考试科目1:软件工程与软件测试基础知识
1.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1.1计算机系统构成及硬件基础知识
●计算机系统的构成
●处理机
●基本输入输出设备
●存储系统
1.2操作系统基础知识
●操作系统的中断控制、进程管理、线程管理
●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作业管理
●网络操作系统和嵌入式操作系统基础知识
●操作系统的配置
1.3数据库基础知识
●数据库基本原理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特征
●数据库语言与编程
1.4中间件基础知识
1.5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网络分类、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
●常用网络设备
●Internet基础知识及其应用
●网络管理
1.6程序设计语言知识
●汇编、编译、解释系统的基础知识
●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成分(数据、运算、控制和传输、过程(函数)调用)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C语言以及C++(或Java)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知识
2.标准化基础知识
●标准化的概念(标准化的意义、标准化的发展、标准化机构)
●标准的层次(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标准的类别及生命周期
3.信息安全知识
●信息安全基本概念
●计算机病毒及防范
●网络入侵手段及防范
●加密与解密机制
4.信息化基础知识
●信息化相关概念
●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法规
●信息网络系统、信息应用系统、信息资源系统基础知识
5.软件工程知识
5.1软件工程基础
●软件工程概念
●需求分析
●软件系统设计
●软件组件设计
●软件编码
●软件测试
●软件维护
5.2软件开发方法及过程
●结构化开发方法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
●瀑布模型
●快速原型模型
●螺旋模型
5.3软件质量管理
●软件质量及软件质量管理概念
●软件质量管理体系
●软件质量管理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技术
5.4软件过程管理
●软件过程管理概念
●软件过程改进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5.5软件配置管理
●软件配置管理的意义
●软件配置管理的过程、方法和技术
5.6软件开发风险基础知识
●风险管理
●风险防范及应对
5.7软件工程有关的标准
●软件工程术语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计算机软件需求规范说明编制指南
●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规范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数据流图、程序流程图、系统流程图、程序网络图和系统资源图的文件编制符号及约定
6.软件评测师职业素质要求
●软件评测师职业特点与岗位职责
●软件评测师行为准则与职业道德要求
●软件评测师的能力要求
7.软件评测知识
7.1软件测试基本概念
●软件质量与软件测试
●软件测试定义
●软件测试目的
●软件测试原则
●软件测试对象
7.2软件测试过程模型
●V模型
●W模型
●H模型
●测试模型的使用
7.3软件测试类型
●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
●确认测试、验收测试
●开发方测试、用户测试、第三方测试
●动态测试、静态测试
●白盒测试、黑盒测试、灰盒测试
7.4软件问题分类
●软件错误
●软件缺陷
●软件故障
●软件失效
7.5测试标准
7.5.1GB/T 16260.1—2003软件工程 产品质量 第1部分:质量模型
7.5.2GB/T 18905.1—2002软件工程 产品评价 第1部分:概述
7.5.3GB/T 18905.5—2002软件工程 产品评价 第5部分:评价者用的过程
8.软件评测现状与发展
●国内外现状
●软件评测发展趋势
9.专业英语
●正确阅读并理解相关领域的英文资料
考试科目2:软件测试应用技术
1.软件生命周期测试策略
1.1设计阶段的评审
●需求评审
●设计评审
●测试计划与设计
1.2开发与运行阶段的测试
●单元测试
●集成测试
●系统(确认)测试
●验收测试
2.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2.1白盒测试设计
●白盒测试基本技术
●白盒测试方法
2.2黑盒测试用例设计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测试用例的编写
2.3面向对象测试用例设计
●测试方法选择的策略
●黑盒测试方法选择策略
●白盒测试方法选择策略
●面向对象软件的测试策略
3.软件测试技术与应用
3.1软件自动化测试
●软件自动化测试基本概念
●选择自动化测试工具
●功能自动化测试
●负载压力自动化测试
3.2面向对象软件的测试
●面向对象测试模型
●面向对象分析的测试
●面向对象设计的测试
●面向对象编程的测试
●面向对象的单元测试
●面向对象的集成测试
●面向对象的系统测试
3.3负载压力测试
●负载压力测试基本概念
●负载压力测试解决方案
●负载压力测试指标分析
●负载压力测试实施
3.4 Web应用测试
●Web应用的测试策略
●Web应用设计测试
●Web应用开发测试
●Web应用运行测试
3.5网络测试
●网络系统全生命周期测试策略
●网络仿真技术
●网络性能测试
●网络应用测试
3.6安全测试
●测试内容
●测试策略
●测试方法
3.7兼容性测试
●硬件兼容性测试
●软件兼容性测试
●数据兼容性测试
●新旧系统数据迁移测试
●平台软件测试
3.8易用性测试
●功能易用性测试
●用户界面测试
3.9文档测试
●文档测试的范围
●用户文档的内容
●用户文档测试的要点
●用户手册的测试
●在线帮助的测试
4.测试项目管理
●测试过程的特性与要求
●软件测试与配置管理
●测试的组织与人员
●测试文档
●软件测试风险分析
●软件测试的成本管理
三、题型举例
(一)选择题
●下面的哪一项测试步骤中需要进行局部数据结构测试:(1)
(1)A.单元测试B.集成测试C.确认测试D.系统测试
●软件的六大质量特性包括:(2)
(2)A.功能性、可靠性、可用性、效率、可维护、可移植
B.功能性、可靠性、可用性、效率、稳定性、可移植
C.功能性、可靠性、可扩展性、效率、稳定性、可移植
D.功能性、可靠性、兼容性、效率、稳定性、可移植
(二)问答题
1.白盒测试方法中的代码检查法需要重点考虑代码的执行效率,阅读以下两个循环,回答问题1和问题2。
循环1:
for (i=0;i<n;i++)
{
if(condition)
DoSomething();
else
DoOtherthing();
}
循环2:
if(condition)
{
for (i=0;i<n;i++)
DoSomething()
}
else
{
for (i=0;i<n;i++)
DoOtherthing();
}
问题1:循环1的优点和缺点。
问题2:循环2的优点和缺点。
2.请简述软件系统负载压力测试的主要目的。
‘贰’ 软件项目计划书应该包含什么
一、项目计划书格式
根据《gb8567-88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中项目开发计划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调整后的《项目计划书》内容索引如下:
1引言
1.1编写目的
1.2背景
1.3定义
1.4参考资料
1.5标准、条约和约定
2项目概述
2.1项目目标
2.2产品目标与范围
2.3假设与约束
2.4项目工作范围
2.5应交付成果
2.5.1需完成的软件
2.5.2需提交用户的文档
2.5.3须提交内部的文档
2.5.4应当提供的服务
2.6项目开发环境
2.7项目验收方式与依据
3项目团队组织
3.1组织结构
3.2人员分工
3.3协作与沟通
3.3.1内部协作
3.3.2外部沟通
4实施计划
4.1风险评估及对策
4.2工作流程
4.3总体进度计划
4.4项目监控
4.4.1质量控制计划
4.4.2进度监控计划
4.4.3预算监控计划
4.4.4配置管理计划
5支持条件
5.1内部支持(可选)
5.2客户支持(对项目而言)
5.3外包(可选)
6预算(可选)
6.1人员成本
6.2设备成本
6.3其它经费预算
6.4项目合计经费预算
7关键问题
8专题计划要点
‘叁’ 开发标准
《计算机软件工程规范国家标准汇编2000》包括全部现行有效的计算机软件工程规范及其相关的国家标准:
GB/T11457—1995 软件工程术语
GB/T12504—1990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GB/T12505—1990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GB/T13423—1992 工业控制用软件评定准则
GB/T13502—1992 信息处理程序构造及其表示的约定
GB/T13702—1992 计算机软件分类与代码
GB/T8567—1988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GB/T9385—1988 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
GB/T9386—4988 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规范
GB/T14079—1993 软件维护指南
GB/T14085—1993 信息处理系统、 计算机系统配置图符号及约定
GB/T15532—1995 计算机软件单元测试
GB/T16260—1996 信息技术、 软件产品评价、 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
GB/T16680—1996 软件文档管理指南
GB/T15853—1995 软件支持环境
GB/T17544—1998 信息技术软件包质量要求和测试
GB/T15538—1995 软件工程标准分类法
GB/T15697—1995 信息处理按记录组处理顺序文卷的程序流程
GB/T14394—1993 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
GB/T15535—1995 信息处理——单命中判定表规范
‘肆’ 求国家标准 GB/T8567-1988的文件 谢谢
替你找来了,不算慢吧!以下的资料有地址,你看看吧!
标准编号:GB/T 8567-1988
标准名称: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英文标题:Guidelines for computer software proct development documentation
替代情况:被GB/T 8567-2006代替
实施日期:1988-7-1
颁布部门:国家标准局
内容简介:本指南是一份指导性文件。本指南建议,在一项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过程中,一般地说,应该产生十四种文件。这十四种文件是: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开发计划;软件需求说明书;数据要求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数据库设计说明书;用户手册;操作手册;模块开发卷宗;测试计划;测试分析报告;开发进度月报;项目开发总结报告。
http://youa..com/item/bdde4cec530b850af4eac397
‘伍’ 我想向你请教一个问题:《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是国家推荐性标准还是国家强制性标准迫切求
“GB/T”是推荐性国家标准,“GB”是强制性国家标准。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是GB/T 8567-1988 所以应该为推荐性国家标准,另,这个已经不用了,改成《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GB/T 8567-2006 ),也是推荐性国家标准
‘陆’ 对外经济贸易部关于经贸企业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暂行规定
一、总则第一条为推动经贸企业会计电算化顺利、稳定、协调发展,保证会计资料处理与保存的合法、安全、准确、真实,促进经贸企业会计核算软件设计与使用规范化,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的通知》和《印发<关于会计核算软件评审问题问题补充规定(试行)>的通知》的规定,并结合企业会计核算与管理的特点,特制定本规定。第二条下列实行独立核算的经贸企业均执行本规定
(一)经贸部直属企业单位及其分、子公司。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经贸厅委、外贸局(以下简称:各省经贸厅)所属的各级外贸、进出口公司和其他企业。第三条本规定所指会计核算软件是指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用软件。二、对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要求第四条会计核算软件必须符合下列基本要求,才能正式提供使用:
(一)软件提供的数据输入项目符合经贸部发布或审核批准的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
(二)软件提供的会计科目编码符合经贸部发布或审核批准的现行会计制度中有关会计科目编码的规定。
(三)软件具有必要的防范会计数据输入差错的功能。
(四)软件的计算和结帐功能符合经贸部发布或审核批准的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
(五)经计算机登帐处理的系统内会计凭证及据以登记的相应帐簿,软件只能提供留有痕迹的更正功能。
(六)软件具有按规定打印输出各种帐簿以及必要的查询功能,打印输出的帐页连续编码。
(七)对计算机根据已输入的会计凭证和据以登记的相应帐簿生成的各种报表数据,软件无修改功能。
(八)软件具有防止非指定人员擅自使用和对指定操作人员实行使用权限控制功能。
(九)对存储在磁性介质或其他介质上的程序文件和相应的数据文件,软件有必要的保护措施。
(十)软件具有在计算机发生故障或由于其他原因引起内外存会计数据破坏的情况下,利用现有数据恢复到最近状态的功能。三、会计核算软件的评审第五条对拟在经贸系统范围内推广应用或作商品销售以及经贸企业自行开发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必须申请通过评审。经贸部与各省经贸厅分别成立评审机构。
(一)经贸部成立会计核算软件评审委员会,由部财会司与部计算中心的有关人员联合组成,日常办事机构设在经贸部财会司。
(二)各省经贸厅成立相应的会计核算软件评审委员会。
(三)经贸部及各省经贸厅会计核算软件评审委员会均应由取得中级技术职称(会计师或工程师)的会计与计算机专业人员组成。第六条会计核算软件申请评审的前提条件是软件必须在本单位(拟作商品销售或推广应用的软件必须在两个单位以上)与手工并行运行三个月以上,并保存有完整的与手工处理相一致的数据。第七条申请评审的会计核算软件,开发单位应提交下列资料:
(一)软件需求说明书(自行开发使用者免交)。
(二)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
(三)用户操作手册(自行开发使用者免交)。
(四)项目开发总结报告。
(五)用户意见(自行开发使用者免交)。
(六)试用单位打印输出的凭证、帐簿、报表样本。
以上(一)至(四)项按国际BG567-88《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编写。第八条会计核算软件的评审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由以下机构主持审批。
(一)属于经贸部直属的各公司及其分、子公司的会计核算软件由经贸部会计核算软件评审委员会主持审批。
(二)属于各省经贸厅所属的各外贸进出口公司和其他企业自行开发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由各省经贸厅会计核算评审委员会主持审批并报经贸部备案。
(三)属于各省经贸厅所属的各外贸进出口公司和其他企业拟在省经贸厅系统内作商品销售或推广应用的会计核算软件由省经贸厅会计核算软件评审委员会评审后上报经贸部会计核算软件评审委员会审批。第九条会计核算软件评审的主要内容是审查其是否达到了本规定对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要求。第十条会计核算软件评审委员会应认真做好下列主要工作:
(一)采用模拟数据对软件进行测试。
(二)对软件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实地考察。
(三)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写出书面评审意见并以无记名投票(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方式通过。
(四)对评审合格者发给合格证书。
‘柒’ GB8567——88具体指的是什么
GB8567目前最新的版本是2006年发布的【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你所找的88年的版本是已经作废的标准,说的是【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已经被现在这个2006的代替了。应以2006年的为主了,GB/T 8567-1988已经不能使用了。这两条标准的的介绍及内容都可以在下边的地址找得到,有需要的话可以去了解一下! 标准编号:GB/T 8567-1988 标准名称: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标准状态:作废 英文标题:Guidelines for computer software proct development documentation 替代情况:被GB/T 8567-2006代替 实施日期:1988-7-1 颁布部门:国家标准局 内容简介:本指南是一份指导性文件。本指南建议,在一项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过程中,一般地说,应该产生十四种文件。这十四种文件是: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开发计划;软件需求说明书;数据要求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数据库设计说明书;用户手册;操作手册;模块开发卷宗;测试计划;测试分析报告;开发进度月报;项目开发总结报告。 出处: http://www.csres.com/detail/70386.html 下载: http://www.csres.com/upload/qy/yn/GB-T%208567-19881.pdf 标准编号:GB/T 8567-2006 标准名称: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 标准状态:现行 英文标题:Specification for computer software documentation 替代情况:替代GB/T 8567-1988 实施日期:2006-7-1 颁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内容简介:本标准对软件的开发过程和管理过程应编制的主要文档及其编制的内容、格式规定了基本要求。本标准原则上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软件产品的开发过程和管理过程。 出处: http://www.csres.com/detail/111032.html 下载: http://www.csres.com/upload/qy/in/GBT8567-20061.pdf
‘捌’ 国标GB8567-88《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附录A A.6.1.1 基本建设投资 b.ADP设备 这ADP什么意思
ADP全称accelerateddatapath,称为“超路径”技术。
‘玖’ 文档编制的其他
1.应根据任务的规模、复杂性、项目负责人对该软件的开发过程及运行环境所需详细程度的判断,确定文档的详细程度。
2.对国标GB8567—88《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所建议的所有条款都可以扩展,进一步细分,以适应需要;反之,如果条款中有些细节并非必需,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压缩合并。
3.程序的设计表现形式,可以使用程序流程图、判定表、程序描述语言(PDI,)、或问题分析图(PAD)等。
4.对于文档的表现形式,没有规定或限制。可以使用自然语言、也可以使用形式化的语言。
5.当国标《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中所规定的文档种类不能满足某些应用部门的特殊需要时,可以建立一些特殊的文档种类要求。这些要求可以包含在本单位的文档编制实施规定中。
《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中给出了一个例子,利用求和法综合衡量12种考虑因素,来确定应编制文档的种类。使用这个方法的具体过程如下:
a.针对表所列的12种衡量因素,考察所开发的软件。对每一种因素给出一个分值,其范围从1到5。
b.把衡量所得的各个因素的值相加,得总和之值。
c.根据总和之值,对表表进行查找,确定应编制的文档的种类。
其中,数据要求说明书栏用**表示应当根据所开发软件的实际需要来确定是否需要编制这个文档。测试分析报告栏用*表示这个文档应该编写,但不必很正规。
(6)可追溯性:
由于各开发阶段编制的文档与各个阶段完成的工作有密切的关系,前后两个阶段生成的文档,随着开发工作的逐步延伸,具有一定的继承关系,在一个项目各开发阶段之间提供的文档必定存在着可追溯的关系。例如,某一项软件需求,必定在设计说明书、测试计划、甚至用户手册中有所体现。必要时应能做到跟踪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