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音频的码率是什么意思对音频有什么影响
码率指的是比特率:声音中的比特率是指将模拟声音信号转换成数字声音信号后,单位时间内的二进制数据量,是间接衡量音频质量的一个指标。
单位时间内的二进制数据量,比特率越大的音质就越好(在相同的编码格式下,不同格式,无法比较)。作为一种数字音乐压缩效率的参考性指标,比特率表示单位时间(1秒)内传送的比特数bps(bit per second,位/秒)的速度。通常使用kbps(通俗地讲就是每秒钟1000比特)作为单位。
(1)电脑声音输出码率扩展阅读:
不同码率的音频质量:
32 kbps —MW(AM) 质量
96 kbps —FM质量
128 - 160 kbps –相当好的质量,有时有明显差别
192 kbps — 优良质量,偶尔有差别
224 - 320 kbps — 高质量
800 bps – 能够分辨的语音所需最低码率(需使用专用的FS-1015语音编解码器)
8 kbps —电话质量(使用语音编码)
8-500 kbps --Ogg Vorbis和MPEG1 Player1/2/3中使用的有损音频模式
500 kbps–1.4 Mbps —44.1KHz的无损音频,解码器为FLAC Audio,WavPack或Monkey's Audio
1411.2 - 2822.4 Kbps —脉冲编码调制(PCM)声音格式CD光盘的数字音频
5644.8 kbps —SACD使用的Direct Stream Digital格式
B. 音频码率是什么
码率又称比特率,英文是bps(bit per second),是每秒多少比特的意思。
比特是最小单位的容量,比如50M的压缩包=50x1024x1024字节=50x1024x1024x8比特。
回到音频,只要音频源够清晰,那么转换后的音频文件比特率越高就代表有更多的音频信息被保留下来,换句话说就是比特率高音质就越好。
现在流行的flac、ape、wav无损,比特率基本都在800kbps以上,而mp3最大比特率只有320kbps。
平时我们人耳能听出低音质的mp3音频文件,其比特率肯定不会高于192kbps。
C. 音频的码率是什么意思
如果你是初学音频和视频方面的知识的话,音频码率代表的是音质,码率越高音质越好,一般cd光盘中的音乐的码率为900kbps,通常的mp3的最高码率为320kbps。
D. 怎么调整音频码率
可以利用格式工厂软件实现对音频文件比特率的转换。
1、打开格式工厂软件,单击音频按钮。
E. 音频比特率为什么设置128导出就变成119
r中输出视频时音频码流设置为128kbps,输出的成片为何只有125kbps?【提问】上面的320kbps是指AAC音频的码率,Pr里只有5.1声道才有更高的音频码率。
F. 音频输出格式16 bits是什么意思
MP3各项参数的意义 频率(如44100Hz),比特(如16Bits),码率(如128Kbps)
首先了解一下:音频采样
数码音频系统是通过将声波波形转换成一连串的二进制数据来再现原始声音的,实现这个步骤使用的设备是模/数转换器(A/D)它以每秒上万次的速率对声波进行采样,每一次采样都记录下了原始模拟声波在某一时刻的状态,称之为样本。将一串的样本连接起来,就可以描述一段声波了,把每一秒钟所采样的数目称为采样频率或采率,单位为HZ(赫兹)。采样频率越高所能描述的声波频率就越高。采样率决定声音频率的范围(相当于音调),可以用数字波形表示。以波形表示的频率范围通常被称为带宽。要正确理解音频采样可以分为采样的位数和采样的频率。
1.频率(如44100Hz):音频采样级别(音频采样频率)
采样位数可以理解为采集卡处理声音的分辨率。这个数值越大,分辨率就越高,录制和回放的声音就越真实。我们首先要知道:电脑中的声音文件是用数字0和1来表示的。所以在电脑上录音的本质就是把模拟声音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反之,在播放时则是把数字信号还原成模拟声音信号输出。采集卡的位是指采集卡在采集和播放声音文件时所使用数字声音信号的二进制位数。采集卡的位客观地反映了数字声音信号对输入声音信号描述的准确程度。8位代表2的8次方--256,16位则代表2的16次方--64K。比较一下,一段相同的音乐信息,16位声卡能把它分为64K个精度单位进行处理,而8位声卡只能处理256个精度单位,造成了较大的信号损失,最终的采样效果自然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如今市面上所有的主流产品都是16位的采集卡,而并非有些无知商家所鼓吹的64位乃至128位,他们将采集卡的复音概念与采样位数概念混淆在了一起。如今功能最为强大的采集卡系列采用的EMU10K1芯片虽然号称可以达到32位,但是它只是建立在Direct Sound加速基础上的一种多音频流技术,其本质还是一块16位的声卡。应该说16位的采样精度对于电脑多媒体音频而言已经绰绰有余了。
2.比特(如16Bits):音频采样的位数
数码音频系统是通过将声波波形转换成一连串的二进制数据来再现原始声音的,实现这个步骤使用的设备是模/数转换器(A/D)它以每秒上万次的速率对声波进行采样,每一次采样都记录下了原始模拟声波在某一时刻的状态,称之为样本。将一串的样本连接起来,就可以描述一段声波了,把每一秒钟所采样的数目称为采样频率或采率,单位为HZ(赫兹)。采样频率越高所能描述的声波频率就越高。
采样频率是指录音设备在一秒钟内对声音信号的采样次数,采样频率越高声音的还原就越真实越自然。在当今的主流采集卡上,采样频率一般共分为22.05KHz、44.1KHz、48KHz三个等级,22.05 KHz只能达到FM广播的声音品质,44.1KHz则是理论上的CD音质界限,48KHz则更加精确一些。对于高于48KHz的采样频率人耳已无法辨别出来了,所以在电脑上没有多少使用价值。
5kHz的采样率仅能达到人们讲话的声音质量。
11kHz的采样率是播放小段声音的最低标准,是CD音质的四分之一。
22kHz采样率的声音可以达到CD音质的一半,目前大多数网站都选用这样的采样率。
44kHz的采样率是标准的CD音质,可以达到很好的听觉效果。
3.码率(如128Kbps):码率就是比特率的另一种叫法,也叫位速
比特是二进制单位,就是字节,8位二进制为1比特。位速是指在一个数据流中每秒钟能通过的信息量。您可能看到过音频文件用 “128–Kbps MP3” 或 “64–Kbps WMA” 进行描述的情形。Kbps 表示 “每秒千字节数”,因此数值越大表示数据越多:128–Kbps MP3 音频文件包含的数据量是 64–Kbps WMA 文件的两倍,并占用两倍的空间。(不过在这种情况下,这两种文件听起来没什么两样。原因是什么呢?有些文件格式比其他文件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数据,64–Kbps WMA 文件的音质与 128–Kbps MP3 的音质相同。)需要了解的重要一点是,位速越高,信息量越大,对这些信息进行解码的处理量就越大,文件需要占用的空间也就越多。
为项目选择适当的位速取决于播放目标:如果您想把制作的 VCD 放在 DVD 播放器上播放,那么视频必须是 1150 Kbps,音频必须是 224 Kbps。典型的 206 MHz Pocket PC 支持的 MPEG 视频可达到 400 Kbps—超过这个限度播放时就会出现异常。
G. 比特率和码率是什么
比特率就是是码率,这是两个同义词,码率一般也指比特率,他们之间不用换算,只是叫法不同,其他含义都相同。
影响视频播放流畅度的是设备配置与带宽,RAM最重要,然后是GPU,接着是CPU,最后是ROM。清晰度由比特率决定,比特率越高,每秒传送数据就越多,画质就越清晰。如果电脑自身配置或网速达不到要传输的比特率要求那么电脑就会卡。
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单位为bps(Bit Per Second),声音中的比特率是指将模拟声音信号转换成数字声音信号后,单位时间内的二进制数据量,是间接衡量音频质量的一个指标。
视频中的比特率(码率)原理与声音中的相同,都是指由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单位时间内的二进制数据量。
在数字多媒体领域,比特率是单位时间播放连续的媒体如压缩后的音频或视频的比特数量。在这个意义上讲,它相当于术语数字带宽消耗量,或吞吐量。
比特率规定使用“比特每秒”(bit/s或bps)为单位,经常和国际单位制词头关联在一起,如“千”(kbit/s或kbps),“兆”(Mbit/s或Mbps),“吉”(Gbit/s或Gbps) 和“太”(Tbit/s或Tbps)。
虽然经常作为"速度"的参考,比特率并不测量"距离"/时间,而是被传输或者被处理的"二进制码数量"/时间,所以应该把它和传播速度区分开来,传播速度依赖于传输的介质并且有通常的物理意义。
(7)电脑声音输出码率扩展阅读:
视频中的码率
码率基本的算法是:【码率】(kbps)=【文件大小】(字节)X8/【时间】(秒)*1000
音频文件专用算法:【比特率】(kbps)=【量化采样点】(kHz)×【位深】(bit/采样点)×【声道数量】(一般为2)
举例,D5的碟,容量4.3G,其中考虑到音频的不同格式,所以算为600M,(故剩余容量为4.3*1000-600=3700M),所以视频文件应不大于3.7G,本例中取视频文件的容量为3.446G,视频长度100分钟(6000秒),计算结果:码率约等于4933kbps。
码率几点原则:1、码率和质量成正比,但是文件体积也和码率成正比。2、码率超过一定数值,对图像的质量没有多大影响。3、DVD的容量有限,无论是标准的4.3G,还是超刻,或是D9,都有极限。
参考文献来源:网络—比特率
H. 电脑声音输出最高频率是多少。频率范围是多少了
你好
如果是靠软件,电脑的音频输出一般可以达到几十KHz的频率,这个要看主板上所选用的音频芯片,
只不过人耳能听到的只有30Hz~20KHz,而且级少数人可以听到那么高的频率。所以输出再高了,人也听不到。
I. 音频的码率到底是怎么算的
声音中的比特率是指将模拟声音信号转换成数字声音信号后,单位时间内的二进制数据量,是间接衡量音频质量的一个指标。
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单位为 bps(BitPerSecond),比特率越高,每秒传送数据就越多,画质就越清晰。
声音中的比特率是指将模拟声音信号转换成数字声音信号后,单位时间内的二进制数据量,是间接衡量音频质量的一个指标。视频中的比特率(码率)原理与声音中的相同,都是指由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单位时间内的二进制数据量。
(9)电脑声音输出码率扩展阅读:
音频的比特率越高,每秒传送数据就越多,画质就越清晰,音质就越好,采样频率越高声音的还原就越真实越自然。
要在计算机内播放或是处理音频文件,也就是要对声音文件进行数、模转换,这个过程同样由采样和量化构成,人耳所能听到的声音。
最低的频率是从20Hz起一直到最高频率20KHZ,20KHz以上人耳是听不到的,因此音频的最大带宽是20KHZ,故而采样速率需要介于40~50KHZ之间,而且对每个样本需要更多的量化比特数。
J. 音频码率
码率一般指比特率,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单位为bps(Bit Per Second),比特率越高,每秒传送数据就越多,画质就越清晰。
声音中的比特率是指将模拟声音信号转换成数字声音信号后,单位时间内的二进制数据量,是间接衡量音频质量的一个指标。 视频中的比特率(码率)原理与声音中的相同,都是指由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单位时间内的二进制数据量。
信道编码中,K符号大小的信源数据块通过编码映射为N符号大小的码字,则K/N成为码率,其中假设编码前后的符号表没有变化。
(10)电脑声音输出码率扩展阅读:
定义:
在通信和计算机领域,比特率(Bit rate,变量Rbit)是单位时间内传输或处理的比特的数量。比特率经常在通信领域用作连接速度、传输速度、信道容量、最大吞吐量和数字带宽容量的同义词。
在数字多媒体领域,比特率是单位时间播放连续的媒体如压缩后的音频或视频的比特数量。在这个意义上讲,它相当于术语数字带宽消耗量,或吞吐量。
比特率(bit rate)又称“二进制位速率”,俗称“码率”。表示单位时间内传送比特的数目。用于衡量数字信息的传送速度,常写作bit/sec。根据每帧图像存储时所占的比特数和传输比特率,可以计算数字图像信息传输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