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每台电脑主机箱都会有声音吗
正常,机箱内的声音主要是cpu风扇+电源风扇+显卡风扇的噪音,一般好一些的电源风扇声音是很小的,也就是静音版的,显卡也有没有风扇的。时间长了风扇内轴承油脂变少噪音会大些。刚装的机器,有点噪音是正常,没有问题。
㈡ 电脑里声音怎样调出来
我们都知道,自己的电脑都是有声音的,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如果想更换自己电脑中的一些消息接受或者开机什么的声音的话,可是又不知道步骤,这个时候要怎么设置电脑的声音呢?其实,设置电脑的声音的方法和步骤还是非常的简单的,但是有一些其中的选项,亲们还是可能不太明白,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具体的方法步骤吧!
电脑声音设置方法
1、单击开始-控制面板-声音,语音和音频设备-声音和音频设备-属性-单击"声音"选项卡-在"程序事件中"下拉表中,启动windows"-在下面得'声音"列表中就可选择一种启动声音了.对音效,可以单击右边得代黑三角得播放键试听,如不满意,可单击浏览键,逐一选择直到你满意为止.单击确定退出.
2、控制面板-声音和音频属性-声音,在程序事件中找到启动WINDOWS并单击,然后单击“浏览”按钮,就可以更换了,但你要更改的声音文件必须是WAV格式的。
将WAV的音乐文件复制到WINDOWS/midea中,把文件名为“Windows XP 启动”的文件备份,将wav文件名改为“Windows XP 启动”重启就行了 。 找到开机的声音文件,替换成你喜欢的音乐 ,把喜欢的音乐做成 .wav 的音乐格式 然后打开控制面板,选择里面的“声音和多媒体”,在“声音”选项里可以试听windows的 开关 机声音,旁边应该有个“浏览”,点击浏览,这样就可以选择你想要的开、关机声音了,选择好以后点击应用,就可以把你做的音乐做成你的开关机声音了哦。
C:WINDOWSMedia 进入以上目录,用你喜欢的声音把开关机的声音替换。
电脑声音怎么设置默认?
电脑声音默认设置,可以点击右下角的小喇叭,选择“声音”进行调整,具体同一般步骤的第3步。
一般步骤:
1.单击开始,找到并单击控制面板。
2.在控制面板找到声音这一项,点击打开。
3.在点开的对话框里找到“声音”。一般来说,声音方案都是默认的,也就是咱们平常开机听到的声音,在下面的程序时间中还有很多的选项,都是windows系统中自带的声音,可以通过选择进行更改。选择声音之后,可以通过后面的测试按钮进行试听。
好啦,以上的内容就是小编为大家编辑整理的一些有关于如何设置自己的电脑的声音的一些方法了,其中有几个方面的声音设置的介绍,步骤很详细,方法也很简单,小编相信大家一定也都有学会了吧!其实电脑声音的设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使用电脑的时候的运用也是非常多的,当然,小编教给大家的方法,很多电脑系统都可以用哦!
㈢ 如果电脑的声音被网管禁止了,应该怎样设计成有音响
打开开始/控制面板/声音和音频设备 属性。然后看下对话框是不是灰白色的。要是可能是软件或硬件有问题。如果可以点击你看看是不是哪儿没设置好。一般情况网管是不会有意关闭声音的。另外看下是不是耳机或音箱有问题,看下后面有没插好。
㈣ 我的电脑不知道怎么了 自己会有声音出来
问题分析:你所听到的声音,有可能是电脑系统自带的声音方案当中的音效,其对应某种系统事件的发生,起提示作用。当然,也有可能是其它程序比如QQ的提示音效或者网页广告声音。如果需要,你可以取消这些音效,也可自行修改。
处理办法:
一、如果是系统音效:以WINDOWS XP系统为例,其操作如下:
1、单击:开始-设置-控制面板,双击进入声音和音频设备;
2、选择“声音”选项卡,如需取消音效,则选择“声音方案”中的“无声”,再确定退出即可。如果需要修改,则选择程序事件对应的声音,然后另存为自命名的声音方案确定即可。
二、如果是应用程序音效:以QQ为例,其它应用程序操作类似。
1、右击桌面任务栏QQ图标,选择打开主面板,单击打开系统设置;
2、在基本设置选项卡中,找到声音项,并勾选“关闭所有声音”,或者单击“设置提示音”,修改为自己需要的音效。
三、网页广告声音:可使用360安全卫士定期进行木马查杀、电脑清理和优化加速,以清除各种非法或带有广告的插件和开机自启动程序,同时360安全卫士也附带屏蔽弹窗广告功能。如果上网浏览网页,推荐使用360极速浏览器或类似非IE内核浏览器,并安装诸如广告终结者之类插件,都可有效去除网页广告和弹窗广告。
㈤ 如何利用电脑制作说话的声音
http://lib.verycd.com/2004/08/05/0000015408.html
播音王语音听读软件
下载链接不行网络一下,发声还可以,没有语调罢了,声音类型挺多的
㈥ 电脑可以制作出 人的声音吗 制作人声唱歌 完全电脑制作的声音,不需要原音
恩基本上都要有原声的然后使用编辑器或者制作器自己去调的
㈦ 我一直很奇怪,人们是怎么让很普通的电脑原材料造出电脑,怎么能让电脑运算、显示图片、发出声音的。
半导体
1947年,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贝尔实验室的三位科学家巴丁、布莱顿和肖克利在研究半导体材料——锗和硅的物理性质时,意外地发现了锗晶体具有放大作,经过反复研究,他们用半导体材料制成了放大倍数达100量级的放大器,这便是世界上第一个固体放大器——晶体三极管。晶体管的出现,迅速替代电子管占领了世界电子领域。随后,晶体管电路不断向微型化方向发展。
1957年,美国科学家达默提出“将电子设备制作在一个没有引线的固体半导体板块中”的大胆技术思想,这就是半导体集成电路的思想。
1958年,美国德克萨斯州仪器公司的工程师基尔比在一块半导体硅晶片上电阻、电容等分立元件放入其中,制成第一批集成电路。
1959年,美国仙童公司的诺伊斯用一种平面工艺制成半导体集成电路,“点石成金”,集成电路很快成了比黄金还诱人的产品。
1971年 11月,英特尔(Intel)公司的霍夫将计算机的线路加以改进,把中央处理器的全部功能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另外再加上存储器,制成世界上第一个微处理器。
随着硅片上元件集成度的增加,集成电路的发展经历了小规模集成电路、中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阶段。
1978年,研制成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集成度达10万以上,电子技术进入微电子时代。80年代末,芯片上集成的元件数突破1000万的大关。
计算机的历史
现代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 现代计算机问世之前,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机械式计算机、机电式计算机和萌芽期的电子计算机三个阶段。
早在17世纪,欧洲一批数学家就已开始设计和制造以数字形式进行基本运算的数字计算机。1642年,法国数学家帕斯卡采用与钟表类似的齿轮传动装置,制成了最早的十进制加法器。1678年,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制成的计算机,进一步解决了十进制数的乘、除运算。
英国数学家巴贝奇在1822年制作差分机模型时提出一个设想,每次完成一次算术运算将发展为自动完成某个特定的完整运算过程。1884年,巴贝奇设计了一种程序控制的通用分析机。这台分析机虽然已经描绘出有关程序控制方式计算机的雏型,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而未能实现。
巴贝奇的设想提出以后的一百多年期间,电磁学、电工学、电子学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在元件、器件方面接连发明了真空二极管和真空三极管;在系统技术方面,相继发明了无线电报、电视和雷达……。所有这些成就为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准备了技术和物质条件。
与此同时,数学、物理也相应地蓬勃发展。到了20世纪30年代,物理学的各个领域经历着定量化的阶段,描述各种物理过程的数学方程,其中有的用经典的分析方法已根难解决。于是,数值分析受到了重视,研究出各种数值积分,数值微分,以及微分方程数值解法,把计算过程归结为巨量的基本运算,从而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数值算法基础。
社会上对先进计算工具多方面迫切的需要,是促使现代计算机诞生的根本动力。20世纪以后,各个科学领域和技术部门的计算困难堆积如山,已经阻碍了学科的继续发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军事科学技术对高速计算工具的需要尤为迫切。在此期间,德国、美国、英国部在进行计算机的开拓工作,几乎同时开始了机电式计算机和电子计算机的研究。
德国的朱赛最先采用电气元件制造计算机。他在1941年制成的全自动继电器计算机Z-3,已具备浮点记数、二进制运算、数字存储地址的指令形式等现代计算机的特征。在美国,1940~1947年期间也相继制成了继电器计算机MARK-1、MARK-2、Model-1、Model-5等。不过,继电器的开关速度大约为百分之一秒,使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受到很大限制。
电子计算机的开拓过程,经历了从制作部件到整机从专用机到通用机、从“外加式程序”到“存储程序”的演变。1938年,美籍保加利亚学者阿塔纳索夫首先制成了电子计算机的运算部件。1943年,英国外交部通信处制成了“巨人”电子计算机。这是一种专用的密码分析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了应用。
1946年2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制成的大型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NIAC),最初也专门用于火炮弹道计算,后经多次改进而成为能进行各种科学计算的通用计算机。这台完全采用电子线路执行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信息存储的计算机,运算速度比继电器计算机快1000倍。这就是人们常常提到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但是,这种计算机的程序仍然是外加式的,存储容量也太小,尚未完全具备现代计算机的主要特征。
新的重大突破是由数学家冯·诺伊曼领导的设计小组完成的。1945年3月他们发表了一个全新的存储程序式通用电子计算机方案—电子离散变量自动计算机(EDVAC)。随后于1946年6月,冯·诺伊曼等人提出了更为完善的设计报告《电子计算机装置逻辑结构初探》。同年7~8月间,他们又在莫尔学院为美国和英国二十多个机构的专家讲授了专门课程《电子计算机设计的理论和技术》,推动了存储程序式计算机的设计与制造。
1949年,英国剑桥大学数学实验室率先制成电子离散时序自动计算机(EDSAC);美国则于1950年制成了东部标准自动计算机(SFAC)等。至此,电子计算机发展的萌芽时期遂告结束,开始了现代计算机的发展时期。
在创制数字计算机的同时,还研制了另一类重要的计算工具——模拟计算机。物理学家在总结自然规律时,常用数学方程描述某一过程;相反,解数学方程的过程,也有可能采用物理过程模拟方法,对数发明以后,1620年制成的计算尺,己把乘法、除法化为加法、减法进行计算。麦克斯韦巧妙地把积分(面积)的计算转变为长度的测量,于1855年制成了积分仪。
19世纪数学物理的另一项重大成就——傅里叶分析,对模拟机的发展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前期,相继制成了多种计算傅里叶系数的分析机和解微分方程的微分分析机等。但是当试图推广微分分析机解偏微分方程和用模拟机解决一般科学计算问题时,人们逐渐认识到模拟机在通用性和精确度等方面的局限性,并将主要精力转向了数字计算机。
电子数字计算机问世以后,模拟计算机仍然继续有所发展,并且与数字计算机相结合而产生了混合式计算机。模拟机和混合机已发展成为现代计算机的特殊品种,即用在特定领域的高效信息处理工具或仿真工具。
20世纪中期以来,计算机一直处于高速度发展时期,计算机由仅包含硬件发展到包含硬件、软件和固件三类子系统的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的性能—价格比,平均每10年提高两个数量级。计算机种类也一再分化,发展成微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通用计算机(包括巨型、大型和中型计算机),以及各种专用机(如各种控制计算机、模拟—数字混合计算机)等。
计算机器件从电子管到晶体管,再从分立元件到集成电路以至微处理器,促使计算机的发展出现了三次飞跃。
在电子管计算机时期(1946~1959),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主存储器是决定计算机技术面貌的主要因素。当时,主存储器有水银延迟线存储器、阴极射线示波管静电存储器、磁鼓和磁心存储器等类型,通常按此对计算机进行分类。
到了晶体管计算机时期(1959~1964),主存储器均采用磁心存储器,磁鼓和磁盘开始用作主要的辅助存储器。不仅科学计算用计算机继续发展,而且中、小型计算机,特别是廉价的小型数据处理用计算机开始大量生产。
1964年,在集成电路计算机发展的同时,计算机也进入了产品系列化的发展时期。半导体存储器逐步取代了磁心存储器的主存储器地位,磁盘成了不可缺少的辅助存储器,并且开始普遍采用虚拟存储技术。随着各种半导体只读存储器和可改写的只读存储器的迅速发展,以及微程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计算机系统中开始出现固件子系统。
20世纪70年代以后,计算机用集成电路的集成度迅速从中小规模发展到大规模、超大规模的水平,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应运而生,各类计算机的性能迅速提高。随着字长4位、8位、16位、32位和64位的微型计算机相继问世和广泛应用,对小型计算机、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的需求量也相应增长了。
微型计算机在社会上大量应用后,一座办公楼、一所学校、一个仓库常常拥有数十台以至数百台计算机。实现它们互连的局部网随即兴起,进一步推动了计算机应用系统从集中式系统向分布式系统的发展。
在电子管计算机时期,一些计算机配置了汇编语言和子程序库,科学计算用的高级语言FORTRAN初露头角。在晶体管计算机阶段,事务处理的COBOL语言、科学计算机用的ALGOL语言,和符号处理用的LISP等高级语言开始进入实用阶段。操作系统初步成型,使计算机的使用方式由手工操作改变为自动作业管理。
进入集成电路计算机发展时期以后,在计算机中形成了相当规模的软件子系统,高级语言种类进一步增加,操作系统日趋完善,具备批量处理、分时处理、实时处理等多种功能。数据库管理系统、通信处理程序、网络软件等也不断增添到软件子系统中。软件子系统的功能不断增强,明显地改变了计算机的使用属性,使用效率显着提高。
在现代计算机中,外围设备的价值一般已超过计算机硬件子系统的一半以上,其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计算机的技术面貌。外围设备技术的综合性很强,既依赖于电子学、机械学、光学、磁学等多门学科知识的综合,又取决于精密机械工艺、电气和电子加工工艺以及计量的技术和工艺水平等。
外围设备包括辅助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两大类。辅助存储器包括磁盘、磁鼓、磁带、激光存储器、海量存储器和缩微存储器等;输入输出设备又分为输入、输出、转换、、模式信息处理设备和终端设备。在这些品种繁多的设备中,对计算机技术面貌影响最大的是磁盘、终端设备、模式信息处理设备和转换设备等。
新一代计算机是把信息采集存储处理、通信和人工智能结合在一起的智能计算机系统。它不仅能进行一般信息处理,而且能面向知识处理,具有形式化推理、联想、学习和解释的能力,将能帮助人类开拓未知的领域和获得新的知识。
计算技术在中国的发展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上中国曾经在早期计算工具的发明创造方面写过光辉的一页。远在商代,中国就创造了十进制记数方法,领先于世界千余年。到了周代,发明了当时最先进的计算工具——算筹。这是一种用竹、木或骨制成的颜色不同的小棍。计算每一个数学问题时,通常编出一套歌诀形式的算法,一边计算,一边不断地重新布棍。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就是用算筹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一结果比西方早一千年。
珠算盘是中国的又一独创,也是计算工具发展史上的第一项重大发明。这种轻巧灵活、携带方便、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计算工具,最初大约出现于汉朝,到元朝时渐趋成熟。珠算盘不仅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过有益的作用,而且传到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地区,经受了历史的考验,至今仍在使用。
中国发明创造指南车、水运浑象仪、记里鼓车、提花机等,不仅对自动控制机械的发展有卓越的贡献,而且对计算工具的演进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例如,张衡制作的水运浑象仪,可以自动地与地球运转同步,后经唐、宋两代的改进,遂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
记里鼓车则是世界上最早的自动计数装置。提花机原理刘计算机程序控制的发展有过间接的影响。中国古代用阳、阴两爻构成八卦,也对计算技术的发展有过直接的影响。莱布尼兹写过研究八卦的论文,系统地提出了二进制算术运算法则。他认为,世界上最早的二进制表示法就是中国的八卦。
经过漫长的沉寂,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计算技术迈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先后建立了研究机构,在高等院校建立了计算技术与装置专业和计算数学专业,并且着手创建中国计算机制造业。
1958年和1959年,中国先后制成第一台小型和大型电子管计算机。60年代中期,中国研制成功一批晶体管计算机,并配制了ALGOL等语言的编译程序和其他系统软件。6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研究集成电路计算机。70年代,中国已批量生产小型集成电路计算机。8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重点研制微型计算机系统并推广应用;在大型计算机、特别是巨型计算机技术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建立了计算机服务业,逐步健全了计算机产业结构。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方面,中国在有限元计算方法、数学定理的机器证明、汉字信息处理、计算机系统结构和软件等方面都有所建树。在计算机应用方面,中国在科学计算与工程设计领域取得了显着成就。在有关经营管理和过程控制等方面,计算机应用研究和实践也日益活跃。
㈧ 电脑刚做的系统,电脑的声音像是从屏幕里发出来的,但从音响旁边听确实是音响的声音, 是不是太立体了 还是
呵呵 你的问题很有意思 屏幕一般是不会发出声音的 除了爆炸声
那可能就是你的音响效果比较好吧 祝你好运
太立体了是好事情啊 画个一般音响的钱 得到了如此效果 挺好的么 不用顾虑 再说了要是音响有什么问题 也只能找专业人员维修 这里估计很少有人懂得
㈨ 电脑声音怎么调出来
1、要想调整电脑的声音大小:可以点击右下角中的喇叭图标——你可以调整滑块的升降来调整音量的大小
2、如果没有图标:开始按钮——点击控制面板——点击声音,语音和音频设置——设备音量下面的“将音量图标放入任务栏”前面的方框中打勾——点击应用,确定——任务栏中就出现调节音量的图标
3、要想调整电脑的声音大小还可以:点击“开始”——“控制面板”——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通过左右拖动滑块来调整音量的大小
4、你还可以点击“高级”,按钮,进行高级设置,如波形、软件合成器、CD唱机等的设置。
5、其实打开“控制面板”,双击“声音及音频设备”图标,在“声音及音频设备属性”对话框中,来设置电脑声音。选择不同的选项卡,在选项卡中,对电脑不同的声音选项进行详细的设置。当你的计算机上安装有多个音频设备时,就可以在这里选择应用的默认设备,并且还可以调节其音量及进行高级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