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代养蜂法的介绍
本书围绕如何养好蜜蜂、用好蜜蜂,着重介绍提高蜂产品产量和质量的现代科学养蜂技术,力争达到施之有法、行之有效,花最少的投资、获最大的收益。譬如:蜂花粉生产工具和蜂群管理技术的革新,使产量成倍增加,质量也得到提高;而专业化、半机械化的蜂王浆生产技术和“两罐雾化器”的应用,将劳动效率提高10余倍,把养蜂员从繁琐、艰苦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对实现一人多养、扩大规模和提高效益有重要意义。在一个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案中,仅介绍有效、简便的最佳技术措施。此外,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养蜂发展趋势,有选择地介绍国外的先进技术,以加速我国现代养蜂业的发展。
2. 关于养蜂怎样词养中蜂
“豆腐格子蜂箱”与“方格小继箱”养蜂法探秘
(首先说明:这是我在网上给你找的)
本帖最后由 蜜蜂杂志 于 2011-1-20 09:21 编辑
“豆腐格子蜂箱”与“方格小继箱”养蜂法探秘—对中韩两国东方蜜蜂非活框多箱体饲养法的思考
中韩两国,运用具有各自特色的小蜂箱,成功地 实现了东方蜜蜂非活框多箱体词养的实践,具有非常 重要的理论意义,给人以启迪和无限的自由思索空 间。现依据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将上述两国养蜂法作 一简略介绍,并对其中的成功之道进行初步剖析,以 便和关心中蜂、饲养中蜂的蜂友们共同探讨。
1中韩两国非活框多箱体养蜂法探秘
1.1我国古人的“豆腐格子蜂箱”多箱体养蜂法简介
据纪天祥先生所着《中蜂饲养的历史与实践》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6月第一版)一书介绍, 由明清之际书贾辑录编写的《增补农圃六书�6�1畜牧�6�1 蜜蜂》卷中,借春秋末陶朱公范蠡之口,讲述了我 国湖南和长江下游部分地区的蜂农采用“豆腐格子 蜂箱”并叠加的方法,成功地实现了中蜂多箱体饲 养。据该书介绍,其箱体为木制方格,长、宽均为 一尺,高四到五寸;在箱的内壁上下适中处,横置4 根竹条,相交作进井字,颇似制豆腐的格子;底部 有活动底板,上面有活动箱盖。
用“豆腐格子蜂箱”饲养的蜜蜂,始于底箱内。 当群势发展满箱后,再加一格于其下方,如此循序 渐进,有加至十余格者。取蜜时,从上往下敲动箱 体驱蜂,然后将上面的若干格,从箱与箱之间的连 接缝隙处,用细线横穿截断巢脾,将上部之箱体取 回家中破蜡榨取蜜汁。余下各箱之巢脾,因有竹条 支撑,故不致下坠。在取走榨蜜箱体的同时,迅速 将箱盖盖在留下的箱体之上。由于蜂群具有向上储 蜜、向下筑巢育儿的习性,故上层所取之蜜皆为封 盖的成熟蜜,取蜜时也不会损坏卵虫。每年仅取蜜2 次。
1.2韩国当代的“方格小继箱”多箱体养蜂法简介
《蜜蜂杂志》2002年第12期刊登的《韩国东方 蜜蜂养蜂场考察纪行》一文介绍:2002年7月4日, 该文作者在韩国农村振兴厅和养蜂组合官员陪同下, 对全罗北道全州市任实郡一个养蜂大户的蜂场进行 了实地考察。该场饲养韩国本土蜜蜂270群,■的蜂 箱被称之为小蜂箱”,规格是长20cm、宽20cm、 高10 ~ 15 cm的木制小蜂箱。其饲养管理方法:越冬
群一般保留3 ~4层,当群内的巢脾延伸到下部时, 在最下部的第一和第二箱之间,加一个同规格的空 继箱。依此类推,最多可叠加到14个小继箱,形成 一个高1 ~ 2 m的多箱体。蜂群在箱内造6 ~ 7张长达 1~ 1.5 m的巢脾。每群每年仅取蜜1次。取蜜时,将 蜂驱赶到下部,上部的贮蜜箱搬下,根据销售的需 要,或割蜜脾作巢蜜,或挤滤分离蜜。每小节可取 蜜2.4 kg,每群可取天然成熟蜜10 ~ 25 kg。每个越 冬群可自然分群3 ~6群。
2中韩两国非活框多箱体养蜂法揭秘与启示
上述2种方法虽同为旧法饲养,但却充满了现 代蜂业气息——多箱体饲养管理;优质、高产、高 效和省工。仅以韩国养蜂大户饲养管理的蜂群为例: 所谓优质,所取的蜜为成熟蜜;所谓高产,每年每 群取蜜10 ~ 25 kg;所谓高效和省工,一年仅取蜜一 次,一个家庭蜂场饲养蜂群多达270群,还能得到 数百群自然分蜂群’何其乐矣!
那么,上述管理模式何以能顺利地实现优质、 高产和省工呢?奥秘何在?对今天活框饲养的中蜂, 可以学习、借鉴和感悟到点什么东西呢?笔者认为: 2.1小蜂箱起了大作用
中韩两国饲养的本土蜜蜂,同属东方蜜蜂种群。 东方蜜蜂与西方蜜蜂的代表蜂种意大利蜜蜂相比较, 在同等蜜源和同等管理条件下,前者蜂王产卵量仅 及后者一半左右,故是个“小群势蜂种”。“豆腐格 子蜂箱”、“方格小继箱”就其单个箱体来讲,的确 小,笔者认为,好就好在一个“小”字上,正好与 中韩两国饲养的本土蜜蜂的蜂王产卵量相吻合、相 匹配,从而为上述模式的饲养成功打下了坚实的物 质基石出。
中韩两国非活框多箱体饲养东方蜜蜂的成功实 践,对当今的中蜂活框饲养业来讲,启示之一,笔者 认为,就是蜂箱的设计和制作不能照搬意标箱。其 实,印度等亚洲国家活框饲养东方蜜蜂时,使用的蜂 箱并不大。印度A型箱不到意标箱的一半,B型箱仅 及意标箱的一半左右,且所加继箱均为浅继箱。
笔者的观点是:活框饲养中蜂的蜂箱,宜小不 宜大。
2.2群势管理上,实现了动态平衡
群势管理过程中,能否循序渐进,实现动态平 衡,是蜂群饲养成功的又一关键因素。中韩两国非活 框多箱体养蜂法,在群势管理过程中,切实实现了动 态平衡:当外界蜜源枯竭或群势弱小时,蜂群被压缩 于基础箱内,从而充分满足了东方蜜蜂喜好结球保暖 的生物学特性需求;随着季节的变化和蜜粉源的充 沛,群势处于增殖期,适时添加继箱用于扩巢,不断 为蜂王产卵扩大地盘,为外勤蜂创造宽裕的栖息和休 闲空间。这种对蜂群的动态管理运作,笔者认为是非 常科学的。
2.3蜂群管理模式上,充分满足了东方蜜蜂“喜新厌
旧”和“軎静忌动” 二大生物学特性
对巢脾的“喜新厌旧”,是东方蜜蜂在进化过程 中自我保护的重要特性。这种特性,体现在蜂王上, 则是对产卵巢脾的选择极为挑剔。蜂王决不轻易在陈 旧的巢脾上产卵。对老、旧巢脾,工蜂咬而毁之,或 用于储蜜。中韩两国非活框多箱体养蜂法对巢脾的管 理,极为新奇,具有两大特色:第一,从蜂群下方扩 巢。这一管理措施,与蜂群向上储藏粉、蜜,向下造 脾育儿的习性是吻合的。第二,带箱割巢脾取蜜。由 于旧的储蜜脾都在继箱体的上部,每年取走上部的储 蜜箱体,故巢内无一年以上的老旧巢脾,从而使蜂王 始终处于蜂群不断营造的新环境之中,极大地调动了 产卵积极性,使整个蜂群不断地处于兴奋之中。所 以,这种养蜂法群势极旺,叠加的箱体多达10余格, 高达1-2 m
现代活框饲养的中蜂,其一整套管理模式均“移 植”于西方蜜蜂。中蜂活框多箱体祠养法,运用的同 样是从巢箱上方添加继箱,巢箱与继箱之间使用隔王 板。在蜂群群势发展期,每隔5~7天,就要进行巢 箱与继箱之间某些巢脾的对调和查看继箱内是否有急
造王台,这对蜂群的人为干扰和劳动量可想而知。再 者,关于怎样上继箱,又有一大套学问:低温期如何 上,高温期如何上;群势发展期怎么管,群势收敛期 怎么管?这些学问三言两语讲不清,故非技术娴熟者 极难把握和运用。而本文所述的中韩两国养蜂法,如 何加箱体易学易懂,即使养蜂初学者,一听就懂,一 看就会。
中韩两国非活框多箱体养蜂法饲养东方蜜蜂的成 功实践给现代活框饲养的又一启示是:东方蜜蜂原来 还可以这样管理——从蜂群箱体下方添加巢箱。从巢 箱下方还是从其上方添加箱体扩巢,表面上看只是 “上” “下” 一字之差,但对蜂群的管理来说,却是 具有本质区别的2种截然不同的蜂群管理模式。
从蜂群巢箱的下方添加箱体扩巢,给养蜂者带来 的是一种全新的思维视角和全新的管理模式。这种逆 向思维方法,如果恰当地与中蜂活框技术“嫁接”, 极有可能会带来中蜂饲养的一次根本性变革,我们应 该好好珍惜、发掘和开发利用。
东方蜜蜂是一个“应激感应型”蜂种,“喜静忌 动”是其又一个重要生物学特性。那么,中韩两国的 非活框多箱体饲养法又是如何减少、乃至不干扰蜂群 的正常生活的呢?第一,从蜂群巢箱下方扩巢;第 二,活动箱底,便于饲养者帮助蜂群清扫生活垃圾; 第三,取蜜仅“分其赢而已矣”——每年仅取蜜1 ~ 2次。正是上述种种配套的管理措施,从而形成了蜂 群脾新、蜜足,蜂王年轻健壮。而“脾新、蜜足,蜂 王年轻健壮”是成功饲养东方蜜蜂的三大要素。
中韩两国东方蜜蜂非活框多箱体饲养法的合理内 核中,具有很高的含金量。我们科技工作的任务在于 对其进行深人发掘,并给予科学的诠释,以实现“古 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目的。
晋华贵 (云南省安宁市东湖路12号银聚典当行,云南安宁 650300)
3. 现代养蜂法的目录
出版说明
前言
第一章蜜蜂饲养基础知识
第一节蜜蜂形态学
一、蜜蜂卵、虫和蛹
二、成虫的外部形态
三、内部结构与生理
第二节蜜蜂生物学
一、蜂群的组成及生活
二、蜜蜂个体生长发育
三、蜂群的生长与繁殖
四、蜜蜂的语言与传递
五、蜜蜂的采集等行为
第三节蜜蜂生态学
一、蜜蜂与环境
二、蜜蜂与温度
三、蜜蜂与植物
四、蜜蜂的种群
五、蜜蜂的分布
第四节蜜蜂的种类
一、蜜蜂属的蜜蜂
二、野生蜜蜂种群
三、生产用蜂种
四、授粉用蜂种
第二章养蜂与蜜源、蜂具
第一节蜜源植物的花器
……
第三章蜜蜂饲养基础技术
第四章蜜蜂周年管理技术
第五章养蜂技术专题各论
第六章蜂产品生产新技术
第七章蜜蜂病敌防治技术
参考文献
4. 过了期的蜂蜜仍然有8大用处是什么
过期的蜂蜜没变质,这种情况下可以正常食用,但是过期太久的蜂蜜口感和营养价值都不如新鲜蜂蜜。
如果是轻微过期,可以将其隔水加热至60度左右,保持半小时杀死其中的酵母菌,去掉上面的泡沫,然后当作护发素、润肤露使用,记得冲洗干净。
5. 中蜂蜂箱继箱怎么养
豆腐格子蜂箱”与“方格小继箱”养蜂法探秘
(首先说明:这是我在网上给你找的)
本帖最后由 蜜蜂杂志 于 2011-1-20 09:21 编辑
“豆腐格子蜂箱”与“方格小继箱”养蜂法探秘—对中韩两国东方蜜蜂非活框多箱体饲养法的思考
中韩两国,运用具有各自特色的小蜂箱,成功地 实现了东方蜜蜂非活框多箱体词养的实践,具有非常 重要的理论意义,给人以启迪和无限的自由思索空 间。现依据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将上述两国养蜂法作 一简略介绍,并对其中的成功之道进行初步剖析,以 便和关心中蜂、饲养中蜂的蜂友们共同探讨。
1中韩两国非活框多箱体养蜂法探秘
1.1我国古人的“豆腐格子蜂箱”多箱体养蜂法简介
据纪天祥先生所着《中蜂饲养的历史与实践》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6月第一版)一书介绍, 由明清之际书贾辑录编写的《增补农圃六书??畜牧?? 蜜蜂》卷中,借春秋末陶朱公范蠡之口,讲述了我 国湖南和长江下游部分地区的蜂农采用“豆腐格子 蜂箱”并叠加的方法,成功地实现了中蜂多箱体饲 养。据该书介绍,其箱体为木制方格,长、宽均为 一尺,高四到五寸;在箱的内壁上下适中处,横置4 根竹条,相交作进井字,颇似制豆腐的格子;底部 有活动底板,上面有活动箱盖。
用“豆腐格子蜂箱”饲养的蜜蜂,始于底箱内。 当群势发展满箱后,再加一格于其下方,如此循序 渐进,有加至十余格者。取蜜时,从上往下敲动箱 体驱蜂,然后将上面的若干格,从箱与箱之间的连 接缝隙处,用细线横穿截断巢脾,将上部之箱体取 回家中破蜡榨取蜜汁。余下各箱之巢脾,因有竹条 支撑,故不致下坠。在取走榨蜜箱体的同时,迅速 将箱盖盖在留下的箱体之上。由于蜂群具有向上储 蜜、向下筑巢育儿的习性,故上层所取之蜜皆为封 盖的成熟蜜,取蜜时也不会损坏卵虫。每年仅取蜜2 次。
1.2韩国当代的“方格小继箱”多箱体养蜂法简介
《蜜蜂杂志》2002年第12期刊登的《韩国东方 蜜蜂养蜂场考察纪行》一文介绍:2002年7月4日, 该文作者在韩国农村振兴厅和养蜂组合官员陪同下, 对全罗北道全州市任实郡一个养蜂大户的蜂场进行 了实地考察。该场饲养韩国本土蜜蜂270群,■的蜂 箱被称之为小蜂箱”,规格是长20cm、宽20cm、 高10 ~ 15 cm的木制小蜂箱。其饲养管理方法:越冬
群一般保留3 ~4层,当群内的巢脾延伸到下部时, 在最下部的第一和第二箱之间,加一个同规格的空 继箱。依此类推,最多可叠加到14个小继箱,形成 一个高1 ~ 2 m的多箱体。蜂群在箱内造6 ~ 7张长达 1~ 1.5 m的巢脾。每群每年仅取蜜1次。取蜜时,将 蜂驱赶到下部,上部的贮蜜箱搬下,根据销售的需 要,或割蜜脾作巢蜜,或挤滤分离蜜。每小节可取 蜜2.4 kg,每群可取天然成熟蜜10 ~ 25 kg。每个越 冬群可自然分群3 ~6群。
2中韩两国非活框多箱体养蜂法揭秘与启示
上述2种方法虽同为旧法饲养,但却充满了现 代蜂业气息——多箱体饲养管理;优质、高产、高 效和省工。仅以韩国养蜂大户饲养管理的蜂群为例: 所谓优质,所取的蜜为成熟蜜;所谓高产,每年每 群取蜜10 ~ 25 kg;所谓高效和省工,一年仅取蜜一 次,一个家庭蜂场饲养蜂群多达270群,还能得到 数百群自然分蜂群’何其乐矣!
那么,上述管理模式何以能顺利地实现优质、 高产和省工呢?奥秘何在?对今天活框饲养的中蜂, 可以学习、借鉴和感悟到点什么东西呢?笔者认为: 2.1小蜂箱起了大作用
中韩两国饲养的本土蜜蜂,同属东方蜜蜂种群。 东方蜜蜂与西方蜜蜂的代表蜂种意大利蜜蜂相比较, 在同等蜜源和同等管理条件下,前者蜂王产卵量仅 及后者一半左右,故是个“小群势蜂种”。“豆腐格 子蜂箱”、“方格小继箱”就其单个箱体来讲,的确 小,笔者认为,好就好在一个“小”字上,正好与 中韩两国饲养的本土蜜蜂的蜂王产卵量相吻合、相 匹配,从而为上述模式的饲养成功打下了坚实的物 质基石出。
中韩两国非活框多箱体饲养东方蜜蜂的成功实 践,对当今的中蜂活框饲养业来讲,启示之一,笔者 认为,就是蜂箱的设计和制作不能照搬意标箱。其 实,印度等亚洲国家活框饲养东方蜜蜂时,使用的蜂 箱并不大。印度A型箱不到意标箱的一半,B型箱仅 及意标箱的一半左右,且所加继箱均为浅继箱。
笔者的观点是:活框饲养中蜂的蜂箱,宜小不 宜大。
2.2群势管理上,实现了动态平衡
群势管理过程中,能否循序渐进,实现动态平 衡,是蜂群饲养成功的又一关键因素。中韩两国非活 框多箱体养蜂法,在群势管理过程中,切实实现了动 态平衡:当外界蜜源枯竭或群势弱小时,蜂群被压缩 于基础箱内,从而充分满足了东方蜜蜂喜好结球保暖 的生物学特性需求;随着季节的变化和蜜粉源的充 沛,群势处于增殖期,适时添加继箱用于扩巢,不断 为蜂王产卵扩大地盘,为外勤蜂创造宽裕的栖息和休 闲空间。这种对蜂群的动态管理运作,笔者认为是非 常科学的。
2.3蜂群管理模式上,充分满足了东方蜜蜂“喜新厌
旧”和“軎静忌动” 二大生物学特性
对巢脾的“喜新厌旧”,是东方蜜蜂在进化过程 中自我保护的重要特性。这种特性,体现在蜂王上, 则是对产卵巢脾的选择极为挑剔。蜂王决不轻易在陈 旧的巢脾上产卵。对老、旧巢脾,工蜂咬而毁之,或 用于储蜜。中韩两国非活框多箱体养蜂法对巢脾的管 理,极为新奇,具有两大特色:第一,从蜂群下方扩 巢。这一管理措施,与蜂群向上储藏粉、蜜,向下造 脾育儿的习性是吻合的。第二,带箱割巢脾取蜜。由 于旧的储蜜脾都在继箱体的上部,每年取走上部的储 蜜箱体,故巢内无一年以上的老旧巢脾,从而使蜂王 始终处于蜂群不断营造的新环境之中,极大地调动了 产卵积极性,使整个蜂群不断地处于兴奋之中。所 以,这种养蜂法群势极旺,叠加的箱体多达10余格, 高达1-2 m
现代活框饲养的中蜂,其一整套管理模式均“移 植”于西方蜜蜂。中蜂活框多箱体祠养法,运用的同 样是从巢箱上方添加继箱,巢箱与继箱之间使用隔王 板。在蜂群群势发展期,每隔5~7天,就要进行巢 箱与继箱之间某些巢脾的对调和查看继箱内是否有急
造王台,这对蜂群的人为干扰和劳动量可想而知。再 者,关于怎样上继箱,又有一大套学问:低温期如何 上,高温期如何上;群势发展期怎么管,群势收敛期 怎么管?这些学问三言两语讲不清,故非技术娴熟者 极难把握和运用。而本文所述的中韩两国养蜂法,如 何加箱体易学易懂,即使养蜂初学者,一听就懂,一 看就会。
中韩两国非活框多箱体养蜂法饲养东方蜜蜂的成 功实践给现代活框饲养的又一启示是:东方蜜蜂原来 还可以这样管理——从蜂群箱体下方添加巢箱。从巢 箱下方还是从其上方添加箱体扩巢,表面上看只是 “上” “下” 一字之差,但对蜂群的管理来说,却是 具有本质区别的2种截然不同的蜂群管理模式。
从蜂群巢箱的下方添加箱体扩巢,给养蜂者带来 的是一种全新的思维视角和全新的管理模式。这种逆 向思维方法,如果恰当地与中蜂活框技术“嫁接”, 极有可能会带来中蜂饲养的一次根本性变革,我们应 该好好珍惜、发掘和开发利用。
东方蜜蜂是一个“应激感应型”蜂种,“喜静忌 动”是其又一个重要生物学特性。那么,中韩两国的 非活框多箱体饲养法又是如何减少、乃至不干扰蜂群 的正常生活的呢?第一,从蜂群巢箱下方扩巢;第 二,活动箱底,便于饲养者帮助蜂群清扫生活垃圾; 第三,取蜜仅“分其赢而已矣”——每年仅取蜜1 ~ 2次。正是上述种种配套的管理措施,从而形成了蜂 群脾新、蜜足,蜂王年轻健壮。而“脾新、蜜足,蜂 王年轻健壮”是成功饲养东方蜜蜂的三大要素。
中韩两国东方蜜蜂非活框多箱体饲养法的合理内 核中,具有很高的含金量。我们科技工作的任务在于 对其进行深人发掘,并给予科学的诠释,以实现“古 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目的
6. 关于养蜂的书籍
中国实用养蜂学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现代养蜂法
农业出版社
养蜂法(第七版)
农业出版社
这三本较权威!
7. 蜜蜂如何快速繁殖
在它们这个群体大家族的成员中,有一个蜂王(蜂后),它是具有生殖能力的雌蜂,负责产卵繁殖后代,同时“统治”这个大家族。蜂王虽然经过交配,但不是所产的卵都受了精。它可以根据群体大家族的需要,产下受精卵将来发育成雌蜂(没有生殖能力的工蜂);也可以产下末受精卵,将来发育成雄蜂。当这个群体大家族成员繁衍太多而造成拥挤时,就要分群。分群的过程是这样的:由工蜂制造特殊的蜂房 —— 王台,蜂王在王台内产下受精卵;小幼虫孵出后,工蜂给以特殊待遇,用它们体内制造的高营养的蜂王浆饲喂,待这个小幼虫发育为成虫时,就成了具有生殖能力的新蜂王。新蜂王即率领一部分工蜂飞去另成立新群。
8. 现代养蜂法的内容简介
本书融基础性、先进性、可读性和可操作性于一体,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技术体系,便于初学者一步到位。本书向读者提供的现代养蜂技术、理念和相关知识,对养蜂者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亦可为教学工作者、科学研究者提供参考。
9. 怎样开蜂箱取蜂蜜
土法养蜂:打开蜂箱,用烟熏等赶走蜜蜂,取出蜂巢,挤出蜂蜜,过滤。(蜂蜜、蜂蛹、蜂花粉一起挤出)
活框养蜂:打开蜂箱,取出蜂巢框,抖去大部分蜜蜂,再用风扫扫除蜜蜂,成熟蜜上的蜂蜡盖用割蜜刀割去,放入摇蜜机摇出,过滤。(因少量蜂蛹、蜂花粉、蜂蜡掉入蜂蜜,简单过滤就可以完整分离,不像用挤压后过滤,会把蜂蛹挤破,混入蜂蜜。)
蜂花粉和蜂蛹为高蛋白物质,混入蜂蜜容易使蜂蜜变质,不利于蜂蜜的保存。
若蜂花粉、蜂蛹、蜂蜜的混合物,能在当天吃完,是很不错的营养品。
10. 蜂场一日游,看蜂蜜怎么弄出来的
好,体验了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