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免费资讯 > 什么是修行之路初级永久免费

什么是修行之路初级永久免费

发布时间:2022-07-14 12:23:33

1. 什么是修行,什么是道路,修行的道路是什么

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为;修行就是把自己错误的行为修正。
谓从事自利利他、弘法利生、传教传法、清净和合、随缘自在、伦理纲常、勤劳自给、合理净化、正命正知、正信正业等生活。

谈到修行,难免会有人把它和参禅打坐,念经念佛,行善积德等事联想在一
起,其实那只是修行的形式,不是它里面的意思。修行,应该是一种心性的锻炼,
一种透过观照的工夫,去防非止恶,开发一切善法,达成圆融的、究竟的精神世
界的方式。不论你如何称呼修行的名相,亦不论用何法去修行,如它的结果相同
就可以了。

但身为一位修行者,在刚起步之前,必先认清一些基本的观念:

(1).我为什么要修行?
(2).我应抱持怎样的心态?
(3).如何拣择修行的方法?

这三个问题看似易解,仔细研究却又十分模糊,如果不弄明白,一定会陷在
修行的泥沼里,卒至万劫不复。

贰、我为什么要修行

假如一个人生活十分优裕,所求所愿,无一不遂,那他想修行的动机应该是
最少的。因为耽于享乐,不知人生有痛苦,就无法感受修行的重要性。假如一个
人的生活不但贫病交迫、三餐不继、甚至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那这人的修行机
会也是很少的。因为食苦成习,已经不以苦为苦,同时日日与生活搏斗,根本自
顾不暇了,那有心思想到修行的问题。因此,一个人会走上修行之路,或者说会
认真去探讨人生的种种,必定是他看到了人生百态有生有死、有苦有乐、有贫有
富、有贵有贱、有寿有夭的相对,发现到自然界的生养万物及毁灭万物,也体悟
人类文明的进步,丰富了人类的生活,却又为人类带来更大的灾害。于是从观察、
思考,到亟欲设法解决人生的痛苦,这整个研究和实践的过程,形成了所谓“修
行”的意思。这是从理论上来说的,至于从事相上分析的话,情况就很复杂了。
有人说:“我身体孱弱,想借着修行来恢复健康。”有人说:“我从小命歹,灾
祸频仍,想改变命运,转祸趋福。”也有人想用修行来安定心神,或使事业成功,
家运腾达。没错!一个虔心修行而持续不断的人,大多会有某些特异的福报,其
实这只不过应了一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老话而已,如果修行的内涵就是
这样,我们称它叫人天福业,这只要依十善业的法门去修持就能成办。但从另一
方面看,假如永远把目标订在那里,毕竟还是生死轮回,还是魔王的子弟兵,而
且也因为缺乏正确的认知,对于佛法不甚了了,因此在遇到挫折之后,就立刻退
缩不前,或者是刚开始感觉效果还不错,到最后愈来愈无效,甚至还原到未修行
的状况,使你慢慢地失望,慢慢地减退精进心,卒至放弃为止。

基于此,我们必须深切探讨修行最真确的动机,也可以给想从事修行的人一
个正确思考的方向,那就是佛教的基本教义—四圣谛。要了解四圣谛,首须了解
佛教的创觉者释迦牟尼佛对生命现象的观察和感受。释尊未出家前,曾有四次出
城郊游的经历,第一次在城里见到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第二次在路旁见到一位
因痛苦而呻吟不已的病人,第三次见到了一具尸体,这使他觉悟到人自出生以后,
都要经过痛苦的折磨,然后走向衰老、死亡,这是谁也不能避免的。于是他又回
忆童年时代,曾经随着父王去农村举行春耕祭典,见到农夫犁田的时候,从土中
翻起了虫蚁,立即被蛙类争食一空,转眼之间,蛙又被花蛇吞噬,花蛇又被凌空
而下的巨鹰□食,这弱肉强食的景象,使他感受众生的可怜可悲。如此苦难的人
生,假如不寻求一个解脱的办法,那人生还有什么希望呢?为了获得最后的答案,
又作了第四次的出游,这一次他见到一位神态安详的沙门,他深深地感动,同时
也领悟了自己应该走的路,那就是了生脱死,没有痛苦、衰老、情欲,争夺的路。
而当释尊坐于菩提树下,以敏锐的智慧,从中道缘起观,完成圆满的正觉以后,
又从大悲心中流露出对一切众生的关怀,于是把生命的现象予以归纳分析,把修
行的方法和修行的终极目标制定成一合理的诠释,这样它就完成一个世间和出世
间的因果关系--(1).苦谛,是世间的果。(2).集谛,是世间的因。(3).灭谛,
是出世间的果。(4).道谛,是出世间的因。

修行.是一个找错误的过程,把世人的错找出完善自己,在用自己的力量改善世人.以达
圆满!

2. 修行是什么意思

修行是指宗教中的修炼或修养德行。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活动,包括:思维活动、心理活动、行为活动、社会活动,旨在达到与现阶段相比境界更高、胸怀更广、视野更宽的个人修养水平。

1.修养德行,成就道德。李二和《流浪的梦》:“生活是最本真的,修炼是无须讲求形式的。时空中无处不教堂,无处不佛堂;无处不天堂也无处不地狱。”

2.宗教中为超凡脱俗而努力的各种方法。

《苏菲派经注》(释):“苏非派的修行方式不一,和精神修行两种。”

俗语中将修行当作做好事,如认为旧时官厅中权力大容易做好事救人,故有“公门里面好修行”之说。明·叶宪祖《金锁记》:“禁长哥呀!自古道公门里面好修行。”《野叟曝言》中狱官见文素臣查出隋氏被女禁虐待,跪地求告道:“公门中好修行,望老爷高抬贵手。”

(2)什么是修行之路初级永久免费扩展阅读:

佛教修行

经典:金刚经、心经、华严经、涅盘经、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大藏经》等。

基本要理在于:戒,定,慧。戒,借助对世俗物的外在放弃,最终内在放弃对它的欲望。定,心念绝对止息。慧,完全证悟真理。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即一切多样、有限和可灭的现象形式世界实乃幻相,完全是虚幻和虚假的。

2.宇宙中各种现象事物皆由各种条件组合而成,一切的相都是暂时的组合,不是永久不变,所以叫无常。我们的享受、欲望、作为、看、听、闻、尝、触、感觉的一切现象都是虚妄思想造作的。所经历的一切生死、善恶、苦乐体验都只不过是影子的体验。如此体验的一切都是虚假的。

3. 修行三篇之什么是修行

很多学佛的人,爱把“修行”挂在嘴边,说“嘴上功夫无用,实修实证要紧!”这一句是必杀技,无论在辩论切磋中处于何种劣势,用这句话都可以成功地挽回面子,完身而退。一般,把这句话聊出来,也就聊不下去了,但我们今天偏就聊聊,什么是修行。

首先说,自己对修行道路的选择,与对别人如何宣讲,不能混了。劝人是要随机应的,宁可和稀泥、多赞叹,不能坏人信心,见了吃素念佛老太太,要赞净土金砖铺地、宝树成行,见了转山磕大头的人要赞功德无量,但这些跟选择和安排自己的修行道路,没太大关系。

先问,修的是什么?是胳膊?是腿?还是心?打坐需要熬腿,腿很难拗,但最刚强、最难拗弯的是心!是不是所有的行为都要归结到心上?舍身伺虎,舍得也不是身啊,是贪欲悭吝。如果明白要修的是心,一切用身来做的事情,最终作用于心才算数,这样就有了判断的依据。

什么是合适的修行道路呢?就是能最有效地作用于心的道路!当然这里说的是主要道路,平时的小善也不能废弃,看到老太太摔跤,也要扶一把(貌似这不是小善,是个巨大考验)。

那么再来看,怎么修最能作用于心?当然是要对治自己的错误思维。所谓慈悲行善,如果不明白对治的是什么,那就是隔靴搔痒了。同样,禅定是为了集中心念,积蓄力量以观行。集中力量办大事,但如果不清楚要办什么大事,即使伏除了散乱心,跟电击休克疗法又有什么区别呢?

那么,对治错误思维最有效的手段是什么?义理!义理!义理!必须用大量的理论,把心打服了,而且光打服了还没用,因为那是暂时的,回到日常生活中,所有的惯性思维就又回来了,还需要对理论非常通达非常熟练,随时串习。这些都是攻坚战,需要清醒着干,你进入休眠状态,怡然自得,还怎么用功?

为什么说思考义理是作用于心的最有效手段?如果想走解脱之路,想修行,不把自己彻底说服,不把思想意识中的每一个疙瘩都解开,能行吗?理不明怎么修?修什么?还证呢,少扯“证”字。本来修行之路就容易失足不好走,还非要把眼睛蒙上,美其名曰“放下知性理性,用心修证”,这就是反智主义。

现在的一些人,你说一点佛法义理他都受不了,认为障碍修行,多么的可悲可叹啊!道理都不清楚,修的切入点在哪儿?航标在哪儿?哪里有宝?哪里是坑?佛菩萨、历代祖师苦口婆心留下那么多教导,不看,不听,不信,不传,非要跟着感觉放飞自己,把所有的地雷都趟一遍,明明可以不用这么悲壮的。

你闭着眼打坐,可能是获得轻安喜乐,厉害点的,都能开个心理门诊利益众生,但你和佛法的修行无关啊!你可能是烦恼少了一点,因为心思的活动量减小了,一些粗糙的念头自然生不起来,但是,大喇叭小喇叭,放得都是一个调调,还是顺着惯性的错误思维在走。而佛陀的教导,是对凡夫思维的彻底颠覆,你完全不知道啊!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有、什么是空,都没有搞清楚,你和佛法的修行无关啊!

这里得说说,那些张口闭口禅定止观的人,你的禅定功夫再高,也比当年佛所斥责的那些个外道,不知道低到哪里去了。现在的人,入个初禅就欢天喜地,这在古代印度是小学一年级水平。再说观,知道观什么吗?“梵我合一”观得好,一样能出大光明,一样六方震动诸天来贺,因为印度教也有自己的天人眷属,恐怕这些佛徒见了那场景,早都乐得合不拢嘴了,以为自己有证量啦。
四禅入的是色界,对欲望执着会大大减低,再往上是无色界,连物质世界都看破空掉了,就剩下一点概念执着,现在的人再怎么吹牛,也不敢说自己能通无色禅。而且说实在的,这些境界很不容易,需要花费不可思议的精勤努力,修成的人,不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可以算是世间圣人级别的了。但是,想一想,为什么佛说人道修行最好,为什么不说是色界,无色界?想过吗?为什么佛不去给色界众生说法?他们禅定境界那么高,没有乱心贪心,直接点化他们,不是事半功倍吗?这是因为,他们都进死胡同了。那么,人道这么低贱,品质心性下劣,为什么反倒不是死胡同,还大有发展?是因为人道可以打坐学禅吗?肯定不是啊。那区别在哪里?不共之处在哪里?就在于人能学理明理。

所以,不要小看我们散乱心学教理,这个看似初级,实则佛道通途,那些动辄拿证量说事的人,动辄描绘不可思议境界的人,贬低了教理的指导意义,实际上是进入死胡同了,也只能进入死胡同,因为禅定的满足感成就感太强了,就算没入禅定,出点人天感应,感来些个神神鬼鬼,你也抵挡不住诱惑啊!没有教理正见,一准被拉进去。很多人理解的灌顶持咒,就好像相信武侠小说里的推背传功一样,实际上,武功都是勤学苦练出来的啊。


智慧唯以闻思得。听闻法义,思维法义,按照法义去观想,作用于心,有定力更好,没有也可以先练着,这就是实修,舍此再无其他实修法门,再没有比尽量多尽量长时间地观空、对治习惯错误思维更有效的实修了,其他的都是方便助缘而已。

也不是贬低坐禅、持咒的作用,肃静心念肯定有利于修行。这就好像,饿死冻死无法修行,吃饱穿暖好修行,但并不是说,你锦衣玉食,修行就长进了,两者没有正比关系。跟释迦牟尼一个树林里打坐的人多了,水平也不见的比他低,所以重点不在打坐,打坐只是把你的心拽住,而拽住以后干什么才是最紧要的,佛法与外法的不共之处,才最紧要,才是用功之处。不然,你看看,这些修行方法,哪一样外道没有?布施、持戒、禅定、苦行、念咒、持名、手印、护摩,婆罗门教里都是全套的。为什么不问问什么是佛法之所以为佛法的不共之处?答案早就在那里了——三法印。这个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哪一个不是义理?参考网页链接

4. 修行之路全部关卡通过

修行者的表现和言行
雪峰

修行者,就是按照神佛仙圣的教诲修正自己言论和行为的人。
未经修行的人,犹如宝石中的原石,虽然潜藏着价值,但没有实用价值,只有经过雕刻、切割、打磨、抛光,方能显示出光华和实用价值来。
人,如果不经过用神佛仙圣的教诲来修正自己的言论和行为,那么,这样的人就是芸芸众生一员,是吃饭的机器,穿衣的架子,行走的尸体,麻烦的制造商,痛苦的零售商,罪恶的批发商,是资源的消耗者,是社会无序的奠基者。
人,只有经过用神佛仙圣的教诲洗礼,并严格按照神佛仙圣的教导说话行事,就像原石经过了雕刻、切割、打磨、抛光,才能成为一个文明的人,一个有教养有修养的人,一个通情达理灵活圆融的人,一个为他人为社会为大自然带来福利的人,一个有希望前往高层生命空间的人。
一个修行者的表现,言论和行为与一个非修行者的表现,言论和行为有如下不同。

修行者
非修行者
和善、友爱、慈祥、面带微笑。 横眉冷对、凶神恶煞、面目狰狞。
稳健、有序、踏实、闲庭信步。
慌里慌张、急急忙忙、坐立不安。
诚恳、谦逊、温和、有节有度。 奸猾狡诈、傲慢无礼、自私残酷。
公正、廉明、坦荡、不卑不亢。
投机钻营、表里不一、奴颜婢膝。
干净、整洁、大方、生机盎然。 邋里邋遢、猥琐萎靡、缺乏生机。
积极、正面、乐观、充满希望。
唉声叹气、消极悲观、充满失望。
赞美、鼓励、肯定、给人能量。 挖苦辱骂、忌妒埋怨、使人难受。
勤劳、诚实、守信、纯朴善良。
懒惰撒谎、不守信用、乖戾爆仗。
有错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有错在别人身上找原因。

是草,还是花卉,从它们的外表就可以确定;是苹果,还是桃子,从它们结的果实就可以知晓;是乳,还是汽油,从它们的颜色和气味就可以获悉;是修行者,还是非修行者,从他们的表现和言行就可以断定。
一个人道行如何,我们就看他的表现和言行,一个表现不文明,语言粗俗张口骂人,与人打交道没有友好举动,常常忌妒埋怨说丧气话,总是怪罪别人的人,绝对不是有道行的人,而是一个浑人俗人。
你是一个修行修炼者吗?请以你的表现和言行来说话,来证明。
你说你已经修行修炼了几年十几年,倘若你的表现和言行不像一个修行者的样子,那么,你修了个辣子!

5. 修行之路,无路可行是什么意思

摘要 就是指你这个修行的道路本来是无路可行的,这个是需要自己慢慢突破找到的,就是这个意思,就是修行的正确道路本来是没有的,这个是需要自己寻找突破的。

阅读全文

与什么是修行之路初级永久免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脑上怎么下载班智达的软件 浏览:1157
无痕迹消除图片软件 浏览:722
免费小票软件 浏览:955
华为在哪里设置软件停止运行 浏览:961
用电脑键盘调节声音大小 浏览:1259
自动刷软件赚钱 浏览:1261
古装连续剧免费版 浏览:1415
工免费漫画 浏览:1146
手机软件专门储存文件 浏览:1509
uos如何用命令安装软件 浏览:1316
有线耳机插电脑麦克风 浏览:647
侏罗纪世界3在线观看完整免费 浏览:995
单个软件怎么设置名称 浏览:719
凤凰网电脑版下载视频怎么下载视频怎么下载 浏览:1385
明白之后如何免费获得无人机 浏览:831
如何解禁软件菜单 浏览:855
副路由器连接电脑视频 浏览:1351
内置wifi电视如何装软件 浏览:1107
手机换零免费雪碧 浏览:1589
国行苹果如何下载美版软件 浏览: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