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新冠治疗费用是自费还是国家全权免费
新冠肺炎治疗费用是由国家负担的。依据国家规定,无论是确诊还是疑似,新冠肺炎患者住院医疗费都不用自己承担,由国家和各级政府承担。
据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有关经费保障政策的通知》,对于确诊患者发生的医疗费用,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按规定支付后,个人负担部分由财政给予补助。
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先行支付,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按实际发生费用的60%予以补助。由于每个患者治疗的时间、用药类型及多少等不同,费用方面会存在差异。但不管费用是多还是少,患者们都无需担心,国家财政兜底。
异地就医的新冠肺炎患者费用承担
按照“两个确保”政策要求,对于卫生健康部门认定的确诊和疑似患者,无论是本地或异地患者,都实行先救治、后结算。
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按规定支付后,个人负担部分由就医地财政给予补助,异地就医医保支付的费用由就医地医保部门先行垫付,疫情结束后全国统一组织清算,由参保地医保部门与就医地医保部门结算。
同时,在特殊时期实行特殊政策,打破医保常规管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而不是以诊疗过程为中心。对确诊和疑似患者,即使是诊断为确诊和疑似前的费用都纳入“两个确保”政策范围。
‘贰’ 实践证明我们的防控措施科学有效,我国的防疫措施是怎样的
我国的疫情防控措施在世界来看都是有效的,其中主要方面的防御措施有以下几类:
坚持动态清零的疫情防控政策,面对疫情的来势汹汹,我国既没有选择躺平,也没有选择闭关锁国,而是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之上去保持疫情的灵活调整。例如把某些风险地区分为低风险区域中风险区域和高风险区域,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疫情防控政策。在每一个疫情防控点都有24小时的工作人员值班,同时还会进行大量的核酸检测来筛选一些潜在的疫情风险。
新冠疫苗接种率较高,也是疫情防控措施的有效办法。我国有14亿人口基数,接种新冠疫苗的概率达到了60~70%左右,根据相关的医学专家介绍,要想达到中国的完全开放疫苗接种率至少要达到80%以上,并且新冠疫苗对人体的保护率达到了70%以上。
‘叁’ 疫情隔离,物资是不是免费的
对于确诊新冠肺炎的病人,治疗费用由国家承担,这一政策基本没有争议。于私是减轻病人负担,于公则是避免"看不起病"的感染者游离在外传染他人。
近来颇有争议的是,如果因疫情防控需要被强制隔离,住宿及生活费用该由谁承担?天下毕竟没有白吃的午餐,接纳隔离人员的宾馆一定会收费,一日三餐也不可能完全依赖捐赠。在政府、个人和第三方之间,如何分担隔离成本才是最佳选项?
解决这一争议,需要考虑三个层次的问题:一是合法性,即政府收费有无法律依据?二是合理性,即在依据不明的前提下,政府收费是否合理?三是可操作性,即如果需要收费,具体标准该如何确定?
政府向被隔离人员收费合法吗?
《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一条第二款规定:"……政府应当对被隔离人员提供生活保障"。单看这一款,政府似有义务兜底隔离费用;但如果加上第一款,就知道这一条仅针对"已经发生甲类传染病病例的场所或者该场所内的特定区域的人员",并不包括外来人员。换句话说,若因本地发生疫情被就地隔离,食宿费用应由政府承担;但若因来自外地疫区需要隔离,《传染病防治法》并未对费用问题予以明确。
市场经济的原则是"谁受益谁付费"。即使隔离本地人员,消耗隔离场所食宿资源的也是被隔离人,为何要由政府买单呢?
原因之一,"谁受益谁付费"的前提是契约自由,即买家对于买不买、买什么和买多少有自由选择权,卖家不能强迫交易。对本地人员的隔离恰恰具有强制性,是否隔离、何处隔离和食宿标准这些合同要素,都不由被隔离者选择。如果隔离要收费,既是"霸王合同",又是"强迫交易",显然不符合市场原则。
原因之二,防疫隔离除了吃住与付费的对价关系,本质上也是政府暂时"征用"高风险人员的人身自由。"征用"是一种强制购买,为了公共安全,被隔离人员有义务让渡短时间的自由,但也有权利获得合理补偿。鉴于补偿费用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兼之对自由的"征用"只需要相对人不作为,而不必像医务人员那样积极冲锋陷阵,所以补偿顶多是象征性的,但至少不应让被隔离人员自掏腰包——正如不可能让医生自己买药上前线。
原因之三,如果要求被隔离者付费,可能引发何种社会效果呢?首先是一部分应当隔离的人员可能会想方设法逃避隔离,结果自然是危及公共安全。一旦出现"漏网之鱼"导致疫情扩散,即便仅仅算经济账,也一定是因小失大。其次是不排除部分地方官员与隔离场所勾结,随意扩大隔离范围、提高收费标准,把防疫做成生意,结果难免是助长腐败。正是因此,综合权衡免费隔离的直接成本和收费隔离的潜在损失,对于没有选择权的本地人员,地方政府应当实施免费隔离。
问题在于,相比身不由己的本地人员,部分外来人员似乎有充分的自由去选择是否隔离、何处隔离。比如近日因欧美疫情爆发,大量旅客回流中国,给京沪等门户口岸造成极大的隔离压力。严格说来,这些旅客明知入境就要隔离,似乎可以选择是否回国,也可以选择从何处入关。既然《传染病防治法》并未对这类人员的隔离费用作出规定,各地政府应当如何取舍呢?
规定不明时,对流入人员收取隔离费用合理吗?
表面看来,外来人员自愿流入,自行承担隔离费用,一则你情我愿,二则等价交换,应属天经地义之事。正是因此,一些高速路口就设有收费隔离公示牌,一是希望外来人员知难而退,二来也算明码实价诚信收费。更极端地说,低风险地区接纳高风险地区流入人员,没在隔离费用之外另行收费,似乎已是仁至义尽。然而,公共政策并不仅仅是消费契约,在合同自由和等价交换原则之外,还必须考虑更多复杂因素。
首先,流入地政府必须甄别外来人员是否真有选择的自由。比如在疫情爆发前去疫区出差的本地人员,或者被旅居国遣返的出国人员,多数人并没有选择是否返乡的自由。要求他们付费隔离,要么使其流落街头,要么就是强买强卖,无论如何都触及文明社会的底线。与此类似,当特定区域因为疫情发生严重人道灾难,面临紧迫危险的居民自行流出,也很难说得上是自由选择。
其次,流入地政府必须掂量收费隔离的间接成本。一是不能因当地的些许得失影响抗疫大局,比如从疫区返回的抗疫人员,不管是火神山等工程建设者还是物资运输司机,严格说来确属自愿往来,当地进行收费隔离顶多是"不仗义",但却可能影响到抗疫大局,应从全国层面予以禁止。二是要区分当前成本和长远收益,比如对疫区前来的务工人员免费隔离,既可争取到本地复工复产的关键劳动力,也可提升本地形象,长远看可能利大于弊。
最后,只有在隔离措施全覆盖的前提下,才可以讨论对自愿流入人员收费隔离。如果隔离措施有漏洞,一些顾虑隔离费用的流入人员,难免会私下潜入而成为"漏网之鱼"。如此一来,不仅存在疫情扩散的风险,还造成"好人吃亏、坏人得利"的错误导向。
如需收费,标准如何确定?
如上所述,对于法律上没有明确的外来人员的隔离费用,在满足严格条件的前提下,地方政府要求一些被隔离人员自行负担,似乎也算合情合理。鉴于隔离措施本质上是一种行政强制行为,基于普遍的行政法治原则尤其是比例原则,隔离收费应当满足两个标准:
一是隔离地点必须满足必要的质量标准,包括安全保障、饮食营养、活动空间、资讯传输和医疗支持等。简而言之,隔离不是坐牢,隔离措施应当仅以控制潜在的疫情扩散为上限,不得不当降低被隔离人员的正常生活水平。
二是收费仅以覆盖成本为限,不宜"发疫情财"。毕竟,考虑到"拒疫情于辖区之外"的动机和逐利天性,一些地方政府难免有高价收费的冲动。但公权不应成为赚钱的工具,更不能沦为"敲竹棒"的打手,否则将是对其合法性的极大冲击。
简而言之,疫情期间的适度人员流动和强制隔离,于公于私都属必要。对于隔离外来人员的收费问题,简单的判断标准应该是:非自愿选择者不收费、有功于大局者不收费、可能漏网者不收费、质次价高时不收费。
唯有如此,才能在护卫抗疫大局的前提下,利用市场规则实现相对公平的社会效果。建议在"一盘棋"的思路下,以上述准则为参考,综合协调各地隔离收费政策,避免地方各自为政、以邻为壑甚至"把抗疫当生意"的乱象。
‘肆’ 现在做核酸是全国免费吗
现在做核酸检测不是免费,检测的费用需要由被检测者承担。
目前全国的疫情已经平稳,检测试剂的供应也比较平稳,国家已经确定了很多可以提供核酸检测的机构,怀疑病毒感染的患者或者是有检测需求的人群可以自愿到指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验。
但是目前对于检测人群的流量还是有所限制,在进行核酸检测前一定要提前预约,约定好检测的时间,然后被检测者要做好检测前的准备。到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时一定要做好防护,带好口罩,既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为了他人的安全。在此前由于我国出现了新冠病毒疫情,为了尽快排查相关的疫情人员,所以需要做好核酸检测工作,部分人员是免费进行核酸检测的。只不过,做核酸检测现在免费吗?针对这个问题,你知道吗?核酸检测费用
核酸检测费用
现在做核酸检测是否可以免费呢?比如蔡甸区新入院陪护人员9日起免费做核酸检测,其他的人员想要做核酸检测,那么就是需要缴费的。另外,成都出现了新增确诊病例,同时对于部分人员做核酸检测也是免费的。其实是否会免费,这点不能确定,因为每一个地区的政策都是不一样的,如果你是个人去医院进行核酸检测,那么就是需要自费,并且不可以报销。在做核酸检测之前,需要了解清楚。
‘伍’ 为什么我国会免费接种新冠疫苗
我国会免费接种新冠疫苗主要因为生命健康重于一切、我国财政实力有这个能力、疫苗的生产成本降低、全民免费接种疫苗是为了防范更大的损失。
1、生命健康重于一切
从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发生之后,我国各级部门就高度重视,不惜一切代价来救治各种患者,而且为了控制新型冠状病毒,从中央到地方都拨付了很大的资金。
各级政府之所以花这么大的资金去防范新型冠状病毒,说明我国对人民的生命对人民的健康是高度重视的,生命和健康永远处于第1位,所以目前我国对所有国民免费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其实也凸显出了国家对生命、健康的尊重和重视。
毕竟对于大家来说,所有的发展所有的努力不都是为了让生活变得更好,让自己变得更加健康吗?
2、我国财政实力有这个能力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的财政收入也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比如2019年我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就达到190382亿元,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9305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101077亿元。这说明目前我国的财政总体实力还是比较雄厚的。
如果不出意外,这次给全民免费接种新冠疫苗,估计也应该由中央以及地方两级财政共同承担,如果参考全民免费接种疫苗潜在的成本5600亿计算,那么免费给居民接种疫苗占财政收入的比例大概达到3%左右,对于这个费用,只要将其他项目压缩一下,还是能够挤出来的。
3、疫苗的生产成本降低
疫苗前期的研发费用非常高昂,所以在疫苗刚投放市场的时候,售价肯定是比较高昂的,比如在2020年疫苗刚出来的时的时候,其生产成本都有可能达到1000块钱以上。
但随着疫苗的不断成熟以及生产工艺的不断完善,还有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其边际生产成本肯定会逐渐下降,比如在疫苗一期临床的时候,单支的成本有可能达到1000块钱,但目前疫苗的生产成本已经下降到几百块钱。
而且未来相信疫苗的生产成本还有可能进一步压缩,当疫苗的研发成本回收之后,疫苗的单价就会大幅下降,未来单支疫苗有可能下降到几十块钱。比如目前英国阿利斯康疫苗价格售价只有4~8.1美元/每剂(约26元到53元人民币之间),再比如俄罗斯研究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售价大概是10美元/剂(约65元人民币)。
一旦未来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价格下降了,那么各地方政府的采购成本就会下降,到时财政负担也会相应地下降。
4、全民免费接种疫苗是为了防范更大的损失
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防控,彰显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在新型冠状病毒刚发生的时候,我国就采取果断的措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防控,所以迅速把疫情控制在很小的范围之内。
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之后,我国基本上把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控制住,然后从2020年4月份之后,全国的生产生活基本上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对应的我国的经济也慢慢得到恢复,GDP增速也从第一季度6.8%的降速,恢复到了第3季度4.9%的增速,预计全年GDP增速有可能达到2.3%左右。
相比我国来说,欧美一些国家放任病毒的发展,结果被病毒搞得一塌糊涂,至今病毒仍然没有得到控制,经济生活各方面仍然受到很大的影响,GDP也出现了很大的下滑。而现在国家提出给全民免费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这其实也彰显出了国家的一种智慧。
通过给全民免费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之后,可以把新型冠状病毒遏制住,这样我们就有更多的时间去搞经济搞发展,把用于抗新冠的精力和时间去发展经济,其潜在的收益有可能比给全民注射疫苗付出的成本还要高很多,这是相当有智慧的选择。
(5)中国疫情怎么免费扩展阅读
不适合接种新冠疫苗的人群:
不适合接种的人群包括孕妇、哺乳期妇女,正处在发热、感染等疾病急性期、患免疫缺陷或免疫紊乱的人群以及严重的肝肾疾病、药物不可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恶性肿瘤患者等人员。
所有接种人员在接种前要详细阅读知情同意书,身体不适可暂缓接种。不在18-59岁接种年龄段范围的人员,需要等待进一步临床试验数据披露,明确是否后续能够接种。
‘陆’ 现在国内新冠是免费治疗的吗
确诊新型冠状肺炎后,治疗费用为国家承担。据有关部门发出的通知表示,确诊的患者所发生的医疗费用,经过医保以及医疗救助之后,个人所承担的部分国家会给予补助,这样可以确保医院在收治确诊病人以后,不会因为治疗费用的问题而影响治疗。
‘柒’ 援助外国是收费还是不收支援别国抗疫基本是免费的
中国新型肺炎疫情得到控制,外国疫情却很严重,这个时候中国出手支援了。那么,中国援助外国是收费还是不收费呢?有人说中国支援别国抗疫基本是免费的,也有人说是贸易合作,要收钱的。其实,大家要全面分析问题才行,了解到中国的责任心。‘捌’ 2022疫情期间高速免费政策
【法律分析】
2022年春节放假时间为1月31日至2月6日,共7天,节日期间高速公路实施7座以下(含7座)客车免费通行政策,免费通行时间为1月31日0点至2月6日24点。
2022年春运从1月17日开始至2月25日共40天。
春运前期:1月17日至1月30日,共14天
春节假期:1月31日至2月6日,共7天
春运后期:2月7日至2月25日,共19天
【法律依据】
《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 第一条 免费通行的时间范围为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等四个国家法定节假日,以及当年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确定的上述法定节假日连休日。免费时段从节假日第一天00:00开始,节假日最后一天24:00结束(普通公路以车辆通过收费站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高速公路以车辆驶离出口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
‘玖’ 疫情期间免费退票政策
因为疫情退票是一律免退票费的。不久前就因为疫情,铁路部门发出通知:在车站、12306网站等各渠道购买了8月3日24时前各次列车有效车票的旅客,在退票时,均不收取任何退票手续费,而且已经购买的铁路乘意外险也一同办理。免费退票的情况如下:2020年2月5日24时前已购买的乘车日前在2月6日0时至3月5日24时的全国铁路火车票,旅客有退票需求的,铁路部门均不收取退票手续费,考虑各地学校开学时间不同,2020年1月27日起,办理学生退票时均不收取退票手续费,购买铁路乘意险的一同办理。
疫情期间退票手续费新规定2022
疫情导致:如果是由于始发地存在疫情,导致已经购买车票的车次停运或者不适合出行时,需要办理退票手续的,在退票时不收取任何手续费。
非疫情导致:虽然在疫情期间,但不是因为疫情,而是因为个人原因导致需要退票的,按退票时间计算退票手续费。
注意:如果在开车前48小时~8天内,有变更到站或者改签到开车8天以上的其他列车的,而在开车前8天退票的,需要收取5%的车票票面价格作为退票手续费。如果是列车已开,那么不能办理退票,最多只能办理改签,但前提是改签的列车还有余票。
疫情期间,需要出行的人员,在旅途中要注意个人防护,戴口罩、少聚集、勤洗手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旅客在2020年2月5日24时前,通过车站、12306网站等各渠道已购买的全国铁路火车票,自2020年2月6日0时起,在开车前自愿改变行程需退票的,铁路部门均不收取退票手续费,购买铁路乘意险的一同办理。2020年2月6日0时后购买的车票需退票时执行原规定。
简要总结:
疫情期间免费退票政策:因为疫情退票是一律免退票费的。不久前就因为疫情,铁路部门发出通知:在车站、12306网站等各渠道购买了8月3日24时前各次列车有效车票的旅客,在退票时,均不收取任何退票手续费,而且已经购买的铁路乘意外险也一同办理。
‘拾’ 怎么申请疫情免费退票
一般针对疫情期间高铁和飞机都有免费退票的政策,一般在退票时候app也会有相应的提示。具体需要免费退票的消费者联系购票平台的官方客服咨询是否符合免费退票政策。免费退改签措施以各大平台最新发布的为准。
提醒广大消费者,密切关注航空公司、铁路部门、旅行平台退改政策的更新,及时登录各大平台官方网站或拨打客服电话,了解最新退改签措施,切实维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当您在消费中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请保留有效证据向有关行政部门、消保委组织等投诉。
中国民航服务质量监督电话:12326
中国铁路客户服务电话:12306
同程旅行客服电话:95711
携程旅行客服电话:95010
去哪儿旅行客服电话:95117
途牛客服电话:4007-999-999
飞猪客服电话:9510208
测一测你的抗风险指数,专家为你免费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