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古琴的琴轸和雁足是用什么材质做的
主要的工艺材料有老杉木或桐木、红木、梓木、紫光檀、天然纯生漆、鹿角霜、云母徽、定制尼龙钢弦等,古琴的面板要桐木或者杉木;底板用梓木和楸木岳山、承露、冠角、龙龈、、雁足、轸等这些用红木。
主要就是这些,但如果你想自己斫琴,个人不建议自学,斫琴需要有大师级斫琴师亲自指导才行,可以先去看看售品牌琴的琴坊是怎么斫制的,再考虑是否自学斫琴。
Ⅱ 古琴的制作
首先选材,木材要纹理顺直、硬度适中等;塑外观,古琴的琴面曲率、与琴弦距离等,都影响古琴演奏效果;凿槽腹,槽腹决定了古琴的音色;装木胚,将古琴的面板和底板粘合,再镶嵌岳山、焦尾等配件;裱布,麻布先在稀释漆里浸泡,然后均匀裹在琴胚上;最后上灰胎、装琴徽、髹漆、擦漆、推光、装雁足、安琴弦、调音即可。
Ⅲ 古琴大漆表漆有藤黄色吗订了张古琴,是藤黄色的,价位5000,听人说大漆应该是栗色的,想咨询这方面
是否是大漆不能仅仅从价格和颜色上判断。
听过漆黑这个词吧,原生大漆应该是深红褐色(看着像黑色)。
Ⅳ 油漆古琴用的“大漆”,哪里能买到多少钱一斤
大漆就是所谓的中国漆,它是由漆树上割下来的。这种漆在大城市里很难买到,且质量不太好。要买的话可到漆的产地购买。价格一般在60元以上。在市面有合成大漆销售,但也较难买。
并回二楼:古琴是一种乐器,并非文物。
我的QQ:68871947
楼下的说话要负责啊
Ⅳ 古琴的天然生漆、腰果漆、有什么区别会导致音色出现大的差别吗
一、天然生漆
生漆,又称“国漆“、“大漆”、 “土漆” 、“老漆”, 是我国农业“三大宝”(树割漆、蚕吐丝、蜂做蜜)之一。它是从漆树上采割下来的乳白色胶状液休(属于水乳漆的一种),是目前所知唯一靠生物催化(漆酶)干燥的漆。一旦接触空气后转为褐色,数小时后表面干涸硬化而生成漆皮。生漆液有毒,对生漆过敏者皮肤接触即引起红肿、痒痛,误食引起强烈刺激,会引起口腔炎、溃疡、呕吐、腹泻,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肾病。但生漆干燥后具有优良的理化性能并且不含有机溶剂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干后有一种特殊的漆香味。干漆还是一味重要中药,据《本草纲目》记载:服用漆药后能打虫,使五脏六腑健实,不生白发,以及抗癌等功效。其有效成分主要来自生漆的“树胶质”中的化学物质,这已经武汉大学着名教授杜予民等一批学者的实验证明,这就是为什么日本人认为漆器有益于身体健康的道理所在。
1、 漆树及其主要产地
漆树属漆树科,落叶乔木,高达20米。我国漆树分布广泛,大体在北纬25°~42°,东经95°~125°之间的山区。秦巴山地和云贵高原为漆树分布集中的地区。湖北、云南、四川、贵州、陕西五省的产量最多,湖南、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台湾、山西、河北等地也有漆树分布。除中国(我国占世界产量的80%以上)外,越南、朝鲜、日本、缅甸等国也有少量漆树。我国的漆树栽培,在春秋时代(公元前景8-5世纪)即已开始,到西汉时代已开始大面积造林。目前,中国的生漆产量估计每年在5000吨左右(不准确,仅供参考)。
2、 生漆的基本成分
生漆主要由漆酚(50-80%)、树胶质(5-7%)、水不溶性糖蛋白(1%)、漆酶(0.24%)以及水份(20-25%),其中漆酚是生漆质量好坏最重要的评判指标,因为漆酚是生漆最主要的成膜物质。漆酶活性的高低则直接影响到生漆的干燥性能。漆酶对环境有较高要求,所以生漆一般要求在温度20℃~30℃,相对温度70%~85%的状态下进行施工,施工时设立荫房也就是为了达到这个要求。如果太过干燥、温度过低可使漆酶失去活性,使生漆成为死漆(永不干燥),腰果漆所用催干剂和某些有机溶剂也可使漆酶失去活性,所以要特别注意腰果漆与生漆不能混用!温度和湿度过高,则会使生漆成膜后产生起皱等多种缺陷。
3、 成品生漆的主要品种
●红退光漆(红锦漆):以优质生漆的上层漆经氧化聚合脱水后精制而成。一般固体含量要达到95%以上;
●黑退光漆(黑推光漆):以优质生漆的上层漆与含铁物质经氧化聚合脱水后精制而成。表干2~4小时,实干:24小时,漆膜呈黑色(有生漆特有的黑色,黑度特别高),光泽黑亮如镜,遮盖力强,附着力较好。一般固体含量要达到95%以上;
●提庄漆(揩光漆):生漆经过过滤加工而成。漆酚含量:70%左右;适用于漆器及红木、紫檀木等高档家具及工艺品手揩光(揩青)。
●生漆(底漆):以生漆原漆较下层或漆酚含量较低的漆经过滤加工而成。漆酚含量较低,一般在50%左右。
●广漆:生漆过滤后与聚合植物油配制而成。漆膜呈栗红色,光亮优雅透明度较好,涂覆于木材上能显出木纹。主要用于家具表面罩光。
●色漆:一般以红锦或透明推光漆做基料加优质色粉和适量溶剂(最好是优质樟脑油、松节油)和少量炼制好的精抽植物油,经研磨,达到合适的细度(≤80μm微米=0.001毫米)色漆。配制色漆时,应选用化学性能稳定、颜色鲜艳、遮盖力高、可入漆的颜料(颜料又是另一门学科,可分为着色颜料、体质颜料、防锈颜料、金属颜料、陶瓷颜料、珠光颜料等),配制色漆最好不要用体质颜料(俗称填充料)。
4、生漆的性能
1、漆膜具有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漆膜坚硬,漆膜的硬度达 0.65-0.89 (漆膜值 / 玻璃值),适合抛光(推光)。漆膜耐磨强度大,漆膜光泽明亮,亮度典雅、附着力较强。
2、漆膜耐热性高,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和一定的防辐射性能。
3、漆膜具有防腐蚀、耐强酸、耐溶剂、防潮、防霉杀菌、耐土抗性佳等优点。
5、生漆的缺点
色泽较深,对施工条件要求严格,完全干燥时间较长(完全干燥过程福州人叫:开)。漆膜柔韧性、耐紫外线性能差(也就是耐太阳光照性能差,一般不做户外漆,加精炼植物油可改善这两个性能)、耐碱性能不佳,对部分人体皮肤有过敏现象(但经几次过敏后,人体会产生一种抗体,从此再也不会对生漆过敏了。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生漆是一种生物漆,如果是化学漆,人体是不能产生抗体的)
6、生漆的应用
●是漆器工艺品的良好涂料:如福州脱胎漆器、北京雕漆、扬州漆器等。这些漆器不仅具有我国独特的民族风格,还因为生漆漆膜光亮,色泽耐久,因而具有经久不会变色,不易污染,不怕虫蛀和耐温等特点。
●是优良的防腐漆,经改性后的漆酚清漆是一种重防腐漆,可用于海洋舰艇和船舶的下水部位和各类管道,以及油罐、塔、柜等设备。
●在中国,目前生漆主要还是应用在化工、石油、国防工业等行业,生漆在工艺美术行业的用量仍属少量。
(1)生漆擦漆
我们有时候在网上能看到很便宜的琴,说自己是生漆擦漆。
生漆擦漆是一种很传统的工艺,就是在要髹(做)漆物体表面,用棉布、棉丝、无纺布或发缕等工具擦一层极其薄的漆膜。如此反复,少则几次多则上百次,形成漂亮的漆膜。在大漆施工领域,这种说法一般是相对刷漆工艺而言。
但这只是古琴面漆制作的一道工艺。古琴的漆工艺部分要先后经历靠木漆(底漆)、裹布、粗中细灰、面漆等多道工艺。如果针对一张极其便宜的古琴,漆工部分只轻描淡写一句生漆擦漆,那一般来说是针对化学漆喷漆工艺而言。言外之意也就是说灰胎是什么材料或者有没有灰胎您也甭操心了,肯定不是生漆的。但是我最后一层喷的不是化学漆,我是给您擦了几层生漆。
(2)半生漆
在古琴制作圈内,半生漆一般指古琴灰胎是用腰果漆或其他材质制作。但最外面一层是生漆,或者擦漆或者刷漆。
其实负责任的讲,当前市面上六、七千元以下稍微好一点的练习琴,绝大部分都是半生漆琴。由于最外层用生漆封闭,很多时候根本无法分辨半生漆与纯生漆琴。所以在淘宝、京东上,我们只能见到极少商家提到半生漆这个字眼。这种琴在市面上一般是标成纯生漆,能提一嘴这是半生漆的商家多半是良心商家了。
(3)全生漆
全生漆,一般是指从靠木漆、裹布、到粗中细灰到最后面漆都是生漆调制的了,施工中没掺入任何化学漆成份。这是传统材料工艺。
一般来说,全生漆制好的新琴是基本上没任何味道的,鼻子贴近龙池主要闻到的是木材气味(杉木有清香味,桐木一般没有味道)。不过有时候为了便于施工,斫琴人会在漆里兑一些可挥发性的稀释剂如樟脑油、松节油、煤油汽油或少量植物油等。或者有些漆艺师喜欢在面漆之上要加硬蜡打磨,有时候也会引入一些气味。但这些味道相对于化学漆而言,浓度及刺激性极小。而其中的松节油或樟脑油味道有时候还蛮可人的,不像化学漆释放出来的是一种装修臭(苯及TVOC等)。
二、腰果漆
腰果漆又名合成大漆,属于酚醛漆的一种。系采用腰果壳液(主要成分为槚如酚)为主要原料,与苯酚、甲醛等有机化合物经缩聚后与溶剂调配成漆(福州的生产厂家一般不用苯酚,漳州采用苯酚)。腰果漆分面漆、底漆两种产品,面漆为长油度溶剂型清漆,底漆为水乳漆:系用面漆与聚乙烯醇(生产106涂料的主要材料)水溶液经乳化(一般采用高速分散的方法)而成。
优点:
流平性较好,硬度和水磨性好,光泽度高,耐沸水,耐滚水烫,耐海水,耐酸性强,施工简便,价格低廉,可供作竹、木、机械、金属制品、高级家具以及宾馆、船舶等的涂装保护层。
由于槚如酚的化学结构与天然生漆中的漆酚结构相似,加之腰果漆的许多理化性能与生漆相似,所以很多人也称其为“合成大漆”;
缺点:
由于腰果漆是一种化学合成的气干型漆(是指要依靠空气主要是指氧气才能干燥的漆),首先,腰果漆中含有甲醛残留物。其次,由于腰果漆是靠催干剂催化干燥,而催干剂主要由环烷酸钴、锰、铅组成,所以成膜后,重金属含量和有机物残留量均超过GB
9680-1988
食品容器漆酚涂料卫生标准的要求,所以腰果漆不能用于食具和玩具等。干燥后腰果漆有气味主要味源就是环烷酸。由于环烷酸分子量较大,较难挥发,加之腰果漆干燥后将其及其它有机溶剂包裹其中,所以腰果漆干燥后会长期存在异味。另外,由于腰果漆与生漆一样存在色泽深暗的问题,所以以其配制出来的色漆色彩不够鲜艳,许多颜色无法配制。腰果漆与生漆一样不耐光照,所以不能做为户外用漆。
同样一床琴,以纯生漆为原料的,工期长,原料贵,工艺复杂,对制作者技艺要求甚高。以腰果漆为原料的琴,工期短,原料成本低廉,工艺简单。 音质也差别比较大。如果有条件还是建议购买生漆古琴,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以先试试腰果漆。
关于腰果漆和人工合成漆的缺点,第一,都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包括苯类等致癌物。第二,硬度和韧性均不如天然生漆,特别是七八年之后更为明显。
正麟殿不仅有经典演奏级精品原创良琴【丹青正麟】【天籁鸿儒】,中级古琴【渔歌凌云】【琼玖德音】【龙吟鹤响】,初级古琴【上善若水】【松风石涧】,更有精制配件、原创古琴桌、书籍雅物,一站齐全!
Ⅵ 怎么做一张古琴用什么材料最好
古法斫琴,对琴材要求非常苛刻,由于生态及环境的破坏,最重要的材料——符合斫琴的木材或极匮乏,或受到保护,难以采用。因古琴琴材的差异性,古人对琴材及音韵总结有“四善”(苍、松、脆、滑)和“九德”(奇、古、透、润、静、圆、匀、清、芳)之说。古琴音色各俱千秋,是古琴音乐魅力之一。宋代沈括《梦溪笔谈》中说“以琴言之,虽皆清实,其间有声重者,有声轻者,材中自有五音”。古琴琴材通常以梧桐木为主,面桐底梓最为常见,此外尚有旬木、漆木、松木、荔枝木、伽陀罗木、杉木、楸木等皆可做为琴材。《诗经·定方之中》载:“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以桐梓为琴材历史悠久。但是,由于环境、生态的原因,梧桐特别是成材的梧桐极为稀少。而且,“琴虽用桐,然须多年木性都尽,声始发越。”斫琴所用以旧材为好,旧材更是难得。 以杉木斫琴,也比较常见,《梦溪笔谈》载:“尝见越人陶道真蓄一张越琴,传云古冢败棺杉木也,声极劲挺” 。唐张越用杉木斫琴此可为一旁证。杉木为常绿乔木。木质轻柔,纹理平直细密,森色微白或淡黄,不翘不裂。大致分为油杉(黄杉、钱杉)、灰杉(糠杉、芒杉、泡杉)、线杉(柔叶杉)三类。唐琴“飞泉”、南宋“松雪”等等,所见多有。但是,如《梦溪笔谈》所载,杉木也是以生长年份长且经长期老化才适应斫琴。生长年份长的杉木虽然目前还比较多,但是,多数在禁止砍伐的保护区。民间斫琴欲求适合的琴材几无可能。 古琴髹漆所用为大漆,又称国漆,由于成本高昂,擦漆技艺本身也流传不广濒于失传,所以,当代斫琴或者是用化学漆,或者是虽用大漆而工艺相当粗糙,与古琴髹漆工艺之差距不可以道里计。 古琴艺术诸多审美情趣之一,就是琴作为“器”,有其独特之美,是斫琴工艺的重要成果。简单说来,琴作为器物之美,有考究的琴材之美、大漆工艺及断弦之美、丝弦的音色之美和琴的“十友”等。 琴象天地万物,斫琴选材,自然也有阴阳之说。琴面与琴底,都是以分别属阳与属阴的两种木材斫制而成。桐木属阳,置于上,斫成琴面。梓木属阴,置于下,斫成琴底。就木质而言,桐木松软,制作琴面能使琴的音色更美。而梓木坚硬,制作琴底能使琴坚牢不易变形。自古斫琴以桐梓为材,是有道理的。但琴材也并非非桐梓不可。自唐朝以来,斫琴大师们也在不断发现除桐梓以外的良材。依《琅嬛记》所述,“雷威制琴不必皆桐,每于大风雪中独往峨嵋,择松杉之优者伐而斫琴,妙过于桐。”宋朝还出现了所谓“纯阳琴”,即面底皆桐之琴。据说:“取其暮夜阴雨之际,声不沉默”。斫琴重良材,亦重古材。因为古材松朽,制琴更能使音韵松古清脆。若“古良材”,则更为难得。如《洞天清录》所说:“古材最难得,过于精金美玉。”可见,若古良材所斫之琴,是何等珍贵。由于自古斫琴,必重良材。所以,名家古琴,虽过千百年,而越弹声越妙。 唐琴表面之漆,为黑色或栗子壳色。漆下的灰胎都是纯鹿角灰。其漆层既坚固又有松隙,既利于保护琴器,又利于共振,使音色更美。而其灰胎下,则用葛布自下而包裹,以防面底粘合之处开裂。北宋晚期,出现了八宝灰,如满天繁星,精美异常。由于制作精良,古琴可越千年而逾美。同时,琴表面上因长年风化和弹奏时的震动所形成的各种断纹。主要的有: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纹断、流水断、龙鳞断、龟纹断等。断纹,不仅是古代文物的佐证,同样也使古琴更加美观,又使古琴的声音更加松透古雅,音色更妙。 丝弦的特点在于韵长味厚、苍古圆润,所谓“音柔而意刚”。古琴还有精致的配件,包括:岳山、承露、冠角、龙龈、龈托、雁足、琴徽、琴轸。有时琴额上也镶有大块宝石。一般来说,岳山、承露、冠角、龙龈、龈托都是用美观的高档硬木制成,如:紫檀木、花梨木等。琴徽一般由玉、金、螺钿等制成,镶于琴面。雁足与琴轸的用料主要包括:象牙、玉、犀角、珐琅、牛角、牛骨、紫檀木、花梨木等。此外,琴有十友之说:冰弦、宝轸、轸函、玉足、绒 、琴荐、替指、锦囊、琴床和琴匣。 宋人朱长文在《琴史》中写道:“琴有四美:一曰良质,二曰善斫,三曰妙指,四曰正心。”良质与善斫,就是指以上这些古琴的形、质之美。它构成古琴艺术重要的审美情趣与内涵,是古琴艺术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是古琴艺术存在、延续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合乎古法要求的材料匮乏而昂贵,当代斫琴利用现代技术创造了较多的“替代品”。泡桐代替梧桐,50-100年之后,不但古琴“正音”不出,反而会垮朽不堪弹奏;火烧代替琴材的自然老化,徒有老材之表,而无其“松透”之实,用放大镜观察,木材纤维已断,音质燥而劣;化学漆代替大漆,不美观,不耐用,音色也死;化学胶代替大漆等胶合面、底板和护轸,声音不松透,而且过于结实,使护轸的保护功能降低。这些现代技术的应用,一部分出于降低成品的目的,一部分出于 对传统斫琴工艺不理解,绝大多数未能提高古琴的品质,可称现代技术的流弊。
Ⅶ 古琴需要用什么材料做
材质琴身材质是影响古琴音色的首要因素。古琴的面板一般为桐木或杉木制,底板为梓木或楠木制。木材必须风干,否则木质会开裂起翘,且音色不好。木料自然风干需要很长时间,因此斫琴者常搜罗各种陈年古木(古墓败棺或是古宅梁柱)用来斫琴。 古琴的面板和底板以鱼胶胶合。
古琴面板上先要用漆灰作一层灰胎,这样可以保护木质松软的琴面。最常用的漆灰是用鹿角霜和生漆调和而成的鹿角灰。古琴表面涂以中国大漆(生漆),大多数情况下用黑色漆,少数用朱色、褐色和紫色。待漆干透后,用油石蘸水细磨古琴表面。
其他附件如岳山、承露、龙龈、雁足、琴轸则用硬木、玉石等坚硬材料制成。
琴徽共13个,多用螺钿或玉石制成。
琴弦传统的琴弦为丝弦,现代采用尼龙钢丝弦。
丝弦是将规定数目的丝线扭成一股,然后绕在框架上浸入装有弦胶的缸内,以使丝弦不会再松散。一段时间后取出晾干,然后截成合适的长度。 丝弦共有三种规格,“太古”为标准弦,“中清”最细,“加重”最粗且弦外缠丝。按《与古斋琴谱》所述,“中清”琴弦最佳,因为其音色最为细腻清脆。丝弦音色古朴独特,但音准不稳定、易断、演奏难度高。
尼龙钢丝弦是在钢丝外包裹尼龙层制成的,具有音量大、强度高、音准稳定的优点,逐渐取代了丝线成为了古琴的主流。不过也有人认为钢丝弦金属味过重,而传统丝弦独特的音色是无可取代的。
古琴的传统上弦法中,先将琴弦右端用绕在琴轸上的绒剅拴住,向左拉过岳山、面板直至绕过龙龈缠在琴底的两个雁足上。如果要调节音高,则通过旋转琴轸来调节绒剅长度来控制弦的张力实现。
为了上弦便利,现代出现了一种古琴上弦器,可以卡在雁足上,然后用调音扳手拧紧,与古筝的琴钉类似。上弦器对于力气小,拉紧琴弦缠在雁足上有困难的人是很方便的。但是这种上弦多显累赘,并未普及。
Ⅷ 古琴漆是什么油漆
人类使用涂料的历史相当久远,大量的考古资料证明,大约距今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后期,人类即开始使用涂料。“漆”是一种黏液状态涂料的总称,它可分为天然漆和人造漆两大类,这里我们主要谈的是与古琴关系至为密切的天然漆。天然漆,又名国漆、大漆、生漆,是中国着名的特产,从漆树上采割而得的漆液,经除去水份并滤去杂质即为生漆。生漆品质的优劣,是与产地、漆树品种、立地条件、割漆时间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本草刚目》记载:“凡验漆,惟稀者以物醮起,细物不断,断而急收,更又涂于竿竹上,荫之速干者,并佳。”生漆的干燥,必须荫室,如果处理不恰当,容易造成返工浪费;同样的漆,在南方髹涂比北方易干,春秋季节比夏冬季节易干,新漆比陈漆易干,稠漆比稀漆易干。天然漆漆膜坚硬而富有光泽,具有良好的耐腐性,耐热、耐水、耐油和耐多种有机溶剂的功能,电绝缘性能也很好。
漆掉了不仅影响美观,还影响功用,找相关琴行问问怎么弄到漆吧
Ⅸ 名师斫古琴一定要用大漆吗如北京的王鹏,以及王鹏的老师赵广运斫琴都会用大漆吗
为什么生漆是名家琴的标配呢?因为名家琴价格很高,不用生漆就太坑了,必须是全生漆制作。
王鹏的琴肯定是用的。你问的另一位就不大清楚了,应该也是的。
Ⅹ 真正纯生漆古琴是怎么回事真正的价格是多少
古琴应该用纯生漆的。古琴价格根据材料、做工、音色韵味等因素在价格方面差距会很大的。厂琴我个人感觉不喜欢,建议您还是用名家家斫琴师斫的琴,质量上可靠,音色也好。我自己的第一张古琴就是一张厂琴,因为那时候啥也不懂,那音色根本就不行,而且还是化学漆的。我的第二张古琴就是直接的只用名家琴了,根据个人承受能力不同,我最终是选择了王燕喜老师斫的琴,用了很多年感觉很满意,漆面做工精美,音色也好听,还不贵,挺好。你应该多打听多了解一下所有的一线名家的琴,根据自己承受力来决定用谁的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