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计算机的键盘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很多人第一次接触电脑键盘时,都会问这样的问题,电脑上键盘的第一行为什么是QWERTYUIOP,而不是按照字母顺序排列的ABCDEFGHIJ?如果那样的话就不需要花时间记住每一个字母键的位置了。
这个问题要由键盘最早的发明者来回答。你或许不知道,键盘的历史比计算机的历史还要早很多,虽然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在20世纪四十年代出现,个人使用的小型计算机到70年代才开始出现,但是作为现在计算机一个组件的键盘在19世纪70年代就出现了。
键盘最初是出现在1868年美国人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发明的机械打字机上,作为世界第一台商用的机械打字机,使人们彻底告别了“活字印刷”的时代,当时“这台神奇的机器可以将一个个字母整齐、准确的打在羊皮纸上”,马上吸引了众多工厂购买专利进行生产,大量政府、公司职员去购买使用。
最初这台打字机的键盘分布就是按照ABCDEFGHIJ的顺序,但是在实际中却出现了问题。你或许会猜是不是这种排布不利于提高打字速度?正相反,这种排布的打字速度太快了!受当时的机械设备的限制,如果打字员打字的速度过快,打字机相邻键杆撞在一起而发生卡壳。所以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对他的发明进行了改进,人为地降低了一些常用字母的输入速度,设计了QWERT式的键盘,也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键盘。
后来打字机的设计水平得到了提高,卡壳的现象几乎不再出现,到了20世纪中期,电子键盘代替了机械键盘,对输入速度过快的担心完全成了杞人忧天了,QWERT式的键盘几乎成了昨日黄花。
与此同时,在20世纪,经过了蒸汽机时代和爱迪生时代后,各种各样的机器和新发明走进了人们的身边,同样的机器,怎样设计可以使用户使用更加方便,怎样设计可以使这些产品更加人性化逐渐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于是出现了一门新的学问——人机工程学。从人机工程学角度分析,QWERT式的键盘或许是人类历史上最糟糕的发明之一,有很多缺陷。
首先,英文26个字母在实际中使用的频率是不同的,最常见的字母e出现的频率高达12.702%,字母t也有9.056%。与之相比,字母q出现的频率仅有0.095%,最少出现的z则只有0.074%。
按照键盘打字的指法,在键盘的三行中,中间一行是主行,应该尽量把出现频率较高的字母(如e,t,a,o,i)都放到中间一行。但实际情况是,QWERT式的键盘在设计时为了故意减慢这些键的输入速度,把他们分散到了上、中、下三行,我们在打字时,手要不停的上下移动。有人曾作过统计,使用QWERTY键盘,一个熟练的打字员8小时内手指移动的距离长达25.7公里,一天下来疲惫不堪。不经常使用的字母j,K(排在倒数第四第五位)占据了主行的两个位置,而比较经常使用的m,n却设置在了最下面一行不显眼的位置。
从左右手的工作量来看,我们平常使用的键盘对于左手是不公平的,据统计有57%的击键由左手完成,而大多数人都不是左撇子。有一些常用词像was,extra完全要用左手完成,这让打字员的右手可以忙里偷闲,左手却成了“苦劳力“。
根据每一只手各个手指的工作量统计,也是不合理的,与手指的力量和灵活性不匹配,例如瘦弱又不灵活小手指经常受“欺负”,承担的负荷过大。
看来,QWERT式的键盘似乎是一个“充满杯具”的键盘设计。1936年美国人Dvorak根据以上的这些研究发明了一种新型的键盘。
在这种键盘上,可以看到,在主行,AOEUIDHTNS都是字母频率使用表中排在前列的,而最下面的一行的那些字母都是较少使用的。按照Dvorak的解释,70%的按键都可以单单靠主行完成,另外22%的按键靠最上面一行,只有8%在最下面一行,可以使手指不用总是上下换来换去,符合人的正常习惯。Dvorak键盘还可以使左右手、各个手指之间的任务量分配更加公平,右手的平均使用时间也超过了左手,不再出现左撇子现象。
在20世纪70年代,一位名为Lilian Malt的发明家又对DVORAK键盘作了进一步改进,不仅考虑了字母位置的排列,还将键盘做成弯曲的形状,分为左右两部分,分别有两只手控制,这一种设计可以使打字员在打字时身体保持舒服的姿势,手腕不容易酸痛和损伤。
尽管DVORAK键盘和Malt键盘在易学性、输入速度、人体保健等方面都好于QWERTY键盘,当时很多人也乐观的预计它们大有发展潜力,会很快取代现有键盘,但是实际情况却是,时至今日,计算机前的敲打着键盘仍然是QWERTY键盘,DVORAK键盘和Malt键盘“出师未捷身先死”,完全没有走入市场。
人们普遍认为,QWERTY键盘作为过时的东西仍然活跃在舞台上的原因主要在于它的先入为主,尽管存在种种缺陷,但是成千上万的使用者已经熟练使用它,加上产品已经成型,电脑从业者也不希望费力地改变与键盘相关的各种硬件软件,引入新的键盘。
不过,QWERTY键盘也不会永远存在于世上,语音识别、手写输入、触摸、点击输入和其他各种更先进的输入方式都有可能有朝一日取代键盘的存在。
2. 计算机的键盘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为什么要将键盘规范成现在这样的“QWERTY”键盘按键布局呢?这是因为最初,打字机的键盘是按照字母顺序排列的,而打字机是全机械结构的打字工具,因此如果打字速度过快,某些键的组合很容易出现卡键问题,于是克里斯托夫·拉森·肖尔斯(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发明了QWERTY键盘布局,他将最常用的几个字母安置在相反方向,最大限度放慢敲键速度以避免卡键。
3. 键盘上的顺序是按什么排的
有来历哦。
人们用了几个世纪的时间设法发明打字机。1714年在英国,亨利·米尔为一台机器申请专利,这种机器的名字叫“誊印字母的人造机器或工具,用它可以像书写一样, 单个字母独写,或数个字母连续写,所有书写内容都可以整洁准确地用大写字母誊抄在纸张或羊皮纸上,与印刷不相上下”。那台机器可能买不出去,因为没有人能记住它的名字。
第一台使用的打字机是1868年在美国由克里斯托佛·莱瑟姆。肖尔斯取得专利权的。他的机器被称为打字机。他有活动的架子,有让打字纸转行的控制杆,还有按字母顺序排列的键盘。
但是肖尔斯有一个问题。在他最初的模型上,它的“ABC” 键这种排列,在打字员快速击键的时候,常常引起键堵塞。肖尔斯不知道如何才能使各键互不干扰,他的解决办法是让打字员别打得太快。肖尔斯请求他的内兄重排键盘,不让最常用的字母考得太近,要让铅字连动杆能够朝相反的方向运动,这样他们就不会碰撞在一起堵塞机器。新的排列便是打字员今天使用的QWERTY排列。当然,肖尔斯称新的排列是科学的,能够提高速度和效率。其实它所提高的唯一效率就是让打字员的速度慢下来,因为几乎不管打英语的哪个词都要求打字员的手指在键盘上跨越更长的距离。
打字机的优点当然大于这个键盘的缺点。打字员们很快记住了奇怪的字母排列, 打字机一下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到打字员熟记了字母的新排列,打字速度提高之时,打字机的制作技术也有了改进,字母键也不再像最初那样容易堵塞了。
以现在的目光看,肖尔斯发明的键盘实在不怎么样,它的字母排列方式缺点太多。例如,英文中10个最常用的字母就有8个离规定的手指位置太远,不利于提高打字速度;此外,键盘上需要用左手打入的字母排放过多,因一般人都是“右撇子”,英语里也只有三千来个单词能用左手打,所以用起来十分别扭。有人曾作过统计,使用QWERTY键盘,一个熟练的打字员8小时内手指移动的距离长达25.7公里,一天下来疲惫不堪。遗憾的是, 千百人的习惯成自然, QWERTY键盘今天仍牢牢占据着计算机的输入领域,虽然有人早就设计出更科学的键位排列,却始终成不了气候。现代计算机键盘根本不存在金属棒之类的累赘,这当然是肖尔斯们始料不及的事。
4. 电脑键盘上26个字母是按什么排列的
盘非常悠久,早在1714年,就开始相继有英、美、法、意、瑞士等国家的人发明了各种形式的打字机,最早的键盘就是那个时候用在那些技术还不成熟的打字机上的。直到1868年,“打字机之父”——美国人克里斯托夫·拉森·肖尔斯(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获打字机模型专利并取得经营权经营,又于几年后设计出现代打字机的实用形式和首次规范了键盘,即现在的“QWERTY”键盘。
为什么要将键盘规范成现在这样的“QWERTY”键盘按键布局呢?这是因为最初,打字机的键盘是按照字母顺序排列的,而打字机是全机械结构的打字工具,因此如果打字速度过快,某些键的组合很容易出现卡键问题,于是克里斯托夫发明了QWERTY键盘布局,他将最常用的几个字母安置在相反方向,最大限度放慢敲键速度以避免卡键。肖尔斯在1868年申请专利,1873年使用此布局的第一台商用打字机成功投放市场。
QWERTY的键盘按键布局方式非常没效率。比如:大多数打字员惯用右手,但使用QWERTY键盘,左手却负担了57%的工作。两小指及左无名指是最没力气的指头,却频频要使用它们。排在中列的字母,其使用率仅占整个打字工作的30%左右,因此,为了打一个字,时常要上上下下移动指头。
1888年全美举行打字公开比赛,法院速记员马加林按照明确的指法分工展示了他的盲打技术,错误只有万分之三,使在场人惊讶不已,据记载马加林的奖金是$500元, 从这以后很多人效仿这种盲打,在美国也开始有了专门培养打字员的学校。由于盲打技术的出现,使得击键速度足以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
然而在60年后(1934年),华盛顿一个叫德沃拉克(Dvorak)的人为使左右手能交替击打更多的单词又发明了一种新的排列方法,这个键盘可缩短训练周期1/2时间,平均速度提高35%。DVORAK键盘布局原则是:1、尽量左右手交替击打,避免单手连击;2、越排击键平均移动距离最小;3、排在导键位置应是最常用的字母。
比DUORAK键盘更加合理、高效的是理连·莫尔特(Lillian Malt)发明的MALT键盘。它改变了原本交错的字键行列,并使拇指得到更多使用、使“后退键”(Backspace)及其他原本远离键盘中心的键更容易触到。但MALT键盘需要特别的硬件才能安装到电脑上,所以也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到了20世纪中期,键盘又多了一个用武之地——作为电脑的基本输入设备。另一方面,至今,“QWERTY”键盘仍然是使用的最多的键盘布局方式,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劣势产品战胜优势产品”的例子。
5. 电脑上的键盘是按什么规则,顺序排列的
最初,打字机的键盘是按照字母顺序排列的,但如果打字速度过快,某些键的组合很容易出现卡键问题,于是克里斯托夫.拉森.授斯(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发明了qwerty键盘布局,他将最常用的几个字母安置在相反方向,最大限度放慢敲键速度以避免卡键。授斯在1868年申请专利,1873年使用此布局的第一台商用打字机成功投放市场。这就是为什么有今天键盘的排列方式。
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129年前形成的、以放慢敲键速度为目的的键盘排列方式却延续至今。1986年布鲁斯?伯里文爵士曾在《奇妙的书写机器》一文中表示:“qwerty的安排方式非常没效率。”,比如:大多数打字员惯用右手,但使用qwerty,左手却负担了57%的工作。两小指及左无名指是最没力气的指头,却频频要使用它们。排在中列的字母,其使用率仅占整个打字工作的30%左右,因此,为了打一个字,时常要上上下下移动指头。
按照字母使用频率的高低来排序的。可以看看其排序由来的故事
这是所有的电脑键盘字母或英文打字机键盘字母的排列顺序。
有心的读者也许会感到奇怪:为什么要把26个字母作这种无规则的排列呢?既难记忆又难熟练。据说其原因是这样的:
在19世纪70年代,肖尔斯公司是当时最大的专门生产打字机的厂家。由于当时机械工艺不够完善,使得字键在击打之后的弹回速度较慢,一旦打字员击键速度太快,就容易发生两个字键绞在一起的现象,必须用手很小心地把它们分开,从而严重影响了
打字速度。为此,公司时常收到客户的投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计师和工程师伤透了脑筋。后来,有
一位聪明的工程师提议:打字机绞键的原因,一方面是字键弹回速度慢,另一方面也是打字员速度太快了。既然我们无法提高弹回速度,为什么不想办法降低打字速度呢?
这无疑是一条新思路。降低打字员的速度有许多方法,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打乱26个字母的排列顺序,把较常用的字母摆在笨拙的手指下,比如,字母"o"、"s"、"a"是使用频率很高的,却放在最笨拙的右手无名指、左手无名指和左手小指来击打。使用频率较低的"v"、"j"、"u"等字母却由最灵活的食指负责。
结果,这种"qwerty"式组合的键盘诞生了,并且逐渐定型。
后来,由于材料工艺的发展,字键弹回速度远大于打字员击键速度,但键盘字母顺序却无法改动。至今出现过许多种更合理的字母顺序设计方案,但都无法推广,可知社会的习惯势力是多么强大。
6. 电脑键盘的字母排列顺序是按什么排的
在19世纪70年代,肖尔斯公司(Sholes
Co.)是当时最大的专门生产打字机的厂家。由于当时机械工艺不够完善,使得字键在击打之后弹回的速度较慢,一旦打字员击键速度太快,就容易发生两个字键绞在一起的现象,必须用手很小心把它们分开,从而严重影响了打字速度。为此,公司时常收到客户的投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计师和工程师们伤透了脑筋,因为实在没有办法再增加字键的弹回速度。后来,有一位聪明的工程师提议:打字机绞键的原因,一方面当然是字键的弹回速度慢,另一方面也是打字员的击键速度太快了。既然我们无法提高字键弹回的速度,为什么不想法降低打字员的击键速度呢?这无疑是一条新思路。降低打字员的击键速度有许多种方法,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打乱26个字母的排列顺序,把较常用的字母摆在较笨拙的手指下,比如,字母“O”是英语中第三个使用频率最高的字母,但却把它放在右手的无名指下;字母“S”和“A”,也是使用频率很高的字母,却被交给了最笨拙的左手无名指和小指来击打。同样理由,使用频率较低的“V”、“J”,“U”等字母却由最灵活的食指来负责。
结果,这种“QWERTY”式组合的键盘就诞生了,并且逐渐定型下来。后来,由于材料工艺的发展,字键的弹回的速度远大于打字员的击键速度,但是键盘字母顺序却无法改动。
7. 怎么调整电脑输入法排序
你应该是XP系统吧,win7系统在输入法设置里就有上移和下移功能,我说说xp下的方法:
法一:这个需要改注册表,此方法不推荐新手。实在想这样操作,自己网络方法,我就不废口舌了。
法二:安装系统维护软件,推荐两个,一个优化大师,第二个是超级兔子
我一般用超级兔子,在个性化设置里,有输入法设置,自己上移下移当前拥有的输入法,然后确定就成了,刚改完如果不行,请重启一次电脑。
8. 键盘上的26个字母的排列是按什么规律分布的
下面是复制的。自己看了也大有收获
你知道QWERTY是什么吗?它指键盘第一行的前6个字母按键,你是否已发现这6个字母和键盘上其他20个字母的排列方式增加了敲键的难度?既然如此又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排列方式呢?下面让我们来找找答案吧。
1.QWERTY键盘是为了降低打字速度
最初,打字机的键盘是按照字母顺序排列的,但如果打字速度过快,某些键的组合很容易出现卡键问题,于是克里斯托夫?拉森?授斯(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发明了QWERTY键盘布局,他将最常用的几个字母安置在相反方向,最大限度放慢敲键速度以避免卡键。授斯在1868年申请专利,1873年使用此布局的第一台商用打字机成功投放市场。这就是为什么有今天键盘的排列方式。 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129年前形成的、以放慢敲键速度为目的的键盘排列方式却延续至今。1986年布鲁斯?伯里文爵士曾在《奇妙的书写机器》一文中表示:“QWERTY的安排方式非常没效率。”,比如:大多数打字员惯用右手,但使用QWERTY,左手却负担了57%的工作。两小指及左无名指是最没力气的指头,却频频要使用它们。排在中列的字母,其使用率仅占整个打字工作的30%左右,因此,为了打一个字,时常要上上下下移动指头。
2.比QWERTY键盘快得多的DUORAK键盘
1930年奥格斯特?多冉柯(August Dvorak)发明了一种更优越的DUORAK键盘系统,将9个最常用的字母放在键盘中列。这种设计使打字者手指不离键就能打至少3000多个字。而QWERTY只能做到50个字。DUORAK是通过减少手指的运动量来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使用DUORAK,打字者的手指平均每日运动1英里,而QWERTY则是12到20英里。 二战期间,奥格斯特?多冉柯曾集合14位海军打字员练习DUORAK,1个月后,他们的速度惊人地提高了68%。DUORAK键盘让右手负担56%的工作;最有力的手指工作量最大;70%的打字工作是在中列进行而不必移动手指。但当时正逢二次大战,作战物资缺乏,这种新键盘还没问市就停产了。 亲自试用DUORAK键盘吧! Windows中已经内置了对它的支持,打开“控制面板→键盘”,进入“输入法区域设置”选项卡,接着单击“添加”按钮,将“输入法区域设置”设置为“英语(美国)”,并在“键盘布局/输入法”栏内找到“美国英语-DUORAK”。确认后,按键位置全变了。现在你完全有资本提升自己的英文打字速度了。当然在成功前仍需花时间重新适应新的系统并进行耐心训练。
3.更先进的MALT键盘
比DUORAK更先进一步的是理连?莫特(Lillian Malt)发明的MALT键盘。它改变了原本交错的字键行列,并使拇指得到更多使用、使“后退键”(Backspace)及其他原本远离键盘中心的键更容易触到。但MALT键盘需要特别的硬件才能安装到电脑上,所以也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键盘的键位设计 一款键盘的键位设计包含了两个概念,一是主体的英文和数字键位设计,二是各种附属键位设计。 最通常的英文与数字键位设计方案就是俗称的“QWERTY”柯蒂键盘。这是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于1868年发明的键位方案。 总所周知,柯蒂键盘主要的设计目的就是使击键的速度不至太快。不过在很多文章中的说法有一个小小的错误,这就是——柯蒂键盘的键位设计并不是要“使击键的速度不至太快导致卡住”,而是“在不至卡住的前提下尽量提高打字速度”。 这两种说法中有一个微妙的差异,这就是说,减慢打字速度不是最终目的,QWERTY键盘并不是在一味的减低速度,它固然有把ED这样的常见组合放在一个手指上的减低速度设计,但也有很多诸如ER这样的加速组合键位。 实际上这样设计的根本原因在于机械式打字机的结构,其铅字杠杆的结构决定了当两个位置接近的铅字同时按下的时候就会卡死,但相对的两个相距较远的铅字就不会发生同样的问题,相信有过英文打字机使用经验的人应该都会有所体会。 在柯蒂键盘上,一些常用的字母被放在无名指、小拇指等位置上,这一向被认为是用小拇指等的不灵活性来减低速度,但这种说法没有考虑到机械式打字机的实际情况,食指固然是最灵活的,但食指键位上的按键也是最容易卡死的,所以将常用字母放在边缘以保证在高速打字时不会卡死也就是理所当然的。 所以说,设计柯蒂键盘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单纯的减低打字速度,事实上,柯蒂键盘的设计方案恰恰是为了提高打字速度,只不过是“在不会卡死的情况下尽力提高打字速度”。 进入20世纪以后,机电打字机发明使得机械式打字机的铅字臂卡死不再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众多的高速打字键盘也就应运而生。其中最着名的也就是DVORAK德沃拉克键盘。 德沃拉克键盘是August Dvorak教授在1930年设计的键位方案,由于不再考虑按键的机械结构问题,所以按键排布完全按照理想化的击键率分布设计。手指运动的行程比柯蒂键盘要小得多,平均打字速度几乎提高了一倍。不过正如很多事情一样,习惯的力量是难以抵挡的,德沃拉克键盘至今只是在极少数专业场合使用。不过对于想试试的人来说,可以尝试一下Windows里自带的德沃拉克键盘方案。
9. 电脑键盘上的英文字母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不是什么顺序排列,是按照字母的使用频率分布的。
最初,打字机的键盘是按字母顺序排列的,打字机都是机械的,所以打字太快,打字机上的传动杆可能会卡纸。
因此,克里斯托夫·莱瑟姆·肖尔斯发明了QWERTY键盘布局,通过将最常见的字母放在相反的方向来避免传动杆卡住,从而降低了打字效率。
1868年,肖尔斯申请了专利,1873年,第一台使用这种布局的商用打字机成功投放市场。
(9)电脑键盘排序按什么键扩展阅读:
键盘很长,早在1714年,就开始有英国、美国、法国、意大利、瑞士等国家发明了各种形式的打字机,当时最早使用键盘的是那些不成熟的打字机技术。
1868年,打字机之父、美国人克里斯多夫·莱瑟姆·肖尔斯(ChristopherLathamSholes)申请了打字机模型的专利,并开始使用它。几年后,他设计了实用的现代打字机,并首次标准化了键盘,也就是现在的“键盘”。
QWERTY键盘的布局非常低效。例如,大多数打字员都是右撇子,但使用QWERTY键盘和左手完成了57%的工作。小指和左手无名指是最没有活力的手指,但它们却经常被使用。
中间栏的字母使用率仅占总打字量的30%左右,因此,要想键入一个单词,一定要上下移动手指。
10. 为什么键盘要用qwer的排序,而不用abcd
键盘的英文字母排序是由被称作“打字机之父”的美国人克里斯托夫.拉森.肖尔斯(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决定的,原因就有以下解释:
最早的键盘可能是出现在17世纪初,那时的欧洲就有人发明了格式不太成熟的打字机,键盘就是应用在这些打字机上的。在1868年,被称作“打字机之父”的美国人克里斯托夫.拉森.肖尔斯(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获得了打字机模型专利幷取得打字机的经营权。随后几年,人们设计出实用形式的现代打字机幷首次规范了键盘基本格局,即出现了现在的“QWERTY”键盘。但目前使用更广泛的电脑键盘,人们通常称为“keyboard”。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电脑键盘上,从A到Z的英文字母按键幷不像注音符号是按顺序排列的。现在全世界通用的英文电脑键盘排列法叫“快蹄键盘”(QWERTY,这六个字母就是键盘第一列的前六个字母),这种键盘的排列方式其实是从过去的打字机键盘沿袭下来的。这种排法是延续打字机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避免当时打字机按键的机械杆在打字时会互相碰撞导致故障而设计的。
键盘早在 1868 年出现于由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所发明的机动打字机, 当时的键盘是由26 个英文字母顺序排列的按钮所组成。打字时, 按下的键会引动字棒打印在纸上。经过人们熟习应用, 打字速度加快, 机动字捧追不上人手打字速度经常交叠在一起, 甚至互相拍打而损坏。为解决此问题, 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 想办法减慢打字的速度, 他将较常用的键设计在较外边, 较不常用的放在中间, 这就是今日常见的键盘了。
QWERTY键盘
为什么要将键盘规范成现在这种的“QWERTY”键盘按键布局呢?这是因为,一开始打字机的键盘是完全按照字母顺序排列的,而打字机是一个机械结构的打字机器,因此如果打字时速度过快,某些键的组合非常容易出现卡键问题。是克里斯托夫.拉森.肖尔斯(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发明了QWERTY键盘的布局,他将最常用的几个字母安置在相反方向,以此最大限度放慢打字时敲键速度,从而避免卡键。克里斯托夫.拉森.肖尔斯在1868年就这个设计申请了专利,1873年采取这种布局的第一台商用打字机成功地投放市场。
但是,实际使用时人们发现,QWERTY的键盘按键布局方式非常没有效率。例如:一般情况下人们惯用用右手,但使用QWERTY结果的键盘,确使左手负担了57%的工作量。两个小拇指及左无名指都是没有力气的手指,却要频频要使用它们。使用率仅占整个打字工作的30%左右的字母排被放在了键盘的中列,因此,为了打一个单词,人们经常需要上下往复移动手指。
在1888年全美举行了公开的打字比赛,一个叫做马加林的法院速记员按照明确的指法分工进行盲打,速度非常快,而且错误仅有万分之三,使在场人都惊讶不已。据记载,当时马加林得到的奖金是500美元, 从这以后很多人开始效仿这种打字方法,盲打技术在专业打字领域大行其道,在美国也开始出现了专门培养打字员的学校。
DVORAK式键盘
由于上述的盲打技术的广泛使用,打字机的打字速度基本可以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了。然而,一个叫德沃拉克(Dvorak)的华盛顿人在1934年,又发明了一种新的键盘排列方法。这种设计的键盘使左右手能交替敲击键盘,可以缩短一半的训练周期,平均打字速度也提高了约1/3。DVORAK式键盘布局原则是:一、尽量让左右手交替来击打键盘,避免单手连击;二、将越排击键平均移动距离尽量缩短;三、将最常用到的字母排列在导键的位置上。
Windows中已经内置了对“DVORAK”键盘的支持,点击“控制面板-键盘”,进入“输入法区域设置”选项,接着单击“添加”按钮,将“输入法区域设置”设置为“英语(美国)”,幷在“键盘布局/输入法”栏内找到“美国英语-DVORAK”,确认后,便变成“DVORAK”键盘。
MALT键盘
后来,莫尔特(Lillian Malt)又设计了比“DVORAK”键盘更加合理、高效的“MALT”键盘。莫尔特改变了原本交错的字键行列,“后退键”(Backspace)及其它原本远离键盘中心的键更容易触到,打字时拇指的使用频率也更高了。但“MALT”键盘幷没能得到广泛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