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脑设备 > 怎么调整电脑内存条参数

怎么调整电脑内存条参数

发布时间:2022-09-07 16:29:43

1. 电脑内存条超频设置

1、启动电脑按Del键进入BIOS设置主界面。在主菜单选择“Advanced Chipset Features”选项,发现有关内存的设置。“SDRAM CAS Latency Time”(内存CAS延迟时间)参数是对于SDRAM内存而言的,CAS信号延迟时间的长短对内存性能有很大影响。
2、一般它有AUTO/3/2三个选项。普通的兼容内存一般只能在CL=3 (CAS信号延迟时间为3个时钟周期)模式下工作。如果内存品质比较好(特别是Kingmax等名牌大厂的产品),可以在CL=2(CAS信号延迟时间为2个时钟周期)下正常工作,性能也会有大幅提高。
3、接下来是“SDRAM Cycle time Tras/Trc(内存Tras/Trc时钟周期)”设置项。该参数用于确定SDRAM内存行激活时间和行周期时间的时钟周期数。步骤4 激活时间与周期数越小的内存读取就越快。可将该项设置得小一些,如果内存品质比较好,可以设为5/7,这是速度就比较快。

内存超频就是让内存外频运行在比它被设定运行的更高的速度下。在内存同步工作模式下,内存的运行速度与CPU外频相同。而内存异步则是指两者的工作频率可存在一定差异。该技术可令内存工作在高出或低于系统总线速度33MHz或3:4、4:5(内存:外频)的频率上,这样可以缓解超频时经常受限于内存的“瓶颈”。

2. 内存频率怎么设置

可以内存条超频到1600。步骤方法如下:

工具:MacBook PRO。

系统版本:Windows 10专业版。

1、点击电脑开始菜单内的关机,如下。

3. 如何更改电脑内存条的频率

1、我们可以拔出内存条来看一下。图中这个DDR2内存条标贴上很明白的标明了内存频率,它的频率是800MHZ。

4. 主板BIOS内存频率怎么调

1、首先,您需要进入BIOS。按下电源按钮后,按键盘上的DEL键进入BIOS。

5. 电脑的虚拟内存参数怎么设置

虚拟内存设置的大小,比较多的解释是物理内存的1.5到2倍,它的设置方法同我们平常的操作不太一样。下面是正确的方法。
右键点“我的电脑”,左键点“属性”,点选“高级”选项卡,点“性能”里的“设置”按钮,再选“高级”选项卡,点下面的“更改”按钮,所弹出的窗口就是虚拟内存设置窗口,一般默认的虚拟内存是从小到大的一段取值范围,这就是虚拟内存变化大小的范围,最好给它一个固定值,这样就不容易产生磁盘碎片了,具体数值根据你的物理内存大小来定,一般为物理内存的1.5到2倍,如内存为256M,那么应该设置256*1.5=384M,或者干脆512M,设置方法如下:
假设内存为256M,虚拟内存放在D盘,先要将默认的清除,保持C盘为选中状态,单选“无分页文件(N)”再按“设置”按钮,此时C盘旁的虚拟内存就消失了,然后选中D盘,单选“自定义大小”,在下面的“初始大小”和“最大值”两个方框里都添上512,再点一下“设置”按钮,会看到D盘的旁边出现了“512-512”的字样,这样就说明设置好了,再一路确定,最终,系统会要重新启动,重启一下,便完成了设置。

6. 电脑内存频率怎么调呢

1.重启电脑后狂按键盘上的“Delete”键,进入BISO后,如下图所示,再点击“Overclocking Setting”。

选择Overclocking Setting。

温馨提醒:MSI近两年新出的主板都支持中文显示和鼠标操作。

2.然后点击内存频率一栏,手动选择最高的频率。

3.最后按“F10”保存退出,任务完成!

7. 电脑如何改运行内存

物理内存容量可以通过加插或者拔掉内存条来增减。

页面文件(虚拟内存)可以改设置调整大小,设置路径如下:“控制面板”,右上角“查看方式”改为“小图标”,再在页面当前页面里找到并打开“系统”这一项,“高级系统设置”,“高级”,“性能”,“设置”,“高级”,“虚拟内存”,“更改”,到达下图界面,取消顶部的“自动管理所有驱动器的分页文件大小”之后就可以手动更改虚拟内存了,不过强烈建议使用“自动管理”而非手动设置虚拟内存大小。

8. 内存时序怎么设置

虽然我从小就对看书感兴趣,可是让我看一本完全不了解的书可是一点都看不下去,学知识也是一样,自己喜欢的不用别人督促,就能把它学的很好很扎实,自己不喜欢的学科呢,就要逼着自己学,而且效果并不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过正在上学还没高考的可要认真学习每一门功课,考上大学后再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内存时序设置我是看不懂,相信总有人会明白的。

内存时序设置

内存参数的设置正确与否,将极大地影响系统的整体性能。下面我们将针对内存关于时序设置参数逐一解释,以求能让大家在内存参数设置中能有清晰的思路,提高电脑系统的性能。

涉及到的参数分别为:

CPC : Command Per Clock

tCL : CAS Latency Control

tRCD : RAS to CAS Delay

tRAS : Min RAS Active Timing

tRP : Row Precharge Timing

tRC : Row Cycle Time

tRFC : Row Refresh Cycle Time

tRRD : Row to Row Delay(RAS to RAS delay)

tWR : Write Recovery Time

……及其他参数的设置

首 先,需要在BIOS中打开手动设置,在BIOS设置中找到“DRAM Timing Selectable”,BIOS设置中可能出现的其他描述有:Automatic Configuration、DRAM Auto、Timing Selectable、Timing Configuring By SPD等,将其值设为“Menual”(视BIOS的不同可能的选项有:On/Off或Enable/Disable),如果要调整内存时序,应该先打开 手动设置,之后会自动出现详细的时序参数列表:

CPC : Command Per Clock

可选的设置:Auto,Enable(1T),Disable(2T)。

Command Per Clock(CPC:指令比率,也有翻译为:首命令延迟),一般还被描述为DRAM Command Rate、CMD Rate等。由于目前的DDR内存的寻址,先要进行P-Bank的选择(通过DIMM上CS片选信号进行),然后才是L-Bank/行激活与列地址的选 择。这个参数的含义就是指在P-Bank选择完之后多少时间可以发出具体的寻址的L-Bank/行激活命令,单位是时钟周期。

显然,CPC越短越好。但当随着主板上内存模组的增多,控制芯片组的负载也随之增加,过短的命令间隔可能会影响稳定性。因此当你的内存插得很多而出现不太稳定的时间,才需要将此参数调长。目前的大部分主板都会自动设置这个参数。

该参数的默认值为Disable(2T),如果玩家的内存质量很好,则可以将其设置为Enable(1T)。

tCL : CAS Latency Control(tCL)

可选的设置:Auto,1,1.5,2,2.5,3,3.5,4,4.5。

一般我们在查阅内存的时序参数时,如“3-4-4-8”这一类的数字序列,上述数字序列分别对应的参数是“CL-tRCD-tRP-tRAS”。这个3就是第1个参数,即CL参数。

CAS Latency Control(也被描述为tCL、CL、CAS Latency Time、CAS Timing Delay),CAS latency是“内存读写操作前列地址控制器的潜伏时间”。CAS控制从接受一个指令到执行指令之间的时间。因为CAS主要控制十六进制的地址,或者说 是内存矩阵中的列地址,所以它是最为重要的参数,在稳定的前提下应该尽可能设低。

内存是根据行和列寻址的,当请求触发后,最初是 tRAS(Activeto Precharge Delay),预充电后,内存才真正开始初始化RAS。一旦tRAS激活后,RAS(Row Address Strobe )开始进行需要数据的寻址。首先是行地址,然后初始化tRCD,周期结束,接着通过CAS访问所需数据的精确十六进制地址。期间从CAS开始到CAS结束 就是CAS延迟。所以CAS是找到数据的最后一个步骤,也是内存参数中最重要的。

这个参数控制内存接收到一条数据读取指令后要等待多少个时钟周期才实际执行该指令。同时该参数也决定了在一次内存突发传送过程中完成第一部分传送所需要 的时钟周期数。这个参数越小,则内存的速度越快。必须注意部分内存不能运行在较低的延迟,可能会丢失数据,因此在提醒大家把CAS延迟设为2或2.5的同 时,如果不稳定就只有进一步提高它了。而且提高延迟能使内存运行在更高的频率,所以需要对内存超频时,应该试着提高CAS延迟。

该参数对内存性能的影响最大,在保证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CAS值越低,则会导致更快的内存读写操作。CL值为2为会获得最佳的性能,而CL值为3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注意,WinbondBH-5/6芯片可能无法设为3。

tRCD : RAS to CAS Delay

可选的设置:Auto,0,1,2,3,4,5,6,7。

该值就是“3-4-4-8”内存时序参数中的第2个参数,即第1个4。RAS to CAS Delay(也被描述为:tRCD、RAS to CAS Delay、Active to CMD),表示"行寻址到列寻址延迟时间",数值越小,性能越好。对内存进行读、写或刷新操作时,需要在这两种脉冲信号之间插入延迟时钟周期。在 JEDEC规范中,它是排在第二的参数,降低此延时,可以提高系统性能。建议该值设置为3或2,但如果该值设置太低,同样会导致系统不稳定。该值为4时, 系统将处于最稳定的状态,而该值为5,则太保守。

如果你的内存的超频性能不佳,则可将此值设为内存的默认值或尝试提高tRCD值。

tRAS : Min RAS Active Timing

可选的设置:Auto,00,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

该值就是该值就是“3-4-4-8”内存时序参数中的最后一个参数,即8。Min RAS Active Time (也被描述为:tRAS、Active to Precharge Delay、Row Active Time、Precharge Wait State、Row Active Delay、Row Precharge Delay、RAS Active Time),表示“内存行有效至预充电的最短周期”,调整这个参数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我们最好设在5-10之间。这个参数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并 不是说越大或越小就越好。

如果tRAS的周期太长,系统会因为无谓的等待而降低性能。降低tRAS周期,则会导致已被激活的行地址会更早的进入非激活状态。如果tRAS的周期太 短,则可能因缺乏足够的时间而无法完成数据的突发传输,这样会引发丢失数据或损坏数据。该值一般设定为CAS latency + tRCD + 2个时钟周期。如果你的CAS latency的值为2,tRCD的值为3,则最佳的tRAS值应该设置为7个时钟周期。为提高系统性能,应尽可能降低tRAS的值,但如果发生内存错误 或系统死机,则应该增大tRAS的值。

tRP : Row Precharge Timing(tRP)

可选的设置:Auto,0,1,2,3,4,5,6,7。

该值就是“3-4-4-8”内存时序参数中的第3个参数,即第2个4。Row Precharge Timing (也被描述为:tRP、RAS Precharge、Precharge to active),表示"内存行地址控制器预充电时间",预充电参数越小则内存读写速度就越快。

tRP用来设定在另一行能被激活之前,RAS需要的充电时间。tRP参数设置太长会导致所有的行激活延迟过长,设为2可以减少预充电时间,从而更快地激 活下一行。然而,想要把tRP设为2对大多数内存都是个很高的要求,可能会造成行激活之前的数据丢失,内存控制器不能顺利地完成读写操作。对于桌面计算机 来说,推荐预充电参数的值设定为2个时钟周期,这是最佳的设置。如果比此值低,则会因为每次激活相邻紧接着的bank将需要1个时钟周期,这将影响DDR 内存的读写性能,从而降低性能。只有在tRP值为2而出现系统不稳定的情况下,将此值设定为3个时钟周期。

一般说来,tRP值建议2-5之间的值。值为2将获取最高的性能,该值为4将在超频时获取最佳的稳定性,同样的而该值为5,则太保守。大部分内存都无法使用2的值,需要超频才可以达到该参数。

tRC : Row Cycle Time(tRC)

可选的设置:Auto,7-22,步幅值1。

Row Cycle Time(tRC、RC),表示“SDRAM行周期时间”,它是包括行单元预充电到激活在内的整个过程所需要的最小的时钟周期数。其计算公式是:row cycle time (tRC) = minimum row active time(tRAS) + row precharge time(tRP)。因此,设置该参数之前,你应该明白你的tRAS值和tRP值是多少。如果tRC的时间过长,会因在完成整个时钟周期后激活新的地址而 等待无谓的延时,而降低性能。然后一旦该值设置过小,在被激活的行单元被充分充电之前,新的周期就可以被初始化。在这种情况下,仍会导致数据丢失和损坏。

因此,最好根据tRC = tRAS + tRP进行设置,如果你的内存模块的tRAS值是7个时钟周期,而tRP的值为4个时钟周期,则理想的tRC的值应当设置为11个时钟周期。

tRFC : Row Refresh Cycle Time

可选的设置:Auto,9-24,步幅值1。

Row Refresh Cycle Time(tRFC、RFC),表示“SDRAM行刷新周期时间”,它是行单元刷新所需要的时钟周期数。该值也表示向相同的bank中的另一个行单元两次 发送刷新指令(即:REF指令)之间的时间间隔。tRFC值越小越好,它比tRC的值要稍高一些。

通常tRFC的值不能达到9,而10为最佳设置,17-19是内存超频建议值。建议从17开始依次递减来测试该值。大多数稳定值为tRC加上2-4个时钟周期。

tRRD : Row to Row Delay(RAS to RAS delay)

可选的设置:Auto, 0-7,每级以1的步幅递增。

Row to Row Delay,也被称为RAS to RAS delay (tRRD),表示"行单元到行单元的延时"。该值也表示向相同的bank中的同一个行单元两次发送激活指令(即:REF指令)之间的时间间隔。tRRD值越小越好。

延迟越低,表示下一个bank能更快地被激活,进行读写操作。然而,由于需要一定量的数据,太短的延迟会引起连续数据膨胀。于桌面计算机来说,推荐 tRRD值设定为2个时钟周期,这是最佳的设置,此时的数据膨胀可以忽视。如果比此值低,则会因为每次激活相邻紧接着的bank将需要1个时钟周期,这将 影响DDR内存的读写性能,从而降低性能。只有在tRRD值为2而出现系统不稳定的情况下,将此值设定为3个时钟周期。

tWR : Write Recovery Time

可选的设置:Auto,2,3。

Write Recovery Time (tWD),表示“写恢复延时”。该值说明在一个激活的bank中完成有效的写操作及预充电前,必须等待多少个时钟周期。这段必须的时钟周期用来确保在预 充电发生前,写缓冲中的数据可以被写进内存单元中。同样的,过低的tWD虽然提高了系统性能,但可能导致数据还未被正确写入到内存单元中,就发生了预充电 操作,会导致数据的丢失及损坏。

如果你使用的是DDR200和266的内存,建议将tWR值设为2;如果使用DDR333或DDR400,则将tWD值设为3。

tWTR : Write to Read Delay

可选的设置:Auto,1,2。

Write to Read Delay (tWTR),表示“读到写延时”。三星公司称其为“TCDLR (last data in to read command)”,即最后的数据进入读指令。它设定向DDR内存模块中的同一个单元中,在最后一次有效的写操作和下一次读操作之间必须等待的时钟周期。

tWTR值为2在高时钟频率的情况下,降低了读性能,但提高了系统稳定性。这种情况下,也使得内存芯片运行于高速度下。换句话说,增加tWTR值,可以 让内容模块运行于比其默认速度更快的速度下。如果使用DDR266或DDR333,则将tWTR值设为1;如果使用DDR400,则也可试着将tWTR的 值设为1,如果系统不稳定,则改为2。

tREF : Refresh Period

可选的设置:Auto, 0032-4708,其步进值非固定。

Refresh Period (tREF),表示“刷新周期”。它指内存模块的刷新周期。

先请看不同的参数在相同的内存下所对应的刷新周期(单位:微秒,即:一百万分之一秒)。?号在这里表示该刷新周期尚无对应的准确数据。

1552= 100mhz(?.??s)

2064= 133mhz(?.??s)

2592= 166mhz(?.??s)

3120= 200mhz(?.??s)

---------------------

3632= 100mhz(?.??s)

4128= 133mhz(?.??s)

4672= 166mhz(?.??s)

0064= 200mhz(?.??s)

---------------------

0776= 100mhz(?.??s)

1032= 133mhz(?.??s)

1296= 166mhz(?.??s)

1560= 200mhz(?.??s)

---------------------

1816= 100mhz(?.??s)

2064= 133mhz(?.??s)

2336= 166mhz(?.??s)

0032= 200mhz(?.??s)

---------------------

0388= 100mhz(15.6us)

0516= 133mhz(15.6us)

0648= 166mhz(15.6us)

0780= 200mhz(15.6us)

---------------------

0908= 100mhz(7.8us)

1032= 133mhz(7.8us)

1168= 166mhz(7.8us)

0016= 200mhz(7.8us)

---------------------

1536= 100mhz(3.9us)

2048= 133mhz(3.9us)

2560= 166mhz(3.9us)

3072= 200mhz(3.9us)

---------------------

3684= 100mhz(1.95us)

4196= 133mhz(1.95us)

4708= 166mhz(1.95us)

0128= 200mhz(1.95us)

如果采用Auto选项,主板BIOS将会查询内存上的一个很小的、名为“SPD”(Serial Presence Detect )的芯片。SPD存储了内存条的各种相关工作参数等信息,系统会自动根据SPD中的数据中最保守的设置来确定内存的运行参数。如过要追求最优的性能,则需 手动设置刷新周期的参数。一般说来,15.6us适用于基于128兆位内存芯片的内存(即单颗容量为16MB的内存),而7.8us适用于基于256兆位 内存芯片的内存(即单颗容量为32MB的内存)。注意,如果tREF刷新周期设置不当,将会导致内存单元丢失其数据。

另外根据其他的资料显示,内存存储每一个bit,都需要定期的刷新来充电。不及时充电会导致数据的丢失。DRAM实际上就是电容器,最小的存储单位是 bit。阵列中的每个bit都能被随机地访问。但如果不充电,数据只能保存很短的时间。因此我们必须每隔15.6us就刷新一行。每次刷新时数据就被重写 一次。正是这个原因DRAM也被称为非永久性存储器。一般通过同步的RAS-only的刷新方法(行刷新),每行每行的依次刷新。早期的EDO内存每刷新 一行耗费15.6us的时间。因此一个2Kb的内存每列的刷新时间为15.6?s x2048行=32ms。

tREF和tRAS一样,不是一个精确的数值。通常15.6us和3.9us都能稳定运行,1.95us会降低内存带宽。很多玩家发现,如果内存质量优良,当tREF刷新周期设置为3120=200mhz(?.??s)时,会得到最佳的性能/稳定性比。

9. 联想bios内存条怎么设置

内存(Memory)被称为内存储器,其作用是用于暂时存放CPU中的运算数据,以及与硬盘等外部存储器交换的数据。那么联想bios内存条怎么设置?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联想bios内存条怎么设置

FSB与内存频率的关系

首先请大家看看FSB(Front Side Bus:前端总线)和内存比率与内存实际运行频率的关系。 FSB/MEM比率 实际运行频率 1/1 200MHz 1/2 100MHz 2/3 133MHz 3/4 150MHz 3/05 120MHz 5/6 166MHz 7/10 140MHz 9/10 180MHz

对于大多数玩家来说,FSB和内存同步,即1:1是使性能最佳的选择。而其他的设置都是异步的。同步后,内存的实际运行频率是FSBx2,所 以,DDR400的内存和200MHz的FSB正好同步。如果你的FSB为240MHz,则同步后,内存的实际运行频率为240MHz x 2 = 480MHz。FSB与不同速度的DDR内存之间正确的设置关系

强烈建议采用1:1的FSB与内存同步的设置,这样可以完全发挥内存带宽的优势。内存时序设置

内存参数的设置正确与否,将极大地影响系统的整体性能。下面我们将针对内存关于时序设置参数逐一解释,以求能让大家在内存参数设置中能有清晰的思路,提高电脑系统的性能。

涉及到的参数分别为: CPC : Command Per Clock tCL : CAS Latency Control tRCD : RAS to CAS Delay tRAS : Min RAS Active Timing tRP : Row Precharge Timing tRC : Row Cycle Time tRFC : Row Refresh Cycle Time tRRD : Row to Row Delay(RAS to RAS delay) tWR : Write Recovery Time ……及其他参数的设置 CPC : Command Per Clock

可选的设置:Auto,Enable(1T),Disable(2T)。

Command Per Clock(CPC:指令比率,也有翻译为:首命令延迟),一般还被描述为DRAM Command Rate、CMD Rate等。由于目前的DDR内存的寻址,先要进行P-Bank的选择(通过DIMM上CS片选信号进行),然后才是L-Bank/行激活与列地址的选 择。这个参数的含义就是指在P-Bank选择完之后多少时间可以发出具体的寻址的L-Bank/行激活命令,单位是时钟周期。

显然,CPC越短越好。但当随着主板上内存模组的增多,控制芯片组的负载也随之增加,过短的命令间隔可能会影响稳定性。因此当你的内存插得很多而出现不太稳定的时间,才需要将此参数调长。目前的大部分主板都会自动设置这个参数。

该参数的默认值为Disable(2T),如果玩家的内存质量很好,则可以将其设置为Enable(1T)。tCL : CAS Latency Control(tCL)

可选的设置:Auto,1,1.5,2,2.5,3,3.5,4,4.5。

一般我们在查阅内存的时序参数时,如“3-4-4-8”这一类的数字序列,上述数字序列分别对应的参数是“CL-tRCD-tRP-tRAS”。这个3就是第1个参数,即CL参数。

CAS Latency Control(也被描述为tCL、CL、CAS Latency Time、CAS Timing Delay),CAS latency是“内存读写操作前列地址控制器的潜伏时间”。CAS控制从接受一个指令到执行指令之间的时间。因为CAS主要控制十六进制的地址,或者说 是内存矩阵中的列地址,所以它是最为重要的参数,在稳定的前提下应该尽可能设低。

内存是根据行和列寻址的,当请求触发后,最初是tRAS(Activeto Precharge Delay),预充电后,内存才真正开始初始化RAS。一旦tRAS激活后,RAS(Row Address Strobe )开始进行需要数据的寻址。首先是行地址,然后初始化tRCD,周期结束,接着通过CAS访问所需数据的精确十六进制地址。期间从CAS开始到CAS结束 就是CAS延迟。所以CAS是找到数据的最后一个步骤,也是内存参数中最重要的。

这个参数控制内存接收到一条数据读取指令后要等待多少个时钟周期才实际执行该指令。同时该参数也决定了在一次内存突发传送过程中完成第一部分传 送所需要的时钟周期数。这个参数越小,则内存的速度越快。必须注意部分内存不能运行在较低的延迟,可能会丢失数据,因此在提醒大家把CAS延迟设为2或 2.5的同时,如果不稳定就只有进一步提高它了。而且提高延迟能使内存运行在更高的频率,所以需要对内存超频时,应该试着提高CAS延迟。

该参数对内存性能的影响最大,在保证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CAS值越低,则会导致更快的内存读写操作。CL值为2为会获得最佳的性能,而CL值 为3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注意,WinbondBH-5/6芯片可能无法设为3。tRCD : RAS to CAS Delay

可选的设置:Auto,0,1,2,3,4,5,6,7。

该值就是“3-4-4-8”内存时序参数中的第2个参数,即第1个4。RAS to CAS Delay(也被描述为:tRCD、RAS to CAS Delay、Active to CMD),表示"行寻址到列寻址延迟时间",数值越小,性能越好。对内存进行读、写或刷新操作时,需要在这两种脉冲信号之间插入延迟时钟周期。在 JEDEC规范中,它是排在第二的参数,降低此延时,可以提高系统性能。建议该值设置为3或2,但如果该值设置太低,同样会导致系统不稳定。该值为4时, 系统将处于最稳定的状态,而该值为5,则太保守。

如果你的内存的超频性能不佳,则可将此值设为内存的默认值或尝试提高tRCD值。

阅读全文

与怎么调整电脑内存条参数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脑上怎么下载班智达的软件 浏览:1157
无痕迹消除图片软件 浏览:722
免费小票软件 浏览:954
华为在哪里设置软件停止运行 浏览:961
用电脑键盘调节声音大小 浏览:1258
自动刷软件赚钱 浏览:1261
古装连续剧免费版 浏览:1414
工免费漫画 浏览:1144
手机软件专门储存文件 浏览:1509
uos如何用命令安装软件 浏览:1316
有线耳机插电脑麦克风 浏览:647
侏罗纪世界3在线观看完整免费 浏览:995
单个软件怎么设置名称 浏览:719
凤凰网电脑版下载视频怎么下载视频怎么下载 浏览:1385
明白之后如何免费获得无人机 浏览:831
如何解禁软件菜单 浏览:855
副路由器连接电脑视频 浏览:1351
内置wifi电视如何装软件 浏览:1107
手机换零免费雪碧 浏览:1589
国行苹果如何下载美版软件 浏览: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