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软件性能的定义是什么
一般来讲,软件需求分为两大类:功能性需求(Functional requirement)和非功能性需求(Non-functional requirement)。软件性能属于非功能性需求。它表明了软件系统或组件对时间及时性及资源经济性要求的符合程度。
② 软件性能的指标是什么
近年来,软件在整个电脑系统中的作用已越来越重要,其所占费用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评价电脑软件的性能,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实际性能
购买软件时应根据工作的需要,充分了解该软件的适用范围和实际性能,不能只听商家或广告的介绍,而应向已经使用过的用户请教。经销同类软件的部门很多,要多方比较鉴别,尽可能选购功能齐全、运行可靠、人机界面友好、维护方便的软件。有些软件在作粗略测试时表现不错,但作深入运行后,便会出现无故死机等异常现象,显然该类软件是无法实际应用的。
(2)兼容性
在选购软件时特别要考虑它的兼容性,不仅要兼容已有的和即将有的硬件设备,还要适用已有的和即将有的软件系统。这说明要了解所购软件适用于什么机型,需在任何操作系统支持下工作,和其它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数据通信能力如何,是否可以在多用户或网络环境下使用,最多可以处理多大的问题,响应速度如何,以及运行该软件时实际所需的最大内存空间与所占磁盘空间等。除此之外,还需考虑软件与实际工作的适用程度,能否满足本单位的特殊使用要求,因为某些商品软件的适用性往往与某个单位的具体工作要求是有距离的。
(3)用户友好性
优秀的软件对用户应该是友好的,例如提供菜单驱动的命令输入方式,直观形象的图形用户界面和对话框等,并支持方便的鼠标操作。大多软件还应有在线帮助,这样,配合可显示的软件说明文本和应用实例教程,使用户可在不需记忆太多的东西、不必查阅手册的情况下,便能迅速学会使用该软件。
(4)安全性与容错能力
软件的安全保密问题近年来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在选购时要了解该软件有没有安全保密措施,如口令或密码的设置、使用权限的划分等功能,此外,安全性还包括一旦数据丢失后的恢复能力。容错处理能力是指软件在运行过程中,如果用户不小心而误操作,系统能否有效地制止,或作最简单的处理便可恢复被误修改或被误删除的信息,并使系统继续运行而不必从头开始。
(5)可维护性与升级性
软件也存在可维护性与升级性问题。一般说来,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编写的软件具有较好的修改、除错和功能扩展等维护能力。随着硬件性能的提高和软件技术的成熟与进步,各种软件的版本也会作不断得更新和升级,当然只有购买由信誉卓着的软件公司编写的并大量销售的软件,才能保证这种维护与升级能力,从而保障用户的利益。
(6)资料齐全
商品化的软件应有完整详尽的使用安装说明资料和用户手册,没有资料的软件,不是完整的软件。
③ 软件测试中的性能测试包括哪些
软件性能测试主要关注响应时间、并发用户数、吞吐量、性能计算数,下面给你例举几种性能测试:
第一,验证软件的性能在正常或者特定环境和系统条件下使用是否还能满足性能指标。例如一款游戏在运行时CPU和内存占用率、启动速度、显示帧率(流畅性)、某操作所需要的响应延时等都属于性能测试的范畴。通常会使用一些专用工具来获取软件执行过程中的各种参数。
第二,通过模拟真实的业务场景和海量的用户请求及数据对业务系统进行多种场景的测试,来验证各个服务的性能表现是否满足实际的业务需要。例如,某网站需要考虑系统在100个、1万个、1千万个请求的时候相应速度能否满足业务需要,或者需要模拟XXX万个用户同时登录时服务器会不会相应速度变慢甚至挂掉。常见的工具有Loadrunner等。
第三,模拟一些极端场景,对软件性能进行测试,判断其极限性能和在极限性能边界上的运行状态。提前发现软件的瓶颈,从而可以进行评估和改进。
概括来讲好的系统性能能带来如下收益:
1. 性能越好,执行速度越快,用户使用系统的体验就越好。
2. 性能越好,等待的延时越短,越有利于提高软件的操作效率,不管是游戏还是应用软件,都是一样的收益。
3. 性能越好,并发处理的能力越大,单位时间处理业务量越大,大量请求时的系统稳定性更好。
由于不清楚你所说的是什么类型的软件,以上是我的个人理解可能跟你要解决的问题不一定完全匹配,有什么问题可以跟我详细交流可以帮你做一些性能测试相关的测试设计。
④ 什么是软件性能
软件性能是一种指标,可用可执行时间,速度,容量等来判断
⑤ 什么是软件性能(转)
几个主要术语 1. 响应时间 : 响应时间分解为 网络传输时间, 应用延迟时间,数据库延迟时间,呈现时间。对响应时间的分解是为了方便定位性能瓶颈的所在。 2. 并发用户数 : 并发用户数首先要区别于同时在线用户数。在我们进行测试计划和测试目标的阶段通常会有明确的系统用户数和同时在线人数的参考依据,但并发用户数是不确定的。并发是针对某一个或某几个业务的行为,所以并发用户数取决于用户的行为即业务模式。所以确定用户的行为建立真实的模拟业务场景在性能测试中尤为重要。 3. 吞吐量 : 单位时间内系统处理的客户请求的数量。 通常以请求数/秒或者页面数/秒 衡量 软件性能测试方法论 1. SEI Load Testing Planning Process: 是一个关注于负载测试计划的方法,目标是产生 清晰,易理解,可验证的负载测试计划. 区别生产环境和测试环境的不同,分析用户的行为以产生用户和用户场景. 2. RBI (Rapid Bottleneck Identify) : 是 Empirix 公司提出的快速识别系统性能瓶颈的方法。首先确定是由并发还是吞吐量引发的性能瓶颈,通过不断增加并发用户数和吞吐量观察系统的性能表现,然后从网络,数据库,应用服务器和代码本身4个环节确定系统性能的瓶颈。 3. 性能下降曲线分析法: 分析随着用户数增长响应时间或吞吐量下降的曲线,通过定位性能拐点找到性能瓶颈产生的地方. 4. Load Runner 性能测试过程 : 计划测试--测试设计--创建VU脚本--创建测试场景--运行测试场景--分析结果 5. Segue 性能测试过程: 从确定性能基线开始,通过单用户访问获取性能取值基线,然后设定可接受的性能目标,用不同的并发用户数进行 Try-Check的重复测试. 软件性能测试分类 1. 性能测试 : Performance Testing 这是一个容易混淆的概念,通常泛指所有的性能测试。本文特指在特定条件下验证性能是否达到预期指标的测试为性能测试。 2. 负载测试 : Load Testing 是指模拟真实的用户行为,通过不断加压直到性能出现瓶颈或资源达到饱和。负载测试是我们最经常进行的性能测试,用于测量系统的容量,发现系统瓶颈并配合性能调优。有时候也称为可量性测试 Scalability Testing. 3. 压力测试 : Stress Testing 是指测试系统在一定的饱和状态下系统的处理能力。负载测试的不断加压到一定阶段即是压力测试,两者没有明确的界限。压力测试通常设定到CPU使用率达到75%以上,内存使用率达到 70%以上,用于测试系统在压力环境下的稳定性。此处是指过载情况下的稳定性,略微不同于7*24长时间运行的稳定性。 4. 可靠性测试 : Reliability Testing 是指加载一定的业务压力,同时让此压力持续运行一段时间,测试系统是否可以稳定运行. 可以理解为压力测试关注的是过载压力,可靠性测试关注的是持续时间。 5. 并发测试 : Concurrency Testing 是模拟用户并发访问同一应用的测试,用于发现并发问题诸如内存泄漏,线程锁,资源争用,数据库死锁。
⑥ 1.1什么是软件性能
应该说是用词不当吧。软件没有性能这样的说法。只有实用性这样的说辞。一般硬件才会说性能这些事情。可能是混淆了一些基本东西吧。
⑦ 软件性能的介绍
软件的性能是软件的一种非功能特性,它关注的不是软件是否能够完成特定的功能,而是在完成该功能时展示出来的及时性。由于感受软件性能的主体是人,不同的人对于同样的软件能有不同的主观感受,而且不同的人对于软件性能关心的视角也不同。由于目前网络应用非常普遍,因此下面将介绍网络应用软件性能的指标和软件性能的视角。
⑧ 软件性能的软件性能的指标
响应时间是指系统对请求作出响应的时间。直观上看,这个指标与人对软件性能的主观感受是非常一致的,因为它完整地记录了整个计算机系统处理请求的时间。由于一个系统通常会提供许多功能,而不同功能的处理逻辑也千差万别,因而不同功能的响应时间也不尽相同,甚至同一功能在不同输入数据的情况下响应时间也不相同。所以,在讨论一个系统的响应时间时,人们通常是指该系统所有功能的平均时间或者所有功能的最大响应时间。当然,往往也需要对每个或每组功能讨论其平均响应时间和最大响应时间。
对于单机的没有并发操作的应用系统而言,人们普遍认为响应时间是一个合理且准确的性能指标。需要指出的是,响应时间的绝对值并不能直接反映软件的性能的高低,软件性能的高低实际上取决于用户对该响应时间的接受程度。对于一个游戏软件来说,响应时间小于100毫秒应该是不错的,响应时间在1秒左右可能属于勉强可以接受,如果响应时间达到3秒就完全难以接受了。而对于编译系统来说,完整编译一个较大规模软件的源代码可能需要几十分钟甚至更长时间,但这些响应时间对于用户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 虽然软件性能指标本身只涉及软件性能的度量,但考虑到软件性能测试的主要目的是测试和改善所开发软件的性能,对于复杂的网络化的软件而言,简单地用响应时间进行度量就不一定合适了。
考虑一个普通的网站系统。开发该网站系统时,软件开发实际上只集中在服务器端,因为客户端的软件是标准的浏览器。虽然用户看到的响应时间时使用特定客户端计算机上的特定浏览器浏览该网站的响应时间,但是在讨论软件性能时更关心所开发网站软件本身的“响应时间”。也就是说,可以把用户感受到的响应时间划分为“呈现时间”和“系统响应时间”,前者是指客户端的浏览器在接收到网站数据时呈现页面所需的时间,而后者是指客户端接收到用户请求到客户端接收到服务器发来的数据所需的时间。显然,软件性能测试更关心“系统响应时间”,因为“呈现时间”与客户端计算机和浏览器有关,而与所开发的网站软件没有太大的关系。
如果仔细分析这个例子,还可以把“系统响应时间”进一步分解为“网络传输时间”和“应用延迟时间”,其中前者是指数据(包括请求数据和响应数据)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进行传输的时间,而后者是指网站软件实际处理请求所需的时间。类似的,软件性能测试也更关心“应用延迟时间”。实际上,这种分解还可以继续下去,如果该网站系统使用了数据库,我们可以把“数据库延迟时间”分离出来,如果该网站系统使用了中间件,还可以把“中间件延迟时间”也分离出来。
以上的时间分解实际上有两方面的目的。首先,人们通常希望把与所开发软件直接相关的延迟时间和与所开发软件不相关的延迟时间分离开,因为改善前者往往需要开发人员修改程序代码,而改善后者不需要开发人员修改代码,很多时候,开发人员对后者甚至是无能为力的。其次,详细的分解有助于开发人员分析哪些部分是影响软件性能的主要因素,以便于实时性能改善方案。 吞吐量是指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处理请求的数量。对于无并发的应用系统而言,吞吐量与响应时间成严格的反比关系,实际上此时吞吐量就是响应时间的倒数。前面已经说过,对于单用户的系统,响应时间(或者系统响应时间和应用延迟时间)可以很好地度量系统的性能,但对于并发系统,通常需要用吞吐量作为性能指标。
对于一个多用户的系统,如果只有一个用户使用时系统的平均响应时间是t,当有你n个用户使用时,每个用户看到的响应时间通常并不是n×t,而往往比n×t小很多(当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能比n×t大,甚至大很多)。这是因为处理每个请求需要用到很多资源,由于每个请求的处理过程中有许多步骤难以并发执行,这导致在具体的一个时间点,所占资源往往并不多。也就是说在处理单个请求时,在每个时间点都可能有许多资源被闲置,当处理多个请求时,如果资源配置合理,每个用户看到的平均响应时间并不随用户数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实际上,不同系统的平均响应时间随用户数增加而增长的速度也不大相同,这也是采用吞吐量来度量并发系统的性能的主要原因。一般而言,吞吐量是一个比较通用的指标,两个具有不同用户数和用户使用模式的系统,如果其最大吞吐量基本一致,则可以判断两个系统的处理能力基本一致。 开发人员的视角与管理员的视角基本一致,但开发人员需要更深入地关注软件性能。在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希望能够尽可能地开发出高性能的软件。
⑨ 软件的功能和性能有什么区别功能是说哪些方面性能说的是哪些方面
功能是指它可以做什么(它的用途),比如你现在用的知道,可以用来提问和回答问题,这就是它的功能。
性能指的是它运行的效率,比如CPU性能强,它运算的速度就快。
⑩ 软件性能指标有哪些
近年来,软件在整个电脑系统中的作用已越来越重要,其所占费用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评价电脑软件的性能,应注意以下几点:
实际性能购买软件时应根据工作的需要,充分了解该软件的适用范围和实际性能,不能只听商家或广告的介绍,而应向已经使用过的用户请教。经销同类软件的部门很多,要多方比较鉴别,尽可能选购功能齐全、运行可靠、人机界面友好、维护方便的软件。有些软件在作粗略测试时表现不错,但作深入运行后,便会出现无故死机等异常现象,显然该类软件是无法实际应用的。
兼容性在选购软件时特别要考虑它的兼容性,不仅要兼容已有的和即将有的硬件设备,还要适用已有的和即将有的软件系统。这说明要了解所购软件适用于什么机型,需在任何操作系统支持下工作,和其它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数据通信能力如何,是否可以在多用户或网络环境下使用,最多可以处理多大的问题,响应速度如何,以及运行该软件时实际所需的最大内存空间与所占磁盘空间等。除此之外,还需考虑软件与实际工作的适用程度,能否满足本单位的特殊使用要求,因为某些商品软件的适用性往往与某个单位的具体工作要求是有距离的。
用户友好性优秀的软件对用户应该是友好的,例如提供菜单驱动的命令输入方式,直观形象的图形用户界面和对话框等,并支持方便的鼠标操作。大多软件还应有在线帮助,这样,配合可显示的软件说明文本和应用实例教程,使用户可在不需记忆太多的东西、不必查阅手册的情况下,便能迅速学会使用该软件。
安全性与容错能力软件的安全保密问题近年来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在选购时要了解该软件有没有安全保密措施,如口令或密码的设置、使用权限的划分等功能,此外,安全性还包括一旦数据丢失后的恢复能力。容错处理能力是指软件在运行过程中,如果用户不小心而误操作,系统能否有效地制止,或作最简单的处理便可恢复被误修改或被误删除的信息,并使系统继续运行而不必从头开始。
可维护性与升级性软件也存在可维护性与升级性问题。一般说来,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编写的软件具有较好的修改、除错和功能扩展等维护能力。随着硬件性能的提高和软件技术的成熟与进步,各种软件的版本也会作不断得更新和升级,当然只有购买由信誉卓着的软件公司编写的并大量销售的软件,才能保证这种维护与升级能力,从而保障用户的利益。
资料齐全商品化的软件应有完整详尽的使用安装说明资料和用户手册,没有资料的软件,不是完整的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