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脑怎么组装图解台式视频教程
方法/步骤
1、装机前的准备:梅花螺丝刀、刀片、剪子、硅脂、扎带
2、防静电,身上的静电如果不注意极有可能会对电脑的硬件造成损坏。装机前洗洗手可以有效防止静电
3、装机开始:1、上踮脚螺丝:机箱内的铜螺丝,要上全,不要随便上几个就完事了。如果上不全时间长了主板就会损坏
4、装CPU注意CPU不要装反了,注意CPU上面的防呆提示。
5、然后扣扣具,扣的时候有点紧,要用点力压,扣上就行。(如果上一步没操作好,就会损坏CPU针脚)
6、涂抹硅脂,涂抹硅脂时要均匀涂抹,在涂抹的时候尽量的薄,如果摸的太厚就会阻热了
7、安装散热器坐,散热器有很多种,很好装,对准主板上的四个孔装上就行。主板的背面要装到位
8、安装风扇,有的风扇是直接用螺丝上的,我这个是带扣具的,仔细看看就懂。装完风扇要把风扇电源接上。
9、安装内存,内存条上面都有防呆缺口,对准缺口避免插错。(如果组双通道,那两根内存就要插在同一种颜色)
10、安装机箱后面的挡板
11、安装主板,用手拿散热风扇把主板放到机箱内,(注意方向哦)在调整主板时注意下面的铜柱,不要损坏主板
12、安装光驱,注意前面要平整。上螺丝机箱两边都要上。然后接上线
13、装硬盘,安装硬盘的时候注意前置风扇的位置,硬盘要装对准风扇的位置,这样有利于硬盘散热。
14、安装显卡,我的主板上有2个插槽一个是PCIEx16,一个是PCIEx4,所以要装在PCIEx16插槽上。
15、这一步要注意,不要插错,要在主板上仔细对照。在接的时候注意正负极。HDD LED硬盘指示灯
16、连接主板电源和CPU电源,这些接口都有防呆扣,注意点不会接错的
17、连接的时候注意整理线,不要机箱里面乱乱的,不利于散热同时也不安全。
18、最后电脑就组装完成,可以接通电源开机使用了。如果开机后电脑运行正常,就表示我们装机步骤是正确的,接口那些也是正确接上的。
2. 笔记本改装台式机教程
操作方法
01
如果非要改造,买个机箱,把笔记本主板拆下来,注意笔记本主板上有很多排线,可以搜索对应的笔记本拆机教程,别弄断排线。
02
然后在主板对应的孔在机箱固定的面板上开孔,然后买螺丝钉固定,但是主板的挡板就没法放了,因为孔位不合适。笔记本的侧面接口一般有vga接口或者HDMI接口。
03
所以可以直接再接显示器,鼠标也直接插在原来的地方即可,键盘插在鼠标旁边的另外的一个usb接口就行。电源线也用原来的就行。
04
笔记本电脑上的接口很齐全,而且笔记本电脑本身就可以做分屏输出,使用方法很简单,通常笔记本电脑上有VGA或HDMI的接口这个接口是用输出视频信号的,显示器通过这两个接口接在笔记本电脑上。
05
笔记本上的3.5MM的音频输出口,可以用来接音箱,这样音箱就有音源输出了,至于键盘鼠标可以使用USB的键鼠设备接在笔记本上的USB口上。
06
当这些外设都接好后就能开机了,通常这个时候显示器的屏幕会没有信号,当正常进入系统后你可以用笔记本原本的键盘上的FN键+键盘上的分屏键(由于每个笔记本的提示或者图标不一样所以无法正确给出正确的说法)。
07
当显示器上有正确的显示后就可以用显示设置调整到适用的分辨率就能够正确使用了。
3. 我想问一下,电脑的HDMI-IN接口,可以采集视频吗如何做呢
嗯 这个HDMI-IN接口,主要是连接外来主机设备,比如台式机,PSP,播放器等设备,输入音视频信息,笔记本这边单独作为一个外接显示器设备而已,不涉及到信息的处理问题。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应该是无法实现采集视频。
4. 组装电脑怎么组装,有视频教程吗
一、准备装机工具
装机并不复杂,有了下面3种工具,装起机来更是得心应手。
1.十字形螺丝刀
组装电脑时所使用的螺丝钉都是十字形的,最好准备带磁性的螺丝刀方便吸取。
2.尖嘴钳子
尖嘴钳子可以用来折断一些材质较硬的机箱后面的挡板,也可以用来夹一些细小的螺丝、螺帽、跳线帽等小零件。
3.导热硅脂
在安装CPU的时候,导热硅脂是必不可少的。用它可以填充散热器与CPU表面的空隙,更好的帮助散热。
二、装机注意事项
1
1.防静电
电脑里的配件比较娇贵,人体带的静电会对它们造成很大的伤害,譬如内部短路、损坏。在组装电脑之前,应该用手触摸一下良好接地的导体,把人体自带的静电导出。或是戴上绝缘手套进行安装。
2
2.防潮湿
如果水分附着在电脑配件的电路上,很有可能造成短路而导致配件的损坏。
3
3.防粗暴
在组装电脑时一定要防止粗暴的动作。因为电脑配件的许多接口都有防插反的防呆式设计,如果安装位置不到位,再加上用力过猛,就有可能引起配件的折断或变形。
END
三、开始装机
1
学习如何组装电脑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自己要组装什么类型的电脑。您需要的是一台供孩子使用的相当便宜的电脑吗?一台可摆放在起居室,作为媒体电脑使用的噪音较小的小型电脑?抑或是一台高端游戏用电脑?又或许您需要的是一台拥有很大的磁盘空间,可进行视频编缉的功能强大的电脑。这些可能性不胜枚举,而您选择的类型将左右您随后做出的许多决定。因此,从一开始,您就应该对电脑的用途做到心中有数。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们假设您要组装一台功能强大、可进行视频编辑的电脑。您希望它拥有双核CPU、大容量RAM,并且磁盘空间容量达到1000G。您还希望主板上装配有 FireWire(火线)连接器。为满足这些要求,您得寻找支持以下配置的主板:
2
至少4G的高速RAM内存
3
4个(或更多的)SATA硬盘驱动器
4
FireWire连接(也许机箱前后均有)
5
然后,将所有部件放入机箱内,因此机箱容量必须足够大,才能放置多个硬盘并确保空气流通,以防止温度过高。
6
主板是关键选择主板在任何电脑组装工程中都是最有趣的部分。之所以如此,原因就在于有数百种主板可供选择,而每种主板又各有优劣。
7
8
选择主板的一种简易方法就是把它们分成几个类别。例如:
9
廉价主板:这些主板的价格通常在50美元以下,适合较旧的CPU使用。如果要组装廉价电脑,它们可谓是极佳选择。
10
中档主板:价格从50-100美元不等,比廉价主板略胜一筹。很多情况下,在这个价格范围内即可购买到主板和CPU组合件。这是组装一台廉价电脑或便宜的家用/办公电脑的另一个好办法。
11
高端主板:如果要组装一台功能强大的游戏用电脑或视频工作站,这些主板能提供您所需要的速度。它们的价格从100-200美元不等。它们能够兼容以最高速度运行的最新CPU芯片。
12
终极主板:这些主板的价格在200美元左右,它们所拥有的特殊功令其价格得以提升。例如,它们可能拥有多个CPU插口、额外的内存插槽或特殊的冷却功能。
13
您得决定自己要组装的是“廉价电脑”、“高端电脑”还是“豪华型超级电脑”,然后再相应地选择主板。以下是有助于缩小主板选择范围的其他一些决策:
14
您要用英特尔处理器还是AMD处理器?做出选择后,符合要求的主板数量即可减少一半。AMD芯片通常较为便宜,但英特尔拥有大批忠实的拥护者。
15
您打算用什么尺寸的主板?如果要组装一台较小的电脑,那么可以考虑微型ATX机箱。这意味着您得购买一块微型ATX主板。否则,您可以使用普通的ATX主板和机箱(如果希望组装非常小的电脑,还可选择更小尺寸的主板规格,如微型ITX,甚至超微型ITX)。
16
您想要多少个USB端口?如果想要拥有多个USB端口,必须确保主板功能足够强大。
17
您需要FireWire吗?如果主板可操控FireWire(尽管可能需要添加一张卡),那就太好了。
18
您想要AGP还是PCI Express显卡?或者,您想选用一款主板自带显卡以降低价格并节约空间?如果要走最廉价路线,那么,务必确保主板包含一张板载视频卡(最简单的判断方式就是查看主板上是否有DVI或VGA 接头)。PCI Express是最新、最棒的显卡,但如果打算重新使用已有的AGP卡,那么可以作为选择AGP的理由。
19
您要用PATA(又称IDE)硬盘还是SATA硬盘?SATA是最新式的硬盘,其电缆要小很多。电脑的CPU打算采用怎样的针配置?如果打算采用最新的CPU,请务必确保主板能够容纳它们。
20
您打算尝试类似于双视频卡或专用高速RAM配置这样的东西吗?如果有这种打算,请务必确保主板能够提供相应支持。
21
如果您对上述东西全部不感兴趣(或如果这些东西在您听来毫无意义),那么您要组装的可能就是一台廉价电脑。如果是这样,无需考虑上述所有细节,找一个便宜的主板/CPU组合套件就行了。
5. 自己动手组装电脑,有没有相关的视频教程
没听说过,电脑配件也都不一样啊,不过大同小异,而且组装电脑最大的好处就是完全不对的接口是插不上的,呵呵。其实比较简单~
6. 苹果手机制作视频短片怎么做
一、重要意义
如今,照几张照片留念已不新鲜了,要玩儿得有点意思、上点儿小档次,是自己用手机拍摄视频小片儿,自己精心剪辑、合成后,再拷入手机、电脑、上传公众视频网站欣赏或刻录成光盘保存,既能自己过一把导演、配乐、旁白、字幕、制片的瘾,也能将某个事件以小电影儿的方式长久保存留念。不要小看你自己自拍自制的小电影儿,一是锻炼自己的IT小技能,二是将视频素材变成视频艺术品,三是获得乐趣和成就感,四是几十年后小片儿就珍贵了,五是要勤于记录自己。
二、器材准备
1.iPhone4S苹果手机一部。不要16G的,储存空间太小的话,恐怕不够拍摄的,最好是32或64GB的,足够拍摄分镜头素材的了。这款苹果手机能拍出1920X1080分辨率的高清视频画面,且随身携带轻便,缺点是无法和广播级的专业摄像机比,但我们这些一般小老百姓瞎玩儿玩儿,足够了。
2.买个手机三脚架(用于稳定手机拍摄的画面,手机拍摄视频时最好用三脚架,拍摄的画面稳定漂亮;最好不要手持手机拍摄视频,因为手持手机拍摄的视频一般画面抖动太厉害,晕得慌、不好看)。
3.电脑一台(配合视频处理软件,用于处理视频)。
4.空白光盘数张(用于刻录并保存视频成品)。
5.构思并确定一个拍摄主题,事先做个小拍摄计划。
三、开始拍摄
把手机固定在三脚架上,按计划主题开拍,拍摄视频素材分镜头,保存在手机里。苹果手机在摄像时不能静音,拍摄现场的一切声音都会和画面同时被录入,如果重点不是人物谈话,而是各种现场噪音不要紧,后处理时可以去除声音再配音配乐。
四、后期制作
电脑要事先下载并安装3款软件备用:“格式工厂”、“Subtitle Workshop 4”、“91手机助手”。
1.从手机拷贝到电脑:
拍摄完成后,打开电脑,用苹果手机的数据线把手机连接到电脑,点开电脑的“资源管理器”,找到手机盘符,点开,全选这些手机拍摄的视频素材各个分镜头,鼠标托到电脑里某个文件夹里保存,这时这些视频分镜头的图像格式图标是苹果的QuickTime的。拔除手机数据线,转向电脑操作。这种方法只适合单个小于500MB的图片或视频文件;否则,就要用下列方法才能将手机拍摄的大于500MB的视频导入电脑:
特别提示:对于苹果手机iPhone4S拍摄的大于500MB的单个视频文件,用一般的方法无法导入电脑,要用一款名叫“iFundBox”的软件,才能导入电脑,而且很快。我的一段20分钟左右3个多GB的视频文件(很大了),用这个“iFundBox”软件很快就导入电脑中了。具体操作方法:将手机连接到电脑,打开这个软件,点“Camera 3”,手机拍摄的照片和视频文件就都列出来了,然后将鼠标光标放在要导的视频文件上,点鼠标右键,选弹出的对话框中的"复制到电脑上去"即可。
2.视频文件格式转换:
用“格式工厂”软件把苹果QuickTime格式的各个分镜头视频转换成“.AVI”格式的视频,保存备用。
具体操作方法:
打开“格式工厂”,点“高级”,点“视频合并”,“输出设置”点“AVI”,点“添加文件”,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找到苹果QuickTime格式的各个分镜头视频的某个文件,点“确定”,点“点击开始”,等待转换完成,完成后会有提示音。
小知识:音频、视频各种文件格式一览
(1)QT媒体(QuickTime):*.mp4 *.3gp *.mov *.qt *.3ggp
(2)音频媒体:*.mp3 *.ogg *.wma *.amr *.wav *.aac *.flac *.mp2
(3)DVD和蓝光媒体:*.vob *.m2ts
(4)Flash媒体: *.flv *.f4v *.flc *.fli
(5)MPEG媒体:*.mpg *.ts *.m2t *.mpeg *.m2v *.m2p *.m4v
(6)Matroska媒体:*.mkv
(7)Real媒体:*.rm *.rmvb *.ram
(8)Windows媒体:*.avi *.asf *.wmv
(9)VCD: *.dat
3.去除噪音:
对刚转换成AVI格式的视频素材进行去除画面的现场杂音噪音的处理(如果不配乐,就要现场的各种声响,这步就不走了):
打“开格式工厂”,点“高级”,点“视频合并”,点“添加文件”,找到刚才的文件,点“打开”,点“高质量和大小”,点“关闭音效”,点右手的箭头,选“是”,点“确定”,再点“确定”,点“点击开始”,等待转换完成,完成后会有提示音。
4.剪辑画面:
打“开格式工厂”,点“高级”,点“视频合并”,点“添加文件”,找到刚才的文件,点“打开”,点“选项”,看好要保留的画面的起始时间,点“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点“确定”,再点“确定” ,点“点击开始”,等待完成,完成后会有提示音。
5.视频配乐:
如果画面要配一整首歌曲或乐曲,就不用走下面的音频截取步骤了。如果要配乐的时间长度保持和画面的时间长度一致,就要先对配乐进行截取,步骤如下:
打开“格式工厂”,点“音频合并”,点“添加文件”,找到要用的音乐文件(mp3格式的即可),点“截取片段”,其他步骤和剪辑画面雷同。保存截取的音频备用。
6.视频音频合并:
打开“格式工厂”,点“高级”,点“混流”,点“视频流”的“添加文件”加入视频文件,再点下方“音频流”的“添加文件”,加入音频文件。点“确定”,点“点击开始”,等待完成,完成后会有提示音。保存这个文件(视频配好音了)。
7.加字幕(如果不要字幕或片头片尾,这步也省了):
打开电脑里安装的字幕软件“Subtitle Workshop 4”,点“Video”,点“ Open”,打开刚才配好音的视频文件,点“File”,点“New subtitle”,在屏幕下半部的光标闪动处输入字幕文字(中英文皆可),输完字幕文字后,点“Duration”一词右边的上箭头,确定要让字幕在视频上显示的时间长度。选好时间长度后,再点电脑屏幕左上角的“File”,点“Save as”,起个文件名,把文件保存为“*.ass”格式文件,备用。退出字幕软件。
打开“格式工厂”,点“高级”,点“视频合并”,点“添加”,找到刚才那个剪辑好配好音的视频文件,打开,点“高质量和大小”,点“附加字幕”,再点“附加字幕”,点右面的“…”,弹出对话框,找到刚才做的字幕文件(*.ass格式),打开,点“确定”,再点“确定”,点“点击开始”,等待完成。完成后,字幕就在刚才的视频上了。
这时,一个独立的剪辑好配好音和字幕的视频分镜头文件就做好了,以此类推,把各个分镜头都这样做好,片头片尾也这样做好。所有做好的分镜头视频文件成品,都保存成AVI格式的文件,存在电脑里的某个文件夹内,等待下一步的整体合成。
8.整体合成:
片头视频文件+各分镜头视频文件+片尾视频文件,用“格式工厂”上述方法最终合成为视频艺术品,存为“AVI”格式。这时也可以刻录成光盘,长久保存了。
9.手机视频转换:
再用“格式工厂”转成“MPEG4”格式文件(即mp4格式,这种格式的视频文件iPhone4S手机才认),就可以再用“91手机助手”软件回拷进手机保存欣赏了。
小问题:“格式工厂”3.0.1版本最近不好用,用它把做好的AVI格式的视频转换成手机能播放的MP4时,经常失败。解决方法是,在电脑上下载并安装一个名叫“狸窝全能视频转换器”的软件,用它把AVI格式视频文件转成MP4格式视频,这个软件的转换过程要比“格式工厂”快很多,再用91手机助手就拖到手机的“视频”图标里了,打开就能播放了。
特别警示:下载任何软件后,安装前一定要先扫描杀毒,网上乱七八糟的软件一般都含有病毒、各种插件、广告等,安装一个软件,广告就像苍蝇一样扑来!切记!!!
五、回传手机
A.用苹果的iTunes软件把视频文件回传到手机:
1.打开电脑上的iTunes软件,点左上角的“文件”,点“将文件添加到资料库”,把刚做好的mp4视频文件选中,存到iTunes软件上,点iTunes屏幕左上角的“影片”,你的视频就能看见在那里了。
2.把手机用数据线连接到电脑上,iTunes软件会自动发现它,然后点“设备”(你的手机图标),点屏幕右下角的“同步”按钮,就开始把你做的视频从电脑中回传到你手机的“视频”图标里了。
3.退出iTunes软件,拔掉手机数据线,点开手机的“视频”图标,就可以欣赏了。
B.用其他软件回传手机:
1.把手机连接到电脑,确认已经连接上。
2.打开“91手机助手”软件,确认手机和“91手机助手”联通,点“电影视频”选项,点“我的视频”,打开电脑里存放MPEG-4格式的小片儿的文件夹,把鼠标放到小片儿上,按鼠标左键,直接把小片儿文件拖入“91手机助手”软件的视频栏目里,这时这个小片儿已经拷入了你的手机里。
3.退出所有电脑软件,拔下手机。你再到你手机的“视频”图标里去看,就在那里了。
六、欣赏阶段
素材变成艺术了。
1.在手机上欣赏:点开手机上的“视频”图标,你自编自导自做的小电影儿就在列表中了,点击就可以欣赏了。我不愿意给手机贴膜,就是为了欣赏苹果手机的清晰视频图片的显示能力。
2.在电脑上欣赏:打开电脑,找到视频文件,双击视频文件,Windows Media Player就自动播放了。
3.在网上欣赏:可以将自己做的视频艺术品,上传到专业的视频网站上或博客里,供朋友网友欣赏,如下列2段小视频作业(自编自导、自己拍摄、自己剪切、抹去杂音、自己配乐、自己加字幕、自己合成--全自动):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YxNDQ5MTUy.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YyMDI0OTA0.html
4.在电视上欣赏:
(1)据说,在苹果手机和有 HDMI 接口的家用电视机之间,用苹果公司的“Digital VA Adapter”加一根名为“HDMI to HDMI Cable”的连接线,电视机就可播放iPhone 4S 屏幕上的任何内容(包括 App、演示文稿、网站等)。
(2)另一种让手机上的内容在电视上播放的新玩意儿,叫“穿越盒”,一个小盒子加“WiFi"信号,就能实现。详情参见视频:http://v.ku6.com/show/2gYqCP0vfNoWxvbE.html?loc=youce_tuijian
(3)还有一种较低端落后的方式是,用电脑的VGA线加一根音频线和电视机连接,但电视机也要有VGA输入接口、有当电脑显示器用的功能,现在大多数液晶电视都有VGA接口、都能当电脑显示器用;电脑也要设置一下 a.先把电脑的显示分辨率调到电视的分辨率,我选的是1440 X 900。若电脑和电视的分辨率不调成一致或差不多,则电视显示不出来图文。
b.把电视调到电脑模式,把电脑显示器背后的VGA连线(20多元/条)拔下,转插进电视背后的VGA接口,完成电脑主机和电视大屏幕的视频连接。
c.电脑原有的外设音箱和电脑的连接可以保持不动,电视的音频就用电脑的这个对音箱和线了。若电视不愿用电脑的音箱和线,要用自己的;则另买一根电脑连电视的音频线(20元/条),一头插入电视背后的音频插孔,一头插入电脑的音频输出插孔即可。到此,电脑连电视的视频和音频都连接好了,可以用了。
如需要,可以买套无线键盘鼠标套装(如罗技牌的,100-120元/套),远程操作电脑。若不需要,则还是用原来的有线鼠标和键盘操作电脑。
至此,在相对很小的电脑显示器(电脑屏幕)上看到什么,就可以在家用大屏幕电视上欣赏了,操作电脑在电视大屏幕上看自己想看的东东(文字、图片、网上下载到电脑里的高清电影大片、自制高清视频作品、上网查资料、看股票行情、玩QQ等一切电脑上能玩的),获得观看内容自由,过瘾!来劲!获得一种自由,懂吗!!!
我的实际做法:电脑连电视搭配(3000元左右搞定)
2012年10月28日
一、电脑部分(配置很低的自攒台式电脑,1000多元搞定):
A.电脑硬件:
1. 处理器(英特尔奔4,单核):Pentium(R) 4 CPU 2.93 GHz
2. 内存大小:2.92GHz ,0.99GB
3. 显卡型号:Intel(R)G33/G31 Express Chipset Family,显存才256MB,插在主板上的集成显卡。
4. “罗技”牌遥控键盘和鼠标(坐在3米以外沙发上遥控操作电脑)。
5. 一根VGA连线,连接电脑和电视机。
B. 电脑软件:
1.系统软件:Mi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版本2002 Service Pack 3
2.视频音频播放软件:Windows Media Player 或 mPlayer等其他播放器。
二、电视机部分(很普通的壁挂式液晶电视机,现在1900元搞定):
26英寸长虹液晶电视机,型号LT2657,分辨率1366×768,图像比例 16:9
以上很低端的电脑+电视的搭配,就可以实现用电脑在电视机大屏幕上流畅地播放分辨率达1920X1080的高清视频。如果配置更高,就更爽啦。
七、特别提示
1.在电脑上观看或上传视频网站公众欣赏自拍的小片儿,最好把小片儿保存为“.AVI”格式的文件,这种格式的视频文件较通用且播放流畅;在手机上欣赏,一般做成MPEG-4即mp4格式的文件。
2.手机拍摄的小电影儿,当然不能和广播级的专业摄像机拍摄的相比,手机的镜头一般不能伸缩,无法变焦拍摄;但制作好了,也挺好玩儿的。
3.注意自拍的小电影儿也有版权问题,不征得相关人的许可,不得随便拍摄或在网上传播播放。
4.要把自己拍摄制作的小视频、小电影儿长久保存,最好先把它保存为“.AVI”格式的视频文件,这种格式的视频文件便于电脑上的Windows Media Player播放器播放欣赏,再刻录成光盘长期保存留念。
5.我试过不少其他的视频处理软件,要么操作太复杂,要么是我不会用,做出来的视频作品的图像分辨率不高清,都不是苹果手机的1920 X 1080的清晰度了;所以我目前只用上述3种软件做视频玩儿,它们能保持原清晰度,特别是在电脑上用Windows Media Player一播放,非常流畅,画面非常清晰漂亮、音效也棒。
7. 如何组装电脑视频
视频教程: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69517286
第一步:安装电源
选择先安装电源进机箱里面有一个好处就是可防止如果后面安装电源不小心的话而碰坏主板,另外,现在越来越多的电源开始采用侧面大台风式散热电源,我们在安装的时候要将风扇一面对向机箱空侧,而不是对向机箱顶部导致散热不均现象。
记住,安装好电源后,安装主板前,一定要先把主板I/O接口的挡板安好。有的用户第一次装机,手忙脚乱的会忘记安装,等装好主板后才发现没有按I/O挡板,又要返工。
第二步:安装CPU和风扇
首先把CPU插入主板上的CPU插槽。这里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用蛮力,CPU都有缺角,只要对好主板上的缺角就能把CPU轻轻的插到主板上。如果发现不能很轻松的插入,建议检查后再次安装,直到能轻松插入。CPU插入以后,就可以把压杆按下,直到压杆紧贴主板。
接下来安装CPU风扇。一般风扇都附带了硅胶,在风扇底部涂层薄薄的硅胶即可。风扇安装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特别是那些没有金属封顶的CPU。风扇夹子最好分别采用不同的方向扣在CPU插槽两侧。然后把风扇的电源线插到CPU插槽附近的三针电源接口上。至此CPU安装圆满完成。
第三步:安装内存条
在内存成为影响系统整体系统的最大瓶颈时,双通道的内存设计大大解决了这一问题。提供英特尔64位处理器支持的主板目前均提供双通道功能,因此建议大家在选购内存时尽量选择两根同规格的内存来搭建双通道。主板上的内存插槽一般都采用两种不同的颜色来区分双通道与单通道。
将两条规格相同的内存条插入到相同颜色的插槽中,即打开了双通道功能。
安装内存时,先用手将内存插槽两端的扣具打开,然后将内存平行放入内存插槽中(内存插槽也使用了防呆式设计,反方向无法插入,大家在安装时可以对应一下内存与插槽上的缺口),用两拇指按住内存两端轻微向下压,听到“啪”的一声响后,即说明内存安装到位。
第四步:安装显卡
显卡接口设计的也是不对称的,同样可以很轻松的插入。这里提醒大家注意别忘了有的显卡需要外接电源。同样很多主板在AGP槽上设计了扣,显卡正确安装以后,就会被主板卡的牢牢的。当然拔显卡的时候就要注意千万别把那卡显卡的东东给弄断了!然后把 显示器 的接口插入显卡。
第五步:将主板固定在机箱内部
我们自然不可能将主板裸露在外进行工作,因此必须将主板固定在机箱中。固定主板并不是什么复杂的操作,大家只要将金黄色的螺丝卡座安置在机箱底部的钢板上即可。
将螺丝卡上好在机箱底部之后,我们接下来就可以固定好主板了。固定好主板之后,将各个螺丝孔上紧螺丝,就可以完成安装主板了。
第六步:把配件装入机箱
把光驱和硬盘等装入机箱内部。光驱安装有时候需要拆掉机箱前面的金属挡板和塑料挡板,有时候则不用拆,这要看机箱是如何设计的。一般来说不用拆塑料挡板的机箱,都需要把光驱托盘的前盖拆下来。
拆这个东东需要给光驱供电后弹出托盘才能进行,并且一般来说是比较费劲的,建议经验少的朋友最好不要拆这个东东,防止出问题的时候没办法保修。从机箱前面把光驱塞如机箱内,拧好两侧的 螺钉即可。
硬盘的安装比较简单,但是小编建议安装前应该先设置好硬盘的跳线,一般来说把硬盘跳为主盘比较好一些。跳线设置完后,把硬盘放入机箱的3.5英寸架,拧好两侧的四个螺钉即可。如果需要安装软驱,可以参考光驱的安装办法。
第七步:接好所有数据线、电源线、机箱跳线
将所有配件固定好之后,我们最后只需要将所有数据线,电源线接好装机就可以大功告成了。首先我们接主板电源接口,现在的主板的电源 插座 上都有防呆设置,插错是插不进去的。
主板供电接口一共分两部分:先插最重要的24PIN供电接口,一般在主板的外侧,很容易找到,对准插下去就可;除了主供电的20/24 PIN电源接口之外,主板还有一个辅助的4/8PIN电源接口供电,主板的4/8PIN电源在CPU插座附近,对于手大的人可能不好插。
一般来说,我们需要连接PC喇叭、硬盘信号灯、电源信号灯、ATX 开关 、Reset开关,其中ATX开关和Reset开关在连接时无需注意正负极,而PC喇叭、硬盘信号灯和电源信号灯需要注意正负极,白线或者黑线表示连接负极,彩色线(一般为红线或者绿线)表示连接正极。
讲到这儿,一台组装电脑的硬件安装差不多就完成了。对于新手来说,组装电脑的时候,不仅仅只是按照网上的教程,因为每个电脑的主板、机箱、电源等都不一样,对于有疑惑的地方,不妨查阅一下说明书,它是我们身边最好的帮手。
8. 电脑显示器视频接口
LED显示屏发展到今天,各种基于显示屏的显示技术也孕育而生。用于不同的场合和产品,满足各种显示效果和需求。这样就催生了各种视频接口。下面强力巨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常用的10中LED显示屏视频接口。
1、AV复合视频接口
AV复合视频接口是目前在视听产品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接口,属模拟接口,该接口由黄、白、红3路RCA接头组成,黄色接头传输视频信号,白色接头传输左声道音频信号,红色接头传输右声道音频信号。AV复合视频接口实现了音频和视频的分离传输,这就避免了因为音/视频混合干扰而导致的图像质量下降。但由于AV接口的传输仍然是一种亮度/色度(Y/C)混合的视频信号,仍然需要显示设备对其进行亮/色分离和色度解码才能成像,这种先混合再分离的过程必然会造成色彩信号的损失,色度信号和亮度信号也会有很大的机会相互干扰从而影响最终输出的图像质量。“复合”的含义是同一信道中传输亮度和色度信号的模拟信号但电视机如果不能很好的分离这两种信号,就会出现虚影。
2、RF射频输入接口
RF射频端子是最早在电视机上出现的,原意为无线电射频,它是目前家庭有线电视采用的借口模式,天线和模拟闭路连接电视机一般都是采用射频接口。作为最常见的视频连接方式,它可同时传输模拟视频以及音频信号。RF接口传输的是视频和音频混合编码后的信号,显示设备的电路将混合编码信号进行一系列分离、解码在输出成像。由于需要进行视频、音频混合编码,信号会互相干扰,所以它的画质输出质量是所有接口中最差的。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接收设备也常用RF连接,但这种情况下,它们传输的是数字信号。
3、VGA接口
VGA(Video Graphic Array),视频图形阵列,VGA接口即电脑采用VGA标准输出数据的专用接口,共有15针,分成3排,每排5个孔,是显卡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接口类型,绝大多数显卡都带有此种接口。它传输红、绿、蓝模拟信号以及同步信号(水平和垂直信号)。其工作原理是:将显存内以数字格式存储的图像(帧)信号在RAMDAC里经过模拟调制成模拟高频信号,然后再输出到显示设备成像。
4、DVI接口
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接口,即数字视频接口。DVI可以传输数字信号,不用再进过数模转换,所以画面质量非常高。目前常见的DVI接口有两种,分别是DVI-Digital(DVI-D)与DVI-Integrated(DVI-I),DVI-D仅支持数字信号,而DVI-I则不仅支持数字信号,还可以支持模拟信号,也就是说DVI-I的兼容性更强。
DVI接口传输的优点:(1)速度快:DVI传输的是数字信号,数字图像信息不需经过任何转换,就会直接被传送到显示设备上,因此减少了数字→模拟→数字繁琐的转换过程,大大节省了时间,因此它的速度更快,有效消除拖影现象,而且使用DVI进行数据传输,信号没有衰减,色彩更纯净,更逼真。(2)画面清晰:DVI接口无需进行数字→模拟→数字转换,避免了信号的损失,使图像的清晰度和细节表现力都得到了大大提高。
DVI-I插口是兼容数字和模拟接头的,所以,DVI-I的插口就有24个数字插针+5个模拟插针的插孔(就是旁边那个四针孔和一个十字花)。DVI-D插口是纯数字的接口,所以,DVI-D的插口只有24个数字插针的插孔(没有模拟的那个四针孔和一个十字花)。因此,DVI-I的插口可以插DVI-I和DVI-D接头的线,而DVI-D的插口只能接DVI-D的纯数字线。
值得注意的是DVI接口只能传输图像信号,对于数字音频信号的支持完全没有考虑。
5、S端子输入接口
S端子,即分离式影像端子S-video(Separate Video)。也是一种常见的视频输出输入模拟端口,S端子效果要好于AV复合视频,不过S端子的抗干扰能力较弱。
6、色差分量接口
色差分量接口是模拟端口,采用YPbPr和YCbCr两种标识,前者表示逐行扫描色差输出,后者表示隔行扫描色差输出,持传送480i/480p/576p/720p/1080i/1080p等格式的视频信号,本身不传输音频信号。。一般采用3根信号线分别传送亮度信号与两路色差信号,这3组信号分别是:亮度以Y标注,以及从三原色信号中的两种——蓝色和红色(去掉亮度信号后的色彩差异信号),分别标注为Pb和Pr,或者Cb和Cr。绿色电缆对应Y,Pb/Cb对应蓝色电缆,Pr/Cr对应红色电缆。
7、DisplayPort接口
DisplayPort是由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发布的显示接口。作为DVI接口的继任者,DisplayPort将在传输视频信号的同时加入对高清音频信号传输的支持,同时支持更高的分辨率和刷新率。和HDMI一样,DisplayPort也允许音频与视频信号共用一条线缆传输,支持多种高质量数字音频。但DisplayPort接口比HDMI接口更先进,是未来发展的趋势。8、HDMI接口
HDMI是新一代的多媒体接口标准,全称是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中文意思为高清晰多媒体接口。它同DVI一样是传输全数字信号的。不同的是HDMI接口不仅能传输高清数字视频信号,还可以同时传输高质量的音频信号,也就是说一根线实现视频、音频同步传输。可以说HDMI接口是对DVI接口的改进,它完全兼容DVI接口标准。
9、SCART接口
SCART接口也是一种专用的音视频接口,是欧洲强制要求用于卫星电视接收机、电视机、录像机及其它音视频设备上的互连互通接口。标准的SCART接口为21针连接器,外型呈直角梯形,俗称“扫把头”。
10、IEEE 1394
IEEE 1394也称为火线或iLink,它能够传输数字视频和音频及机器控制信号,具有较高的带宽,且十分稳定。通常它主要用来连接数码摄像机、DVD录像机等设备。IEEE 1394接口有两种类型:6针的六角形接口和4针的小型四角形接口。6针的六角形接口可向所连接的设备供电,而4针的四角形接口则不能。
综上所述:
1、RF射频接口、AV复合视频接口、S端子是随着着早期模拟电视技术发展起来的接口,只能传输“标清”画面。
2、色差分量接口传输的也是模拟视频信号,但是色差接口可以支持从标清(480P,576P)到高清(720P,1080i,1080P)的视频信号。
3、VGA、DVT、HDMI都是高清接口,尤其是HDMI接口,被各大电视厂商宣传为唯一的高清接口,好像只要有了HDMI接口,电视立刻就高了一个档次!其实就实际使用的效果来讲,DVI和HDMI的效果是一样的,VGA的效果稍差一些。
9. 如何将电脑显示器增加一个视频播放接口
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买个电视盒就可以了。一般的电视盒都有视频输入接口和VGA接口和TV接口。
10. 求求大神 如何自制usb接口的midi线
一般是接头连接处线揉断了。先到处扭一扭,看电脑能不能有反应。如果有反应证明线断了。在断裂处剪开接上。如果我以前接过usb线,不是很复杂。剪开后有7根左右的各色漆包线,打火机烧掉皮再扭起来贴上一圈电工胶布就可以。
实在不行淘宝买个30来块钱而已。我的那根数位板的8pin杜邦头线才叫无语。整个一淘宝就没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