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意林的山海经系列是不是只有三本 出完了没有
意林山海经的饕鬄之贪 以及梼杌之怒已经预售了
中国早期对于彼岸世界或者理想国的想象正如顾颉刚所区分的,可以分为两个系统,即昆仑系统与蓬莱系统[1]。前者诞生于西部山区,所想象的彼岸世界在天界,而后者诞生于东部海滨,描绘的彼岸世界在殊方异域。由于蓬莱系统晚期的代表性文献如《海内十洲记》、《汉武洞冥记》、《列子》等创作年代均疑不能明,其中关于十洲三岛的想象均不能排除受佛教思想影响的可能,因此我们谈论正宗的本土彼岸观念,只能着眼于昆仑系统神话和早期蓬莱系统神话。
概括一下《山海经》、《楚辞》、《淮南子》中对彼岸世界的想象,简单地说,昆仑系统所想象的彼岸世界是在昆仑山之上的,上面有壮丽的宫阙(增城),精美的园囿(悬圃),四周则环绕着弱水,长着各种奇花异木、珍禽异兽,并产不死之药,各类神话和传说中的人物大多生活于此。有关神人的日常生活语焉不详,我们略略可知的是他们的食物和出行。在很多文献里,神仙吃的是玉。《楚辞·离骚》云:“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爢以为粻。”[2] 出行可以依仗各种会飞能跑的乘骑。《离骚》中下面一段比较典型地表现想象中神仙出行时的情况:“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扬云霓之晻蔼兮,鸣玉鸾之啾啾;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凤皇翼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吾行此流沙兮,遵赤水而容与;麾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驾八龙之蜿蜿兮,载云旗之委蛇。”而在《庄子》中,神仙则完全抛弃了对日常食物和各种动物的依赖,干脆就是吸风饮露,并且乘云气、骑日月。《庄子·逍遥游》云:“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 ;不食五谷,吸风饮露。”《齐物论》则说:“至人神矣……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3]
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对仙境天国的想象。1,此地同样存在上帝、群后、真人以及凡人这样的等级差异。2、可以随意飞升,飞升的坐骑可以是各种动物,如白鹿、龙车,甚至可以御风而行。3、仙境中有高大的建筑。4、食物有灵芝,饮料主要为沆瀣之气。5、佩带着各种珍奇的服饰,如琼瑶。6,最关键的是,在这里可以长寿甚至永生,但这不是自然成就的,需要正确地服食才能做到这一点。所以需要仙药与奇方。
早期蓬莱系统的彼岸世界可以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为代表,《史记·封禅书》载:“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另外,《山海经》中描绘的海外诸国中某些国度颇有理想国的神奇色彩。与十洲三岛一样,同可视为位于殊方异域的彼岸世界。如《大荒西经》中的有沃之国与有臷民之国、《海外西经》的诸夭之野、《海内经》的都广之野,同样有类似于理想国的记载。
至于仙人的形象,在汉朝比较盛行的是有关“羽人”的想象。王充《论衡·无形篇》描绘当时图上所画的仙人:“图仙人之形,体生毛,臂变为翼,行于云则年增矣,千岁不死。”《意林》卷五引仲长统《昌言》载:“得道者生六翮于臂,长毛羽于腹,飞无阶之苍天,度无穷之世俗。”
除了依靠服食而得长生不死、能够便捷地出行甚至能够飞行、具有华丽的宫室等与天国一致的想象之外,殊方理想国还有一些属于自己的特点,
第一:生活资料不劳而获。“百谷自生”,“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穑,食也。”反映了民众对安逸生活的向往。
第二,色彩丰富的珍奇物产。“五采而文”的凤鸟、鸾鸟,“赤干、黄叶”的甘华,“赤干、黄叶、白华、黑宝”的甘柤。红色的三骓。以及琅玕、璇瑰、瑶碧,加上白柳、白木、白丹、青丹等,以及各种祥瑞动物,将乐土营造成一片五彩缤纷、珠玉光泽的土地。
但总的来说,中国人想象中的仙境不具体,往往是神名与地名的堆砌,以神话和传统中与天有关的名号来营造天堂和仙岛的氛围。
⑶ 意林 山海经什么时候出第六本的书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版本复杂,现可见最早版本为晋郭璞《山海经传》。但《山海经》的书名《史记》便有提及,最早收录书目的是《汉书·艺文志》。至于其真正作者,前人有认为是禹、伯益、夷坚,经西汉刘向、刘歆编校,才形成传世书籍,现多认为,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确证。
《山海经》影响很大,也颇受国际汉学界重视,对于它的内容性质,古今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如司马迁直言其内容"余不敢言也 ",如鲁迅认为"巫觋、方士之书"。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着作。
⑷ 找有关山海经系列的小说
《元炁》东方玄幻小说,以山海经为背景的洪荒神话。
小说名:元炁,作者:彧良
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炁也。
鸿蒙初,盘古开天地,清浊自分,三界伊始,六域自成。
有大量的山海经内容,还有大部分道教的东西。
推荐一看。
⑸ 意林山海经阅读顺序
太古密经(这是单独的一本,后面的是连载)、鲛人之泪、穷奇之惑、饕餮之贪、梼杌之恶、旱魃之罪。 应龙之殇有海报(从网上可以查到),但是网上没有买的
⑹ 意林的山海经和原版的山海经有什么区别意思剧情都一样吗
你好,意林的山海经时冒险励志小说,是现代人所写;而原版《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有些学者则认为《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是远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鸟兽。《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共约31000字。记载了100多邦国,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讯息。其中《山经》所载的大部分是历代巫师、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记录,经长期传写编纂,多少会有所夸饰,但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如果你喜欢山海经文化可以玩玩轩辕传奇手游,对大荒大泽场景、奇珍异兽、神话传说等进行了复原,可以满足大家对山海经的喜好。
⑺ (意林)山海经之鲛人之泪,穷奇之感看完了(实体书看的,不是连载)但好像没结局,看的云里雾里的,有后
现在还没出吧,应该没有后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