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免费阅读 > 权道同谋免费全文阅读

权道同谋免费全文阅读

发布时间:2022-09-18 10:51:48

❶ 《魂回清朝当婢女:清宫如梦》第4卷 104. 【八爷】会不小心就给误会了

在清朝的米虫生活》
《最禛心》
《桃花尽日随流水》……
以下是网络资料:

四爷党
《步步惊心》:晋江清宫文三座大山之一,出现的时间大约与梦回同时,在文风上与梦回却迥然不同,作者桐华想要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看这篇文时,我是真心疼里面的若曦,宁可她愚笨点,却偏偏是这么一个灵秀的人,终篇看完之后,我脑子历史中回荡着仓央嘉措的诗:“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清 梦缘》女主是钮钴禄氏,穿过去的时候就在生小四四。文笔很流畅。而且有一种压抑着的悲伤。本人不才,在看此文时,哭了很多次。里面的四四有些冷漠,也有些不懂得言语表达,以至于和女主误会重重,但是其实双方都是由爱生恨。或者说是因为爱所以恨。Anyway,此文很好,不看会后悔
《四爷党》:形式新颖(采取多次穿越法,甚至穿越成过德妃,小狐狸等),文笔清新,实乃清穿文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大家都看到这个题目了,自然,作者悠悠晴天可是一个地道的四爷党。
《情倾天下》:情倾是我看过的清宫文中比较恶搞的,额,比较H、、明珠大人几乎在每一章节中都会有些经典的语录,不过,文章自面世以来,也存在的种种非议,不喜欢的人几乎和喜欢的人一样,这样的口水战也是屡屡发生,面对这个,我这个情倾粉也很无奈,只能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四四,我们要尊重每一位作者的辛勤劳动。明珠大人,如此厚爱四四,四爷党无疑(明大,你要是给四四染绿,我们就把你从四党里踢出去)。
《归去凤池夸》:是09年的新文章,不得不提的是,四爷在里面真的很帅。
《惊情三百年修改版》:作者飞飞粒粒在写文过程中真得很认真,曾把本文推翻重写,而且屡次修改,对于此文ELAINE不是太喜欢,因为,我总觉得这篇文里的四有些琼瑶剧的感觉,像福临,不太符合四在我心中的印象,反而非常同情这里的四福晋,这里的女主是众多清宫文中我最希望GAME OVER 的女主,有点祸水的感觉(其实是自己发花痴,不能忍受四对别的女人那么好),作者大人是个大大的四爷党,写文的精神更值得众多坑王学习啊。
殇魂》:作者梵天姐姐不仅仅是个死忠四爷党,又是个大女子主义者,将这两者融合在一起,一篇文字俏皮可爱,行文似散文一样清新的佳作便出现了,女主不再是什么福晋,格格,名门闺秀,而是一个抗日小兵,爱国战士与封建帝王的邂逅,又会有怎样一段故事发生呢?相信每一个读过的人都会给出一个很好的答案,《四儿曲》则是一篇影射清文,描写的是清宫文中极少提及的耿氏。步步的同人《回来》已连载完毕,写的是若曦归来的一段生活历程,感觉跟梵天姐姐的那些中篇小说感觉类似。梵天姐姐扎实的历史功底,叙事能力都在前两篇文中展露无疑,如果你已对烂熟的清宫文失去信心,那么不妨再读一读梵天姐姐的文章,一定不虚此“读”。 《三世缘》 :作者太平洋的贝壳。本文不虐,轻松甜蜜为主,与夺嫡无关。皇子之间的斗争只是背景,主要是写胤禛和穿越后女主爱情的。文里的四四,对女主温柔且专情,偶尔还会有些孩子气;可他的爱,他的温柔,只对女主一人展示。四四能登上皇位,自有狠毒和阴冷的一面,偶也会冷不丁找个被虐物将其体现;但是呢,肯定不会虐在男女主身上! 《
清云泪》:是从四四的养母孝懿仁皇后写起,可谓是写尽四四的前世今生,我们有望在此文中破解四四闷骚性格之谜。作者莲真,盖戳,四爷党。
《梦转纱窗晓》:此文写的很好,值得推荐。
《四爷,我爱宅》:作者秋水伊人
《梦里云归何处寻》:作者一瞬暗红,现在重新开始更新,文写的语言那个美呀,我是写不出来那种感觉,是古色古香的,女主就是那个恭悫长公主的女儿,好文呀……
《尘世羁》:作者沧海月明,疑似四爷党,因为作者写文之初就表示以后要把女主给邬思道。看文时感觉作者受二月河影响太深了,而且这个女主,是个典型的万能女主,能政治呢,太强了。女主落水穿越到一个跳河自尽的贱籍女子身上,被四四的幕僚邬思道所救。后九阿哥看上她,被QJ,四四还是爱着她。后来因为四四、九都喜欢她,女主被康熙赐死,然后女主穿回现在两、三天后又回到古代,被四四所救,却成了哑巴。后因形势所逼,四四送女主和十三一起去了大草原7、8年,回来途中女主被十四的部下所劫,十四变利用她来牵制九阿哥。最后四四登基,女主不愿被封妃,四四便封她为公主。后雍正十三年,四四假死退位,和女主到江南去幸福一生。
《清风有痕》:作者月色,四爷党,刚开始的时候,更新很有保证,可是突然之间就不怎么更了,疑似万年大坑,与此文类似情况的还有《清风满天下》,《我在古代的日子》,…… 《人生若只如初见》:《时空穿越公司》的一个番外,四爷党妹妹客串穿越,有意思,大家可以看看。作者凝欣大人。
《清清子衿》:新文,更新也可以,内容也不错。
《清梦 繁华冢》:女主穿越了两次,第一次穿成宫女,与八阿哥相爱,后自杀。又穿越成董鄂七十的女儿(大家应该知道,历史上,董鄂氏是九阿哥的嫡福晋)与四阿哥有一段感情,却被指给了九阿哥。婚后,她并不爱老九,可是却想好好过日子。可是,她经过生活的折磨,与四四旧情复燃,只有四四才是她要的男人。后来她居然在老九出远门的情况下怀了孩子!康熙大怒~在后来~~~自己看吧
《最禛心》:44的,很搞笑,但也很温情. 没有过多的尔虞我诈,只是两个人的小故事,开头很啰嗦(第一卷基本无四四),但而后的情节却让人动情,虽然把四四的死归结于与女主私奔,但这是我看过的最生动的四四,看着一个别扭不爱表达死闷骚面冷心热的四四跃然在我的手机上……太值得看了!……另:把第一卷跳过去也没关系,情节不怎么耽误
《清穿之月色撩人》推荐:这本书跟《最禛心》类似,不过个人的该书要比《最禛心》写的要细腻。书里的四四性格是我喜欢的。外表冷酷,内心火热,不爱则以,一爱惊人,对谁都冷情,甚至是绝情,独对女主可以说是痴狂。 《笑忘清宫》作者:一生大将军王 ,主要写了女主穿越成老四的嫡福晋,从她入宫到嫁给老四到作为皇后,女主性格很好,而且还有另外一个穿越者的到来,嫁给了太子,那个女孩也是本文的看点之一。最后雍正,女主,另外的穿越者,十三都回到了现代。
《书虫在清朝的米虫生活》作者:千本樱景严 女主穿越到佟佳氏小姐上,穿来就是四阿哥的小老婆,而她本人在下定一番决心后在府里成功过上了米虫的生活。通过一些现代的零食和玩具笼络了很多小阿哥,在宫中混的风生水起。最后四阿哥在雍正十三年假死,带女主,十三在江南隐居。
《雍清 那拉氏的生活杂记》文风为正剧,微虐。已完结。 以杂记的形式记录了那拉氏与胤禛的一生感情纠葛,女主性子较淡,两人感情比较纠结,写得比较乱 ,但的确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由于弘晖是被胤禛不小心为了另一个女人打死的,二人的矛盾一直未修复。文章的最后一句话为:“缝隙之下是不可救赎的万丈深渊,他只知道,至死他都会撒手,当永远已经破灭,能抓住也只有一辈子。”总之,是很有意义的一篇文。至少,是我目前见过的,最好的一篇关于那拉氏的文章。
《清穿之月色撩人》是我看过的最好看的清穿小说之一。里面的女主角,在穿越之后成为四四的侍妾,但是由于某种机缘,一直没有被宠幸过。后来因为无聊结识了八岁的大阿哥弘晖,又因为弘晖的离世引起了四四的注意,之后她的聪明,善良,女人的善妒,一一呈现出来。她生下了小格格,收养了一个养子,还设计在八爷九爷赐死的时间顺利地救走了他们。最后一家人团团圆圆地在云南定居下来,当然,四四和女主也在哦。这个结局很巧妙地利用了一些历史史实,给了剧中人一个大团圆。喜欢喜剧的亲们不可以错过的哦……
八爷党
《瑶华》:清穿三座大山之一。一位把老八描写得如此完美的作者,却总是表明自己是死忠四爷党,我们姑且相信晚晴大人的党性吧,把晚晴大人归为四四党。
《清风吹散往事如烟灭》:要说起写老八的文就不得不说这篇,我实在很佩服作者楚湘云写了一个现代白骨精穿到古代后的故事,写的入情入理,文字好,情节好,这里的老八更是好,理想丈夫人选,让我这个四爷党也不得不陷进这个坑里,不过,最近作者又说要弃坑,大家去支持一下吧,看文要厚道,不要霸王。
《惊情三百年(回到清宫)》:里面的老八是我所有清宫文里最喜欢的,比起“清风”里的老八少了些心计,多了份单纯,里面的女主也喜欢,纯真的女孩子。
《清朝纪事(宫闱篇)》:万年大坑,慎入,其实作者写得很早,但是因为不满意自己原来写的,整个重写,我个人认为,重写后的好多了,就是更新超慢,主要是写八爷的。
《走过,路过》:作者是“夕阳红”的作者无袖拢香,准八爷党。
《清空万里》:是八爷党的,作者 :星野樱 本书已出售 情节:搞笑,后来很感人 算是喜剧 《刹那成永恒》: 女主穿越过去成了苏嘛喇姑的徒弟,学修真还成了圣女。苏嘛去世后女主在康熙身边做女官,在雪中一曲《一剪梅》和毛爷爷的《卜算子》让众阿哥惊为天人,连康师傅都动了心。四爷和八爷都想要她,康熙让她自己选择,目前女主以安亲王外孙女的身份(作者把真正的郭络罗给写死了)已经嫁给了八爷。胤禛比较惨的,不过他也做得够绝,先是对女主下毒!后来女主嫁了老八他仍然很执着,言语中透露出要先做了皇帝再把她抢回来。
《清风吹雨弄》:作者的文笔不错,情节架构也丝丝相扣,不像流俗的清穿文,女主一来就吸引了一众阿哥的眼球,而是细诉她的成长过程,怎样一步步走向命运,据猜测女主应该是8阿哥的其中一个妾,张氏,但两人的开始可能源于一段灭门惨案,估计,老八是杀害女主夫家全家的人 《清宫爱恨几多愁》:主角是八福晋。看文案好《三生石上旧精魂》:她是中医大学的学生,他是曾经天潢贵胄却境遇悲惨的皇子,只因那传说中的三生石,他们的前尘、今世和来生就注定会纠缠在一起,永生永世无法解脱 《一生一代一双人》:两个灵魂穿到一个身体,成为恭亲王常宁府里的小格格,喜欢的对象各不相同。四,八,十三,十四,怎么分????? 《满清豪放女》 :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千金大小姐,过惯了糜烂奢侈的生活,换男朋友就像换衣服一样简单。而事实上她背负着早年丧母的悲剧和父亲无形中操控其命运的压力以及和保镖兼保姆之间的爱情与亲情的纠缠。这样一个女人,被外星人绑架去了古代,将会是怎样的一场天翻地覆。。。。。。
《清朝一梦》:爱一个人爱到放弃了自己 就如同我遇到并爱上了你 所以为了救你,我也不惜颠覆这个世界
《一笑倾城》:美丽的女特工,时空穿越回到清朝,凭着颠倒众生的美丽和过人的智慧与康熙年间阿哥,后宫,太医院展开的一系列故事。女主为康熙做情报收集工作,四四的钮祜禄氏,八的妾侍都是她派去的卧底。四、八、九、十、十三等都很喜欢女主,但女主还没有特别上心的人,最后嫁给了周丰尘,雍正死后,死于钮祜禄氏之手 《清本无罪》:坐海盗船,竟然在中途和正在荡秋千的格格调换身份,穿越到了清朝康熙年间。性格的改变被丫头双儿称为“荡出本性”。 《清宫Y传之九王夺嫡》:是我看过的最可爱的八福晋,菊欣在国外长大,回中国本是寻亲的,却没想到竟然是安亲王遗失的外孙女。此文提到沙俄,点到通商,不同的视角,不一样的女主,是架空历史,不拘泥于儿女私情……
《系上一生心》:如果这是她的命,那她究竟应该接受还是反抗她爱的人,不能爱她.爱她的人,她却恨之入骨.堂堂恒王府,巍巍乾清宫,幽幽廉王邸......究竟是她负了他,还是他负了她.为了扭转命运,她不惜红颜男妆,甘冒欺君大罪,以致枷锁相向.为了得到她,他不惜亏负所有人,却难博美人一笑.系上一生心,负我千行泪.
《梦里阑珊意未明》:很多年后,我站在紫禁城的最顶端,仰视着那映着无数星光的苍穹,竟辨不清今夕是何年。我终于参透那句伴我终生恍如咒语的偈言。我跨穿越百年,摆脱了万水千山的阻隔,抑或是在我们一停一走间便早已咫尺天涯?直到荒芜时,我终能体会,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澈,净无瑕秽…只是,我还能有来世吗?所以不如相忘。
《谋刺雍正》:本文女主很特殊,她以一枚铜钱来到清朝,一开始就对八阿哥很崇拜,担任的是历史上张明德的角色。她没有与多位皇室成员之间产生缠绵凄恻的爱情,自不必面对三妻四妾的烦恼。谋刺雍正,扶助八爷,女主的目的很明确。她参与九子夺嫡只将其看作一个可以发挥自己专长的战场。弘时为女主惨死,基本上断绝了女主再真心爱上其他男猪的可能性。本文男主绝对是八爷,只是到目前为止,女主和八之间并无一点感情纠葛
《至爱吾爱》:少见的清穿好文。文风轻松幽默,女主机智百出,众阿哥各具特色!8党、4党,其他阿哥党肯定都爱看。番外本《爱你就玩死你》,说的是女主回到现代之后和后世的数字军团的事情,男主还是八八,很搞笑。 《相思绝》:作者:榆关落花 《倾清子衿》: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江山入梦》:执子之手、却不能与子偕老,抑或是,与子偕老、却未必能执子之手…… 《看朱成碧》:女主穿过来就是郭络罗.堇泓,是婴儿穿。这里的女主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也很有心计。一心爱着8。而8有些三心二意,既放不下女主,也爱着良妃身边的一个宫女婉清。后来,8将婉清娶了过门,女主一气之下,和十三一起回到了现代。补充一句,这里的十三也是穿过来的,还在女主的婚礼上演奏结婚进行曲呢!
《大清往事》:作者:北溟鱼 《记得忘记》:《大清往事》作者北溟鱼的另一篇一开始就是女主和8的大婚,女主明确表示不愿嫁给8,良妃成了标准的婆婆,绝对颠覆形象,全是琐碎的婚姻生活。
《少年游●清梦》:冷月如水,娇颜似雪,纤手握鲜橙。遥遥初闻,心思不断,相对坐调笙。低声问:向谁行宿?剪剪随清风。鹤唳风高,不如归去,谁知少人行!
《云卷云舒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禩曾相识》:一个对雍正有着严重偏见的女孩子,居然在恍惚之中穿越回到了康熙年间,却落在了德妃的女儿四阿哥的亲生妹妹,九格格宪琳公主的身上,遇见了温文尔雅的八阿哥胤禩,自认为知晓未来可以避免悲剧的她,毫不犹豫地拉着十四投奔八爷党,卷入了这场九龙夺嫡的战争.(历史上康熙有个女儿,九格格和硕温宪公主(后封固伦温宪公主),名爱新觉罗宪琳,德妃之女,雍正帝唯一的亲生妹妹.但是这位格格却在九龙夺嫡的战争中,党附八皇子胤禩.雍正登基后,严酷打击八爷党之时,甚至连其亲生弟弟十四阿哥胤祯也未能免除厄运.但是这位格格反而被进封为固伦公主.这段历史中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让人不得不浮想连篇.)
《笑忘》:她知道这一生是无法陪伴在他身边经历这人世的浮浮沉沉了的笑忘今生过后,不知来生还能不能记起前世的过往,再续未了的缘分 《相遇 在时间的拐角》主角:胤禩、印姒 女主穿过来就是八福晋,原名发音和胤禩相同,而八也发现女主是另一个人。
《三世一回眸》作者:轻袅 他与她缱绻三生,但每一世两人都不得善终:他是为人所害客死他乡的泾阳君赢市,她就是他自绝殉夫的妻子芈若;他是四面楚歌的霸王项羽,她便成了为他自刎消香魂的虞姬;他成了风光万丈最后却不得好死的清朝皇子胤禩,她是他那被雍正挫骨扬灰的福晋……不知是谁成就了谁,又是谁耽误了谁,三生三世两人都甘之如饴却始终逃不开悲剧的命运。终有一天,再世为人的她与魂归碧落的他双双回到前生,誓把命运牢牢握于掌中! 《清梦·长乐未央》:从国外归来的大小姐 脾气那么坏 唏哩糊涂回到清朝 没有一点历史知识没关系 谁叫她是郭络罗家的呢 使性儿 那是家常便饭的 皇帝也打了 阿哥也揍了 什么 连昭书也改了 是来乱的哦 《那年花开》:作者:幸福方向 他说:天空也会是蓝色的.因为他们彼此相爱了!
《清殇月痕(清穿)》穿越300年的时空, 湮灭在历史书页中不为人知的悲欢离合, 缠绵婉转的爱恨, 挥散不去的情仇, 悠然成殇..... 《君生我未生》四爷转投现代。

十三爷党
《梦回大清》:清穿三座大山之一。女主开篇不久就嫁给了十三。一对儿小夫妻的默契描写得很感人。但感觉金子写的小薇,对十三和老四都有爱,我认为更多的是,对两个历史人物的悲悯。另外,《梦回大清》续集已完结。个人感受:作者塑造的小薇形象特别成功,几乎是所有女孩子的梦。结局也让人有宛然若梦的感觉。看完结局后,整篇总体感觉——诙谐幽默,感人肺腑,心酸哀痛……作者以女主穿到一个历史无名的人,后来重穿改名为历史上十三的嫡福晋。 《看朱成碧》 作者:白菜篓子 十三是男二,却是一个极其可爱的男二,因为他也是穿越来的,和本来的十三共享一个躯体。和穿越成八福晋的女主关系更像是暧昧的同谋,惹得八吃醋。例如两人发现对方真实身份后说的话是“同志辛苦了”“为人民服务”。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恋人未满,友达以上的关系,这里的十三很潇洒,会祝福,会帮忙,会斗嘴恶作剧,而最后女主虽然爱八,却终究是难以忍受尔虞我诈的宫廷,和十三,还有自己的孩子一起回现代。 《清梦无痕》:作者,妖叶。写的一对儿好得要死的姐妹花穿到了清朝。桑璇轰轰烈烈地爱十三,叶梓本是老四的侧福晋,但和十四相爱,最后和四日久生情。十三在里面被描写得超完美!有那种江湖贵公子的潇洒,散漫,慵懒,戏谑和对女子的绅士风度。 《宫墙柳》:这篇么,比较虐.文笔很美就是了.女主与十三相爱,但由于种种原因,后来在西北又被十四救 恍然如梦
了,遂委身于十四(这里面的十四也不错.)后来44登基,雍正做主,把她给了十三,度过了一段还算美好的日子.
《恍然如梦》:说了半天,怎么把这个忘了.女主是十三福晋,有两部.这个还不错.开始和14,88,44都有一段过往.每一段都很让人心酸.和胤祥应该算是幸福的了.后来生了弘昌,但在草原上遇难,一年后逃了回去,结果正值胤祥另娶.女主打击之下,失忆了.后来被44救了,44对她很好,女主不是失忆了嘛,就不记得自己是谁了,爱上了4,并生下了弘历.多年以后,恢复记忆的女主历经沧桑,回到13身边. 《踏清》:这个是正二八经的十三的嫡福晋,一穿过去就已经有孕在身了.她和十三是相爱的,但后来又遇到了一些事情,流落在外,与十四朝夕相处,日久生情,当她有了十四的孩子的时候又被康熙找到,带了回去.两条路;生下孩子,归在十三的头上,继续当她的十三福晋.要么,生完孩子直接赐死.女主本来要选第二条路的,但为了前前后后她生的好几个孩子,还是做了十三福晋.与十三却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情不自禁》:满好的文.有的地方很搞笑.女主后来当了十三的嫡福晋.和几位阿哥都有纠缠. 《怡殇》:强烈推荐这本书,女主一穿回去就是胤祥的嫡福晋兆佳氏,没有什么纠缠,只是记录了一段相濡以沫的爱情。诠释了“平平淡淡才是真”。所以看似平淡,却是刻骨铭心。“我走过三百年的光阴参与你的世界,你独守三百年的岁月空等我的回来”这是此文的文案。结尾超感人,绝对值得一看.。
《清秋大梦》疑似十三党的文章,很不错的说,十三爷穿成了十八,强烈推荐。
《若相惜》十三党的文章,一篇很热的文,里面除了十三还有许多男主,比如四四还有大阿哥,十四都对女主有感情,不过不知道是不是肉体上的,还有女主在外面捡来的一个尤物,还有一个超级腹黑的男主,后来女主和那个被她捡来的男主一起生下了一个孩子,交给十三抚养,很纠结啊
《清风欲孽》:现实主义清穿文,比起许多“言情”清穿文来说文中的生活残酷了点,但作者将其归为“历史”,可见作者写作野心。女主挣扎求生其坚韧令人敬佩,与13两心相映,是个厉害女子,绝不小白。推荐给所以被小白穿越女主倒足胃口的人士欣赏:古代封建社会是没有人权的旧社会,参与残酷的宫廷斗争就要有流血绝望的心理准备!
《共清梦,两徘徊》 作者:河畔金柳 相同的背景,相似的故事,同一种穿越,不同的人生;不是九龙夺嫡的历史重现,不是历史人物的个人解读;只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一段相知相许的记忆…… 《刹那》by复嫣 佛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原来,刹那的缘份竟需要如此长久的等待.你可愿为这刹那相逢,为我守候千年?我可愿为你,将这刹那定格成永恒?
《红牡丹》 by洛阳书生 女主穿越到康熙年间,福王的格格,和八福晋是好友。牡丹,自然是天香国色,花自飘零水自流,美人如花,跟几位阿哥缠绵一段情事,四、八、十、十三、十四都是中意女主的,连八福晋宝澜都察觉到了。终于又开始更了。 《清路寻情(修改版)》 by宝贝鱼 原本,她穿的很正常……(我是指“穿越方式”很正常);可是,老天降大任与斯人,想饿其体肤,劳其筋骨,苦其心志……于是,她有了第二次华丽非凡的“穿”,然后,悲惨降级让她不经意间承接了老天的“大任”……
······································

说行天下:小说网站上千个,总有一个适合您。 说行天下

❷ 《魏书˙王肃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附翻译)

在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文言文吧?文言文是指用文章语言,而不是日常语言写的文章。是不是有很多人在为文言文的理解而发愁?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魏书˙王肃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附翻译),欢迎阅读与收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王肃,字恭懿,琅邪临沂人。肃少而聪辩,涉猎经史,颇有大志。仕萧赜,历着作郎、太子舍人、司徒主簿、秘书丞。肃自谓《礼》《易》为长,亦未能通其大义也。父奂及兄弟并为萧赜所杀,肃自建业来奔。

高祖幸邺,闻肃至,虚襟待之,引见问故。肃辞义敏切,辩而有礼,高祖甚哀恻之。遂语及为国之道,肃陈说治乱,音韵雅畅,深会帝旨。高祖嗟纳之,促席移景,不觉坐之疲淹也。因言萧氏危灭之兆,可乘之机,劝高祖大举。于是图南之规转锐。器重礼遇日有加焉,亲贵旧臣莫能间也。

二十年七月,高祖以久旱不雨,辍膳三旦,百僚诣阙,引在中书省。高祖在崇虚楼,遣舍人问曰:“朕知卿等至,不获相见,卿何为而来?”肃对曰:“伏承陛下辍膳已经三旦,群臣焦怖,不敢自宁。臣闻尧水汤旱,自然之数,须圣人以济世,不由圣以致灾。是以国储九年,以御九年之变。臣又闻至于八月不雨,然后君不举膳。昨四郊之外已蒙滂澍,唯京城之内微为少泽。蒸民未阙一餐,陛下辍膳三日,臣庶惶惶,无复情地。”高祖遣舍人答曰:“昔尧水汤旱,赖圣人以济民,朕虽居群黎之上,道谢前王,今日之旱,无以救恤,应待立秋,克躬自咎。”是夜澍雨大降。

高祖崩,遗诏以肃为尚书令,与咸阳王禧等同为宰辅,征肃会驾鲁阳。肃至,遂与禧等参同谋谟。自鲁阳至于京洛,行途丧纪,委肃参量,忧勤经综,有过旧戚。禧兄弟并敬而昵之,上下称为和辑。唯任城王澄以其起自羁远,一旦在己之上,以为憾焉。每谓人曰:“朝廷以王肃加我上尚可。从叔广陵,宗室尊宿,历任内外,云何一朝令肃居其右也?”肃闻其言,恒降而避之。寻为澄所奏劾,称肃谋叛,言寻申释。

肃频在边,悉心抚接,远近归怀,附者若市,以诚绥纳,咸得其心。清身好施,简绝声色,终始廉约,家无余财。然性微轻佻,颇以功名自许,护疵称伐,少所推下,高祖每以此为言。

景明二年薨于寿春,年三十八。

(取材于《魏书˙王肃传》)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音韵雅畅,深会帝旨 会:符合

B.不觉坐之疲淹也 淹:时间长

C.百僚诣阙,引在中书省 引:推荐

D.蒸民未阙一餐 阙:同“缺” ,缺少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因言萧氏危灭之兆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B.卿何为而来

徐公何能及君也

C.一旦在己之上,以为憾焉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D.然性微轻佻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肃辞义敏切,辩而有礼,高祖甚哀恻之

王肃言辞敏锐,语义确当,善辩而有礼,高祖很同情他。

B.昨四郊之外已蒙滂澍,唯京城之内微为少泽

昨天郊野已经下了大雨,只是京城内没有下一点儿雨。

C.行途丧纪,委肃参量,忧勤经综,有过旧戚

沿途有关丧葬的事情,交付王肃酌情处理,他忧心劳苦,筹划料理,超过了皇室的亲戚故旧。

D.寻为澄所奏劾,称肃谋叛,言寻申释。

不久王肃被任城王上书弹劾,说王肃阴谋反叛,但诬告不久就被澄清了。

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王肃少年时聪明善辩,博览经史,在父亲兄弟被萧赜杀害之后,从建业投奔了魏高祖。

B.王肃深受高祖器重,在他劝高祖大干一番事业之后,高祖图谋南方的心思变得急切了。

C.高祖因为久旱不雨而停了三天的膳食,王肃等惊惶不安,也决定陪皇帝停食三天。

D.王肃在边塞尽心竭力安抚外邦,以诚相待,深得民心。他一生为官清廉,洁身自好。

5.我国史传文学秉承“不虚美,不隐恶”的原则,强调对历史人物应客观如实地记录,请你结合本文内容和你读过的史传作品(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烛之武退秦师》《苏武传》等),谈谈你对这一原则的.理解和认识。(不少于200字)(10分)

6.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

范仲淹等意欲复古劝学,数言兴学校,本行实,诏近臣议。于是宋祁、王拱辰、张方平、欧阳修等八人合奏曰:“教 不 本 于 学 校 士 不 察 于 乡 里 则 不 能 核 名 实 有 司 束 以声 病 学 者 专 于 记 诵则 不 足 尽 人 材 谨 参 考 众 说 择 其 便 于 今 者 莫 若 使士 皆 土 着 而 教 之 于 学 校 然 后 州 县 察 其 履 行 学 者 自皆 修 饬 矣。”

(取材于《续资治通鉴》)

参考答案:

1.C(引:被领到)

2.D(转折连词,然而)(A第一个“因”,理解为“于是”或“趁机”均可;第二个“因”介词,凭借;B第一个“何”为疑问代词,什么;第二个“何”为疑问代词,“怎么”。C第一个“焉”为语气助词;第二个“焉”,代词。)

3.B(京城内下的雨小些)

4.C

5.(10分)能结合文中内容谈理解,3分;能结合作品谈理解并有所认识,4分;语言通顺,3分。

6.(5分)

教不本于学校/士不察于乡里/则不能核名实/有司束以声病/学者专于记诵/则不足尽人材/谨参考众说/择其便于今者/莫若使士皆土着而教之于学校/然后州县察其履行/学者自皆修饬矣。(“莫若使士皆土着//而教之于学校”可断可不断)

附:文言译文

(一)

王肃,字恭懿,琅邪临沂人。王肃年少时聪明善辩,阅读经籍史书,有着远大的志向。事奉萧赜,历任着作郎、太子舍人、司徒主簿、秘书丞等。王肃自称《礼记》《易经》是他的专长,但也没能通解它们的大义。他的父亲王奂及兄弟都被萧赜杀害,王肃从建业来投奔魏国。

高祖到了邺城,听说王肃到来,虚心接待他,召见他询问归顺的原因。王肃言辞敏锐,语义确当,善辩而有礼貌,高祖很同情他的遭遇。于是又说到治国的策略,王肃陈说安定的办法,谈吐文雅说理透彻,深合皇帝的心意。高祖赞叹且采纳了他的意见。促膝谈至日影偏移,未感到久坐的疲劳和时间的长久。于是又趁机说到萧氏有灭亡的先兆,有可以利用的机会,劝高祖大举南征。高祖谋取南方的心思于是变得更加急切。对王肃的器重与优待每日都在增长,亲王贵戚与旧臣都不能离间这种关系。

二十年七月,高祖因久旱不雨,停止三天膳食,百官上朝,被带到中书省。高祖在崇虚楼,派舍人问道:“我听说你们到来,但不能见你们,你们为什么而来?”王肃回答说:“臣见陛下停食已经三天了,群臣焦急担忧,不敢自安。臣听说尧时遇到过水灾,汤时遇到过旱灾,这是自然的规律,一定要等待圣人来救济世人,却不是因圣人的言行招致灾害。因此国家储备了九年的用粮,用来防备九年的灾变。臣又听说如果到了八月老天还不下雨,这之后君主才不进膳食。昨天郊野之外已经下了大雨,只是京城内下的雨稍微小些。百姓不缺一餐,陛下停食三日,臣民惶恐不安,无地自容。”高祖派舍人回答说:“过去尧遇水灾,汤遇旱灾,依赖圣人才拯救了百姓,朕虽位居万民之上,治国不及先王,今日的旱灾,无法补救抚恤,等待立秋以后,反思自责。”当晚降下了大雨。

高祖去世,临终下诏任命王肃为尚书令,与咸阳王元禧等一起任辅政大臣,征召王肃至鲁阳去处理事务。王肃到鲁阳后,就与元禧等一起参与谋划。由鲁阳至洛阳,沿途丧葬等事,交付王肃酌情处理,他忧心劳苦,筹划料理,超过了皇室的亲戚故旧。元禧兄弟都敬重而亲近他,上下堪称和睦。只有任城王元澄认为王肃是由偏远之地提拔上来的,一时之间在自己之上,认为是憾事。常对别人说:“朝廷把王肃安置在我上面还可以,而堂叔广陵,是宗室中年尊德高者,历任内外要职,为何突然令王肃位居他的上面?”王肃听到他的话后,常常降低身份回避他。不久王肃被任城王元澄奏章弹劾,说王肃谋叛,但诬告不久就被澄清了。

王肃在边塞尽心竭力安抚外邦,远近民众归顺,依附他的人多得像集市上的人一样。王肃诚恳地安置接纳,很受归附者的信任。王肃自身清廉喜好施恩,不爱好声色,始终廉洁简朴,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但王肃的性情稍显轻佻,颇以功名自负,护着自己的缺点而自夸,很少推举别人,高祖常常提到他的这些缺点。

景明二年王肃在寿春去世,时年三十八岁。

(二)

当时范仲淹等人想要恢复古制鼓励学习,多次上言兴建学校,重视实际行为。皇帝下诏令近臣商议,于是宋祁等八人上奏曰:“教育(如果)不以学校为基础,读书人(如果)不在乡里进行考察,就不能核查名实。有司(如果)一味以诗文声律上的毛病作为限制,学生(如果)专心于记诵,就不能选拔出人才。参考各种建议,选择适用于当今情况的,没有比得上使读书人都生活在本乡本土而在学校进行教育(为好),然后由州县考察他们的品行,这样学生的学习就能得到提高了。”

拓展阅读:《魏书》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崔光,本名孝伯,字长仁,高祖赐名“光”,东清河鄃人也。慕容白曜之平三齐,光年十 七,随父徒代.家贫好学,昼耕夜诵,佣书以养父母。太和六年,拜中书博士,转着作郎, 与秘书丞李彪参撰国书。甚为高祖所知待。常日:“孝伯之才,固今日之文宗也,”寻以本官 兼侍中、使持节,为陕西大使,巡方省察,所经述叙古事。还,以诔谟之功,进爵为伯。光 少有大度,喜怒不见于色,有毁恶之者,必善言以报之,虽见诬谤,终不自申曲直。皇兴初, 有同郡二人并被掠为奴婢,后诣光求哀,光乃以二口赎免。高祖闻而嘉之。虽处机近,曾不 留心方案,唯从客论议,参赞大政而已。高祖每对群臣曰:“以崔光之高才大量,若无意外咎 谴,二十年后当作司空。”其见重如是。又从驾破陈显达。世宗即位,正除侍中。初,光与牵 彪共撰国书,太和之末,彪解着作,专以史事任光。彪寻坐废。世宗居谅闇①,彪上表求成 《魏书》,诏许之,彪遂以白衣于秘书省着速。光虽领史官,以彪意在专功,表解侍中、着作 以让彪,世宗不许。延昌二年,世宗幸东宫,诏光日:“令当为太子师傅。”光起拜固辞,诏 不许。即命肃宗出,从者十余人,敕以光为傅之意,令肃宗拜光。光又拜辞,不当受太子拜, 复不蒙许。四年正月,世宗夜崩。光迎肃宗于东宫,安抚内外,光有力焉。正光元年冬,赐 光几杖、衣服。二年春,肃宗亲释奠国学光执经南面百僚陪列夏四月以光为司徒光表固辞历 年终不肯受。光年耆多务,疾病稍增,而自强不已,常在着作,疾笃不归。四年十月,肃宗 亲临省疾,诏断宾客,中使相望,为止声乐,罢诸游眺。十一月,疾甚,薨,年七十三。肃 宗闻而悲泣,儒者荣之。

(节选自《魏书》)

【注】①谅闇:居丧时所住的`房子。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肃宗亲释奠/国学光执经/南面百僚陪/列夏四月/以光为司徒/光表固辞/历年终不肯受

B肃宗亲释奠国学/光执经南面/百僚陪列/夏四月/以光为司徒/光表固辞历年/终不肯受

C.肃宗亲释奠国学光/执经南面百僚/陪列夏四月/以光为司徒/光表固辞/历年终不肯受

D.肃宗亲释奠国学/光执经/南面百僚陪列/夏四月/以光为司徒/光表固辞历年/终不肯受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和六年”的“太和”是三国魏明帝曹睿的年号。中国封建政权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包括谥号、庙号、年号和尊号。文中的“延昌二年…‘正光元年”中的“延昌”“正光”都是指年号。

B.“拜中书博士”的“拜”是授予官职,文言文中表示古代仕宦的词语很多。如文中“转着作郎…领史官”的“转”“领”,分别为“调动官职…兼任官职”的意思。

C.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以后各朝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因时而异,文中的“进爵为伯”是说崔光的爵位升到了伯。

D.古代关于人的死亡有不同的名称,不同的名称是根据死者的身份而确定的。皇上死曰薨,王宫诸侯死日崩,大夫死日卒,士死日不禄,平民死日死。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祖经常称赞崔光的文学才华,称他为当时的文坛宗师,并很欣赏他的为政才能,在击败陈显达后,正式升他为侍中。

B.崔光家里十分贫困,但是他十分好学。入朝为官后,很受高祖的重视优待,后因为制定策略的功劳进爵为伯。

C.世宗让崔光担任太子师傅时,崔光推辞,世宗未同意;后来世宗让太子拜见崔光,崔光又拜谢推辞,不肯接受太子的的拜礼,又没有被允许。

D.肃宗十分重视崔光,听说崔光生病后,就亲自到崔光家中去,又下诏说在崔光生病期间,禁止官员打扰他养病。

7.翻译文中划线句子。(10分)

(1)有毁恶之者,必善言以报之,虽见诬谤,终不自申曲直。(5分)

(2)光年耆多务,疾病稍增,而自强不己,常在着作,疾笃不归。(5分)

参考答案

4.B

5.D

6.A

7(1)有攻击诽谤他的,他一定用好话回报,虽受诽x,始终不为自己辩白对错。

(2)崔光年老而事务繁多,疾病逐渐增多,但他自我勉励不停止,常住在官府中,病重时也没有回家。

❸ 有一部小说 主角叫唐卡奇。

MARK一下。

❹ 沈从文先生有一篇名为《凤凰》的文章,全文是什么,我没找到。

凤凰
作者: 沈从文
一个好事的人,若从百年前某种较旧一点的地图上寻找,一定可在黔北、川东、湘西一处极偏僻的角隅上,发现了一个名为“镇筸”的小点。那里同别的小点一样,事实上应有一个小小城市,在那城市中,安顿了数千户人口的。不过一切城市的存在,大部分皆在交通、物产、经济的情形下面,成为那个城市荣枯的因缘。这一个地方,却以另外一种意义无所依附而独立存在。试将那个用粗糙而坚实巨大石头砌成的圆城作为中心,向四方展开,围绕了这边疆僻地的孤城,约有五百余苗寨,各有千总守备镇守其间。有数十屯仓,每年屯数万石粮食为公家所有。五百左右的碉堡,二百左右的营汛。碉堡各用大石堆成。位置在山顶头,随了山岭脉络蜿蜒各处;营汛各位置在驿路上,布置得极有秩序。这些东西是在一百八十年前,按照一种精密的计划,各保持到相当距离,在周围附近三县数百里内,平均分配下来,解决了退守一隅常作暴动的边地苗族叛变的。两世纪来满清的暴政,以及因这暴政而引起的反抗,血染赤了每一条官道同每一个碉堡。到如今,一切不同了。碉堡多数业已残毁了,营汛多数成为民房了,人民已大半同化了。落日黄昏时节,站到那个巍然独在万山环绕的孤城高处,眺望那些远近残毁碉堡,还可依稀想见当时角鼓火炬传警告急的光景。这地方到今日此时,因为另一军事重心,一切均以一种迅速的情形在改变,在进步,同时这种进步,也就正消灭到过去一切。
地方统治者分数种,最上为天神,其次为官,又其次才为村长同执行巫术的神的侍奉者。人人洁身信神,守法怕官。城中居民每家俱有兵役,可按月各到营上领到一点银子,一份米粮,且可从官家领取二百年前被政府所没收的公田播种。
这地方本名镇筸城,后改凤凰厅,入民国后,才升级改名凤凰县。满清时辰沅永靖兵备道,镇筸镇总兵均驻节此地。辛亥革命后,湘西镇守使,辰沅道仍在此办公。除屯谷外,国家每月约用银六万到八万两经营此小小山城。地方居民不过五六千,驻防各处的正规兵士却有七千。由于环境不同,直到现在其地绿营兵役制度尚保存不废,为中国绿营军制唯一残留之物。(引自《凤子》)
苗人放蛊的传说,由这个地方出发。辰州符的实验者,以这个地方为集中地。三楚子弟的游侠气概,这个地方因屯丁子弟兵制度,所以保留得特别多。在宗教仪式上,这个地方有很多特别处,宗教情绪(好鬼信巫的情绪)因社会环境特殊,热烈专诚到不可想象。小小县城里外大型建筑,不是庙宇就是祠堂,江西人经营的绸布业,会馆建筑特别壮丽华美。湘西之所以成为问题,这个地方人应当负较多责任。湘西的将来,不拘好或坏,这个地方人的关系都特别大。湘西的神秘,只有这一个区域不易了解,值得了解。
它的地域已深入苗区,文化比沅水流域任何一县都差得多,然而民国以来湖南的政治家熊希龄先生,却出生在那个小小县城里。地方可说充满了迷信,然而那点迷信,却被历史很巧妙的糅合在军人的情感里,因此反而增加了军人的勇敢性与团结性。去年在嘉善守兴登堡国防线抗敌时,作战之沉着,牺牲之壮烈,就见出迷信实无碍于它的军人职务。县城一个完全小学也办不好,可是许多青年却在部队中当过一阵兵后,辗转努力,得入正式大学,或陆军大学,成绩都很好。一些由行伍出身的军人,常识且异常丰富;个人的浪漫情绪与历史的宗教情绪结合为一,便成游侠者精神,领导得人,就可成为卫国守土的模范军人。这种游侠精神若用不得其当,自然也可以见出种种短处。或一与领导者离开,即不免在许多事上精力浪费。甚焉者即糜烂地方,尚不自知。总之,这个地方的人格与道德,应当归入另一型范。由于历史环境不同,它的发展也就不同。
凤凰军校阶级不独支配了凤凰,且支配了湘西沅水流域二十县。它的弱点与二十年来中国一般军人弱点相似,即知道管理群众,不大知道教育群众。知道管理群众,因此在统治下社会秩序尚无问题。不大知道教育群众,因此一切进步的理想都难实现。地方边僻,且易受人控制,如数年前领导者陈渠珍被何健压迫离职,外来贪污与本地土劣即打成一片,地方受剥削宰割,毫无办法。民性既刚直,团结性又强,领导者如能将这种优点成为一个教育原则,使湘西群众人人各有一种自尊和自信心,认为湘西人可以把湘西弄好,这工作人人有份,是每人责任也是每人权利,能够这样,湘西之明日,就大不相同了。
典籍上关于云贵放蛊的记载,放蛊必与仇怨有关,仇怨又与男女事有关。换言之,就是新欢旧爱得失之际,蛊可以应用作争夺工具或报复工具。中蛊者非狂即死,惟系铃人可以解铃。这倒是蛊字古典的说明,与本意相去不远。看看贵州小乡镇上任何小摊子上都可以公开的买红砒,就可知道蛊并无如何神秘可言了。但蛊在湘西却有另外一种意义,与巫,与此外少女的落洞致死,三者同源而异流,都源于人神错综,一种情绪被压抑后变态的发展。因年龄、社会地位和其他分别,穷而年老的,易成为蛊婆,三十岁左右的,易成为巫,十六岁二十二三岁,美丽爱好性情内向而婚姻不遂的,易落洞致死。三者都以神为对象,产生一种变质女性神经病。年老而穷,怨愤郁结,取报复形式方能排泄感情,故蛊婆所作所为,即近于报复。三十岁左右,对神力极端敬信,民间传说如“七仙姐下凡”之类故事又多,结合宗教情绪与浪漫情绪而为一,因此总觉得神对她特别关心,发狂,呓语,天上地下,无往不至,必需作巫,执行人神传递愿望与意见工作,经众人承认其为神之子后,中和其情绪,狂病方不再发。年青貌美的女子,一面为戏文才子佳人故事所启发,一面由于美貌而有才情,婚姻不谐,当地武人出身中产者规矩又严,由压抑转而成为人神错综,以为被神所爱,因此死去。
善蛊的通称“草蛊婆”,蛊人称“放蛊”。放蛊的方法是用虫类放果物中,毒虫不外蚂蚁、蜈蚣、长蛇,就本地所有且常见的。中蛊的多小孩子,现象和通常害疳疾腹中生蛔虫差不多,腹胀人瘦,或梦见虫蛇,终于死去。病中若家人疑心是同街某妇人放的,就往去见见她,只作为随便闲话方式,客客气气的说:“伯娘,我孩子害了点小病,总治不好,你知道什么小丹方,告我一个吧。小孩子怪可怜!”那妇人知道人疑心到她了,必说:“那不要紧,吃点猪肝(或别的)就好了。”回家照方子一吃,果然就好了。病好的原因是“收蛊”。蛊婆的家中必异常干净,个人眼睛发红。蛊婆放蛊出于被蛊所逼迫,到相当时日必来一次。通常放一小孩子可以经过一年,放一树木(本地凡树木起瘪有蚁穴因而枯死的,多认为被放蛊死去)只抵两月,放自己孩子却可抵三年。蛊婆所住的街上,街邻照例对她都敬而远之的客气,她也就从不会对本街孩子过不去。(甚至于不会对全城孩子过不去。)但某一时若迫不得已使同街孩子或城中孩子因受蛊致死,好事者激起公愤,必把这个妇人捉去,放在大六月天酷日下晒太阳,名为“晒草蛊”。或用别的更残忍方法惩治。这事官方从不过问。即或这妇人在私刑中死去,也不过问。受处分的妇人,有些极口呼冤,有些又似乎以为罪有应得,默然无语。然情绪相同,即这种妇人必相信自己真有致人于死的魔力。还有些居然招供出有多少魔力,施行过多少次,某时在某处蛊死谁,某地方某大树枯树自焚也是她做的。在招供中且俨然得到一种满足的快乐。这样一来,照习惯必在毒日下晒三天,有些妇人被晒过后,病就好了,以为蛊被太阳晒过就离开了,成为一个常态的妇人。有些因此就死掉了,死后众人还以为替地方除了一害。其实呢,这种妇人与其说是罪人,不如说是疯婆子。她根本上就并无如此特别能力蛊人致命。这种妇人是一个悲剧的主角,因为她有点隐性的疯狂,致疯的原因又是穷苦而寂寞。
行巫者其所以行巫,加以分析,也有相似情形。中国其他地方巫术的执行者,同僧道相差不多,已成为一种游民懒妇谋生的职业。视个人的诈伪聪明程度,见出职业成功的多少。他的作为重在引人迷信,自己却清清楚楚。这种行巫,已完全失去了他本来性质,不会当真发疯发狂了。但凤凰情形不同。行巫术多非自愿的职业,近于“迫不得已”的差使。大多数本人平时为人必极老实忠厚,沉默寡言。常忽然发病,卧床不起,如有神附体,语音神气完全变过。或胡唱胡闹,天上地下,无所不谈。且哭笑无常,殴打自己。长日不吃,不喝,不睡觉。过三两天后,仿佛生命中有种东西,把它稳住了,因极度疲乏,要休息了,长长的睡上一天,人就清醒了。醒后对病中事竟毫无所知,别的人谈起她病中情形时,反觉十分羞愧。
可是这种狂病是有周期性的(也许还同经期有关系),约两三个月一次。每次总弄得本人十分疲乏,欲罢不能。按照习惯,只有一个方法可以治疗,就是行巫。行巫不必学习,无从传授,只设一神坛,放一平斗,斗内装满谷子,插上一把剪刀。有的什么也不用,就可正式营业。执行巫术的方式,是在神前设一座位,行巫者坐定,用青丝绸巾覆盖脸上。重在关亡,托亡魂说话,用半哼半唱方式,谈别人家事长短,儿女疾病,远行人情形。谈到伤心处,谈者涕泗横溢,听者自然更嘘泣不止。执行巫术后,已成为众人承认的神之子,女人的潜意识,因中和作用,得到解除,因此就不会再发狂病。初初执行巫术时,且照例很灵,至少有些想不到的古怪情形,说来十分巧合。因为有事前狂态作宣传,本城人知道的多,行巫近于不得已,光顾的老妇人必甚多,生意甚好。行巫虽可发财,本人通常倒不以所得多少关心,受神指定为代理人,不作巫即受惩罚,设坛近于不得已。行巫既久,自然就渐渐变成职业,使术时多做作处。世人的好奇心,这时又转移到新设坛的别一妇人方面去。这巫婆若为人老实,便因此撤了坛,依然恢复她原有的职业,或做奶妈,或作小生意,或带孩子。为人世故,就成为三姑六婆之一,利用身分,串当地有身份人家的门子,陪老太太念经,或如《红楼梦》中与赵姨娘合作同谋马道婆之流妇女,行使点小法术,埋在地下,放在枕边,使 “仇人”吃亏。或更作媒作中,弄一点酬劳脚步钱。小孩子多病,命大,就拜寄她作干儿子。小孩子夜惊,就为“收黑”,用个鸡蛋,咒过一番后,黄昏时拿到街上去,一路喊小孩名字,“八宝回来了吗?”另一个就答,“八宝回来了,”一直喊到家,到家后抱着孩子手蘸唾沫抹抹孩子头部,事情就算办好了。行巫的本地人称为“仙娘”。她的职务是“人鬼之间的媒介”,她的群众是妇人和孩子。她的工作真正意义是她得到社会承认是神的代理人后,狂病即不再发。当地妇女实为生活所困苦,感情无所归宿,将希望与梦想寄在她的法术上,靠她得到安慰。这种人自然间或也会点小丹方,可以治小儿夜惊,膈食。用通常眼光看来,殊不可解,用现代心理学来分析,它的产生同它在社会上的意义,都有它必然的原因。一知半解的读书人,想破除迷信,要打倒它,否认这种“先知”,正说明另一种人的“无知”。
至于落洞,实在是一种人神错综的悲剧,比上述两种妇女病更多悲剧性。地方习惯是女子在性行为方面的极端压制,成为最高的道德。这种道德观念的形成,由于军人成为地方整个的统治者。军人因职务关系,必时常离开家庭外出,在外面取得对于妇女的经验,必使这种道德观增强,方能维持他的性的独占情绪与事实。因此本地认为最丑的事无过于女子不贞,男子听妇女有外遇。妇女若无家庭任何拘束,自愿解放,毫无关系的旁人亦可把女子捉来光身游街,表示与众共弃。下面的故事是另外一个最好的例。
旅长刘俊卿,夫人是一个女子学校毕业生,平时感情极好。有同学某女士,因同学时要好,在通信中不免常有些女孩子的感情的话。信被这位军官见到后,便引起疑心。后因信中有句话语近于男子说的:“嫁了人你就把我忘了,”这位军官疑心转增。独自驻防某地,有一天,忽然要马弁去接太太,并告马弁:“你把太太接来,到离这里十里,一枪给我把她打死,我要死的不要活的。我要看看她还有一点热气,不同她说话。你事办得好,一切有我;事办不好,不必回来见我。”马弁当然一切照办。当真把旅长太太接来防地,到要下手时,太太一看情形不对,问马弁是什么意思。马弁就告她这是旅长的意思。太太说:“我不能这样冤枉死去,你让我见他去说个明白!”马弁说“旅长命令要这么办,不然我就得死。”末了两人都哭了。太太让马弁把枪口按在心子上一枪打死了,(打心子好让血往腔子里流!)轿夫快快的把这位太太抬到旅部去见旅长,旅长看看后,摸摸脸和手,看看气已绝了,不由自主淌了两滴英雄泪,要马弁看一副五百块钱的棺木,把死者装殓埋了。人一埋,事情也就完结了。
这悲剧多数人就只觉得死者可悯,因误会得到这样结果,可不觉得军官行为成为问题。倘若女的当真过去一时还有一个情人,那这种处置,在当地人看来,简直是英雄行为了。
女子在性行为所受的压制既如此严酷,一个结过婚的妇人,因家事儿女勤劳,终日织布,绩麻,作腌菜,家境好的还玩骨牌,尚可转移她的情绪,不至于成为精神病。一个未出嫁的女子,尤其是一个爱美好洁,知书识字,富于情感的聪明女子,或因早熟,或因晚婚,这方面情绪上所受的压抑自然更大,容易转成病态。地方既在边区苗乡,苗族半原人的神怪观影响到一切人,形成一种绝大力量。大树、洞穴、岩石,无处无神。狐、虎、蛇、龟,无物不怪。神或怪在传说中美丑善恶不一,无不赋以人性。因人与人相互爱悦的传说,和当前道德观念极端冲突,便产生人和神怪爱悦,女性在性方面的压抑情绪,方借此得到一条出路。落洞即人神错综之一种形式。背面所隐藏的悲惨,正与表面所见出的美丽成分相等。
凡属落洞的女子,必眼睛光亮,性情纯和,聪明而美丽。必未婚,必爱好,善修饰,平时贞静自处,情感热烈不外露,转多幻想。间或出门,即自以为某一时无意中从某处洞穴旁经过,为洞神一瞥见到,欢喜了她。因此更加爱独处,爱静坐,爱清洁,有时且会自言自语,常以为那个洞神已驾云乘虹前来看她。这个抽象的神或为传说中的像貌,或为记忆中庙宇里的偶像样子,或为常见的又为女子所畏惧的蛇虎形状。总之这个抽象对手到女人心中时,虽引起女子一点羞怯和恐惧,却必然也感到热烈而兴奋。事实上也就是一种变形的自渎。等待到家中人注意这件事情深为忧虑时,或正是病人在变态情绪中恋爱最满足时。
通常男巫的职务重在和天地,悦人神,对落洞事即付之于职权以外,不能过问。辰州符重在治大伤,对这件事也无可如何。女巫虽可请本家亡灵对于这件事表示意见,或阴魂入洞探询消息,然而结未总似乎凡属爱情,即无罪过。洞神所欲,一切人力都近于白费。虽天王佛菩萨权力广大,人鬼同尊,亦无从为力。(迷信与实际社会互相映照,可谓相反相成。)事到末了,即是听其慢慢死去。死的迟早,都认为一切由洞神作主。事实上有一半近于女子自己作主。死时女子必觉得洞神已派人前来迎接她,或觉得洞神亲自换了新衣骑了白马来接她,耳中有箫鼓竞奏,眼睛发光,脸色发红,间或在肉体上放散一种奇异香味含笑死去。死时且显得神气清明,美艳照人。真如诗人所说:“她在恋爱之中,含笑死去。”家中人多泪眼莹然相向,无可奈何。只以为女儿被神所眷爱致死。料不到女儿因在人间无可爱悦,却爱上了神,在人神恋与自我恋情形中消耗其如花生命,终于衰弱死去。
女子落洞致死的年龄,迟早不等,大致在十六到二十四五左右。病的久暂也不一,大致由两年到五年,落洞女子最正当的治疗是结婚,一种正常美满的婚姻,必然可以把女子从这种可怜的生活中救出。可是照习惯这种为神眷顾的女子,是无人愿意接回家中作媳妇的。家中人更想不到结婚是一种最好的法术和药物。因此末了终是一死。
湘西女性在三种阶段的年龄中,产生蛊婆女巫和落洞女子。三种女性的歇思底里亚,就形成湘西的神秘之一部分。这神秘背后隐藏了动人的悲剧,同时也隐藏了动人的诗。至如辰州符,在伤科方面用催眠术和当地效力强不知名草药相辅为治,男巫用广大的戏剧场面,在一年将尽的十冬腊月,杀猪宰羊,击鼓鸣锣,来作人神和乐的工作,集收人民的宗教情绪和浪漫情绪,比较起来,就见得事很平常,不足为异了。
浪漫情绪和宗教情绪两者混而为一,在女子方面,它的排泄方式,有如上所述说的种种。在男子方面,则自然而然成为游侠者精神。这从游侠者的道德观所表现的宗教性和戏剧性也可看出。妇女道德的形成,与游侠者的道德观大有关系。游侠者对同性同道称哥唤弟,彼此不分。故对于同道眷属亦视为家中人,呼为嫂子。子弟儿郎们照规矩与嫂子一床同宿,亦无所忌。但条款必遵守,即“只许开弓,不许放箭”。条款意思就是同住无妨,然不能发生关系。若发生关系,即为犯条款,必受严重处分。这种处分仪式,实充满宗教性和戏剧性。下面一件记载,是一个好例。这故事是一个参加过这种仪式的朋友说的。

❺ 有哪些可以摘抄下来的神仙句子

往上爬吧,多捞钱吧,进入上层社会,那里准备好了一切。

你对它充满了愤怒和鄙视,就像书里面的那些流浪汉们对待社会的疯狂的报复。可是你不能,因为如果你想刺痛那些邪恶,你就先要将代表着真善美的上帝打倒在地,那是多么残酷的事情啊!还有比人丧失本性更悲哀的么!
23、一个人把他整个的一生都押在 女人的爱 那一张牌上头****,那张牌输了,他就那样地灰心丧气,弄得自己什么事都不能做,这种人不算一个男人,不过是一个雄性生物。
《父与于》
24、在这段时间里,特别是今天在这座可怕的监狱里目睹的种种骇人听闻的罪恶,那毁了亲爱的克雷里卓夫的种种罪恶,正泛滥成灾,不仅看不到战胜它的可能,甚至不知道怎样才能把它战胜。
他的头脑里浮起千百个人的影子,他们被冷酷的将军、检察官、典狱长关在病菌弥漫的恶浊空气里,受尽凌辱。他想起自由不羁、痛骂长官的怪老头被看作疯子。他还想起含恨而死的克雷里卓夫夹在其他几具尸体中间,相貌俊美,脸色蜡黄。究竟是他聂赫留朵夫疯了,还是那些自以为头脑清醒而干出那些勾当来的人疯了?这个老问题此刻又更加执拗地出现在他面前,要求他解答。
《复活》
25、每当太阳西沉,我坐在河边破旧的码头上,遥望新泽西上方辽阔的天空,我感到似乎有未经开垦的土地,所有的道路,所有的人都在不可思议地走向西部海岸。直到现在我才知道,在衣阿华,小伙子们总是不停地骚动喧闹,因为是那片土地使他们如此无法平静。
《在路上》
26、遭受苦难的人在承受痛楚时并不能觉察到其剧烈的程度,反倒是过后延绵的折磨最能使其撕心裂肺。
《红字》
27、他感到钓竿动了。他觉得在下面100寻深处,一条马林鱼正吃着钩尖上的沙丁鱼。他拉拉钓丝,知道鱼很大。鱼很聪明,上钩后并不惊惶失措猛拉猛扯,它只是拉着小船向浩渺的海面缓缓游去。整个白天在奇怪的旅行中度过了。老人拉着钓丝的肩酸痛异常。此时,他多渴望孩子仍旧留在他身边,那就能搭一把手了。同时,他对鱼也产生了奇怪的感情,他欣赏鱼的勇气和聪明。夜里,老人很疲乏,他希望自己能睡上一会儿。第二天,老人除了深深的疲惫外,左手又开始抽筋,而且痛得厉害。他终于看见了浮出海面的鱼,它比小船还长,非常漂亮。午后,抽筋停止了,老人吃了点生鱼,为即将到来的抗衡积蓄能量。夜里,老人的手在鱼的又拉又跳中,皮开肉绽,鲜血淋漓。
《老人与海》
28、这个家庭的历史是一架周而复始无法停息的机器,是一个转动着的轮子,这只齿轮,要不是轴会逐渐不可避免地磨损的话,会永远旋转下去。
《百年孤独》
29、现在我只信,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 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
《玩偶之家》
30、这一个将要扼杀那一个 印刷形式下的思想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不可毁灭,具有了扩散性,从此不可捕捉,不可摧毁。它与空气混同为一。在建筑艺术时代,思想曾比作大山,强有力地紧紧握住一个时代和一个地点。现在,它比作一群小鸟,四散飞翔,同时占领空气和空间中的一切点。这是人类第二次建造巴别塔。
《巴黎圣母院》
31、凡是有甜美的鸟歌唱的地方,也都有毒蛇嘶嘶地叫。
《德伯家的苔丝》
32、让我印象深刻的场景是作者笔下的当时的那些建筑,那些奢华的象征权力的教堂,人们还不知道可以拥有自己的思想,以及为了自己的愿望可以做什么事情,一切都假借神圣的宗教,一切都假借神圣的教堂来展现,展现建筑家的审美观,也就是个人的才华,或者展示自己的能力,我想那时的人们,把人性深深地埋在一件神圣的宗教的外衣下面,典型的人物就是副主教 克洛德。从那许多的错综复杂的毫无章法的建筑群,我们不难看出,当时人们的内心是怎样的压抑,怎样狂躁,那些像雨后春笋一般从地下冒出来的教堂的尖顶,正是人们扭曲的灵魂在对着苍天做这无声的哀号!
33、那些普普通通而毫无特色的罪行才真正令人迷惑,就像 个相貌平凡的人最难以让人辨认 样。
《福尔摩斯探案集》
34、每当我进入自己心灵的王国时,就好像闯进了瓷器店,各种知识的碎片犹如冰雹一样朝我头上打来。当我设法躲过它们时,各种论文的鬼怪和大学的精灵就紧紧追赶上来。
35、一个人哪怕只生活过一天,也可以毫无困难地在监狱里过上一百年。
《局外人》
36、上天让我们习惯各种事物,就是用它来代替幸福。
《叶甫盖尼。奥涅金》
37、不要向井里吐痰,也许你还会来喝井里的水。
《静静的顿河》
38、我听见美洲在歌唱,我听见各种不同的颂歌。
《草叶集》
39、思想的火花和智慧的种子,竟然播种在物质与腐朽的草堆里,令人叹息。
40、在与法律之前,合乎 自然的 只有狮子的力量,或者动物饥寒时的需要,更简单地用一个字表示,便是 欲 。
《红与黑》
41、韩学愈撒他的谎,并非跟自己同谋,但有了他,似乎自己的欺骗减轻了罪名。当然新添上一种不快意,可是这种不快意是透风的,见得天日的,不比买文凭的事像谋杀迹灭的尸首,对自己都要遮掩得一丝不露。撒谎骗人该像韩学愈那样才行,要有勇气坚持到底。自己太不成了,撒了谎还要讲良心,真是大傻瓜。假如索性大胆老脸,至少高松年的欺负就可以避免。老实人吃的亏,骗子被揭破的耻辱,这两种相反的痛苦,自己居然一箭双雕地兼备了。
点击加载更多
剩余55%未读

获取文档后可享受
购买后可发送文档到邮箱
PC/APP端随时阅读下载
VIP免费获取
分享
收藏
下载

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陈球字伯真,下邳淮浦人也。球少涉儒学,善律令。阳嘉中,举孝廉,稍迁繁阳令。
复辟公府,举高第,拜侍御史。是时,桂阳黠贼李研等群聚寇钞,陆梁荆部,州郡懦弱,不能禁。太尉杨秉表球为零陵太守。球到,设方略,期月间,贼虏消散。而州兵朱盖等反,与桂阳贼胡兰数万人转攻零陵。零陵下湿,编木为城,不可守备,郡中惶恐。掾吏白遣家避难,球怒曰:“太守分国虎符,受任一邦,岂顾妻子而沮国威重乎?复言者斩!”乃悉内吏人老弱,与共城守,弦大木为弓,羽矛为矢,引机发之,远射千余步,□杀伤众。贼复激流灌城,球辄于内□地势反决水淹贼。相拒十余日,不能下。会中郎将度尚将救兵至,球募士卒,与尚共破斩朱盖等。
光和元年,迁太尉,数月,□日食免。复拜光禄大夫。明年,为永乐少府,乃潜与司徒河间刘郃谋诛宦官。
初,郃兄侍中鯈,与大将军窦武同谋俱死,故郃与球相结。事未及发,球复以书劝郃曰:“公出自宗室,位登台鼎,天下瞻望,社稷镇卫,岂得雷同容容无违而已?今曹节等放纵为害,而久在左右,又公兄侍中受害节等,永乐太后所亲知也。今可表徙卫尉阳球为司隶校尉,以次收节等诛之。政出圣主,天下太平,可翘足而待也。”又,尚书刘纳以正直忤宦官,出为步兵校尉,亦深劝于郃。郃曰:“凶竖多耳目,恐事未会,先受其祸。”纳曰:“公为国栋梁,倾危不持,焉用彼相邪?”郃许诺,亦结谋阳球。
球小妻,程璜之女,璜用事于宫中。节等颇得闻知,乃重赂于璜,且胁之。璜惧迫,以球谋告节,节因共白帝曰郃等常与藩国交通有恶意数称永乐声势受取狼籍步兵校尉刘纳及永乐少府陈球卫尉阳球交通书疏谋议不轨。帝大怒,策免郃,郃与球及刘纳、阳球皆下狱死。球时年六十二。
(选自《后汉书·张王种陈列传》,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期月间,贼虏消散 期待
B、会中郎将度尚将救兵至 率领
C、乃潜与司徒河间刘郃谋诛宦官 暗中
D、尚书刘纳以正直忤宦官 触犯
6、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远射千余步,□杀伤众。
②数月,□日食免。
③球辄于内□地势反决水淹贼。
A、①所②以③因
B、①其②以③于
C、①所②其③于
D、①而②因③与
7、对文中画曲线断句正确正确一项是 (3分)
A、节因共白帝/曰郃等常与藩国/交通有恶意/数称永乐声势/受取狼籍/步兵校尉刘纳及永乐少府/陈球卫尉阳球交通书疏/谋议不轨。
B、节因共白帝曰/郃等常与藩国/交通有恶意/数称永乐声势/受取狼籍/步兵校尉刘纳及永乐少府陈球/卫尉阳球交通/书疏谋议不轨。
C、节因共白帝曰/郃等常与藩国交通/有恶意/数称永乐声势/受取狼籍/步兵校尉刘纳及永乐少府陈球/卫尉阳球交通书疏/谋议不轨。
D、节因共白帝曰/郃等常与藩国/交通有恶意/数称永乐/声势受取狼籍/步兵校尉刘纳及永乐少府陈球/卫尉阳球交通/书疏谋议不轨。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桂阳一带曾经寇贼横行,陈球就任零陵太守后,尽职尽责,致力于消除贼患,最终通过放水淹贼的方法,消灭了李研等贼寇。
B、州兵朱盖与胡兰一同反叛,合力进攻零陵,零陵地势低洼,城防简陋,难以防守,城中兵弱,无法独立击退人数众多的叛军。
C、光和年间,宫中宦官在朝廷的势力极为强大,陈球联合司徒刘郃、尚书刘纳、卫尉阳球,欲合谋诛灭曹节等宦官,拯救朝政。
D、陈球希望自己小妾的父亲程璜能够参与诛灭宦官的秘密行动,但程璜胆小,把陈球的计划出卖给了曹节,以致陈球等均被害。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⑴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太守分国虎符,受任一邦,岂顾妻子而沮国威重乎?(4分)
②公为国栋梁,倾危不持,焉用彼相邪?(3分)
⑵请找出能够陈球“善用计谋”的三件事。(3分)
参考答案:
5.A期:满一个(月)
6.A
7.C(节因共白帝曰:“郃等常与藩国交通,有恶意。数称永乐声势,受取狼籍。步兵校尉刘纳及永乐少府陈球、卫尉阳球交通书疏,谋议不轨。”)
8.C(A.文中没有交待陈球具体是以什么方法消灭李研等贼寇的;水淹的方法是用来暂时挡住朱盖的叛军的。B.不是朱盖与胡兰同时起兵反叛,而是朱盖起兵反叛后联合胡兰进攻零陵。D.陈球没有希望程璜参与他们的计划。)
9.(1)①太守分掌国家的虎符,接受任命(治理)一个地区,难道可以只考虑(自己的)妻子儿女却败坏国家的威势吗?
[4分。“分”、“顾”、“妻子”,各1分;大意1分。]
②您是国家的栋梁,国家将要倾覆了,您不扶持,还要(您)这辅助的人干什么呢?(或:怎么样用那个辅助的人呢?)
[3分。“倾危”、“相”,各1分;大意1分。]
(2)弦大木为弓,羽矛为矢,引机发之。球辄于内因地势反决水淹贼。
今可表徙卫尉阳球为司隶校尉,以次收节等诛之。(每件事1分,共3分)
【参考译文】
陈球字伯真,是下邳郡淮浦县人。陈球年轻时就广泛阅览儒学经典,擅长于律法政令。阳嘉年间,被推荐为孝廉,渐渐升迁为繁阳县令。
后来陈球又被公府征召,(经过)考试及官吏考核成绩优秀,被授予侍御史的官职。这时候,桂阳狡猾的贼寇李研等人聚集贼众强抢掠夺,横行荆楚一带,当地州郡官军怯懦软弱,不能禁止(他们)。太尉杨秉上表推荐陈球为零陵太守。陈球到任后,制定征讨的方法与策略,一月之间,李研等贼虏就被消灭驱散了。州兵朱盖等人反叛,跟桂阳的贼寇胡兰等几万人转而攻打零陵。零陵地势低洼潮湿,用木桩排列起来作为城墙,不能守卫防备,郡中的人惊慌失措。下属官吏对陈球说,要他遣散家属避难,陈球发怒说:“太守分掌国家的虎符,接受任命(治理)一个地区,难道可以只考虑(自己的)妻子儿女却败坏国家的威势吗?再说(这种话)的人就杀头!”于是(陈球)集合所有官吏,包括年老体弱的,与他共同守卫城池,给粗大的木头安上弦作成弓,把长矛装上羽毛制成箭,拉动机关发射,可以射到一千多步以外,被这种武器杀伤的贼虏很多。贼虏又引河水灌进城内,陈球就在城内借助地势反过来放水淹贼。双方对抗了十多天,贼虏没法攻下(零陵)。适逢中郎将度尚率领救兵赶到,陈球招募士卒,与度尚一起击破了朱盖的部队,并斩杀了朱盖。
光和元年,(陈球)升为太尉,几个月后,因为出现日食现象被免去官职。(后来)又被授予光禄大夫的官职。第二年,就任永乐少府,于是暗中与司徒河间人刘郃谋划诛灭宦官。
起初,刘郃的哥哥侍中刘鯈,和大将军窦武一同谋划(诛灭宦官),都被宦官杀死,所以刘郃与陈球联合起来(共同谋划)。事情没有到动手的时候,陈球又写信劝刘郃说:“您是宗室的后代,地位在三公之首,被天下的人所敬仰,是国家的卫护者,难道可以随声附和容忍(宦官专权)不加反对?现在曹节这些人极为放肆成为(朝廷的)祸害,况且(他们)一直在皇上的左右,还有您的哥哥刘侍中也被曹节等人害死,这些都是永乐太后知道的。现在可以上表调卫尉阳球做司隶校尉,依次收捕曹节等人(然后)杀掉他们。(这样),国家的政令(重新)出自圣明的君主,天下太平,很快可以到来。”同时,尚书刘纳因为正直触犯了宦官,降职为步兵校尉,(他)也对刘郃尽力劝说。刘郃说:“凶恶的宦官有很多耳目,只怕事情还未准备好,就先被他们祸害了。”刘纳说:“您是国家的栋梁,国家将要倾覆了,您不扶持,还要(您)这辅助的人干什么呢?”刘郃答应了,也与阳球一同谋划。
陈球的小妾,是程璜的女儿,程璜在皇宫里面做事。曹节等人稍微得知了(一些刘郃等人的谋划),就对程璜用重金贿赂,并且威胁他。程璜很害怕,又被胁迫,(就)把陈球的谋划告诉了曹节,于是曹节等人对皇帝说:“刘郃这帮人经常与藩国交往互通,有不好的企图。多次宣示永乐太后的声望势力,接受(贿赂)很多。步兵校尉刘纳和永乐少府陈球、卫尉阳球交往互通书信,图谋商议犯法作乱。”皇帝大怒,下诏罢免刘郃,刘郃与陈球及刘纳、阳球都被关进了监狱并被处死。陈球当时六十二岁。

❼ 苏武传全文翻译

【《苏武传》全文翻译】:

苏武字子卿,年轻时,因为父亲职任的关系而被任用,兄弟都作了皇帝的侍从官。苏武逐渐被提升为汉宫栘园中管马厩的官。当时汉朝廷不断讨伐匈奴,多次互派使节彼此暗中侦察。匈奴扣留了汉使节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批。匈奴使节前来,汉朝廷也扣留了人来抵押。 天汉元年,且鞮刚刚立为单于,唯恐受到汉的袭击,于是说:“汉皇帝,是我的长辈。”全部送还了汉廷使节路充国等人。汉武帝赞许他这种合乎情理的做法,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趁便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以答谢他的好意。 苏武同副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委派的使臣属官常惠等,加上招募来的士卒、侦察人员百多人一同前往。已经到了匈奴那里,备办了一些礼品送给单于。单于渐渐倨傲,不是汉所期望的那样。

匈奴正要派送苏武等人的时候,适逢缑王与长水校尉虞常等人在匈奴内部谋反。缑王是昆邪王姐姐的儿子,与昆邪王一起降汉,后来又跟随浞野侯陷没在匈奴,以及卫律所带领的那些被迫投降匈奴的人中,暗中共同策划绑架单于的母亲阏氏归汉。正好碰上苏武等人到匈奴。虞常在汉的时候,一向与副使张胜有交往,私下拜访张胜,说:“听说汉天子很怨恨卫律,我虞常能为汉廷埋伏弩弓将他射死。我的母亲与弟弟都在汉,希望得到皇帝的赏赐。”张胜许诺了他,把财物送给了虞常。

一个多月后,单于外出打猎,只有阏氏和单于的子弟在家。虞常等七十余人将要起事,其中一人夜晚逃走,告发了这件事。单于子弟发兵与他们交战,缑王等都战死;虞常被活捉。单于派卫律审理这一案件。张胜听到这个消息,担心他和虞常私下所说的那些话被揭发,便把事情经过告诉了苏武。苏武说:“事情到了如此地步,这样一定会牵连到我们。受到侮辱才去死,更对不起国家!”因此想自杀。张胜、常惠一起制止了他。虞常果然供出了张胜。单于大怒,召集许多贵族前来商议,想杀掉汉使者。左伊秩訾说:“假如是谋杀单于,又该用什么更严的刑法呢?应当都叫他们投降。”

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来受审讯。苏武对常惠说:“丧失气节、玷辱使命,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家乡去呢!”说着拔出佩带的刀自刎,卫律大吃一惊,亲自抱住、扶好苏武,派人骑快马去找医生。医生在地上挖一个坑,在坑中点燃微火,然后把苏武脸朝下放在坑上,轻敲他的背部,让淤血流出来。苏武本来已经断了气,这样过了好半天才恢复气息。常惠等人哭泣着,用车子把苏武抬回营帐。单于认为苏武的气节值得敬佩,早晚派人探望、问候苏武,而把张胜逮捕监禁起来。

苏武的伤势逐渐好了。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一起来审处虞常,想借这个机会使苏武投降。剑斩虞常后,卫律说:“汉使张胜,谋杀单于亲近的大臣,判处死罪。单于招降的人,赦免他们的罪。”举剑要击杀张胜,张胜请求投降。卫律对苏武说:“副使有罪,应该连坐到你。”苏武说:“我本来就没有参与谋划,又不是他的亲属,怎么谈得上连坐?”卫律又举剑对准苏武,苏武岿然不动。卫律说:“苏君!我卫律以前背弃汉廷,归顺匈奴,幸运地受到单于的大恩,赐我爵号,让我称王;拥有奴隶数万、马和其他牲畜满山,如此富贵!苏君你今日投降,明日也是这样。白白地用身体给草地做肥料,又有谁知道你呢!”苏武毫无反应。卫律说:“你通过我而投降,我与你结为兄弟;今天不听我的安排,以后再想见我,还能得到机会吗?” 苏武痛骂卫律说:“你做人家的臣下,不顾及恩德义理,背叛皇上、抛弃亲人,在异族那里做投降的奴隶,我为什么要见你!况且单于信任你,让你决定别人的死活,而你却居心不平,不主持公道,反而想要使汉皇帝和匈奴单于二主相斗,旁观两国的灾祸和损失!南越王杀汉使者,结果九郡被平定。宛王杀汉使者,自己头颅被悬挂在宫殿的北门。朝鲜王杀汉使者,随即被讨平。唯独匈奴未受惩罚。你明知道我决不会投降,想要使汉和匈奴互相攻打。匈奴的灾祸,将从杀死我苏武开始了!”

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穴里面,断绝供应,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匈奴认为这是神在帮他,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公羊生了小羊才能回来。分开他的随从官吏常惠等人,分别投放到另外的地方。苏武迁移到北海后,公家发给的粮食不来,挖野鼠穴里藏的草食充饥。拄着汉朝的旄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一共过了五、六年,单于的弟弟于靬王到北海上打猎。苏武擅长结网和纺制系在箭尾的丝绳,矫正弓弩,于靬王颇器重他,供给他衣服、食品。三年多过后,于靬王得病,赐给苏武马匹和牲畜、盛酒酪的瓦器、圆顶的毡帐篷。王死后,他的部下也都迁离。这年冬天,丁令部落盗去了苏武的牛羊,苏武又陷入穷困。

当初,苏武与李陵都为侍中。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投降匈奴,不敢访求苏武。时间一久,单于派遣李陵去北海,为苏武安排了酒宴和歌舞。李陵趁机对苏武说:“单于听说我与你交情一向深厚,所以派我来劝说足下,愿谦诚地相待你。你终究不能回归本朝了,白白地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你对汉廷的信义又怎能有所表现呢?以前你的大哥苏嘉做奉车都尉,跟随皇上到雍棫阳宫,扶着皇帝的车驾下殿阶,碰到柱子,折断了车辕,被定为大不敬的罪,用剑自杀了,只不过赐钱二百万用以下葬。你弟弟孺卿跟随皇上去祭祀河东土神,骑着马的宦官与驸马争船,把驸马推下去掉到河中淹死了。骑着马的宦官逃走了。皇上命令孺卿去追捕,他抓不到,因害怕而服毒自杀。我离开长安的时候,你的母亲已去世,我送葬到阳陵。你的夫人年纪还轻,听说已改嫁了,家中只有两个妹妹,两个女儿和一个男孩,如今又过了十多年,生死不知。人生像早晨的露水,何必长久地像这样折磨自己!我刚投降时,精神恍惚,几乎要发狂,自己痛心对不起汉廷,加上老母拘禁在保宫,你不想投降的心情,怎能超过当时我李陵呢!并且皇上年纪大了,法令随时变更,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有几十家,安危不可预料。你还打算为谁守节呢?希望你听从我的劝告,不要再说什么了!” 苏武说:“我苏武父子无功劳和恩德,都是皇帝栽培提拔起来的,官职升到列将,爵位封为通侯,兄弟三人都是皇帝的亲近之臣,常常愿意为朝廷牺牲一切。现在得到牺牲自己以效忠国家的机会,即使受到斧钺和汤镬这样的极刑,我也心甘情愿。大臣侍奉君王,就像儿子侍奉父亲,儿子为父亲而死,没有什么可遗憾的,希望你不要再说了!”

李陵与苏武共饮了几天,又说:“你一定要听从我的话。”苏武说:“我料定自己已经是死去的人了!您一定要逼迫我投降,那么就请结束今天的欢乐,让我死在你的面前!”李陵见苏武对朝廷如此真诚,慨然长叹道:“啊,义士!我李陵与卫律罪孽深重,无以复加!”于是眼泪直流,浸湿了衣襟,告别苏武而去。

汉昭帝登位,几年后,匈奴和汉达成和议。汉廷寻求苏武等人,匈奴撒谎说苏武已死。后来汉使者又到匈奴,常惠请求看守他的人同他一起去,在夜晚见到了汉使,原原本本地述说了几年来在匈奴的情况。告诉汉使者要他对单于说:“天子在上林苑中射猎,射得一只大雁,脚上系着帛书,上面说苏武等人在北海。”汉使者万分高兴,按照常惠所教的话去责备单于。单于看着身边的人十分惊讶,对汉使怀有歉意的说:“苏武等人的确还活着。”单于召集苏武的部下,除了以前已经投降和死亡的,总共跟随苏武回来的有九人。苏武于汉昭帝始元六年春回到长安。苏武被扣在匈奴共十九年,当初壮年出使,等到回来,胡须头发全都白了。


【《苏武传》原文】:

《苏武传》(节选)

班固〔两汉〕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积五六年,单于弟于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网纺缴,檠弓弩,于靬王爱之,给其衣食。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王死后,人众徙去。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荒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苏武传》赏析】:

《苏武传》是《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它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作者采用写人物传记经常运用的纵式结构来组织文章,以顺叙为主,适当运用插叙的方法,依时间的先后进行叙述,脉络清晰,故事完整。文章大致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即文章的第1、2段,介绍了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文章一开始写道:“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苏武出使匈奴的这一背景,表明苏武出使时的严酷历史环境,同时交代了匈奴尽管“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却只是因为“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的缓兵之计,并非真心和好。所以当汉武帝派苏武护送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还朝,并“厚赂单于”时,“单于益骄”,这也是后来单于悍然扣留苏武一行的原因。

第二部分即文章第3~8段,重点记述了苏武留胡十九年备受艰辛而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这部分也是文章着力描写的部分,以精彩的笔墨描写了苏武反抗匈奴统治者招降的种种斗争情形。具体描写到匈奴招降共有三次:第一次是卫律软硬兼施想迫使苏武投降,被苏武正气凛然的怒斥所喝退,双方矛盾斗争激烈,场面紧张。接着写匈奴企图用艰苦的生活条件来消磨苏武的斗志,把他囚禁于地窖中,使他备受饥寒,接着流放苏武到荒无人烟的北海让他牧羊。然而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苏武不可磨灭的爱国精神再一次粉碎了匈奴的险恶用心。他手握汉节──国家民族的象征,在九死一生中维持着一个使者的使命。这时斗争是相对缓和的,直接表现的是苏武与自然环境做斗争。第三次是故友李陵劝降。这段描写不但表现了苏武可贵的气节,同时也刻画了叛将李陵的复杂心态。他那尚未泯灭的爱国之情、羞恶之心在苏武的崇高境界面前被唤醒了,其内心剖白真实感人。李陵在劝苏武时曾说:“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这是作者借李陵之口表达对汉武帝动辄杀戮大臣的残忍行为的不满,也是《汉书》中少有的表现批判统治者的进步思想倾向之处。而苏武与李陵的对答针锋相对,波澜起伏,非常精彩,人物之声气跃然纸上。此处苏武的斗争对象是交情很深而今已是敌对阵营的故友,双方的心态都比较复杂,而作者的描写也很到位,是这部分最出彩之处。

第三部分即文章最后一段,介绍了苏武被放回国的经过。课文最后一句“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看似平实记述,细细品味却包含着作者诸多感情。人生不过百年,十九年何其太长!苏武“强壮出”,出使时正当壮年,及回归故国时已是“须发尽白”,一生大好时光都在煎熬中过去了,作者的叹惋之情溢于言表,而能为信念坚执如此确实令人敬佩!幸而虽历尽磨难,终于完成了使者的任务,维护了国家尊严,保持了民族气节,且荣归故里,作者欣慰之感也显而易见。可以说这句表达的是作者与读者共同的心声。

为了表现苏武的性格、气节及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文章在记“行”时又着力于环境及细节的描写。如苏武自刺一节,被置于地坎温火之上,“蹈背出血,气绝复苏”,充满悲壮色彩。而周围人的反应是“卫律惊,自抱持武”“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这一惊、一哭、一壮的细节描写充分衬托出苏武的铮铮铁骨及高尚情操。文章语言千锤百炼,俭省精净,刻画人物入骨三分,将史家笔法与文学语言较好地结合起来。

自从班固的《汉书》问世以后,苏武的英名就反复出现在历代的诗词、散文、辞赋、戏曲、小说之中。他的感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直为人们所称道。《苏武传》附见于《汉书·李广苏建传》。《李广传》基本上照录《史记·李将军列传》,《苏建传》只有短短几行,而《苏武传》则是班固倾全力为之的。在《汉书》中,此传是最能显示班固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才华的优秀篇章之一。

坚强个性、民族气节、爱国意志三个方面是构成苏武形象的主要特征。作者在刻画这些特征时颇费艺术匠心。

首先是剪裁得法。范晔称赞班固“文赡而事详”,“详而有体”(《后汉书·班固传论》),很为中肯。本文详叙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的曲折经历而略叙回国以后的事迹,这有利于突出苏武的爱国主义精神。苏武在匈奴一共十九年,作者对这十九年的生活也没有采用编年纪的方式来描写,而是详写匈奴方面劝降、逼降和苏武的拒降。至于苏武在匈奴娶胡妇生子的事情只在文章的后半部分略提一笔。这同样有利于突出苏武的爱国主义精神。在略写的第三部分,作者也不是一味简略,对于苏武身后得以画图麒麟阁的荣宠就写得很详细。由此可见,本文不仅做到了详其所当详,略其所当略,而且详中有略,略中有详,充分显示了作者在剪裁方面的精思。

其次是对比鲜明。本文安排的对比主要有这样几处:一是与张胜对比。作者写张胜的见利忘义、丧失骨气,衬托了苏武的深明大义和富于骨气;写张胜的遇事束手无策,对国家不负责任,衬托了苏武的临事不惧、对国家高度负责。二是与卫律对比。作者暴露了卫律卖国求荣的可鄙的内心世界,这就更加突出了苏武的崇高的民族气节。三是与李陵对比。李陵善于伪装。他装出满肚子委曲的样子,极力埋怨汉武帝对待臣下太刻薄。宋代吕祖谦曾经指出:“当陵之海上说苏武,陵母固未诛也,而激切捭阖,指斥汉失,若必欲降武者,则此言岂可尽信哉!”(《汉书评林》引)尽管李陵后来又装出关心苏武生活的样子,赐以牛羊,但苏武确实没有相信他的话。李陵斤斤计较于一家一己的恩怨,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而苏武则置一家一己的恩怨于不顾,一心一意为国家民族利益着想。两种思想,两种胸怀,有如天渊之别。李陵越说得委婉动听,就越显得渺小可鄙;苏武越沉默寡言,就越显得可敬可佩。事情发展到后来,连李陵自己前后的言行也构成了对比。开始时甘于充当一名无耻的说客,经与苏武多次交谈,方始认识到人间还有“羞耻”二字,不得不自讼道:“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这是第一层对比。动员苏武投降时说得头头是道,及至看到苏武回国时又哭得哀哀欲绝。这是第二层对比。他终于认识到自己干了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情。对于变节者来说,只配忍辱偷生,悄悄地苟延残喘,但他连这点自由也没有,必须身不由己地去充当说客,结果是扮演了一个可怜虫的角色。当苏武的英名彪炳青史之时,正是他的叛国者的灵魂被公诸于世之日。在李陵饯别苏武的宴会上,苏武不会片言不发,但作者却不着苏武一语,只是淋漓尽致地刻画李陵悔恨、懊丧、羞惭的种种表现,对比的色彩异常鲜明。就苏武形象的塑造而言,这也可以说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因为苏武的光辉形象已经栩栩如生地活现在读者的面前了。


【词句注释】:


【作者简介】:

班固(32—92),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少善属文,因续作其父班彪《史记后传》,为人告发私改国史,下狱。经弟班超上书力辩,得释。后任兰台令史,转为郎,典校秘书,成《汉书》。后从大将军窦宪远征匈奴,为中护军。窦宪得罪,班固亦受牵连,下狱死。有集十七卷,已佚,明人辑有《班兰台集》。


【创作背景】:

苏武是西汉大臣。他出使匈奴,正当汉朝与匈奴的关系有所改善、两国矛盾有所缓和的时期。匈奴方面先做出友好姿态,把以往扣留的汉朝使臣全部放回。汉武帝为了答谢匈奴方面的好意,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派苏武护送以往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臣回国。按常情而言,苏武是一个和平使者。他的出使应该是愉快而顺利的,但事情的发展却出乎意料。当时,匈奴恰巧发生了一次情节严重的谋反事件。谋反者的首领缑王计划绑架匈奴单于的母亲阏氏,投奔汉朝。谋反者的另一首领虞常原是汉臣,他企图刺杀叛汉降敌、当了匈奴大臣的卫律。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副使张胜。张胜没有向苏武报告,私下支持他们的行动。从国家关系上说,张胜的做法损害了汉朝的信义,有悖于两国通好的宗旨,使汉使处于理亏的地位。虞常曾对张胜说:“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可见其出发点并不是真正爱国。

缑王原是归附汉朝的匈奴贵族,他重新陷没匈奴中是因为汉武帝派他随浞野侯赵破奴去接应左大都尉。左大都尉是匈奴贵人,他企图刺杀单于降汉。单于及时粉碎了这一阴谋,并发兵俘获了赵破奴的军队。这些不愉快的往事,本该随着两国关系的改善而不再重演,但缑王的思想没有跟上形势的发展,仍然重复上一次的冒险行动,结果兵败被杀,虞常被生擒。事态的发展,不可避免地牵涉到了汉朝的使臣。苏武遇到了一道事先没有想到的难题,而作者正是抓住了苏武在解决这道难题的过程中的表现,刻画了他的光辉形象。


【表达主题】:

《苏武传》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创作的史传文。这篇文章按苏武一生经历的主要关节,大致可以划为三个部分:开头两段为第一部分,写苏武奉命出使匈奴,以通和好;中间十一段为第二部分,写苏武在匈奴遇到意外情况而被扣留及后被放回的经过;最后四段为第三部分,写苏武返汉以后受尊宠的情形。全文语言千锤百炼,俭省精净,将史家笔法与文学语言较好地结合起来,刻画人物入骨三分。


【名家点评】:

❽ 唐玄宗夺取政权

一、太平公主的家族
介绍太平公主之前,应该先谈谈她的家族。因为唐代正处于贵族社会向官僚社会的过渡阶段,贵族的势力在唐代特别是在唐前期的政治中还发挥着重要作用。各地域各层次贵族之间的分化重组是唐前期政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种大的社会环境下,出身和家族对一个人生活经历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对于处在政治漩涡中心的人物比如太平公主来说,更是如此。太平公主的父亲是唐高宗李治。李氏家族虽是皇族,但在当时并不是第一等的高门大族。从唐高祖建立唐朝以后,几代皇帝都对传统的一等大族特别是山东士族采取了又拉又打的政策,而以抑制为主。就在唐高宗显庆四年(659)还下诏禁止太原王氏、荥阳郑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自为婚姻”(《资治通鉴》卷200),以削弱山东士族的势力。当时皇族也多与当世名臣或关中、代北贵族联姻,而基本不与山东士族通好。这一政策直接影响了太平公主的婚姻。

太平公主的母亲是武则天。武氏家族是一个地道的小族。武则天的父亲可能是一个木材商人,她的母亲杨氏则来历不明。武则天当皇后前后,曾编造她母亲是隋宗室遂宁郡公杨达的女儿,但她的心中其实是没有底的。因此当有人瞧不起她的家族时,她还会十分生气。当时的人也清楚这一点,一直拿武氏当小族看。骆宾王在那篇着名的讨伐武则天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中就直斥武则天“地实寒微”。这个小小的武氏家族与山东士族相比,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不守礼法”。比如我们看到: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可以和外孙子贺兰敏之私通;武则天的姐姐韩国夫人在丈夫死后和妹夫(即唐高宗)私通,并把她的女儿也送进宫,侍奉舅舅(即唐高宗);武则天养有许多男宠为众所周知;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与表嫂(或表弟妹)韦皇后私通;武则天的外甥贺兰敏之奸污了表嫂(或表弟妹)杨氏(即太子妃)等。太平公主从小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家族里,她不可能不受到这种风气的很大影响。

二、太平公主的生活
太平公主姓李,没有名字留下来。这不独是太平公主,唐代的公主包括皇后都没有名字留下。比如唐太宗的皇后长孙氏,历来是“皇后”的典范,但她也没有名字。武则天如果不当皇帝,也没有名字,当了皇帝之后,才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武ぁ薄K潮闼狄痪洌现在称“武ぁ蔽“武则天”其实是不伦不类的。因为“则天”只是武氏的尊号,可以叫“则天皇帝”“则天皇后”,但不能叫“武则天”。这就好像一般不称唐太宗皇后为“长孙文德”一样。不过约定俗成,现在叫“武则天”关系也不大就是了。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的小女儿,上面有四个哥哥,其中三哥李显即后来的唐中宗、四哥李旦即后来的唐睿宗。太平公主的出生年月我们不知道。由于她最小的哥哥李旦(睿宗)生于龙朔二年(662年),所以她最早出生于龙朔三年(663年)。又由于她很可能死于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因此她最多活了50岁。

关于太平公主的长相,史书说是“丰硕,方额广颐”(《旧唐书·太平公主传》,以下出自旧、新唐书《太平公主传》者,不再出注),也就是方额头宽下巴,体态丰满。武则天曾说太平公主“类己”。这可能有两种意义,一是说女儿长的像自己,另外就是说女儿的性格爱好与自己类似。太平公主“多权略”,喜参政,这与武则天相似;她在武则天晚年将张昌宗推荐给母亲作男宠,这种情趣与武则天也是一致的。电视剧制造出的许多武则天和太平公主母女间的矛盾,基本上没有根据。

太平公主幼时常到姥姥杨氏家去。当时表哥贺兰敏之因和杨氏私通,也常在姥姥家。在太平公主来往于姥姥家的日子里,她可能遭到过表哥的强奸 。《旧唐书·贺兰敏之传》说:“时太平公主尚幼,往来荣国(指武则天母亲杨氏)之家,宫人侍行,又尝为(贺兰)敏之所逼。俄而奸污事发,配流雷州,行至韶州,以马缰自缢而死”。武则天可以容忍外甥与自己的母亲私通,但不能容忍他奸污自己钟爱的小女儿,因此这件事一出,就坚决把贺兰敏之除掉了。这件事发生时太平公主最大不超过8岁,它对太平公主的影响可想而知。在以后的岁月中,太平公主私生活上的混乱既与家族和社会风气的影响有关,也与她幼时的经历不无关系。从史书记载看,与太平公主私通的起码有三人。一个是“胡僧惠范,家富于财宝,善事权贵,公主与之私,奏为圣善寺主,加三品,封公,殖货流于江、剑”。这个惠范和尚倚仗太平公主,做了许多坏事。另一个是宰相崔氵是。崔长得很漂亮,但品性不好。他曾把他的妻子和两个女儿都送去侍候太子,自己也“私侍太平公主”(《资治通鉴》卷210)。还有一个是司礼丞高戬。关于高戬,我们知之甚少,只知道他是“太平公主之所爱也”(《资治通鉴》卷207)。电视剧写太平公主,只写她的情不写她的欲,这就从大的方面不符合当时的社会风尚、太平公主的家族背景,以及她的个人经历。

太平公主有过两次婚姻。第一次是与薛绍。大约在太平公主14、5岁时,有一次她穿上武官的服饰在父母(唐高宗和武则天)面前跳舞。父母笑着问她:“你又做不了武官,为何要这样?”她回答说:“将它赐给驸马可以吗?”这件事或可看作太平公主“青春期”的骚动。唐高宗看出了她的这种要求,用史书的话说就是“帝识其意,择薛绍尚之”。为什么要选择薛绍呢?前面讲过,作为皇族的李氏家族在唐前期基本只和非山东士族的家族联姻,薛氏正是这样的大族。因此薛氏是李唐家族的传统姻亲。薛绍的父亲就是驸马,母亲也是公主(城阳公主)。武则天后来的男宠薛怀义本不姓薛,只是武则天想让他冒充大族,才令他改姓薛,并“令与太平公主婿薛绍合族,令(薛)绍以季父事之”(《旧唐书·薛怀义传》),可见薛氏家族在唐皇室中的地位。至于为什么选择薛绍,恐怕是唐高宗的意思。武则天似乎对薛绍并不十分满意,不满意的原因仍然是因为薛绍兄弟的妻子不是贵族。武则天说:“我女岂可使与田舍女为妯娌邪!”(《资治通鉴》卷202)武则天既然对薛绍不大满意,为什么同意了这桩婚事呢?这其中可能有个外在的原因。原来在这一时期吐蕃开始强大,唐蕃几次战争都以唐军的失败而告终。到调露元年(679)吐蕃前来求和亲,并点名要太平公主。武则天只有这一个女儿,自然不愿让她嫁走,但又不愿得罪吐蕃,以至想出了将太平公主变为道士“以拒和亲”的主意。太平公主不愿为道士,吐蕃的要求又没有收回,唯一的办法就只有尽快为太平公主找一个驸马了。永隆二年(681)公主与薛绍结婚。婚礼非常隆重。太平公主与薛绍的婚姻持续了7年,育有两男两女。到武则天执政的垂拱四年(688),薛绍被诬告与唐宗室琅琊王李冲通谋反对武则天,“杖一百,饿死于狱”(《资治通鉴》卷204)。薛绍之死或许与武则天当年就对他兄弟不满有关。另一个原因是武则天就要改“唐”为“周”,她需要为女儿找一个武家的女婿了。

武则天一开始为太平公主挑选的女婿是侄子武承嗣。后来由于武承嗣有病,就没有成婚。武承嗣看来身体是不太好,在这次议婚的三、四年后就病故了。于是武则天又选择了她的一个堂侄武攸暨做她的女婿。武攸暨此时已有妻室,武则天暗地使人杀掉他的妻子,强行将他配给太平公主做丈夫。武则天为什么一定要选择武攸暨我们已经不得而知,推测可能是因为武攸暨“沉谨和厚,于时无忤”(《新唐书·武攸暨传》),是个比较可靠、可以和太平公主长久生活的人。至于为什么那么着急让武攸暨配太平公主甚至不惜采用杀妻的手段,可能是因为武则天想在她称帝前将女儿的婚事即与武氏联姻的事情安排好。载初元年(690)七月,太平公主嫁给了武攸暨。两个月后的九月,武则天称帝,改“唐”为“周”,封武氏子十四人为王,武攸暨被封为千乘郡王。太平公主与武氏联姻,使她被武则天很好地保护起来,避免了李氏子弟可能遭到的不测。武攸暨与太平公主育有两男一女,延和元年(712)即太平公主死的前一年病故,与太平公主一起生活了22年。

太平公主的两次婚姻都是父母安排的政治联姻,只是由于形势的变化,才先后选择了薛氏家族和武氏家族。电视剧对太平公主婚姻的描写不仅不同于史书的记载,而且违背了当时的历史大氛围。太平公主的生活非常奢侈。她在没有势力时就已经“崇饰邸第”,有了势力后更是“田园遍于近甸膏腴”,家中的男女仆人有千人之多,“外州供狗马玩好滋味,不可纪极”。她“食”的实封,曾达到过1万户。唐前期制度,食实封就是享受户丁交纳的租税。太平公主“食”的户都按大户计算,一户七丁。若一丁交绢二匹,太平公主一年仅得绢就有十四万匹,而当时国家年收入绢多则百万,少只有七、八十万匹,则太平公主的收入敌上了国家收入的百分之十几到百分之二十!太平公主的这种聚财在这里就不仅仅是贪欲和奢侈,更是国家经济的一大祸害了。这无疑会引来正直之士的反对。太平公主后来在政治斗争中的失败,与她这种在经济上的横征暴敛实在有着很大的关系。

三、太平公主与政治
太平公主是作为一个政治人物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的。她一生参与了三次大的政治斗争,并且卷入的程度一次比一次深,起的作用也一次比一次大。

早在武则天执政时期,太平公主就常常“预谋议”,但武则天没有允许她公开从政。武则天晚期,为了除掉给她制造了很多麻烦的男宠薛怀义,曾让太平公主帮过忙。《旧唐书·薛怀义传》说武则天“令太平公主择膂力妇人数十,密防虑之。人有发其阴谋者,太平公主乳母张夫人令壮士缚而缢杀之,以辇车载尸送白马寺”。但是《资治通鉴》卷205则说武则天“使建昌王武攸宁帅壮士殴杀之,送尸白马寺”,似乎太平公主没有参预此事。再查《新唐书·则天武后传》,说是武则天“密诏太平公主择健妇缚之殿中,命建昌王武攸宁、将作大匠宗晋卿率壮士击杀之,以畚车载尸还白马寺”。事情的真实情况究竟如何我们已经不能详知,合理的推论应该是:太平公主参与了这件事,但出现在公开场合的是其他人,所以公开的记录(比如《实录》)记的也是其他人。《资治通鉴》依据的就是《实录》。这件事可以看作太平公主在武则天执政期与政治关系的缩影,即她只是在幕后参与谋议,而基本没有公开出面参政。从此事还可看出,太平公主的处事态度与武则天是高度一致的。

太平公主参与的第一次政治斗争是张柬之等起兵诛杀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武则天晚年,张易之兄弟倚仗武则天的宠爱,权势冲天。他们利令智昏,大有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势头。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张氏兄弟将私自议论他们的邵王李重润、其妹永泰郡主、妹夫魏王武延基下狱逼死。这就不仅得罪了李氏,也得罪了武氏,迫使他们联合起来反对二张。神龙元年(705),张柬之等联合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起兵诛二张,迫武则天传位于中宗,并改“周”为“唐”。太平公主参与了这次斗争,但似乎只是“预诛张易之谋”,并没有什么实际行动。斗争胜利后,她因功被封为“镇国太平公主”。太平公主参与此事的原因可能有二:其一是她作为李氏女、武氏媳,不能容忍张氏兄弟掌权。再一个可能是私人原因,即张昌宗诬陷她所爱的情人高戬,把高戬投入了监狱。李重润兄妹都是唐中宗的子女,后来李重润被追封为懿德太子、永泰郡主被追封为永泰公主。他们的墓规模宏大,现在经文物部门发掘整理后已成为陕西着名的旅游胜地了。

太平公主参与的第二次政治斗争是李隆基起兵诛杀韦后。太平公主的三哥唐中宗即位后,皇后韦氏想效仿武则天,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同时太平公主也从后台走到前台,神龙二年(706)开始开府置官属,并建立自己的势力集团,以至发展到与唐中宗的女儿安乐公主“各树朋党,更相谮毁”(《资治通鉴》卷209)的地步。由此,太平公主及其四哥相王(即后来的唐睿宗)、相王之子李隆基(即后来的唐玄宗)都成了韦后和安乐公主图谋掌权的最大障碍。景龙四年(710),皇后韦氏与女儿安乐公主合谋毒死了唐中宗。韦氏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帝,自己临朝摄政,并密谋害死小皇帝,革唐命,除掉相王和太平公主。在这种情况下,李隆基联合万骑果毅陈玄礼等起兵,杀死了韦后和安乐公主,迎唐睿宗(即相王)即位。太平公主对这次斗争态度积极,不仅参与了事先的谋议,而且派儿子薛崇简直接参加了行动。这其中的道理也很简单,即太平公主可以让李氏掌权,也可以让武氏掌权,就是不能允许韦氏占有天下。太平公主在这次斗争中还起了一个重要作用,即在处理小皇帝的问题上,是她出面将小皇帝从“御座”上提下来,让四哥李旦坐上了帝位。

太平公主参加的第三次政治斗争是与太子李隆基之间的斗争。唐睿宗朝政治的焦点,是唐睿宗联合太平公主要保皇位,而太子李隆基要争皇位。唐睿宗、太平公主要保皇位,必须抑制太子李隆基的势力。为此,太平公主极想选一个弱小者为太子。这就需要制造种种事端废掉李隆基。在几年的时间里,她不仅造舆论说李隆基不是长子,不当立为太子,甚至召集宰相要求将太子换掉。在这些行动中,唐睿宗是站在太平公主一边的。例如一次唐睿宗召宰相韦安石,说他担心大臣都心向太子,韦安石说“此必太平之计”。当时“太平于帘中窃听之”,大怒,立即想将韦安石下狱(《旧唐书·韦安石传》)。这件事说明太平公主经常在唐睿宗处密谋关于太子的事情。到睿宗朝末期,“宰相七人,五出公主门”,“在外只闻有太平公主,不闻有太子”(《旧唐书·王琚传》),左、右羽林将军也都投靠了公主。先天二年(713),太平公主准备以羽林兵从北面、以南衙兵从南面起兵废掉李隆基。在这种情况下,李隆基先发制人,首先诱杀左、右羽林将军,然后迅速除掉了参与阴谋的宰相。太平公主本人逃入山寺,“三日乃出,赐死于第”。

唐睿宗在位的三年中,太平公主参与政治最深。这时的她大规模培植个人势力,试图效仿母亲武则天,干预政治。她的企图失败了。失败的原因很多,但起码有这么几点:一,太平公主在经济上暴敛财物,在生活上骄奢淫佚,并纵容手下夺民财产、与民争利,不能得到民心。二,太平公主扩充她的势力,主要靠金钱收买,“谓儒者多窭狭,厚持金帛谢之”,以至在他手下的士人大多品性不正。这些人不是以如何将国家治理好为宗旨,而只热衷于权力,热衷于维护太平公主的私利。就品德和能力而言,他们远不如李隆基手下的宋王景、姚崇、张说等臣僚。三,太平公主在政治上也是毫无建树。她的政策只是想掌握权力,实现干预政治的愿望。可举一例。唐中宗时,安乐公主、长宁公主、上官婕妤、尚宫柴氏等一批女人干预政治,制定了“斜封”授官的政策。就是说,如果按正常程序授官,是由皇帝下诏封好交中书省办理,而这些女人则纳贿授官,只要交钱三十万,那怕你是商贾屠夫,也可以授你官。这时的授官为了区别正常方式,就另写诏书“斜封”后交中书省办理。这种官叫“斜封官”。当时以这种方式得官的“凡数千员。内外盈滥,无厅事以居”(《新唐书·选举志》)。“斜封官”是女人干预政治的一个标志。睿宗初即位,姚崇、宋王景将这数千“斜封官”全部停罢,但四个月后,在太平公主干预下,“斜封官”又全部恢复了。在太平公主看来,“斜封官”存在与否,是女人能不能干政的一个象征,但对民众来说,它却是一种腐败政治的体现,所以当时人说“姚、宋为相,邪不如正;太平用事,正不如邪”(《旧唐书·柳泽传》)。四,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即自从武则天称帝,将唐朝改姓“武”以后,朝野上下对女人干预政治有一种本能的警惕。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下,任何“女人干政”的企图都是注定要失败的。韦后、安乐公主如此,太平公主也不例外。

唐朝自武则天以后,陆续出现了韦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等一批干政的女人。这样一种现象的出现,自有它社会的、种族文化的,以及个人的因素,值得很好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唐朝到太平公主以后,这种“女人干政”的现象再也没有出现过。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太平公主的死,结束了唐朝的“女人干政”时代。

当然,所谓“女人干政”只是封建政治家、史学家的观念和语言。对今天的人们来说,男女都可以执政,关键要看你的政策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你的政治是否为人民带来了好处。虽然我们不能预知如果太平公主胜利后唐朝社会将如何发展,但我们肯定知道了唐玄宗李隆基的胜利,以及此后的政策结束了自武则天晚年以来十余年的政局混乱和社会不稳定,为唐朝的鼎盛奠定了一个比较坚实的基础。从这一点上,我们肯定唐玄宗的胜利并对太平公主的作为给出了否定的评价。

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二年(丙寅、前115) 冬,十一月,张汤有罪自杀。初,御史中丞李文,与汤有郄,汤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A

❿ 日本战国乱世为什么没有蔓延到北海道地区

北海道是爱奴人的故乡,早在公元7世纪就有探险者的足迹,第9世纪开始也有憎侣传播佛法,日本战国时期北海道还不完全是日本人的地盘,在蛎崎家确立北海道领主地位之前,日本人跟北海道原住民一直是对立的。安土桃山时代之前北海道函馆区域属于乡下的乡下,而且自古就是流放之地,相当于中国的海南岛。因此直到丰臣秀吉时当地豪族进献,改名松前才正式纳入幕府体系。明治之前,北海道(旧称虾夷地)一直是蛮荒之地,幕府残余曾在此地建立过短命的“虾夷共和国”,后被政府军剿灭,从此后才正式被开发。所谓的征夷大将军,征的就是虾夷地方的人。而迟至16世纪,因幕府松前氏的势力扩张,北海道的南端才成为日本的土地。所以战国乱世根本没北海道的事。

与权道同谋免费全文阅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脑上怎么下载班智达的软件 浏览:1152
无痕迹消除图片软件 浏览:715
免费小票软件 浏览:949
华为在哪里设置软件停止运行 浏览:956
用电脑键盘调节声音大小 浏览:1255
自动刷软件赚钱 浏览:1257
古装连续剧免费版 浏览:1410
工免费漫画 浏览:1141
手机软件专门储存文件 浏览:1504
uos如何用命令安装软件 浏览:1312
有线耳机插电脑麦克风 浏览:642
侏罗纪世界3在线观看完整免费 浏览:991
单个软件怎么设置名称 浏览:716
凤凰网电脑版下载视频怎么下载视频怎么下载 浏览:1380
明白之后如何免费获得无人机 浏览:827
如何解禁软件菜单 浏览:847
副路由器连接电脑视频 浏览:1347
内置wifi电视如何装软件 浏览:1099
手机换零免费雪碧 浏览:1584
国行苹果如何下载美版软件 浏览:1204
© Arrange www.aeolusdevelopment.com 2012-2022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