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直视骄阳》读书笔记
惧怕死亡是人类的本能。死亡从人类有历史记载开始便如影随形般出没。历代先哲对死亡作出诸多叙述,其中古希腊智者伊壁鸠鲁对死亡的观点对作者影响至深,欧文亚隆认为伊壁鸠鲁堪称最早的存在主义治疗师。
就个人来说,对死亡的焦虑伴随着整个人生。孩提时代,孩子们注意到林林总总的死亡痕迹,但很多时候,他们只是看着这一切,保持沉默,因为谈论它们明显会让父母不舒服。从6岁至青春期,死亡恐惧都还深埋在无意识深处。进入青春期,死亡焦虑大规模爆发:青少年通常都会思考死亡这个主题,少数有自杀想法,通过冒险行为对抗死亡等(以此控制死亡,或与死亡搏斗)。吵芦成人早期因成家、立业两项重要生命功课,对死亡的关切被分散了。但是当孩子长大离家、职业生涯告终时,中年危机如约而至,死亡焦虑再次来袭。
每时每刻想着死亡如同用肉眼直视骄阳,坚持不了多久,我们无法忍受生活在恐惧中。于是寻求各种方法减轻这种痛苦,如把希望寄托孩子身上,或努力使自己更有钱、有名,或是发展出强迫性的习惯进行自我保护,或寄托于坚定的信仰,相信终级拯救者。
无论我们有多少防御措施,我们还是无法法彻底征服死亡焦虑:它们始终在那里,因为我们无法对自己的灵魂说谎。我们唯有直面如影随形的死亡,才能以更丰富、更有同情心的方式重返人生。
一、识别死亡焦虑
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恐惧着死亡。死亡恐惧有不仅有丰富多样的内容,也有许多不同的形式。有的人有着外显的死亡焦虑,有的人焦虑很隐秘。某些生活事件几乎一定会引发死亡焦虑,如自己身患重病,亲近的人过世,失业、离婚等。
没有指向的焦虑实际上是死亡焦虑。心理学家罗洛.梅:在没什么可焦虑的时候,人们总是试图焦虑点什么。换句话说,没有确定对象的焦虑会立即寻找明确的目标。
例:许多父母通过孩子让自己的生命不朽(这时他的死亡焦虑可能表现为过分焦虑孩子)。
二、觉醒体验
觉醒体验是一种特殊的存在主义休克治疗。文学影视作品中有大量觉醒体验的例子。主人公直面死亡,人生反而丰富起来。虽然死亡可以从肉体上摧毁我们,但死亡也能从精神上拯救我们。如何拯救?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指出两种不同类型的存在:非本真的存在和本真的存在。非本真的存在是码凯一种日常生活的模式,你完全地沉沦于周围的环境之中,追究世间万物为何如此(如何);本真的存在则是指欣赏存在本身。你将注意力放在存在本身的奇迹上,追求事物的本来面目以及真正的自我。非本真的存在意味着沉溺于转瞬即逝的消遣,如美貌、风度、财富、名望等,而本真的存在则意味着你不但觉知到存在与死亡,也对其他永恒不变的生命特性保持警醒,而且能够更热切、更乐意去做一些有意义的升模带改变,从而创造出一个投入、丰富、充满意义以及自我实现的真实人生。
托尔斯泰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中,主人公意识到:自己将全部人生用来追求名誉、外表和金钱,不过是借此逃避死亡必将到来这个不争的事实。他死得如此糟糕,正是因为他活得如此糟糕,他的整个人生都错了。为了逃避面对一死,他竟然没有让自己好好活过。许多癌症病人在直面死亡时都发生戏剧化的长久改变:他们放弃了生活中无关紧要的琐屑之事,重新安置人生的重心。他们主动选择不做违背心意的事,他们花时间与至爱至亲更深地交流,对生命中原本平常的事物,如变幻的四季、美丽的自然等充满感恩。
如何由关注日常琐事的生存模式逐渐转变为能引发改变的生存模式?一些重大生活事件常常能够引发觉醒体验:丧失身边亲爱的人;患有危及生命的疾病;亲密关系的破裂;一些重要的生命里程碑,如五十六十七十大寿等;重大创伤;子女离家;失业或更换职业;退休;搬至敬老院;能够传达内心深处讯息的有影响力的梦。
对死亡的恐惧常常与人生虚度的感觉紧密相关。越不曾真正活过,对死亡的恐惧也就越强烈。对此,尼采简洁有力地概括为“圆满人生”和“死得其时”。
觉醒体验可能感觉很震撼但却往往比较短暂,我们应将这种一时的感触转化为持久的觉悟,从而减轻死亡焦虑,丰富人生体验。
三、观念的力量
观念有着神奇的力量,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对抗死亡焦虑。
(一)伊壁鸠鲁和他的大智慧
1.灵魂的死亡:我们死时灵魂也随之消亡,所以我们不需要害怕死后的世界;
2.完全虚无的死亡:灵魂在肉体死亡时同样死去,我们感觉不到那分解掉的东西,所以当我活着的时候,无所谓死亡,当死去的时候,我不知道自己死了,死又有什么可怕呢?
3.生前与死后,对称的两极:生前与生后并无差别,我们的存在只是束短暂的光亮,夹在两方永恒的黑暗之间。
(二)波动影响
我们每个人,都会形成中心影响力,影响周围的人许多年甚至许多代,我们对其他人的影响会再传递给更多的人,就好像池塘中的涟漪一样一圈一圈地扩散出去,直到再也看不见,即便如此,在微小的分子层面这些波动依然在传递着,我们其实可以留下一些自己也许并不知晓的东西。“波动影响”和各种迫切渴望延续生命的方法如通过生育下一代来传递基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的存在让我们多少为自己的生命感到满足,从而减轻恐惧。
(三)克服死亡焦虑的真知灼见
1.假设你将重复过同样的生活直至永远,你会怎样?
如果这样想让你感到痛苦,那么就知道你过得并不好。继续问:你什么地方过和不好?你对自己的人生有什么遗憾?你现在可以做点什么让一年之后或是五年之后,当你回首往事时,不再对那些新累积的遗憾产生同样的绝望?
假如你觉得生活中大多数问题(比如收入、年龄等有90%问题)是你控制不住的因素,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你能够对自己负责的那部分,那10%,你对自己的所作手为有什么遗憾?你可以做些什么让事情有所不同?
你,也唯有你决定了自己目前生活状态的所有方面,因而,也只有你有能力改变它。即使面临无法抗拒的外在限制,你依然有选择的自由,依然可以选择以不同的态度来面对这些限制。
尼采有一句着名的格言——“爱你的命运”,也就是创造你所热爱的人生。
2.那些没有击垮我的,将使我更加坚强。
3.叔本华关于选择的三个问题(我们拥有什么?我们在别人眼里是什么样的?我是谁?第三个问题才是至关重要的)
有很多人非常关注外在的一切,总想着聚敛财富或是别人怎么看待自己。叔本华认为名声和物质财富一样最终会消失无影。“人生中一半的担心和焦虑来自于总是考虑别人的看法——我们必须拔除这根肉中刺。”其实别人的看法不过是幻觉,任何时候都可能改变。更糟糕的是,那不过是他们头脑中所以为的别人的看法。“我是谁”才是最重要的问题,最大的目标应该是身体健康,心智健康。这样思考才不会枯竭,才会独立,才能拥有品行端正的人生。事件本身不能扰乱我们,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它。
四、通过关系克服死亡的恐惧
在观念和亲密联结的双重作用下,人们能够有效地降低死亡焦虑,利用觉醒体验,最终引发个人改变。
有两种孤独:一种是日常生活中的孤独,一种是存在的孤独。前者发生在人与人之间,那是一种与他人隔绝的痛苦。这种孤独通常与害怕亲密、担心被拒绝、害羞或是感觉自己不值得被爱联系在一起。在面临死亡时日常生活中的孤独以两种方式发挥作用:一方面,身体健康的人趋向于躲开濒死之人,他们害怕伤害快要死的人,况且,他们不敢面对自己的死亡;另一方面,濒死之人也配合地走进那份孤立之中,他们拥抱沉寂,唯恐把所爱之人拉入他们可怕而消沉的世界。
第二种孤独即存在的孤独。它来自于每个人与他人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这道鸿沟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我们每个人都被扔到这个世界上独自存在、独自离开,另一方面来自于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都生活在只有自己才能完全理解的世界里。
存在的孤独意味着死亡不仅是指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丧失,而且包括你个人丰富、神奇、详尽、独一无二的心理世界的丧失。这个世界在其他任何人的头脑中都无法复制。我们所有生活片段的记忆、感觉都将随着死亡而消失。存在孤独在生命的早期比较少见。一个人只有在老了,临近死亡才会强烈感受到自己的世界最终会消失,意识到没有人可以一路陪伴我们走到阴沉的死亡之路的尽头。
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帮助减少死亡恐惧:
(一)同理心的力量
同理心是我们和他人形成联结时最有效的工具,它使你能深刻了解他人的感觉。除非你愿意面对自身的死亡恐惧,基于共同的背景走入他人的世界,否则不可能与即将去世的人形成联结。为他人作出牺牲是富有同情心和同理心的行为背后真正的本质。
家庭成员或亲密友人往往很想帮助快要死去的人,却太过胆怯:他们担心提起这些话题会侵犯或打搅病人。其实,快要去世的人通常都需要有人听他们讲讲对死亡的恐惧。如果你快要死了,或是对死亡感到惶恐不安,而你的家人和朋友却和你保持距离,不愿你交流这些,建议直击要害地与他们沟通。如:“当我讲到自己的恐惧时,我发现你不愿意直说。如果能和好朋友开诚布公地谈论这些,会对我有帮助。不过,是不是谈论这些会让你觉得太痛苦?”建议面临死亡的人参加团体辅导,尤其是由专业人士进行指导的团体,如果无法参加,也可以参加自助团体和网上团体。
(二)在场的力量
为一个面临死亡的人(包括患有致命疾病的人和身体健康内心却充满死亡恐惧的人)提供最大帮助莫过于你纯然在场。即和对方一起面对,不回避对方的焦虑,坦诚交流关于对死亡的感觉,给对方传递“无论你感觉多么恐慌,我都不会回避你或是抛弃你”的感觉。你可以用任何你觉得恰当的方式接近对方,发自内心地说你想说的话,不要故意掩饰你自己的恐惧,你还可以用任何能够提供安慰的方式去拥抱对方。纯然在场是你能给予任何面临死亡的人最好的礼物。
(三)自我表露
愿意彼此敞开心扉的朋友在帮助减少死亡恐惧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人在面临死亡时对亲密感的需要让人心碎。即使对那些在建立亲密关系方面长期存在障碍的人,关于死亡的观念也可能引发觉醒体验,使得他们对亲密感的需要产生巨大的改变,愿意去建立亲密关系。
在亲密关系中,一个人分享自己的感觉和想法越多,对方也就越容易分享他们的内心。一般来说,人际联结是通过双方持续自我揭示的互动过程而建立起来的。
(四)在行动中产生波动影响
对那些因自身的死亡不可避免而感到焦虑的的人来说,有一个信念能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安慰,那就是一个人不仅存活于个人的生命历程中,也可以通过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举动将生命传递下去,波动影响到下一代,甚至代代相传。我们可以通过充满感激的拜访,来向别人传达“我把你的一部分放在我的心里,它们改变了我,丰富了我,我会把这些传递给其他人。”
为别人提供榜样力量也可以让面临死亡的人生命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如一位面临死亡的团体成员说:“我已经决定了。毕竟,有一些事情我还能做。我能为人们提供一个如何去死的好榜样。通过我自己充满勇气和尊严地面对死亡,我能给孩子们和朋友们做个好榜样。”她找到了一种方式让自己的生命在最后一个阶段同样有意义,同样熠熠发光。
(五)发现你自己的智慧
最好的教师,最好的朋友能够通过提问帮助一个学生发现他自己的智慧。例:吉尔长期被死亡焦虑折磨,她习惯性地把死亡和没有意义等同。认为“既然我们都会走向死亡,也就没有什么是真正重要的?”咨询师:“想象一下,如果你的女儿(或其他亲密关系)问你‘既然我们都会走向死亡,我们为什么要活着,该怎样活着?’你会怎样回答?”吉尔不假思索地说:“我会告诉她生活中有许多乐趣,比如欣赏大自然之美,和朋友家人快乐地在一起,比如把爱带给别人,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等等。”咨询师:“你的内心非常有智慧。这不是第一次当你想象在给女儿指点人生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大智慧了。现在你需要学习的是成为你自己母亲。”
找到一种方法帮助你的朋友或身边亲近的人发现他们自己的答案。
(六)充实你的人生
许多人的死亡焦虑来自于从未充分发展过自己的潜能,更让人绝望的人是他们甚至从未努力争取过。
发挥遗憾的价值,让自己或让你要帮助的人想象一年之后、五年之后,甚至更多年以后,想想那时候自己又会有什么新的遗憾。再问:“假如你不想有新的遗憾,从现在开始你会怎样生活?你会做些什么样的改变?”
(七)醒悟
借助一些重要生命时刻——比如你突然意识到自己老了,比如五十、六十、七十大寿时,来启动自己的觉醒体验。这些让你突然醒悟到人生必然走向死亡的重要时刻,你会做些什么?开始美容、染黑发?开始借助工作和按部就班的日常琐事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忘记这一切,对自己的梦想视而不见?
记住,对死亡保持觉知。这种觉知会让你的生命之光与死亡的阴影重新融合,在你还拥有这人生时拓展、丰富你的人生。实际上,想要过上真正有生活,对他人充满悲悯,对周围的一切心情挚爱,唯一的途径正是去觉知,觉知当下所经历的一切都会随风消逝。
记住,改变从来不会迟,你也永远不算老。
2. 直视骄阳,向死而生
今天上班中,看到群里同事说:有位七月才入社的新员工妹妹,因为爷爷病重回家探望,在高速公路上发生车祸,离开了我们。当时第一个反应是不敢相信,反复看了几遍才敢相信,真的是年轻的她匆匆离去。
六一节,朋友圈被同一个悼念内容刷屏。公司某位前同事,聚餐后回家路上,骑摩托车撞上大货车,在孩子期待的节日前一晚,匆匆离开他们。
再往前:年轻同事的老公得恶性肉瘤……同事女儿刚大学毕业出来工作,一场车祸至今未醒……
不要以为是我们公司风水有问题,而是意外和疾病一直离我们很近。
中国人2013年的死亡率是千分之7.16,人数近千万,如果每位逝者没旅都有6位亲人,10位相关者,每年受到死亡冲击的人就是1.6亿。---数据来自《超级个体》24_1
死亡消息对我们影响那么大,更不说疾病和我们相关联的数据了。曾经听到A朋友被下病危通知书,在办公室失声痛哭。曾经探望之前,知道B朋友得了癌症,在病房门口哭到无法抑制。还好,这两位都好好地活着呢!
面对突来的意外,不请而来的疾病,除了恐惧自己离去,我们还能做什么呢?
这些意外和疾病,我们都无法轻易地躲开。如果因为害怕面对而选择躲避,它并不会消失,反而因为背对,让我们更加恐惧。
如同面对骄阳,因为无法承受这炙热带来的痛苦,我们选择转身。而它从我们背后投下一片阴影,我们斗穗被自己的阴影一直笼罩,不得光明。直面骄阳,会痛,但会让我们看到光明,而不是只有阴影。
《直视骄阳》书中给了三个办法:
万亿年的进化中,没有任何一种生物能将寿命一直延长,不曾逝去。
当我们明白,再精彩的人生,终有结束的一刻。再操蛋的人生,也终有say bye的时刻。不管你是念念不舍,还是期盼已久,我们终有那么离去的一天。
若干年前,借阅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印象深刻的就是双腿瘫痪后,他心态的转变。不想拖累母亲,不想看邻里同情的目光,对活下去失去动力,每天孤独地在北京地坛公园里自怨自艾。看着公园里每朵花朵的绽放,看着每根树枝的抽枝发芽,观察着路人的悠闲或形色匆匆,终于,他明白了,如果离去是一个必将来到的结果,那么,安心地等待吧……
一旦想明白这个结果,我们就能通关,到下一level。
当明天和意外,不知谁先来时,好好把握当下,把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来过。
海德格尔有提出向死而生的概念。孔子也说:未知死焉知生。不是叫我们朝着死亡前进,虽然我们确实在这条路上行进。而是以最坏不过就是死,理解死亡的意义,置之死地而后生。最坏的结果你都能承受了,过好自己想要的每一天还会难吗?
接受最坏的结果,把握好现在每一刻,做我们一直想做的事情。
借用古典老师分享的案例:
《生命的清单》中一个有趣的故事:人死后,并不会马上离开,而是在一个类似候机厅的地方。如果人世间一直有人念他们的名字,那他们就永在,直到没人再念叨他们。
手拿iphone的你,会念叨史蒂夫•乔布斯。
吹着空调的你,会感谢威利斯•开利。
离不开wifi的你,会感激海蒂•拉玛。
他们都不在我们这个人世空察卜,却被常常提起。
当然,不见得我们必须得做出同样的贡献。但是,努力创造不一样的人生,不就是我们生活的意义吗?
最后,借用《权力的游戏》无面者贾昆的台词: